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書心得(通用23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心得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心得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朝花夕拾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通用23篇)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

靜靜閱讀封面業已泛黃的《朝花夕拾》一書,讀着魯迅先生這些回憶童年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與昆蟲爲伴,與草花爲伍,捉蟋蟀、採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細細品味《狗貓鼠》一文,由這三種動物之間的關係而引出對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的批判發人深省。文章中對於他們的譏諷與嘲笑,說明了在看見某些人在一些問題上屈服於比自己強的人,並且隨身附和,自己會不自禁的流露出心中對那些人的憎惡。接下來的救養可愛的隱鼠和隱鼠被貓吃更體現出了他的憐憫之心。如此之小的年紀便懂得了做人之道,的確很了不得。

而《藤野先生》寫的是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了在仙台學醫受到了日本學生的歧視與侮辱,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通讀全文可以看出作爲日本老師的藤野先生有着嚴謹、正直、熱誠,沒有一絲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文中有一句話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爲人所知道。可以說這是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但這也是作者對於藤野先生崇高品格的讚揚。我的心中又不免產生了一個疑惑:這是否對魯迅的成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呢?可能吧!記得魯迅曾說過:他對我的熱心的希望,小而言之,是爲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醫學;大而言之,是爲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這先說出了藤野先生對科學持着嚴謹求是的態度,一絲不苟的'精神,同是也讓我堅定了之前我所說的給魯迅帶來的一定的影響,讓魯迅有着嚴謹求是,一絲不苟的品質。

這一份童真丟失在過往的日子裏,遺落在有着太多屈辱的歷史裏,成爲我們民族的某一種精神鈣質。而如今,在祖國繁榮富強的今天,身爲未來棟樑的我們,怎能不爲了中國而去努力呢?從《朝花夕拾》中,我驚見自己的影子,那麼單薄,那麼堅定的影子!

魯迅先生,中國正在崛起!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2

魯迅是個時代的領導者,他棄醫從文,不失高尚的民族節操,在那個混沌不堪的時代,給予了國家一絲絲曙光。

《朝花夕拾》是魯迅對舊事的回憶,但卻同時夾雜着其他情感,他用尖銳的筆觸去抗擊封建社會的一些現象,特別是《二十四孝圖》一文,它本爲古代人民宣傳孝心的故事集,但是其內容卻又透露出封建時代人民思想的無知,愚昧以及對兒童的壓迫和殘害。魯迅幼年時期也是抱着百善孝爲先思想,但是成年之後的魯迅也明白的孝順太難以達成,也慢慢接觸到了封建社會愚孝的虛僞和殘酷。

魯迅在寫郭巨埋兒時給我的觸動很大,孝是中國千百年的文化思想,生爲子女,回報父母本是理所當然,但是郭巨埋兒卻顯得及其無知。就算是出於對母親的孝順,他對兒子的所作所爲也是慘絕人睹,他的妻與母也沒有阻止他的所作所爲,試問這是孝心的表現嗎?顯然不是,相反,這更像是一種自欺欺人,甚至說不定郭巨以後買能埋掉妻子與母親。

荒唐的鬧劇在郭巨得到了上天的賞賜後結束了,不得不感慨,郭巨是何等的迂腐,縱然自己貧窮,但他扼殺的確實祖國的花朵,換句話說,他自己生爲一個男人,不能養家餬口,反而以這麼極端的手段,這不是他卑鄙,陰暗的一面嗎?不會去努力,依靠上天的賞賜去生活,他這一生還有什麼可以被人傳誦的`呢?說不定,等到他的兒子長大以後,回憶起當年父親對自己的所作所爲,很難否定他不會實行一些極端的手段,而其後果難以想象。

再說到當時的孩童,魯迅也爲他們充滿了憐惜和擔憂,生活在動亂的年代,沒有精美的書本可以閱讀。和歐美的孩子相比確實很可憐,但是不得不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愚孝沒有了,代替的確是無孝,孩子的困頓感沒有了,但是過於豐富的物質生活,卻使得他們開始空洞,如果《二十四孝圖》所反映的孝是一種過分的孝,那麼現在的這種思想讓其一去不復返,因爲追名逐利的人忘記了孝的存在,這又是古今思想的矛盾。

作爲2世紀的人,我認爲我們既不要做一個無孝的人,也不能做一個一味模仿《二十四孝圖》的人,理智的去對待孝,相比才會最自然的表達出來。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3

暑假中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優美。在這組文章裏,作者追懷青年時代的往事,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真實地書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所經歷的種種生活。其中寫了許多關於少年兒童的事,使我在讀文章時,彷彿也在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讓我讀來十分地感動,讓我懂得了知識是沒有國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學醫學時的老師,對作者非常關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講究,但爲人卻誠懇、公正,對學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苟。他一一糾正作者筆記上的錯誤,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他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在知道中國人很敬重鬼時,還擔心作者不肯解剖屍體。藤野先生真摯的愛給了在異國的魯迅極大的鼓舞,是十分無私和偉大的。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在中國抗日戰爭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來到了中國,他兢兢業業的工作,救死扶傷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對即將爆發的戰爭時,他也毫不退縮,絲毫沒有回國的意願,而是堅持留在了中國,最終在爲病人手術時不幸被感染,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醫生,他們都爲了自己的使命拼搏着、奮鬥着,而且有着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這不僅讓我感動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們現在作爲一名學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這青春的大好時光好好的學習嗎?就像作者說得那樣: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再繼續寫一些爲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在想要放棄時,我們應想想身邊辛勤的老師時、我們應想想身邊含辛茹苦的父母時,便更應該努力的學習,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這讓我再次感到了好好學習的重要性,朋友,就請你從現在做起,用雙手去放飛理想的翅膀!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4

