幼兒教育隨筆注重過程忽略結果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注重過程忽略結果,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育隨筆注重過程忽略結果

第一次參加優質課觀摩活動,我興奮着、期待着……早晨天色還黑,我們就出發了,車子載着我們向着淄博奔馳。或許由於大腦過度興奮的緣故,一路上我竟沒有睡意,透過窗望着遠處。顛簸了三個多小時,終於到了目的地。

曾聽一朋友說外出學習是很累的一件事情,現在看來果然如此。下了車直奔會場,第一節教學活動已經開始了。就這樣連續聽了四節課,大腦不停的思考,手不停的記筆記。隨後是報告會、教學活動、報告會。兩天的時間,聽到了很多新鮮的話,瞭解了很多新鮮的思想,對我的觸動很大,感觸頗深。

“我注重的是活動的過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能否體驗快樂”,這是來自上海的一位教師的話。這位教師上完自己的課後,主持人請臺下的教師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一位教師對剛剛結束的教學活動提出了質疑,理由是在整個活動結束後,孩子們沒有能掌握這節教學活動中應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因此說這節課沒有太大的意義。臺下的這位老師說完後,我迅速的整理了一下思路,從這位老師的角度來考慮確實如此,孩子們沒有幾個能夠學到什麼東西的。我也有此判定:上海的老師講課也不怎麼樣麼!就在這時,剛剛講完課的上海老師又回到了舞臺。她說:“各位老師,我注重的是孩子在我這節教學活動中能否體驗快樂,並不是爲了讓孩子學到具體的知識而進行這節教學活動的。”一語驚醒夢中人,臺下開始竊竊私語。我慢慢的覺悟過來,這位老師的最終目標是孩子能夠體驗活動的樂趣,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是教育理念的不同,在每一節課中,我們老師強調的總是你能學會多少,他能學會多少,我這節課能否教會孩子們。簡單的將知識的吸入量作爲衡量教學活動成敗的標準,而忽略了孩子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感受,孩子是否是快樂的,是否是心甘情願去接受教學活動的。不禁令人思考良久。

看到同事們談論着有應彩雲老師的課時興奮的表情,我不禁很好奇,這是怎樣的一位老師?聽了應老師的課後,我才發現,無窮的魅力果然存在,我深深地陶醉在應老師的教學活動中。應老師講的小班情景閱讀藏在哪裏了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整個教學活動中那就是一場遊戲,是應老師和小班小朋友做的一場捉迷藏的遊戲。應老師引導着孩子去做事情,去思考問題,並教會了孩子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應老師不停地引導孩子去說,引導孩子去做,儘管有的孩子沒有明白應老師的意思,應老師也不會直接的告訴孩子們下一步應該怎麼做。聽完應彩雲老師的兩節課,讓我感慨頗多,反思着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爲,思考着自己能給孩子們帶來多少的快樂,心裏隱隱約約的有些痛。聽一節優秀教師的課,總會讓人思考良久。

淄博之行,讓我對幼兒園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幼兒在教學過程中能否體驗快樂是最重要的;教學時注重對幼兒的引導,而非一味的灌輸。思考自己的所見所聞,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同時結合自己和幼兒的實際情況,爭取在教學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