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從言入,讓文閃光

傳統文言教學基本上走的是熟讀、背誦、翻譯三部曲,依照這種模式,那種呆板、凝滯、乏味、枯燥的課堂氛圍也就無需置疑,那種在現代文教學中可以呈現的其樂融融的和諧活潑的笑聲滿堂的樂學之味當然也就蕩然無存!這是我們任何一個教師都不想見到的現象!這也是學生深惡痛疾的語文課堂,如若再此,文言課堂將成爲和尚廟的代名詞。文言教學也的道路只會山窮水盡,絕無柳暗花明之日!

經典散文:從言入,讓文閃光

而事實上,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作者的情感在流動着,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篇章從某一程度來講,都是經典的範本!文言選文更是如此,浩如煙海的文言典籍數不勝數,沙裏淘金纔有了登堂入室的資格,所以每一篇文言該都是典範中之典範!那麼我們的教學爲何在經典面前卻是如此的無奈與捉襟見肘呢!

因此,對於文言教學樂學之味的道路探索就顯得刻不容緩!怎麼追尋文言教學的樂學之道?本人認爲要從語文的本質去尋找道路,說的簡單一點,三個字:語文味!從語言的角度欣賞文句,感悟作者融入其中的深厚情感,進而分析形象,陶冶學生情操,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快樂與情感的薰陶,達到知識與情感和諧的教學效果。以下就個人在教學過程中的感觸來談談古文教學的心得。

  【一】品詞析句,讓古人復活

-------三乎曾子何許人也?

那是《論語》的課堂教學

學習之語言: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課堂之回顧:

在疏通字詞之後,我叫學生全班齊讀: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那種拖聲,那種無味,真是令人難以入耳,但古文教學的課堂誦讀是相當重要的,怎麼辦?如何讓那種抑揚頓挫的感覺回到文言中來?我注意到了文中的三個乎字與三個?,我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抓住語氣詞與問號來點撥學生的朗誦,於是我首先提醒學生該關注的地方,繼而給他們示範誦讀並配以形體動作。在我的帶動之下,學生那書聲琅琅,那抑揚頓挫的朗誦味漸漸的濃了起來,並且能熟讀成誦了。

詞句疏通加語言誦讀,有語言的講解,也有書聲朗朗,而且能熟讀成誦,按照往常的教學,可能我的教學任務到此就完成了。但我總覺的少了一點東西,學生之所以能讀得抑揚頓挫,靠的是我的朗讀技巧指導與示範,如果換成其他語段,他們還能嗎?那如何讓他們能?如何授之以漁呢?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情感,只有這種治本的良藥才能達到教是爲了不教的效果!

於是我隨機設計了一個領悟人物形象的問題:

孩子們,通過我們剛纔的朗讀,你覺得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曾子呢?

稍侯一時,一隻只小手如林般的樹立起來!還伴隨着一聲聲我來我來

劉溢軍:我覺得曾子是一個很會反省,佷盡心盡職的人,因爲他會思考爲人謀而不忠乎?一個不盡心盡職的人是不會這樣想的,一個?號反映出曾子的善於反省,一個忠字體現出了曾子的盡心盡職,所以我這樣評價曾子!

師:很好!能抓住人物的語言來分析人物之品質,你能站在曾子的角度把曾子這句話用情讀一下嗎?(生用情讀,爲人謀----而不忠乎?停頓到位,語調高低得當,將忠字以重音突出,佷有抑揚頓挫之味,讀得很成功,掌聲)繼續

周錦昊:我覺得他除了盡心盡職外,還是一個十分守信用的人,因爲他會反省與朋友交而下信乎?一個信字將曾子的誠信品質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

師:扣住關鍵詞語來分析人物形象,不錯,請以曾子身份讀出他的誠信。

(周錦昊讀得很不錯,掌聲)繼續

葉周健:我覺得這個曾子很善於學習,很勤奮,因爲他傳不習乎?說明了他經常複習老師傳授的知識。

師:你能把這個勤奮的曾子讀出來嗎?

葉周健:能!傳不習乎?(將傳字上揚,在習字上重讀,以輕聲乎字收尾,很有滋味!)

師:太好了!

陳裕暉:老師,我覺得這是一個善於自我反省的曾子,因爲他要三省!這個三字是多次的意思,所以我這麼認爲!

我心裏想,這孩子還真有才,能抓住三字了!

師:那你還能能找到一個更能有力說明曾子善於反省的字嗎?

