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力量經典美文

美文重感性,長於抒情;雜文重知性,長於達意。不過兩者並非截然可分,因爲雜文寫好了,可以當美文來欣賞,而美文也往往爲實用目的而寫作。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音樂的力量經典美文,希望有所幫助!

音樂的力量經典美文

巴赫在音樂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被尊稱爲“西方現代音樂之父”。只是這個崇高地位是在他去世半個多世紀,因門德爾鬆整理演出他的《馬太受難曲》以後,巴赫的聲名纔開始大振,從而確定了今天的位置。也因此,巴赫在一般音樂愛好者的心目中會把他歸類到宗教音樂家之列。

不錯,巴赫的宗教音樂確實很震憾。比起他的其它樂曲,如《馬太受難曲》等在內涵上深刻了不少,藉助歌詞的力量,豐富了樂曲表達的深度和廣度。其實就我而言,除了那些明確指明是宗教題材音樂外,聽他的樂曲是無法與宗教連在一起的,即便面對那些標題樂曲,也只能作恍然大悟狀,“原來這是宗教音樂。”音樂是一種精神產品,音樂語彙通過精神共鳴打動人心。有人說,巴赫的宗教音樂中所表現的悲哀、沉重、壓抑的感情,只有當時的德國人才是具有感情。這種感情,從我們能夠聽到的,也只有德國人寫的最深。這裏就牽涉到文化氛圍問題,在沒有這種文化氛圍的聽衆聽來,巴赫的音樂除了好聽之外,是很難感受到那種深層次的感覺的。

我去過歐洲一些教堂,這種無論是巴洛克還是哥特式的建築藝術內部所營造的.莊嚴肅穆氛圍,讓每一個進教堂的人都會產生心理上的變化。可以想像得到,在那裏面聽巴赫的音樂一定會產生一種神聖的感覺。但我在聽了巴赫的宗教類樂曲後,還是沒有明顯感到其宗教的元素。也許我不是在教堂裏聽,更可能我聽不懂歌詞原意的緣故。聽他的宗教音樂反而覺得像在音樂廳欣賞其他古典音樂一樣的感覺。像《馬太受難曲》和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中的合唱部分可以用其它元素來區分,卻很難用宗教(除歌詞因素)的標籤來區分。這讓我聯想到那年中國女排首次奪冠時,頒獎音樂是用了起初和巴赫齊名的亨德爾的《英雄凱旋歸來》,當初聽說也有宗教元素,我們怎麼感覺得到呢?其實西方的文學藝術和宗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扯不斷,理還亂。

和巴赫的宗教音樂不同,他寫的其它音樂非常純樸,如巴赫寫過一組勃蘭登堡協奏曲,我聽了感覺是簡單明瞭,就像文學創作中的散文小品一樣,很精巧不復雜,但是變化不大,基本上是在重複自己,通過音樂的不同組合不斷地重複着。包括那幾組絃樂組曲,協奏曲和小提琴奏鳴曲,結構相對簡單。不像後來那些音樂家創作的交響樂那樣有着複雜的敘述,在演奏上做些令人炫目的技巧形式探索。給人以一種純粹的音樂感覺。

其實在門德爾鬆推廣之前,莫扎特、海頓和貝多芬等對巴赫就非常推崇,當然他們是從音樂技巧方面而言,比如大、小調功能體系和聲就是巴赫最後確定成型的。所以巴赫被貝多芬稱之爲“和聲的創造者”。無疑,巴赫對後面的音樂發展也有很大影響力,至少我在莫扎特一些的音樂中感到了巴赫的影子。

從時代發展看,音樂的發展也是必然的,但是在經過由簡單到複雜,從建設到破壞那麼一個過程後,古典音樂卻還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讓人們百聽不厭,讓人深思。雖然它們看起來是那麼簡樸單純,就像清澈見底的小溪一樣,但還是成爲源源不斷地滋潤着音樂發展的源泉,我想這是否是純音樂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