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爬山的隨筆雜記:荒山小行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爲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爲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爬山的隨筆雜記:荒山小行,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爬山的隨筆雜記:荒山小行

突然有了很想去山上看看的衝動,好久都沒有去過了,儘管就住在山腳下。

站在院子裏望山上,餘暉中的黃土閃爍着金燦燦的光芒,很是耀眼,只是光禿禿的樹枝,在風中顯得有點落寞,那地埂邊種的柏樹,更是死沉沉的墨綠色,倒是天很藍。蔚藍的大背景下襯着金燦燦的黃土,倒也顯得幾分大氣磅礴。於是穿了件外套就出門了。

山路依舊是那麼窄,那麼陡,可能好久沒有爬過山了吧,短短的一段路程倒讓我覺得有些吃力。想起小時候沒事天天就在這山路上跑來跑去,你追我趕,那個時候怎麼就不覺得累呢?小路上很多塵土,可能是最近天太乾了吧,說來也是,今年回家居然沒有見到下雪。也可能是現在走這條路的人多了吧,塵土很細,安安靜靜的躺在路面上。擡頭看看天,被光禿禿的樹枝化得支離破碎,也就山腳這塊長着幾棵樹,天真的很不錯,純淨,透明的藍色,隱隱的透出金黃色來。

喘口氣繼續往上走,上山的正道在山的那邊,向來很少走,因爲感覺沒有走這塊大斜坡有意思,斜坡上長滿了雜草,很多是麻黃。夏天的時候這塊斜坡草長得很茂盛,還有一些紅的黃的野花,記得有一種蘭色的小花,開花的時候一股很濃的藥味,瀰漫着整個草叢,不知道是不是味藥,但麻黃肯定是藥,這麻黃在盛夏的時候會結出紅豔豔的小果子,吃在嘴裏是一種膩膩的甜,粘呼呼的,小時候經常上山摘來吃,只是吃多了會流鼻血。此時的斜坡是荒涼的,一片說白不是白、說灰不是灰的顏色,雜亂的、早已乾枯的冰草到處都是,還有那刺棱着的刺蓬子,只有那麻黃依舊挺挺的,只是一碰就斷了。本來雜亂的小路此時沒有了綠草的遮蔽倒是清晰了不少,站在山坡上看得清清楚楚,好像一張黃白色的網鋪在山坡上,密密麻麻,拐來拐去的。

山上風比底下大一點,今天天氣還算暖和,不是很冷。這裏有一塊比較開闊的平地,由於來這的人多吧,野草只能長得矮矮的。想來以前這裏應該是塊田,只是打從我記事起,這裏就沒有種過東西,於是這裏成了人們晨練、散步的好地方,自然也就成了我們小孩子嬉戲的聖地。春天我們在這裏放風箏,夏天在這裏坐着納涼,秋天在這裏偷着生火燒土豆吃,冬天在這裏玩雪或是玩打仗.....我們的遊戲遠遠不止這些,還玩過挖地道、鑽山洞什麼的。每次上山上玩總是土頭土臉的帶着一身土回家,捱罵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每次都是非常開心。

現在的孩子可能都不總出來玩了吧,草比以前長得深了好多,但可以看出晨練的人很多,因爲平地上出現了一個大圓圈,是晨練的人繞着平地跑步踩出來的。風吹得頭髮蓋住了我的眼睛,癢癢的感覺,坐在了地邊上,這裏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我們整個縣城。隴海鐵路線自西向東穿城而過,鐵路南邊是我們的村莊,鐵路北邊是我們的城區。順着山勢一直望到西邊,金黃的太陽彷彿要落在那邊的山頭上,給那蒼蒼的大山鍍上了一層金邊,荒涼的大山在太陽的影子里居然透出了談談的青色,山的右下角更是一片深深的墨綠色,那是泰山廟上種的柏樹。

那裏我總感覺很神祕,因爲它山名叫泰山廟,我在山上卻沒有見過廟堂,倒是有個教堂,透過墨綠色的柏樹露出一個尖尖的房角,此外,太山廟上有很多墳墓,估計那片蒼蒼的柏樹,都是爲死者遮蔭而特意種的,所以泰山廟除了神祕,更給了我一種肅穆的感覺。泰山廟腳下是我的母校,隱隱約約可以望見我們的教學樓。泰山廟跟對面的`山有一個豁口,豁口中我們的渭水悠悠而來,對面的山被餘暉照得一片金黃,山上一棵樹也沒有,順着山腳,一溜得村莊,夾着明晃晃的渭河一直隱到了最東端。

山腳下是我們的村莊,從我這個角度望密密麻麻全是灰色的屋頂,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家正好是在整個村子的最中心,繞着我們家的一大片屋頂都是黑灰色,因爲我們是這裏的老戶,緊緊地挨着山腳,再周圍的屋頂是亮一點的灰色,一看就知道是新房,他們都是城區改造的時候來的拆遷戶。以前在村子周圍還可以看見大片大片的麥田,現在都是屋頂了。

順着山路慢慢的往上爬,山上着實變了很多,以前光禿禿的山現在種滿了樹。山上灌溉非常困難,在沒有實行退耕還林政策之前,早就沒有人耕種,慌了那麼多年,現在種滿了洋槐,地埂邊上還種了柏樹,在山下望,柏樹非常整齊,但鄉親們都說那是爲了應付上級檢查而種的樣板樹,但不管怎樣,比以前是好多了。洋槐長得非常茂盛,只是沒有人修剪,長得亂七八糟、枝杈橫生,到處都是刺條,人都很難進去,只好順着地埂沿慢慢地走。雖然現在都是光禿禿的長滿了刺的枝條,但我心裏已經想着等到春天這洋槐開花的時候,那甜甜的槐花香肯定能罩住整座大山。

此時太陽就要落山了,但金色卻比前陣子更濃了點。望着這一片金色的大地,突然感覺很溫暖,山上很是寂靜,心裏更有了非常平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