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跑步的三篇優美散文

篇一:《用生命奔跑》美文閱讀

有關跑步的三篇優美散文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百米大賽上,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那些贏得獎牌的“飛人”,而是被淘汰的伊拉克運動員達娜。

達娜自幼喜愛短跑。雖然伊拉克常年處於戰爭狀態,但也從沒動搖她跑步的決心,即使在硝煙四起、槍聲不斷的環境,她也堅持訓練。爲了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她與教練一起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大學的操場,正在訓練之際,卻遭到了狙擊手的攻擊,一發子彈擦肩而過,她趕緊趴下,另一發子彈從她的腳邊飛過。她嚇哭了,但是,爬起來之後,她抹了把眼淚,繼續訓練。

誰知,正當離北京奧運會越來越近的時候,伊拉克被國際奧委會取消了參賽資格。這一次,她哭得比遭到槍擊那次還傷心,整整哭了4個小時,幾度暈厥過去。教練勸慰她,等2012年參加倫敦奧運會吧。可是她邊哭邊說:“我們國家這個樣子,誰知道我能不能活到2012年?”說完,她哭得更傷心了。

就在以爲希望徹底破滅的時候,轉機出現了,最後時刻,伊拉克被同意參加北京奧運會。得到消息後,達娜興奮得跳了起來,她的夢想就要實現了。

她沒有錢,就從約旦買了一雙二手跑鞋來到了北京。比賽那天,她第一輪就被淘汰了。與那些女“飛人”相比,她12秒36的成績實

在是差得太遠了。但是,她沒有沮喪,而且很高興,她說:“能站在奧運會的跑道上,就是勝利。”

4年之後,達娜又來到了倫敦,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這一次,她換了新跑鞋。由於沒有贊助商贊助,她不得不把跑鞋上的商標用膠布遮住。這一次,她的成績也有所提高,跑進了第二輪。雖然她在第二輪比賽中跑出了11秒81的個人最好成績,但卻是小組最後一名,她又被淘汰了。

依她目前的成績,是不可能進入決賽的,甚至連複賽都進入不了,但她誓言永不放棄,繼續拼搏。她說:“只要還活着,我就要跑下去。”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達娜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中國人,她被稱爲“北京奧運會最美的人”。2012年倫敦奧運會,她被人稱爲“一個用生命奔跑的人”。她沒有驕人的成績,但她的精神卻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奧林匹克,需要這種精神。

簡評:

沒有驕人的成績,卻有頑強的精神。“一個用生命奔跑的人”,留給我們的是感動,也有深思。本文成功之處有:

1、一個懸念。文章開頭一句“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那些贏得獎牌的“飛人”,而是被淘汰的伊拉克運動員達娜。”這在讀者的心頭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不僅文下文的寫作做好了鋪墊,也激發了

讀者的閱讀興趣。

2、兩種手法。“細節描寫”和“對比”兩種手法在文中運用的非常巧妙。不同的場景,作者都聚焦了“哭”這一鏡頭,兩次奧運會前後的對比,讓我們更好地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

3、三句感言。文中三句像“只要還活着,我就要跑下去。”這樣的感言,是真情的流露,也構成了文章的結構脈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給人以深刻的啓迪。

篇二:跑步着的文學之路《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書評

山有樞先秦

山有漆,隰有慄。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山坡上面有漆樹,低窪地裏生榛慄。你有美酒和佳餚,怎不日日奏樂器。且用它來尋歡喜,且用它來度時日。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得意進你室。

詩句文字基本相近,只改換個別詞彙。一章的衣裳、車馬,二章的廷內、鐘鼓,三章的'酒食、樂器,概括了貴族的生活起居、吃喝玩樂。詩歌諷刺的對象熱衷於聚斂財富,卻捨不得耗費使用,可能是個慳吝成性-的守財奴,一心想將家產留傳給子孫後代。所以詩人予以辛辣的諷刺。

關於這首詩的主題,《毛詩序》認爲是諷刺晉昭公,說晉昭公“不能修道以正其國,有財不能用,有鐘鼓不能以自樂,有朝廷不能灑埽,政荒民散,將以危亡,四鄰謀取其國家而不知,國人作詩以刺之也”。這一說法毫無史實根據,不足爲信。從詩歌本身來考察,認爲它該是嘲諷一個守財奴式的貴族統治者的作品,郝懿行《詩問》雲:“《山有樞》,風(諷)吝嗇也。”可謂一語破的。