陳裕暉:(稍停)應該是日字,因爲它是每天的意思,說明曾子是日日如此進行多次反省!做一件事不難,難在堅持。

師:很好!一次反省不難,難在日省,請把整段文字結合你的理解朗讀一遍

(讀得相當成功,學生鼓掌)

師:孩子們,通過剛纔的學習,你們覺得怎樣才能把一句話、一篇文章讀好呢?

葉迎冬:要注意文章的語氣詞及標點。

師:有道理,這是朗讀時最直觀的感覺,還有其他心得嗎?

黃超萍:還要注意扣住關鍵詞句,對人物進行分析,只有從心理理解了人物,纔可以讀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這一教學片斷中,我緊扣文本語言,把現代文教學常用的形象分析運用到文言教學中,且把文言教學該注重的誦讀與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朗誦該注意的'技巧相結合,達到了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文本,使學生認識到:朗誦不是單純的技巧支撐!對於一篇文章的讀與誦,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融入情感,形之於聲,達到情動於中而形於言,這樣的誦讀才能聲情並茂,血肉豐滿。這樣做,既不失古文學習的字詞落實,也不失古文教學的書聲琅琅,讓曾子不再是一個文字中遙距千里的存在,而是從遠古款步而來,鮮活的精神煥發的站立在學生面前,一顰一笑間自然地進入學生的心理,給學生以文化的滋養與道德的薰陶。這樣,不僅使文本的教學寓教於樂,而且使得學生學會、會學、樂學!我覺得這是一種很不錯的教學方法,關鍵是我們要會發覺文章的閃光之點。

  【二】咬文嚼字,讓文字流光

-------此拔非彼跋

那是《童趣》的課堂教學

學習之語言: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課堂之回顧:

《童趣》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經典篇章,學生對於其中的神遊山林鞭打蛤蟆興趣尤濃。至今課堂上對於拔、跋的探討猶在耳旁:

師:孩子們,沈復爲何用拔而不用跋啊?我們只學過跋山涉水,卻並未學過拔山啊?是作者用字錯誤,還是出版印刷錯誤呢?如若不是,作者爲何不用足跋卻用守拔呢?能分析一下其中的緣由嗎?

吳奕辰:用手的拔更好,因爲這樣把癩蛤蟆當成了人,更加生動形象,而且用手的拔更能顯示癩蛤蟆的力大無窮。

師:考慮到文章的修辭,並與文章的龐然大物相結合,注意前後呼應,有道理,很不錯!

劉羿霄:我也覺得用手的拔更好,因爲癩蛤蟆在蟲子眼中,儼然是一個力大無窮的人,而用足的跋比用手的拔更直接,用手的拔比用足的跋更襯托出癩蛤蟆的龐大。

師:啊!與蟲子進行對比,來解釋龐然大物,蛤蟆確實力大無窮啊!運用比較法,很好!但而用足的跋比用手的拔更直接,似乎有點表述不清哦!謝謝

葉絮麒:我和他們一樣,用手的拔更能體現出蛤蟆的靈巧,和後文的舌一吐而二蟲盡爲所吞相呼應,可是用足的跋卻體現不出來。

師:前後呼應法再次體現,與後文的語句相關聯,思維嚴密,有理有據,挺不錯!但還沒有說出爲何不用跋的原因哦!誰能說說作者爲何不用用腳的跋呢?

鍾葉雯:對於小蟲子來說,癩蛤蟆的確是一個龐然大物,但是,足的跋更突出的是旅途的艱辛,而體現不出手的拔的力氣大,反而令人覺得癩蛤蟆十分弱小,而用提手旁的拔似乎讓我們看到了癩蛤蟆那種倒拔垂楊柳的氣勢,所以,作者不用跋。

師:辨析詞義,區分不同,比較之中讓我們對作者的遣詞造句的匠心深表欽佩,而且畫面感說的很強,魯智深的倒拔垂楊柳都走進了清朝,我想這是沈復未曾想到的,謝謝你精彩的解讀。通過我們剛纔的辨析,跋拔之分已柳暗花明,那麼誰能把蛤蟆拔山倒樹的氣勢用你的情感傳遞出來呢?

葉絮麒、吳奕辰、劉羿霄分別進行了表情朗讀,十分出色,特別是吳奕辰,這個孩子善於表現,具有表演的天性,他那種誇張的走路姿勢,那種生動的面部表情和那令人動容的聲音,完成了一次經典的蛤蟆之拔山倒樹圖,令人拍案叫絕!