魯迅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也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有自己的真情實感,彷彿在給我們講故事一樣,也就更能吸引我們。在這些作品中,《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曾在七年級時讀過,卻總是一知半解,心中只有些模糊的感覺。

在這次寒假裏,我又重新讀了這本書,或許是因爲課上學習過幾部分的原因,心中突然間明瞭了些。二次捧起魯迅的《朝花夕拾》,從目錄、小引……細細品讀下去。。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成長過程的生活道路和經歷,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或許並不全是真實的,但卻能夠從中覺察到魯迅對於過去的情感。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那些參雜了虛構的故事中,魯迅或是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或是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這一切,確實是我們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讓人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閱讀這些散文,我們能夠體味到魯迅發自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我們彷彿看到了小小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爲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中,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好奇地向先生問“怪哉”蟲的事情。

我們好像看到了小小的魯迅,赤着腳丫子,在海邊與閏土玩耍,聽着閏土的“傳奇”故事,眼中閃爍着對大海的美麗的嚮往,心中有了一個“小英雄”的形象。雖然年幼,卻已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們似乎看到了小小的魯迅,高興地收下了長媽媽帶給我的禮物,忘記了與長媽媽的“舊仇”。在書房裏,一個人靜靜地,手捧着希冀已久的《山海經》津津有味地徜徉在奇異的世界中。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不禁懷想起自己幼時傻傻單純的白色時期:雖毒舌卻細心體貼我的青梅竹馬,雖粗糙卻真心關懷我的大哥哥,雖大大咧咧卻一心爲我的媽媽……

那麼那麼多的美好的回憶,才促成了如今已漸懂事的我。即使我仍不夠成熟,但我仍會努力,創造出自己的記憶,有一部我自己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5

顧名思義,《朝花夕拾》指的是魯迅先生晚年回憶童年時發生的事情。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描述無常的片段。

這個故事是魯迅童年在鄉村迎神會和戲劇舞臺上看到的無常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充滿人情味的鬼魂。因爲看到母親因爲兒子去世而哭得天昏地暗,暗暗同情她“還陽半刻”,卻被頂級老闆閻羅王打了40根棍子。也從無常的妻子和孩子那裏,我們可以看到無常的人情味。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當時豺狼當道的社會裏,沒有公平可言。所以舞臺上直爽公正的“鬼而人,理而情”的無常形象很受大衆歡迎,可能是一種精神慰藉,因爲公正的裁判只在陰間。因爲惡人得不到壞消息,那些打着“正義”和“公理”名字的“正義紳士”更加肆無忌憚。人們敢生氣,不敢說話。如果他們說了“錯誤的話”,他們可能會在不同的地方。

魯迅先生在描繪無常形象的同時,也包含了對那些“人格”不如“鬼格”的“正人君子”的辛辣諷刺。在當時的亂世,國家陷入了困境。魯迅先生因爲體弱多病,無法衝鋒陷陣,爲祖國服務。然而,這並不能阻止他強烈的愛國主義。他義憤填膺,拿起筆與敵人戰鬥。在他筆下的文章中,似乎傾注了成千上萬人的憤怒對世界不公平的抱怨!祖國腐敗無能,外國人在我們的領土上趾高氣揚,欺負人民。即使他們打人,也是我們中國人的錯。每一箇中國人都義憤填膺,卻又不敢說話,只能仰天長嘆:“公理在哪裏!因此,公正而富有人情味的無常成了人們心靈的寄託。“公理”幾塊錢一斤?在魯迅看似幽默的話語中,字裏行間藏着一把鋒利的匕首刺向敵人,刺向所謂的“正義”。對於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來說,這把“匕首”就像一盞燈,照亮了心中無盡的黑暗,給他們帶來了希望。正如龔自珍的.詩所說,在這樣一個沒有公平可言的亂世裏,也許只有風雨雷電才能在神州挺直腰板。公正的裁判在陰間,爲什麼呢?因爲如果世界上的裁判是公平的,恐怕他們必須呆在陰間。

回顧屈辱的歷史和不公平的亂世,我們可能會明白,今天的平等和公正是有價值的。當時“公理在哪裏”的無奈。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6

溫馨的回憶,理性的批判。

——題記

《朝花夕拾》是我國大文豪魯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婦孺皆知的作品。朝花,夕拾。早晨那沾着露珠的花兒,要到傍晚才能拾起慢慢品味。“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可是我不能夠。”題目,小小的四個字,卻蘊含了無盡的道理,與魯迅先生對時間飛逝,心中離奇與蕪雜的感慨。

如題記所言,這本書中,有溫馨的回憶,理性的批判。而今日,我想同大家談談的是溫馨的回憶。對社會上那些紛亂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懂,卻也不能在此穿鑿附會。

魯迅先生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小時候的仇貓,幼年時期的保姆阿長,自己心心念念期盼着想得到的山海經,兒時總想去看看的五猖會,黑白無常,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那色彩斑斕的大自然一般的景象……直到他出國留學。我猜想,這也只是魯迅先生童年的一小部分,摒去了這些,大概還有許多吧。

回憶與批判,我更加喜歡回憶;而在魯迅先生童年時期這些精彩紛呈的事情之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百草園。

低唱的油蛉,彈琴的蟋蟀,小球一般的覆盆子……無一不讓我向往不已。作爲一個“美食家”,在這百草園中,我最感興趣的便是這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的遠的覆盆子了。

在我的想象之中——覆盆子必須是閃着明紅一般的'光芒的野果子。十分光滑,長得惹喜。小巧玲瓏的個子,一手能夠抓着一大把。放入口中,定是十分美味,汁水滿嘴,軟軟的,吹彈可破。便是色香味俱全了!真是令人嚮往嘴饞。

冬日的百草園也十分趣味,掃雪,支竹篩,撒秕穀,系長繩,拉繩子——捉鳥雀。這捉鳥雀可真是有講究!不能僅有薄薄的雪,需得積雪蓋着地面有一兩天,鳥雀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行。這對於我們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來說,還真是有些難見!