這是安妮的一本散文集。書名很喜歡。的確是詩經裏的句子。編者用詩經裏句子做標題,分類摘錄安妮以往書裏的句子,有些是散文裏的,有些是小說裏的。安妮小說裏很多的句子,像散文一樣寫出來,空靈透徹,我很喜歡。但我只喜歡這些句子,並不喜歡小說,所以這本書正遂了我的願望,可以不讀那些小說,而可以讀到這些句子。封面竹灰青的底子上貼了一幅枇杷翠鳥的古畫,不是爲了突出古樸典雅,是爲了記下遙遠歲月裏翠鳥仰望枇杷的那一眸。於是書的主題得以顯現:敘說舊了的時光,無悲無喜。偶爾發現,封面是兩層,內裏的封面,是滿滿的一幅芍藥,也是舊色的黃底青灰的畫,上面且以永日幾個字,灰白的底,胭脂灰的字和框。花的燦爛,也是一瞬。這一瞬也在記憶裏。封面做足了安妮的格調,寧可要日子蒙塵做舊,也不願時新鮮辣。

安妮的日子裏有什麼呢,愛,旅行和邂逅,親情,周邊的靜物,生死之感,信仰然後是消磨日子和維持生計的文字。安妮渴望日子終極寧靜,她的渴望裏有很多抑鬱,孤獨,與任何人疏離的情感。這是我喜歡安妮文字的一面,也是我厭憎安妮文字的一面。

自序

我在一九九八年,興之所至,以一個隨意的筆名開始寫作。從二〇〇〇年出版《告別薇安》起,至今出了十二本書,寫作的生涯已行進到十五年。這些書題材紛雜,有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散文、攝影圖文、採訪、與音樂攝影的合作集等等。比較集中的依舊是散文和長篇小說。

對讀者來說,有些更偏愛我的小說,有些更偏愛散文,取向不一致。而我會一直把散文和小說交錯着寫下去,不會放棄任何一種其他形式。因小說與散文的屬性完全不同。

小說對一個寫作者來說,是重大的舞臺,人物輪番上場,虛擬出一個悲歡離合的世界。散文是小花園,有茶席,有一爐香,花好月圓,有一個聆聽的人。小說呈現寫作者的價值感和思考,有探索個體和世間之祕密的動力。散文輕巧許多,但需要真性情。

我的散文,寫得最多的,不過是自己的生活。旅行、家人、物品、閱讀、情愛觀、人生觀、審美觀……把這些文字寫給自己,以此作爲一種思省、記錄、整理、清洗。而當它們印刷流動之後,我就忘了它們。我會繼續開始寫下一本書。

一些讀者在他人的散文裏讀到自己的經驗,或感受到種種印證和確認,也很正常。文字需要真實的性情,閱讀一樣需要真實的性情。若其中任何一方不夠誠意,這種聯接無法成立。所以,人們選擇自己閱讀的書,書也一樣在選擇閱讀它的人。

我的寫作經驗是慢慢積累和生長的,並非那些一出手就不凡的作者,所以,會更喜歡自己後期的新的作品,而對早期的一些作品產生挑剔的審視。雖然如此,早期作品裏性情的痕跡壓過了文字本身的技巧或表現力,無法跳過它們。它們是一路走過來的鋪路石。

之前全部作品出版過一套作品集,沒有出過選集。這是第一本散文精選集,由郜元寶教授選擇篇目和做評註。這個嘗試很有意思。看到別人如何從他的角度,來選擇這些文字。如果由我自己選,那麼篇目會有何區別?自己看自己,和他人看自己,終有不同。

篇三:優秀散文

跟着花朵,做一個浪漫的人

五月,跟花朵好好學習。

路過一個巷子,被一家車庫上鋼琴鍵盤花紋的雨棚所吸引,走近發現巷子裏各家門口,都稀疏地伸出不少花朵來,突然意識到已是五月了。三月四月見到花朵的話,會露出驚喜的表情,一冬的寂寥被掃光,頓時變得明媚起來。五月見到花朵,則會微微揚起嘴角,有些欣慰的況味,彷彿看到一個過客,終於安頓下來進入我們的生活,成爲那個低頭不見擡頭見的鄰居。每日早起睡前,互道一聲安好。