在這篇文章中,學生對於龐然大物的詞義當然懂,但是對於蛤蟆何以龐然?龐然又是何以體現的?則未必理解到位,這正是孫紹振先生所言的學生感覺到又讀不出來,或者以爲是一望而知,其實是一無所知之所在,在這種懂而未必懂的情況之下,正是我們語文老師大顯身手的關鍵時刻。如何顯現,則與我們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以及對解讀的傳導方式有着十分至要的關聯!

在以上的實錄中,我在瞄準拔這一字後,通過設計詞義的辨析來帶動學生動情的朗讀,讓拔字容光煥發,流光溢彩,使學生在深刻理解龐然大物一詞韻味的同時,也深刻理解了沈復的神遊山林的癡迷程度,從而切身體會和理解了沈復的癡而不傻的童心。同時也爲文本教學增色不少,驅走了課堂之枯燥,帶來了課堂之生機!而這得益於對文本語言的品味,換句話說,有了語言的品味與鑑賞,纔有了文言課堂的盎然生機!

  【三】質疑,讓文意走向真實

------一個雖字大有文章

那是《馬說》的課堂教學

對《馬說》這樣一篇經典古文的詞句理解,人們似乎也已經習慣了傳統的的解讀,但當我再一次教讀此文時,卻發現對於其中一個字的理解,我們已經疏忽得太久太久,甚至這個字的理解還影響到《馬說》這篇文章的立意深度!

這個字就是雖字!

學習之語言: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課堂之回顧:

師:同學們,雖在古文裏有雖然和即使之義,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參將這句話譯成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課件大王張國生在其《馬說》的課件上也將其定位爲即使;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的教參也是如此。那麼,你們覺得雖字在這裏該取哪個詞義呢?

生1:我覺得人教版教學參考書的理解是正確的,因爲把這句話翻譯成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裏這樣十分通順,即使也是一對關聯詞語,說明了馬的悲慘遭遇,況且我買的參考資料及練習冊上也是將雖做即使來理解的。

師:似乎很有道理,還有參考資料爲證。那其他同學呢?(稍侯)

生2:我覺得不能作即使來理解,因爲即使也表達的是一種假設情況,但如果結合前文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句,我們會發現,韓愈所說的千里馬是真是存在的,而且不止少數,是常有,所以雖應該取雖然之義,因爲雖然表達的是一種事實。

師:你能按你的理解翻譯一下嗎?

生2:因此,雖然有很名貴的馬,但是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裏

生3:老師,我贊同雖取雖然之義,但我覺得還有新的發現

師:不錯,會勇敢表達自己的見解,很好!

生3:我覺得,雖取雖然還是即使,這不僅是一個句子的正確理解問題,他還涉及到文章的思想深度

師:啊洗耳恭聽!

生3:因爲韓愈進士後,長期得不到任用,只是待命,難以施展抱負,他不得不依附董晉。董死後又去依附張建封。仕途如此坎坷,加上當時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這些都使他痛感明主難遇。就是在這種心情下,他才寫出了《馬說》。

據此,我們可以知道,文中韓愈以千里馬喻己,這匹千里馬就是韓愈,這匹馬是真實存在的,作爲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以千里馬相稱絕不爲過。如果把故雖有名馬的雖翻譯成即使,似乎韓愈不承認自己是一匹千里馬,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文章的表現力度與思想深度。

師:從詞到句,從句到文,我很欣賞你的思考,也很贊同你的見解,謝謝!同學們。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對於課文,我們需要敬,但不能敬畏,而是要敬而有疑,在思考中提升自我。

在這個教學環節裏,哦抓住雖的義項,聯繫教參與課文實情,提出雖的含義探究,不僅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火花,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質疑探究精神,使他們明白,對於教材,我們不是敬畏,而是要有敬,在敬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積極探究精神,做到學貴有疑學會有問,在思想的爆發中提升自我,錘鍊自我!

在文言教學中,當我們在品詞析句的時候,我們不僅能讓古人復活,能讓文字煥發光芒,而且,我們有時還能使文章回復它應有的理解,使文意走的更深更實。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在語文味上做文章,當我們的文言教學回歸語文本真,當我們的文言教學回歸語言的枝幹,能呆而不板,凝而不滯時,我們的文言教學也就達到了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也許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的問題,但不管如何,我想我們能夠盡力而爲之,哪怕我們永遠達不到二月花的領地,若能做到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不也是很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