這五彩的童年,是我所沒有的——魯迅先生有了,可惜後頭迎接他的卻是亂世。五彩的童年自然是極好的,期望我在童年的末尾,也能感受一番罷。

在《朝花夕拾》中,還有許多趣味的事兒。若是你聽了我的介紹以後,很感興趣,能夠去翻翻,品味品味,這本書不會讓你失望。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7

讀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從字裏行間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回到曾經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

《朝花夕拾》,正如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年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花朵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採摘,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芬芳,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品嚐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獷,多了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份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花園裏無憂無慮的日子,彷彿只有那樣的童年纔有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速度,鑽進百花園,知了在這裏低唱,蛐蛐也會來伴奏。魯迅先生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的圓舞中度過的。

從書卷裏散發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把我也感染了,或許魯迅先生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的一切話語雖平淡樸實,熾熱的感情卻是展露無遺。他希望與大自然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着讀着,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的少年,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無憂無慮的日子,喜歡坐在河岸邊看着鴨子從身邊遊過,掰着手指細數一隻、二隻、三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祕的地方,看着夥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爲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能向我認輸。到這裏,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好像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像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只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裏面的幸福滋味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視,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8

初讀魯迅先生的書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平淡,但回味後齒脣間都是餘香。初讀時,你也許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細想來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諦,然後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靈。亦如這本《朝花夕拾》,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的是信念。

《朝花夕拾》像細數魯迅先生從年少發生的一些小故事,如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的事,父親生病就醫的事。但細讀下來並不是只有故事這麼簡單,更多的是想通過故事來揭露社會,揭露出那樣一個“人”吃“人”的社會,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大衆清醒。

站在這樣的一個和平年代去看戰爭年代的魯迅去看他的《朝花夕拾》,我覺得這書中滿含着無奈。一場大火之中,所有人都被困在了火海之中,所有人都在沉睡之中,但卻有些人醒了,他們希望讓周圍的人都能清醒然後一起逃出去,可週圍的人卻怎麼也無法喊醒。魯迅無疑是這早醒的人,他也想用他的文字使人們清醒,但這卻收效甚微。

即使是這樣,魯迅先生卻不願意放棄,從《朝花夕拾》我看到更多的是信念。一種堅信着中國能夠站立起來的信念,回顧往昔,也許會有那些惡象,會有那些在封建禮教中掙扎的人們,但這個切必然會過去,在那樣的時代能寫出那樣書的人必定有着堅定的信念。

和平年代的我們也需要這樣一種信念。這種信念也許與先輩們想要振興中華有所不同,但我們必須有信念。信念是你能夠一生堅守的東西,一生追求的東西。能夠想象一個沒有信念的人必然會是一個茫然的人,他眼中透出的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這必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從今時今日的我們身上,我們有看到信念嗎?有人是有的,但絕大部分人身上是沒有的。你沒有自己堅信不移的東西,沒有了指路標,你必然會迷路。最近總是看到無數多地少男少女自殺,僅因一些小事而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反觀在重症監護室中的'一些病人,也許只有一口氣支撐着,但他們仍在堅持着,這也許就是對生命的渴望,這就是信念。難道一定要等到那種時候,人的心底纔會有信念嗎?其實不然,信念是需要你確立的堅守的。

《朝花夕拾》中所傳遞的信念給了我很大的啓迪,讓我明白了很多。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從中參悟出更多的道理,指引着更多的人在信念的光輝下持續前行。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9

我讀的名字是《朝花夕拾》,作者魯迅,我不認爲這是一個名字,而是像朋友和你聊天。這本書主要描述了魯迅從童年到青年的道路和經歷,回憶了那些難忘的人和事,表達了對過去親戚、朋友和老師的懷念,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明初的生活習俗。《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真摯的感情,無奈的悲傷,這一切都能感受到。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藤野先生。魯迅第一次來到東京時,看到了上野公園櫻花樹下清國學生的蔑視,聽到了晚上學習跳舞的噪音。魯迅非常反感,於是他去了仙台,在那裏認識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雖然衣着模糊,但對科學嚴謹求實,對學生作業一絲不苟,在魯迅作業上用紅筆圈出來。而且他平等公正,沒有民族偏見,人格高尚。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店》和《阿長與山海經》。仔細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店》,享受從字裏行間不時透露出來的天真情懷。眼前不禁有迷人的自然畫。三味書店後面還有一個花園,雖然小,但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抓蒼蠅喂螞蟻,靜靜地。描述了小時候在家裏百草園玩耍的無限樂趣。《阿長與山海經》講述了她小時候和長媽相處的場景。比如她睡不好,滿肚子都是麻煩的禮儀,給我講了長髮的`故事,殺了我的隱鼠,給我買了《山海經》。它描繪了一個可敬可愛的封建女性的形象。她有中國勞動女性的傳統美德。她不僅簡單,而且善良,關心別人。作者從討厭她變成了尊重她,愛她。

所有的感覺都是如此天真和難忘,尤其是作者從一個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讓人們感到善良和充滿激情。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達了他對自然的熱愛,渴望自由的熱情,希望自由地玩耍,與自然密切接觸,不想整天被父母的奴隸控制,但這是孩子們獨特的。

