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澀釀成清香散文

無法汲取土壤營養,就靠汲取陽光雨露生存;沒有土壤可以紮根,就將大石團團抱住以抵禦暴風驟雨的襲侵——生命常常會遭遇苦澀,可這苦澀竟也能釀就清香,條件是隻需一點“生存的智慧”。

苦澀釀成清香散文

兒時常從山間崖壁採來卷柏養在水中,倦了就撈出曬在窗臺上,乾枯、捲曲了,再泡在水中竟還會恢復先前的生機,卷柏身懷絕技,因爲沒有水分,所以就讓生命處於最低消耗而不損其根本,在龍應檯筆下它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沙漠玫瑰,也成就了一個智慧生存的美麗故事。

和卷柏一起曬在窗臺上的還有發了黴的餅角、饅頭皮,那是平時保存不當變餿的,還有鄰里婚喪嫁娶辦席剩下的,積夠一定數量就會被製成麪醬,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裏,成爲鹽和醋之外的唯一清香的調味品。生命遭遇了苦澀,而智慧將這苦澀釀成清香。

那一次山西之行,本爲恆山懸空寺而去,卻先被北嶽腳下渾源縣一頓早餐吸引,壓豆麪、抿曲子、塊壘、涼粉、麻葉……名目繁多,簡直口目不可暇接,尋根究底,驚悉幾乎所有小吃的主料都是一種:土豆粉。渾源多產土豆,但山高溝深,運輸不便又難以長久保存,當地百姓就將其加工成可儲存多年的澱粉,又因渾源地處高寒,物產匱乏,百姓們便憑着千年智慧傳承,又用土豆創出了諸多渾源美食。同一種主料,卻形式各異,口味不同,一頓早餐,吃得滿口清香,在懸空寺腳下再見到“壯觀”二字時,心中涌動的是對渾源人“生存智慧”的讚歎。

渾源、應縣、繁峙一路走過去,見許多旱梯田依山就勢,高低起落、形狀各異,又想起南方的水梯田,浙西雲和、廣西龍勝龍脊、雲南哀牢山……,梯田自秦時已產生,有學者將其與長城媲美。上天只給了崎嶇的山地丘陵,先民卻一樣能使其存得水土,獲得豐收,生於苦澀中也沒什麼大不了,有智慧同樣能釀出清香。

正如甘醇的白酒,只因爲加入了酒麴,黴變的.穀物竟散發出熱烈的芬芳!

不由得想起那個愛酒的蘇軾,疏浚西湖無處可置的淤泥竟被他變廢爲寶,成就了十里長堤令千百代人流連、神往,凡他所謫之處,皆因他而聲名遠播,貧旱者興水利以振之,俗惡者諭百姓而易之,蘇軾一生正如釀酒,黴變了不要緊,加入一點酒麴就可以成就四溢的清香。

生命難免會遭遇苦澀,我願意將這苦澀釀成清香,因爲我有這如許多先人的智慧爲激勵,待我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