想起辦公室新來的這一個小姑娘。小姑娘似乎並不特別喜歡收拾自己的桌面,每次經過,同事們都搖搖頭。可是小姑娘有一個愛好。喜歡待弄辦公室的那些花花草草。辦公室的花草們已被冷落許多,塞在各種角落,壓在各種箱子和文件下面,並不容易發現。有天我看到小姑娘將那些奄奄一息的花草“發掘”出來,慢慢將她們的枝條梳理整齊,有些無法繼續直立的就用木棍扶着。一會兒又不知道從哪裏借來水壺和盆,將花盆裏面的土都鬆動了澆透水。小姑娘就這麼待弄了很久,大概一個下午那麼久。辦公室裏每一棵花草都得到了照顧。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她顯得小心翼翼,慢條斯理。

幾天之後,辦公室有些變了樣子,各處又伸出了枝枝杈杈,像這些花花草草第一天來到的那天一樣,大家眼前一亮,驚呼差點忘了這些被置於角落的精靈們。不久,蝴蝶蘭開始開出花來,小姑娘在一旁靜靜地微笑着,似乎高興於發現了一些被隱藏的寶藏。大家發現這些天一直是小姑娘在照顧這些花草,也像發現一些被埋沒的寶藏一樣看着她。原來,花朵,像舉着魔法棒的仙女們,胡亂地朝着路過的人們戳戳點點,也許一個不留神,就讓我們變得美好起來。

我記起自己的一件事情。有一天早上起來出門,發現門口的海棠被一夜的雨水打落,飄了滿地,香味細碎,瀰漫在空氣裏。也不知爲何,我回頭取了自行車的鑰匙出來,將自行車停在海棠樹下,用手從地上往車筐裏掬那些掉落的花瓣,直到裝了滿滿一筐。然後用包虛虛蓋着車筐,飛一樣騎到女朋友樓下,打電話叫她下來。

什麼事,女友問。我揭開包,讓她看這一筐花瓣,驚喜點亮了她的臉,海棠花瓣落了一地,我裝了一筐,想要讓你聞聞,我說。原來你個木頭也會浪漫啊,女友說。說完,她將頭埋進車筐,緩緩地嗅着。她閉着眼擡起頭,眼睫毛沾着星星水滴,一臉香氣瀰漫開來。

至今我也不太明白爲何這樣就浪漫了,也許這是一個粗人的遲鈍,但還好,花仙子沒有失望,她會教我怎麼做。

所以,五月,跟着花朵,做一個浪漫的人。這事不大,也不小。

願你成爲更好的人

近視先生說過:“一個人最悲哀的,不是看不見該努力的終點,而是把你所在的咫尺,當成你以爲的遠方。”

近視先生出生在城市的郊縣,上的國小在他家背後,中學步行不超過五分鐘,好不容易高中畢業,順父母的意思,報了離家驅車半小時就到的藝術院校。上了大學才第一次感受到不住家的滋味,纔看見市中心的全貌,也才知道沃爾瑪是超市,有種特別貴的冰激凌叫哈根達斯。

不是家裏窮,而是在世外桃源待久了,與時代有些脫節罷了。近視先生從小被家裏慣着,三歲就開始瘋狂看電視,結果國小一年級就戴上眼鏡。在同齡女生開始鍾愛帥哥的年紀,他卻對不起自己的五官,活生生頹廢了。但他沒有半點危機感,因爲他覺得近視有眼鏡可以戴,他也有人愛,不需要太忠於學習,反正畢業可以去爸爸的單位工作。

獨立能力極差的近視先生用了半個學年的時間適應大學生活,然後剩下半年則是跟室友一起全身心撲在網遊事業上,選擇性逃課,食堂跟寢室兩點一線,把生活費全賣了遊戲裏的裝備。那時候,四個哥們兒感情極好,他覺得,這就是他要的大學生活。