從前,我已經遠離了童年。每天,在這忙碌的學習和紛擾的生活中,我的童年已經漸漸遙遠,只留下一些瑣碎的記憶。最好仔細閱讀《朝花夕拾》,體驗那個不同時代的童年夢想,與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0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而《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從一個早年喪父的孩子,成長成去日本讀書,追求文學的勇者,書中有對美好事物的溫暖回憶,也有對舊社會的一些事情的抨擊

中國,一個在舊社會很封建迷信的一個國家,還有迎神會。迎神賽會這一天出巡的凡是神,在中國彷彿都有些隨意殺人的權柄似的。就如城隍和東嶽大帝之類。那麼,他的鹵簿中間就另有一羣特別的腳色:鬼卒、鬼王。凡是鬼,就要讓鬼保佑在地下的家人過的好。

無常,也就是鬼的意思。每逢迎神賽就會有不同的人來扮演大大小小的鬼怪,鬼物們大約都是些粗人和鄉下人扮演的',他們穿着花花綠綠的衣裳,赤着腳。他們扮演着各種鬼怪來寄託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在人們記憶中的鬼,好像都是凶神惡煞的,黑臉,黑衣,斬衰凶服,誰也不愛看。還要用一些方法來掃除晦氣。白無常就是人們最喜歡,也最願意看見的鬼,單是那渾身雪白這一點,在紅紅綠綠中就有“鶴立雞羣”之概。只要望見一頂白紙的高帽子和他手裏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緊張,而且高興起來了。聽說在“陰司間”他一手還拿着鐵索,因爲他是勾攝生魂的使者,但他不像別的牛鬼蛇神一樣凶神惡煞,而是活潑而詼諧。

在今天,沒有多少人會再像舊社會那些,扮成這些牛鬼蛇神,很多人覺得,那就只是一種迷信,科學證明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鬼啊神啊的。其實在我看來,這就是信與不信,信則有,不信則無。

《無常》這篇文章很好地承接了上一篇的《五猖會》,描寫了迎神賽會那天出巡的……文章還通過回憶無常,時不時加幾句對現實中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先生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同時,文章深刻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於黑暗的社會,憤慨於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尋求寄託,尋求“公正的裁決”。

鬼神之事,難言之矣,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這本“回憶錄”讓我走進魯迅的生活,魯迅的世界。《朝花夕拾》,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瞭解魯迅先生的窗。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1

《朝花夕拾》是魯迅懷着青少年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師友的真誠懷念,有真實的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所經歷的生活。從家庭到社會,從中國到日本的,每一篇都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特徵。

其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對童年生活描寫最詳細的一篇,這篇文章幽默充盈,妙趣橫生。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魯迅生活的十分有趣,可以說魯迅的童年是快樂的。

《父親的病》可以看出庸醫害人,和封建社會思想的腐朽。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知道我爲什麼去學醫。

《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是魯迅思想的轉折點。這篇文章揭露了,國人思想的愚昧。日本人瞧不起中國人。

《朝花夕拾》通過寫童年和青年時的生活和感受,對封建習俗和封建思想進行了批判。本應該快樂美麗的童年,因爲籠罩在那個封建社會,時不時透出些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要罵,罵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從文章表面看,魯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溫情的文字,其實,他把憤怒藏得更深。有人說柔軟的舌頭是最傷人的武器,也許魯迅先生正是想達到這個目的吧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

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

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對一個人用了相當多的筆墨,那便是魯迅的保姆“長媽媽”,她是個需要一分爲二看待的人。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2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憶性的小說,相對於他的其他作品,我認爲其諷刺程度更輕,但精彩程度卻是絲毫不差。朝花夕拾又名舊事重提,字面上的意思與其實際意義差不多,就是以前的事情又再一次的提起。裏面描寫了衆多形象鮮明的人物,有長媽媽,和藹可親的藤野老師……也有各式各樣的小事,像五猖會。二十四孝圖等等。但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讓我最有感覺的還是二十四孝圖。

魯迅先生所在的時代與我們不同,那時候的孝道,以及對家庭的認識,都與現在有所區別,而且區別不是一星半點,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大的。

以前的家庭是非常嚴謹的,隔着幾米就帶向親人問好,早上得比家長早起去做早飯,以及爲父母準備好洗臉工具,父母一起牀就得看到這個,不然就會被批評吧。但是現在呢,似乎是反了過來吧,父母早早地起來爲我們做好早餐,再輕輕的叫我們起牀,有起牀氣的還要千勸萬勸,好聲好氣的說。所以現在的家庭相對以前還是開放了不少,沒有這麼嚴格的要求,以前的家庭是嚴格的父母關係,現在孩子與父母更是朋友,經常看到一些女孩子把自己的母親叫“姐”的。這是第一個不同。

第二個不同,就是居住的地點,看看以前的四合院,夠大,足夠一個大家庭住在一起,現在呢,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家庭規模。更多的`是一家一家的住,以前這邊住着父母親,那邊大哥,那邊二哥的,現在看個親戚都要開一大段車。爺爺奶奶也不駐足於家中,趁自己還沒到走不動的時候,還跟着旅遊團去各種地方,歐洲之旅,澳洲之旅等等。這變化我認爲是時代的更變,以前年輕人出國都要花一大筆錢,老人家怎麼可能出去玩呢?現在可就不一樣了。就像我這個狀態,我和父母住在天河區,珠江新城,我的舅舅卻住在越秀區,公公更是在汕頭,想見一面都不容易。

