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讀書筆記

初讀餘秋雨的《廢墟》,撲面而來的即是清新淡雅又不失磅礴大氣的筆觸。“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這對廢墟複雜的感慨便是作者留給我的第一個疑問,而當文中提到“廢墟文化”時,我就更加疑惑,這裏的廢墟到底是什麼呢?是什麼樣的廢墟令他既恨又愛呢?廢墟是文化的結束。廢墟是歷史留下的印記。秦始皇陵的廢墟告訴我們一代君主的沉浮與霸氣,黃鶴樓的廢墟告訴我們建築史上的輝煌與曾經,圓明園的廢墟告訴我們舊時中國的腐朽與無能……這一切的廢墟終結了一個時代、一個王朝曾經鼎盛的文化。廢墟象徵着毀滅,象徵着沒落,它是殘忍的將我們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埋沒在歷史的煙塵中,留下的只是世人的嗟嘆與哀惜。然而這種廢墟何嘗不是美的?人們的雕琢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完美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廢墟的悲愴與破敗,歷盡滄桑的殘垣斷壁講述着過往。歷史是公平的,它用廢墟警告人們,誰再重蹈它的覆轍廢墟是文化的開始。歷史的車輪輪迴,彈指一揮間,千百年轉眼即逝。當廢墟還帶着曾經的文化,還帶着世人的嘆息的時候,新的文化開始了,它在廢墟上重建。黃鶴樓重建了,卻不失古樸與簡潔;雷峯塔裝潢了,卻不失蒼勁與典雅;萬里長城整修了,卻不失莊重與大氣……這一切都是人們對歷史的追憶,在新的文化開始的時候又不忘,不忘那層金的煙塵所埋沒的廢墟。然而,這重建的廢墟又怎麼能說是定然美麗,定然璀璨的呢?冥冥之中,那廢墟中卻透露着一種完美的遺憾。正如作者玩笑般的話“黃鶴樓重建了,可以裝電梯;阿房宮若重建,可以作賓館;滕王閣若重建,可以闢商場。”不錯,修復的廢墟失去了原有的風韻,充斥着現代的氣息。黃鶴樓用鋼筋連接,用磚瓦壘砌;雷峯塔用現代塗料和電腦技術上漆;萬里長城竟用混凝土和黃磚修補……丟失了的廢墟讓自詡“文化”的我們放棄了發覺,而覺醒的人們開始在廢墟外發現唯美的文化。於是新與舊,笑與淚,苦與樂在廢墟這個交點上匯聚。

《廢墟》讀書筆記

如若說前兩個主題是引子,那麼輝煌的交響現在纔開始。古往今來無數的故事、傳奇總是以大團圓的結局而告終,然而面對這似乎美好的願望與憧憬的往往又是殘酷的現實。生活的'經歷告訴我們,現實並不是會和想象一樣,現實並不會完美無缺,更不會盡善盡美。近千年來,脆弱的中國人往往都是完美主義的追求者,這也揭示了這個柔弱的民族面對殘破的廢墟時的懦弱與畏縮。而廢墟中隱含的文化正是如作者說的那樣“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只有悲劇和廢墟能讓人的靈魂得到昇華,只有悲劇和廢墟能讓舉世之人堅強,只有悲劇和廢墟能讓時代進步與輝煌!

我們其實不必去掩蓋悲劇,去掩蓋廢墟,歷史的軌跡總會有一天幫它們解脫枷鎖。欲蓋彌彰的僥倖心理,只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一段敗筆。既然如此,何苦去追尋遠在天涯的完美,何不坦坦蕩蕩地行走於荒寂的廢墟?當有一天,你的眼前盡是古人留下的遺蹟,盡是滄桑的廢墟時,不要退縮,更不要閉上你的雙眼。收起那顆憐憫的心,當手觸到那粗糙的巖壁時,請用心去感受廢墟的心跳。把心頭的憂慮與苦行撒手在廢墟,讓時間將它們掩埋。它彷彿是開啓時光隧道的鑰匙,又彷彿是一面識透人間百象的詞典。

恍然間我徹悟了,廢墟的文化是對自我和他人自省自律的美德,更是直面生命歷程的勇氣。蘊涵的是未來和過去,輝煌與沉淪的宿命,更是我們一直都沒有發現的明鏡。

我們,挾着廢墟走向現代。

我們,更挾着廢墟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