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抒情散文

癡,也可是癡於自我的世界。

癡抒情散文

明之張岱於深夜獨往湖心亭看雪,夜之蒼茫,璀璨;湖之靜謐,朦朧,在這萬籟俱寂之廣闊天地渾然一體,沒有飛鴻,也無沉鱗,唯有那陣陣槳聲,水波聲盪漾起那心中的平靜。一種曠世孤獨,孤高自賞也便融於那醇香的酒中。沉默,無言。只把心中的言語遺忘在這空明水波之中;只把那種夢一般的`情,銘刻在這故國繁華的煙雨之中。這亦是癡於自我,癡於心中的西湖,更癡於那種故國之繁華,心中之平靜,孤獨。

癡,亦是那份孤獨。看張岱之癡,覺然有了一種平靜,沒有一絲瑕疵。

而癡,還是對自我理想之癡。

宋之周敦頤獨愛蓮,愛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那種亭亭玉立,那種高潔,亦可是他的追求,而至於“香遠益清,亭亭淨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之類,更有一種正直。癡於蓮不是在於其色,其形,其味,而在於蓮之高雅,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望蓮雖生於淤泥,而仍旺盛而開,風中搖曳,清香沁人心脾,但卻不俗,不豔,反而更有君子之高潔。此癡,亦是周敦頤對自我修養、爲人處世之追求。

癡,亦是那種高潔,正直。看周敦頤之癡,覺然有了一種清新,高雅。

但癡,也是一種樂於山水之癡。

宋之歐陽修極喜于山水,雖爲太守,但仍可誦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雖樂於山水,喜於飲酒,但也有一種內心的解脫,平靜。望處處可見的山水,又將那份景,那份情融入這酒中。

癡,亦是這種樂。看歐陽修之癡,覺然有一種內心之解脫。

看士大夫之癡,有着是對自我的追求,一種內心之解脫。

癡一字,便是對這種中國文化最好之詮釋。

人生怎可無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