在“二十四孝圖”裏,有些我們現在無法理解的現象比如“臥冰求鯉”,更有的七十多歲還在地上“搖撥浪鼓”逗父母高興的,真是讓我無話可說,也許這就是時代帶來的變化吧。現在與父母吵架似乎都不少見,甚至連動起手來的也不是沒有。

每個時代的孝都不一樣,但是正所謂“百善孝爲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3

兩年前,我帶着求知的渴望與好奇輕輕地翻開這本書,本以爲我將再次得到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可沒想到,這書中的許多言語段子我竟無法理解。我沮喪的合上這本書並約定兩年後再來拿下它。如今的我已是一名八年級的中學生了,相比以前,理解能力自然增長不少,這個寒假,我最終翻開這本書——《朝花夕拾》。

我喜歡的中國作家,除去冰心常新港,應當就是魯迅先生了。這本書的原名是《舊事重提》,至於此刻爲什麼會叫《朝花夕拾》,我想大概是魯迅先生嫌它太直白吧。書中魯迅先生回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與青少年時代,讚美了勞動人民的淳樸,善良,也批判了封建舊俗、文化。還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長媽媽、衍四太太、五猖會上的無常、百草園中的美女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作者在家中的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甚至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所以我纔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會讓人感到特別親切,也沒有什麼距離感。文章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兒時的那份純真,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自由的嚮往。還時不時能勾起我對兒時的回憶。

兒時的我,也曾像魯迅先生一樣有許多五彩繽紛的往事。小時候,我會在課堂上因爲教師的一個小錯誤而舉手指出,如今,即使教師一連報錯好幾個字我也不會有什麼動作;小時候,我會因爲在無意間撿到一枚硬幣而欣喜若狂,並得到表揚;如今,看到地上的硬幣也只是一笑而過;小時候,我會因爲晚上爸媽不在身邊感到恐懼而哭鬧,如今,晚上獨自一人躺在牀上,在一片漆黑中也沒有感到一絲恐懼。

童年是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童年是一個盒子,一個裝着許多祕密的盒子;童年是一個葡萄架,一個長滿了數不清葡萄的葡萄架;童年是一棵大樹,一棵掛滿回憶的大樹;童年是一本日記,一本寫滿喜憂的日記;童年是一杯濃茶,一杯讓人回味的濃茶。

如今,在喧鬧紛擾且容易迷失自己的生活裏,若你能靜下心來仔細讀完這本書,你的心境會變得比以前平靜,釋然。正如書名《朝花夕拾》,等長大以後,再把自己小時候的零碎瑣事一點點拼湊起來,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時光裏有歡聲,有笑語,有哭泣,有成長,那些片段都會留在自己的心裏,成爲最美好的回憶。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講述的就是他自己的童年。

《朝花夕拾》這本散文主要講述作者—魯迅先生自己在童年時期和青年時期所經歷的難忘的人和事。它用生動的語言真情地流露,讓我們讀着,能感受到作者在當時場景的記憶猶新和難以忘懷。在他的童年時光裏,有些許不愉快,魯迅先生在小的時候就是一個標新立異的人,他做的很多事情都不能得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有些苦惱,有些難過,但是魯迅先生並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他將這些波折,反對轉化爲動力,朝着自己的想法和目標努力前行,這些都寫進了《朝花夕拾》,他要將自己在童年中的無奈所釋放出來。

在這本書裏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貓,狗,鼠》這一章節。這一章所吸引我的不光是它的標題,還有精彩記述了魯迅先生童年裏與一隻仇貓的敘事。有一回,旁人告訴他,他養的一隻隱鼠被貓吃掉了,於是魯迅先生就和這隻貓結下了“深仇大恨”,不管走到哪裏都會不由自主的“處處針對”那隻仇貓。可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那旁人把自己養的隱鼠踩死了,藉故推到那隻無辜的貓身上了。這個故事說明魯迅先生在童年時期的單純和無知,跟一隻貓不停的較勁,搏鬥。

從《朝花夕拾》中,還能感受到魯迅先生的童年與青年生活雖過得坎坷,不順暢,但是他能苦中作樂,再回憶起來時,又有一絲絲成長帶給他的甜蜜,我也有過失去心愛禮物的經歷。我有一隻很可愛的小鹿犬,是五歲時候媽媽送我的生日禮物,它陪伴我一起玩耍,一起遊戲,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樣,對我十分依賴,我特別喜歡它。可有一次,小鹿犬被經過的汽車撞了,我們努力的想救回,但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傷心欲絕,吃不下飯,難過了很久很久。可回憶想起心愛的小鹿犬,那些相處陪伴的點滴,會讓我感到特別的甜蜜。

我們所經歷的每一段時光,會有笑聲,會有沮喪,會有坎坷,會有收穫,它都會賦予我們成長,也會讓我們回憶時,很難忘,很難忘……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5

難怪魯先生愛罵狗,這罵不犯法的好事,也只有他老人家佔盡光,好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從字裏行間透露出年歹比那殺豬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快活自由。且不說那些名人名教授有沒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好像也飄向了那份曾經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有狗血淋頭,但這不好惹的高帽卻戴牢了,堂而皇之地以動機褒貶作品,《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是人就看得出,那柄匕首是正中要害。連一本薄薄的回憶散文集中都充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時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味道吧。早晨綻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我們的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秀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會一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晚霞的照耀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下魯迅的童年,漸漸體會其中的美好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月,一樣的歡樂,童年,惹人懷念啊。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漸漸漾開。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我不由自主的讚美,讚美魯迅的文采,那如詩如畫的情景,使人們感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受到了童年的歡樂。

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爲伍,彷彿這樣的童年纔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好像是在一首大自

然圓舞曲中度過的。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成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好像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6