大一快結束的時候,寢室一哥們兒的爸爸出了車禍,直接退了學;一個“出了櫃”,往到別的男生寢室去了;唯一剩下的一個談了半個月的戀愛,要死不活,從此意志消沉長在了牀上。網遊沒了戰友,近視先生也自覺無聊便擱置了。大二的選修課上,近視先生認識了一個喜歡酷跑的男生,在他的薰陶下剪短了頭髮,晚上一起去操場跑步,白天下了課就去各個教學樓爲他記錄“上躥下跳”的視頻。沒想到不過半年,近視先生就把肌肉練出來了,圓臉也有了棱角,因爲變化太大還被女生追着討要塑身祕方,掀起了全校跑步健身的風潮,後來受邀在藝術節演講,被學姐鼓動,讓眼鏡店小妹把人生第一枚隱形眼鏡塞進了眼睛。

自此,近視先生成了系裏公認的男神。

近視先生從未發現自己還有這般潛力,被一口一個“帥哥”叫着,自然也就信心倍增,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他,接近他,哪怕都是沒有營養的交集,也讓他在鼓勵和羨慕中重新認識了自己。大三還沒結束,就有朋友給他介紹了一份北京的工作。他跟父母僵持了一個暑假,終於獲得了家人的通行證,一個人坐上北上的飛機。

直到現在,近視先生都佩服自己當初說走就走的勇氣。那時的他,對帝都並無瞭解,剛

來第一天,就被所謂的朋友放了鴿子,工作泡湯。

這裏的人走路時50邁的,而自己早就習慣了10邁勻速運動;自認身上潮到步行的傑克瓊斯到了這邊變成了路人範兒;因自己長相而建立起的自信心丟到國貿、三里屯等年輕人衆多的地方瞬間就消失殆盡。家人得知北京租房貴,於是每個人給他一千塊他們認爲的鉅款房租,但這也足夠他在二環內租間老房子,房子小得走路都要側着身,因爲地理位置極佳,倒也心滿意足。近視先生迴歸生活,渾渾噩噩過了半年。

第一份實習工作是自己找的,給某企業的網站做設計,工資低到北京根本活不下去。但是家人都說國企好,要耐得住寂寞。於是乎,近視先生就心安理得地花着家裏的錢。上班第一週每天早上七點起牀洗頭洗澡,光鮮亮麗地去公司,他深信在北京就是要交朋友才能鋪開自己的關係網,於是同事對他的印象就變得異常重要。可幾天後,他發現辦公室裏全是四眼、喜足球、好妹子、無夢想的沉悶男。話不投機半句多,受他們的影響,索性每天也頂着一頭乾癟的自然捲上班,一句話不講,一坐就是一整天。

後來還是在鼓樓小劇場看演出的時候,結交了第一個朋友圈。圈內人都是小演員、小歌手、三男兩女。其中有個土豪,住在月租一萬多的高檔小區,幾個人平時沒什麼工作,就集體宅在他家裏昏天黑地玩桌遊。那時候,近視先生認爲時間就該被這樣揮霍,所以辭了工作陪大家一起“家裏蹲”。其間還經朋友介紹,跟一個淘寶模特好上了,他佯裝有錢人和模特交往,但很快就被模特拆穿。模特控訴爲什麼要騙她,並以此爲藉口狠心分了手。

回看自己滿身狼狽,近視先生終於奔潰。迫於無奈他給了自己一次旅行,在江南小鎮上思考要不要繼續待在北京。最後還是放不下回家被親戚數落的面子,又回了北京,只是這次回去,他下決心要跟過去說再見。

轉折的起點是大學認識的酷跑哥們兒來北京開了個影視宣傳公司,叫他幫忙,於是七拼八湊了五個靠譜的好友,躡手躡腳在娛樂圈裏大浪淘沙。從未涉足的行業讓近視先生吃了不少苦,但生活一忙碌,就顧不上悲觀。

公司做的一場發佈會上,近視先生跟甲方一個宣傳人員相見恨晚,當天就約吃飯、看電影。那女孩身上有股正氣,走路帶風,對生活處處充滿信心,隨口就是一句“心靈雞湯”,近視先生向來習慣被人給予自信,於是兩人看對眼,相處格外融洽。

他所在的公司現在已經做出了名聲,快節奏的工作氛圍讓他把一天當兩天過,卻無半點抱怨。他說:“原來當初看不見的不只是是遠方,還有跑在前面的人。”

前行的路上,我們不僅受遠方的羈絆,還被行人影響,你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就去接近那樣的人。宇宙出了爆炸後形成了銀河系,它還給了相同磁場的人,同樣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