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有五-抒情散文

人總是會把人生有意的分成幾段。始作俑者,可能是孔子先生,吾十有五而致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始知天命.

三十有五-抒情散文

我也是十五歲中專錄取通知書下來的時候,才知道自己今後要學什麼專業的。如今早已過了而立之年,正努力地尋找不惑的感覺,可惜的是我不夠聰明,還有很多事情看不清、看不透,以至越來越糊塗,也不知道我四十究竟會是什麼樣子的。別把生活想的太難,感恩自己還活在這人世間。生活沒有答案,生活不需要答案。能說出這樣話的人,我估計不外兩種人,一種是懶人,另一種還是懶人。一種是懶得想的人,一種是懶得做的人。

還小的時候,聽父輩們說過一句由老祖先傳下來的一句話,三十歲比才(財)、四十歲比子.我已過三十,我還沒弄清楚三十究竟比的是才還是財.於是乎當年,我就以我之長比對方之短,碰到比我有錢的,我就跟他說點他聽不懂的專業名詞,顯得我有才若是遇到比我有才華的人呢,我就跟他吹我腰粗不是因爲胖,而是在腰上纏着一圈現金呢,沒有文化真可怕,光有錢了,連個卡都不會用。

累!騙自己是最累的活了。

今天下午把書房裏的書、文件等等的,全部整理了一下,有的東西自己都對它沒有絲亳的印象了,也不知道以後能不能用得上了,還是扔了吧。有些東西是屬於昨天的記憶,有的東西是要日常翻閱的,有的東西是要隨時拿出來用的'等等,就簡單的分了分類,然後又全部地塞進了大大小小的格子、抽屜裏去了,整理來整理去,東西是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簡單了。隨着這些陳年的東西被打包整理後,感覺自己的心也被打包整理了一下。打包的過程就是從複雜走向簡單的過程。有些包,必須隨身帶着,比如快樂;有些包必須永遠封存,比如痛苦的回憶。人生一邊走,一邊打包,包裹越來越少,誰都能數得過來,卻不是誰都懂。如同記憶一般,偶爾會想起一些僅僅見過幾面甚至擦肩而過的人,卻想不起國中時那個坐在我身後的人是誰、是什麼模樣。

我不想成爲一個懶人,不管是屬於哪一類的懶。至於成就,就交給命運來安排吧,盡力就好了。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盡力了。人的一生就是一個漸行、漸悟、學會放棄的過程。如同我爲了生計而放棄了我花四年所學的專業一樣。我可以放棄某份情感,我也可以放棄某種追求,或許是難與痛並存。可在面對自己青春年華早已悄然流逝的今天,卻發現不是我想刻意地去放棄什麼,而是我早已沒有了選擇放與不放的權力!佛曰:世上美好的事物千千萬萬,我們不可能盡納懷中。不屬於自己的,不必奢求,無法得到的,更不必去強求!於是,呵呵,我心裏好受多了。

三十有五,不能再對自己說三十的豐功偉績了,不想四十向自己靠近,卻怎麼也阻擋不住他來的腳步。既然未來我未必能看得清,那我就看看過去吧,或許過去的事能告訴我以後會是怎麼樣的。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以後的回憶。每一次回想,總感覺生活有進有退,但是輸什麼也不能輸了心情。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別人笑笑自己。或許放輕鬆一點,給自己快樂也給別人一點快樂,這樣會更好。爭什麼呢?又有什麼可爭呢?四十歲比子,又有什麼可比的呢?不是還有一句老話嘛:兒孫自有兒孫福.都說孔融最後是因爲不孝而被殺的。算起來五十不是始知天命,而是知道二十歲的下一代會如何對待自己了,是始知己命吧。

我也喜歡靜,喜歡在靜處去想一些事情,去縷出一些頭緒。如同一段時間過後,給書房整理一下來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有些東西過時了,留着也沒有用,就是要丟掉,然後又會不停地有新的東西進來,如此而已。簡單一些,積極一點,煩惱自然會少了一些。心淨方能心靜,心靜方能心清。

人,其實放不下的就是一個比字,一個得失心罷了。放下得失心,執着而不固執,放下而不放棄,看開而不看破。佛曰:靜是悟的結果,空是靜的極致.放下得失心,三十是否而立,已不得知;四十是否不惑,還未得知。專注於當下,做眼前該做的事,我想這纔是成功自在的人生吧。

說放就放掉嗎?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唉,我只是說說而已.我猜到了故事的開頭,卻沒能猜中故事的結尾。

看來,我,還是一個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