讀了魯迅的《朝花夕拾》,不必說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語言藝術,對封建的批判,成熟的思想情感,單是他的兒童教育觀就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魯迅認爲不能扼殺兒童的好奇心。文中他渴慕着繪圖的《山海經》,但是沒有人給他買。直到長媽媽發現,在告假時爲魯迅買回來。這件事不僅讓魯迅對長媽媽改觀,更讓他對繪圖的書產生了興趣,蒐集到了《爾雅音圖》、《毛詩品物圖考》、《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魯迅告訴我們,應該重視兒童的意見,一次不理睬可能就是對兒童以後某個興趣濃烈愛好的扼殺。重視兒童的意見,就有可能改變兒童的未來。

文中又有一次,魯迅要去看五猖會時卻被父親逼着背書,留下了心理陰影,以至於背完書後“到了東關五猖會的熱鬧,對於我似乎都沒有什麼大意思”。對於兒童,應該先行理解他們的想法,否則只會讓兒童感到兒童天性被扼殺的無力。

其次,魯迅批判了封建禮教對兒童的毒害。文中他因爲看了《二十四孝圖》中的“郭巨埋兒”後,就害怕父親做孝子,對祖母恐懼,覺得祖母“不是和我勢不兩立,至少,也是一個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礙的人。”而“老萊娛親”中的詐跌也令魯迅反感。無論忤逆,無論孝順,小孩子多不願意‘詐’作,聽故事也不喜歡是謠言,這是凡有稍稍留心兒童心理的都知道的.。兒童是真實的,不喜歡也不接受虛僞,詐作的。封建禮教的孝令人可疑,有些可以勉力效仿,有些卻不僅使人反感,還可能會有性命之虞的。封建禮教不真實,不正確,會對兒童產生不當的影響。

魯迅還認爲,要教育好兒童,需要家長以身作則。《瑣記》中的衍太太,在冬天讓人吃冰,給魯迅看少兒不宜的書籍,還教唆魯迅偷錢。魯迅長大後對她產生厭惡,後悔沒能罵出衍太太的狐狸尾巴來。同時也告訴我們,家長的行爲對兒童會產生重要影響。兩面三刀,喜歡看人出醜,心理陰暗的家長是不可取的。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批判扼殺兒童好奇心與封建禮教對兒童的不當教育,強調了家長的重要性。他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的教育方針值得我們學習。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7

晨曦剛至,植花於園。暮色降臨,拾起散落的花瓣,聆聽着花語,回憶着童年……那本書依舊靜靜地臥在書桌上,我已牢牢記住了那充滿詩意的書名——朝花夕拾。

著書者是魯迅。他一生只有一部散文集,便是《朝花夕拾》……

不知大家是否有這種感覺,一聽到有人提起魯迅,腦海中就會不自覺地跳出一幅畫面——魯迅先生抽着菸斗,愁容滿面。是啊!他一生都在爲革命奉獻心力,我也一直以爲他的生活中只有愁苦。

但書中的一篇散文讓我徹底改了觀,讓我永遠記住了那個美麗的令人神往的百草園……

從前,像魯迅先生這樣的人物,可能從小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纔能有這番救國救民的'決心。但不曾想,魯迅先生幼時也是那麼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我能想象先生幼時也是一個調皮蛋,偶然翹課溜到百草園裏,聽着油蛉低唱、蟋蟀伴奏,偶爾又按住斑蝥的後脊,捉弄它們,常常躺在軟綿綿的草地上仰望蔚藍的天空。初生牛犢不怕虎,即使知道會被壽鏡吾老先生髮現,會被訓斥,卻依舊“我行我素”,把學習拋之腦後,只顧着玩,在百草園裏盡情發泄童真。

開始讀來我都不相信,這還是魯迅嗎?此番的天真爛漫應該出現在一個憂國憂民的偉大人物身上嗎?後來轉念一想,不論如何,每個人終究有童年,那是一個人最爲歡樂自由的時光。那時無憂無慮,懂的少,閱歷也不豐富,少年不識愁滋味,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牽掛,也不會面臨什麼逆境。

現如今,不知多少人在感慨時間飛逝,青春一去不復返,想再回到過去,然而世上沒有時光機器。這些回憶,我們也只能作爲美夢來度過了……

我想魯迅先生是爲了告訴我們,要珍惜童年時光,寶貴的回憶一定要好好保存,不要失去了再去後悔。

童年對於我們而言,是人生中一筆巨大的財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現如今,望子成龍的父母越來越多,有的孩子還沒進入學校學習,他們就爲孩子排滿了課程。爲了讓他們不輸在起跑線上,扼殺了他們真正的興趣,這樣做真的是爲他們好嗎?

學習雖然重要,但留下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是更加重要的。童年一生只有一次,應該好好度過。試想,在現在這個和平年代,勞碌大半生,可以在晚年時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也是人生一大趣事啊。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8

朝花夕拾,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翻開書,上面記錄着十篇關於回憶的散文。這些文字,着實帶着我在魯迅先生的記憶中走了一回,就像書上介紹的一樣,“雖已隨時光流逝而成‘夕拾’的朝花,但這‘朝花’依舊不失其絢麗馥郁。”

在文中,我彷彿可以見到那隻被童年時的魯迅所救養的小隱鼠、他心愛的《山海經》、保存着他美好回憶的.百草園……在他的記憶之中穿行,雖已年隔久遠,卻不禁讓人去回想自己的童年。

因爲他父親生病,魯迅先生曾與兩位名醫周旋過一陣子。名醫開的藥方都很奇怪,藥引都需要自己去努力找尋。魯迅就這樣聽著名醫的吩咐,去尋藥引、尋藥丸 ……可是,他父親的病卻最終也沒有好起來,反而更加嚴重。後來他去仙台學醫,原本只是想救人間疾苦的……

