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樓泥瓦匠的故事散文

坐落在甘肅榆中縣苑川河畔的來紫堡鄉黃家莊村,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這裏不僅莊美村秀,而且更富有一種樸實自然的人文之諧。在這個近千戶人家的村莊上,你若留心一點,就會被那一個個新蓋起的精巧別緻,美觀大方的農家門樓所吸引和傾倒。也許在你豎指讚賞之餘,或者說是醒過神兒來的時候,一定會這樣問:“這是哪兒的師傅蓋的?”我會說:“這裏的老少都會熱情而喜悅的告訴你是我們村的門樓泥瓦匠張育謹(人們慣稱張謹)師傅蓋的”。

門樓泥瓦匠的故事散文

說起這位年逾古稀的門樓泥瓦匠張謹師傅,的確可是個遠近有名的人物。他憑着自己年輕時看來的一點兒手藝,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嘗試和實踐摸索,練就了一手較硬的泥瓦手藝功,他做的活又快、又細、又幹淨,並創出了今天這樣新穎別緻而且非常美觀、受看的門樓樣式,博得了當地羣衆的讚賞和誇獎。每當人們問起他:“張師傅,你這泥瓦手藝這麼好,是從哪兒學來的”時,他總是幽默一笑,並深有感觸的說:“我這手藝還是在創業中苦出來的”!可不是,任何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若要創出成績,取得成功,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和勞動的,泥瓦匠張師傅又何嘗不是用智慧和雙手辛勤勞動的結果呢!

1965年,他因在外地搞生意不如意回到自己的家鄉後,竟連一間住房也沒有,在鄉親們的關懷幫助下,一家三口人只好借住在村“食堂”旁邊的一間簡陋而窄小的土房裏湊合着過日子。那個時間,村裏糧缺不說,還又在搞什麼大批“封、資、修”的運動,張師傅一家的生活境況更是寒酸。爲了用僅有的一點積蓄先蓬上兩間屋子。翌年,他打定主意,開始抽勞動之閒空,打土塊,搬石頭,決心苦一份自己的家業。

一切都是原樣,一切也都照舊,只不過在張師傅借住的屋子前後出現了“一、二、三、四”碼土塊,堆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石頭和爛磚塊。1967年春上,他終於在岳父家的村子裏請來一位醒龔的師傅,蓋起了兩間土平房。誰料就在蓋房子的當間,這位聰慧、細心的張師傅彷彿悟得了什麼,從此,他興趣愈濃的制起了泥瓦家當,修圍牆和院牆什麼的。當年年底,他又別出心裁,費盡心血,精心設計和建造了一座小門樓立於自家院前。正是由於它新奇的出現在這個古樸的'村子裏,引來了衆多村民的觀賞。於是,村子裏像發生了什麼事情似的,興起了翻修房屋、改建大門樓之熱。但不久他突然被稱爲“搞資本主義”的對象進行批判,門樓也被人拉倒了......

打擊、磨難和痛苦並沒有使張師傅放棄自己的興趣,一有空閒便偷偷設計起圖紙來。光陰荏苒,無數個冬日過去,古陋的山鄉終於迎來明媚的春光。1978年春上,他又揮起殘存的泥瓦刀修起了門樓。周圍幾家鄰居還好心的勸他說:“你這傻漢子,苦還吃的不夠啊!”他抹一把熱汗笑着說:“只要能使家鄉的面貌變新一點,再苦也划得來!”。他還到外村挑了幾擔磚瓦,買了些石灰粉,打基、立架、砌牆、上頂......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兩個月時間,一幢既具有古特點,又被大膽簡化創新和科學化了的現代式樣門樓,又精巧別緻、美觀大方的展現於這個被春風染綠了的村子裏。從此,張師傅也就被人們以“門樓泥瓦匠”的雅號一傳十、十傳百的出了名,並變成了一位大忙人。

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後,村裏出現了許多剩餘勞動力。爲了能使這些人學點手藝,出去搞副業掙錢,張師傅還熱情的爲他們現場指導講述和傳授泥瓦匠技術,並臨時組建了一個8人泥瓦建築隊,從做門樓發展到蓋戲臺,砌蓄水池,以及建築一些公房等。一年下來,至少人均收入也不下500元。隨着改革開放,搞活形勢的逐步發展的深入,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高,農戶的經濟收入也相應的有新增加,村上的建築隊也擴展了,分解成了四個,使全村幾乎百分之七十的農戶均有一人出外搞副業。鄉親們有吃有喝,手頭也有幾個錢,赴請要求蓋門樓的家戶日益增多。

1980年秋,張師傅又返回家鄉重新操起他的門樓活結來,並乘每年農閒時節,吸收村裏較窮困的幾家農戶幫着乾點雜活,多多少少也得了些收入。同時,隨着一幢幢新門樓的豎起,那些“亮豁、雪得很”等等的褒獎詞一次又一次的被觀賞者們用手捻來!家鄉落後的面貌真真確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煥然一新的村莊,你若照原來的門道去登門做客,那一定會使你發愣以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多年來,張師傅共爲鄉親們建起新式門樓200多個,幫助翻修並移居蓋起磚瓦房百餘間,並同村委會商議,規劃建造了一座文化大戲臺和一個大蓄水池,解決了全村4000多人“看戲難”、“吃水難”的問題。

無疑張謹師傅的家,也從沒有住房到蓋起了磚瓦房、添置了電視機、錄音機、縫紉機、自行車等同村裏的鄉親們一起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更是翻天覆地之變。新農村建設在這個鄉村裏熱火朝天,在被寬闊的柏油馬路替換了千百年的泥濠土路的兩旁,上百家連戶複式院落每戶超過300平米的新農村墅居都賞醉了GB農民的心扉,而且是鄉鄉巧劃,村村競比,戶戶賀遷,內外參觀!把那些昔日建設隊的老把式們興高采烈的都合不攏嘴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