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的那一段日子裏,他的老師——藤野先生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書中初次的描寫來看,藤野先生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他對魯迅這位中國留學生也是十分關心,他讓魯迅每星期把講義給他看,並且細心幫他改正,這樣默默的幫助持續了一個學期。他對魯迅的關心又是細緻入微的,因爲聽說中國人敬重鬼而擔心魯迅是否願意解剖……這是一位熱愛醫學,真心希望能夠去發揚醫學並且去醫治人們,治學嚴謹、正直誠懇、熱情關懷、毫無民族偏見的偉大的導師。

在我心中,魯迅先生一直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形象,所以,有一次,他憤慨了,當看到一影片中一個爲俄軍做偵探的中國人要槍斃,在一旁圍着的卻是一羣中國人,在周圍觀看的日本同學還高呼着“萬歲”,他心中的愛國思想、民族責任與使命被喚醒,決定棄醫從文,用文字去醫治國人。

讀了這幾篇散文後,既讓我感受到魯迅先生的童真的一面,又感受到了他對祖國的熱愛。他是一位用筆去戰鬥的戰士,他正義、黑白分明,爲革命而奮鬥。在這裏,他用樸實、親切的筆調描繪着一個個人物,一件件事情,這些作品中顯示出來的回憶又迴應着當時的現實生活,留下我們去體會,去了解……他不愧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19

翻開魯迅的《朝花夕拾》一篇篇優美的文字從我的眼前緩緩掠過,在這字裏行間,我彷彿體會到了些什麼、感悟到了些什麼……早晨的落花,傍晚拾起,人到晚年來回憶青少年的往事,又該是怎樣的情懷呢?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就像是茫茫書海中不起眼的一粒沙子,但它所散發的光芒卻影響了整個中國。《朝花夕拾》中所描繪的封建社會的場景,與我們現在的生活實在是大相徑庭,但它卻寫出了對當時那個時候封建社會的強烈憎惡,魯迅犀利的文字並不含蓄而是一劍指出當時社會的腐敗。細細讀來《朝花夕拾》,發現它是通過許多巧妙的手法,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感情的。而每一個情節,甚至於一個極其細小的讓人幾乎無法發現的小情節都蘊含着極深的道理。《朝花夕拾》體現了魯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寫作藝術。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爲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擅長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表面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沒有正面指責與諷刺,但字裏行間處處蘊含着作者激憤的批判和諷刺。看着《朝花夕拾》,彷彿又看到了小時候的我。以前的生活,是那麼的無憂無慮,每天聽着鳥兒脆耳的鳴叫聲,閒暇時間還經常可以去小溪、湖泊中拿上幾塊扁平的石頭打水漂,喜歡到大自然的懷抱中,每個週末,總是要找藍天白雲、綠水環流、綠樹成蔭的地方,好不痛快!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喜笑怒罵皆成文章”,愛憎分明的魯迅以戰士的激情來寫文章,永恆的生命力會給讀者更多的精神動力,這就是《朝花夕拾》的魅力吧!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20

我讀的名著是《朝花夕拾》,作者魯迅,我不覺得這像是一本名著,反倒像一個朋友與你閒聊家常。這本書主要是記述了魯迅從幼年時期到青年時期的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的描繪了清末明初的生活風俗畫面。《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真摯的情懷,無奈的憂傷,這一切都是能感受到的。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藤野先生,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讓人鄙夷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極爲厭惡,於是他去了仙台,在那裏認識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雖衣着模糊,但對科學嚴謹求實,對學生的作業一絲不苟,在魯迅的作業上用紅筆圈出來。而且他平等公正,毫無民族偏見,有着高尚的人格。

印象最深的情節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細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這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三味書屋後面還有一個園,雖然小,但是在那裏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抓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的。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玩耍的無限樂趣。而《阿長與山海經》說的是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比如她睡相不好,“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給我講“長毛的故事”,謀害了我的“隱鼠”,給我買來了《山海經》等。刻畫了一位可敬可愛的封建女性的形象,她有着中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她不僅質樸,而且善良,關愛別人。作者由原來的討厭她,變成敬她愛她。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的天真爛漫,令人回味,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着激情。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份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不過,這正是兒童特有的。

曾幾何時,我已經遠離了童年,每天都是在這忙忙碌碌的學習中,紛紛擾擾的生活中,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吧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21

我對着這個題目沉思了好久。《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這部散文集中所寫的,又大部分是先生幼年時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纔去回想,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回味無窮。

雖然我還年輕,只有十幾歲,可總喜歡回憶兒時的往事。我會一動不動的凝視着天空,房頂,或隨便什麼地方,長久的踱着步……我的靈感深處會突然爆發出一陣奇異的顫抖,血涌上我的臉,快樂,那樣神奇的回到了我的身上……在迷人和眩暈之中,我彷彿又變成了國小四年級是學生,在學校寬闊的訓練場上揮拍打球;盛夏,在池塘上潑水玩耍;金秋,在玉米地裏歡快起舞……一個個生動的畫面,一件件永久難忘懷的事情,這一切構成了我整個童年時代的回憶。

小時候,我會因撿到一枚硬幣而欣喜若狂,理由是終於當了一次兒歌中的那位撿到一分錢的.小朋友;而今,長大的我也會撿起路上的硬幣,理由是——那上面有國徽。

小時候,我會在課堂上因爲老師的一個錯別字而舉手,不到老師“投降”決不罷休;而如今,即使老師寫了一黑板的錯別字,我除了在底下翻翻字典外,決不會有其他動作。

在這漫長的十幾個年頭中,許多記憶已隨着歲月的侵蝕而悄然逝去,唯有成長的足跡——那記錄着你的所得和所失的足跡——永遠不會磨滅。我希望永遠不要失去童年時代的那種快樂、天真、朝氣蓬勃、不知疲倦……

童年像一杯濃郁可口的咖啡,品味的時候很甜美,但甜美中帶有一點苦澀;而成長則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許很苦——因爲你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堅持“真理”的勇氣,失去了一份“崇拜”的心靈依託;但隨即你會發現者茶的醇美、芳香、回味悠長——你的確得到了很多;民族的自尊心,恬靜而悠長自得的處世態度,決不盲目的理性(也許有點偏執)一顆日臻成熟的“仁愛之心”。

當一個人“冥然兀坐”時,不妨品品成長這杯茶,你會驚奇的發現;自己得到了很多。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22

“朝花夕拾”是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早晨的花兒傍晚拾起,因爲這“朝”與“夕”之間的距離,一切過往的回憶便多了一分溫情,多了一分理性。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所說:“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爲親切的懷戀。”掩卷回味,耐人尋味的美感油然而生。

這分溫情來自魯迅先生生命中一些可愛的人。魯迅對保姆長媽媽的回憶便充滿了溫情,由一開始在夏日的涼蓆上被擠得難以入睡對阿長頗有微詞,還給“我”講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禮數;後卻因其設法買來《山海經》而大爲感動,字裏行間流淌着魯迅先生對長媽媽深切的愛戴和懷念。那位“八字須,戴着眼鏡,夾着一迭大大小小的書”的藤野先生,爲“我”批改講義,對“我”不再學醫而嘆息,並真心地希望新的醫學能傳入中國。這份跨越國界和民族的殷切希望,對於留學於日本的中國學子魯迅先生,該是多麼的珍貴!

這分理性來自魯迅對生活的體悟與思考。《二十四孝圖》中作者回憶小時候讀的一些書,回想起來卻覺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虛僞;《五猖會》中去看錶演之前,被父親要求學習,以至於最後失去了遊玩的興致;《瑣記》中寫道魯迅先生去外地讀書,讀了幾個大學,結果發現大學教育不太對自己的胃口。如此種種,都表露出魯迅先生對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滿。而面對醫術極差卻霸道十足的'荒唐“名醫”和表裏不一、陰冷自私的衍太太,魯迅先生以文字的方式不動聲色又激烈深刻地剝掉了“名醫”那層虛晃無用的外殼、刻畫出衍太太的醜惡嘴臉。

就像《朝花夕拾》的編者開篇說的那樣,“記憶凝結成的文字,字句都流淌着情感的汁液。童年韶光的快樂與壓抑,對人性美好的嚮往和袒露,構築起魯迅最真實的心靈風景。生命因回憶而鮮活。那些拾起而在也不願丟下的舊事,慰藉了精神,溫暖了心靈。”

朱光潛先生說:“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魯迅先生於“夕”時拾“朝花”是距離與美的絕佳詮釋,而如今我們讀者藉助書中的文字,喚醒的自身對於兒時趣事的懷戀,又何嘗不是一種親切的美呢?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 23

《阿長與山海經》是我讀《朝花夕拾》這本書最受感動的文章。

它主要描述了魯迅回憶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幾件小事,塑造了一個樸實、善良、迷信,卻深愛魯迅的“母親”,表達了魯迅自責、後悔,對長媽媽的感激及深切的懷念之情。

長媽媽很愛魯迅,她是個寡婦,自己沒生孩子,把魯迅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他,呵護他。兒時的魯迅渴盼《山海經》,目不識丁的.長媽媽利用告假回家的機會,爲魯迅尋買到四本小小的書——《山海經》,這是魯迅得到的第一部寶書,這部書對魯迅一生的影響一定非常深刻,以至於在長媽媽去世三十幾年後,能如此清晰地回憶出細節。

寫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她也和長媽媽一樣,深深地疼愛着我。

奶奶今年七十歲了,滄桑的臉,佝僂的背,瘦長的個兒。

奶奶的規矩和長媽媽一樣多:吃年夜飯,必要等她念一長段祈福的話才能開席;每月的七年級、十五,必定奉上供品虔誠地朝拜;農曆七月是她口中的“鬼月”,不許我晚上出門……這些規矩,我一個也不信,更不會順她的意去做!即使這樣,她也不惱。

上了中學的我,獨自騎車上下學,回家總是很晚,她總是很擔心,早早收拾好飯菜,提前半小時,關了門,下了樓,到了小區門口,迎着寒風,靜靜地等……我騎着車,拐到小區一側,遠遠地望見她靜立不動的身影和風中飄起的衣角。她也總是馬上發現我,拖着不便的腿,小跑上前迎住我,伸手提起我背上的書包,身上頓時一輕,心裏也鬆快起來。我慢慢地騎,她大步地走,直到電梯口,再陸續爲我打開四重門,才進到屋裏——這就算完成了一件大事!

我的身邊,不止是奶奶,還有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姑姑姑丈……他們個個都疼愛着我,投射在我身上的都是慈愛的目光,圍繞着我的都是疼愛我的人。生活中、學習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要一想到他們殷切的目光、熟悉的身影,勇氣與力量就神奇地臨於我的心頭。

讀着“長媽媽”,想着奶奶,想到每天夜色中,在小區門口略微佝僂而瘦長的身影,告訴自己,要珍惜身邊每一個愛我的人,以後不至於如魯迅那樣後悔,自責,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