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作文彙總9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筆記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書筆記作文彙總9篇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書中第一章的題目是:存在問題的必要性、結構和優先地位。

這個題目好像和馬列的唯物論差不多。套一句話說,就是物質問題的必要性、結構和優先地位。

物質和存在有多少相似性?爲什麼海德格爾不說物質性?唯物主義說物質是存在的,這個存在是海德格爾說的存在嗎?其實,唯物主義說到了存在,卻不在證明如何存在。和歷史所有哲學一樣,物質就在那裏,我們都看見了,物質不滅。

唯物主義的存在因該是指物質的狀態,即存在的狀態。海德格爾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生存和其之外的所有黑箱----而不是指人的認識思維對象,是規定具體個存在的最高的存在。思維和物質的這樣一對範疇,在海德格爾來看,是拋棄了存在,是以族類存在代替了真正的最高概念的存在,認識與對象還是一對具體的存在概念。物質概念所反映的應該是海德格爾所說的此在,是此在面臨生存的狀態,是人的一種具體的存在。人可以通過這個狀態體驗存在,但這不是存在。先瞎猜到這裏吧。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小公主》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弗朗西絲·霍奇森個·伯內特。伯內特是英語世界家喻戶曉的兒童文學作家。

《小公主》裏的小主角是一個名叫克魯·莎拉的小女孩,莎拉七歲,個子高挑,很可愛。莎拉從小就沒有母親,跟着他的父親住在印度,他的父親是萊福·克魯,大家都叫他克魯上尉,克魯上尉是一位英國駐印度上尉**,十分富有。

莎拉七歲了,他的父親想讓莎拉回自己的祖國——英國,接受良好的教育。於是上尉千里迢迢將莎拉送往英國,花了好幾萬來到了敏欽模範女子學校。其實薩沙一點兒也不想去倫敦上學,因爲他不願意離開爸爸,但最後她還是來到了這裏。莎拉實在是很不情願,但她一想到還要去迎接艾米莉寶寶時,心裏就高興極了。莎拉和她的爸爸走過許多家玩具店纔將艾米莉寶寶接來。

莎拉到學校剛看見校長就對她的印象不好。而學校裏的拉維尼婭非常嫉妒她,嫉妒她的財富。敏欽校長因爲上尉非常有錢,所以對莎拉非常好,儘管莎拉讓她很不開心,但是她還是擺着一副笑臉。上尉走後,莎拉在那兒裏過得很舒適,但她天天在想念她的爸爸,經常寫信給爸爸,莎拉還有一個女僕——瑪麗葉特。在學校裏,莎拉待人很友好,所以大部分女孩兒都很喜歡她。

莎拉最希望自己能像公主一樣,大家知道後,都開使稱莎拉爲“公主”。一次,莎拉結識了一個好朋友,她叫亞美。亞美和莎拉是一對很要好的夥伴。而莎拉又成了小女孩洛蒂的媽媽,因爲洛蒂沒有媽媽。莎拉還很會講故事,大家都很喜歡,連拉維尼婭都着迷了。

拉維尼婭見女孩們這麼喜歡她,就更加嫉妒莎拉了,無論什麼東西都買最好的,可她還是比不過莎拉,而且莎拉還每個星期天都站在隊伍前面走過大街去教堂,這可讓她氣壞了。敏欽校長也不則麼喜歡莎拉。

兩年過去了,一次莎拉跳完舞回來。發現有一個小女傭坐在火爐前的安樂椅上,而且還得知她叫貝琪,每次都送她不少好吃的。不久,莎拉的爸爸要去開採礦山了,莎拉的生日要到了。

可就在莎拉生日的那天,上尉去世了,而且沒有留下一點錢。從此,莎拉就成了孤兒,在學校裏當女僕。拉維尼婭很開心,但莎拉還是那麼堅強。而後來也有一個神祕的人來幫助她和貝琪。偶然的一次機會,莎拉終於得到了本屬於她的幸福。那位和爸爸一起開礦山的先生,將一半財產給了她。而貝琪和莎拉一起住在哪兒,貝琪總算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只要人們熱愛生活,充滿對生活的希望,那你一定會找到幸福的。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書名:她是我姐姐

內容:

這是一本關於身心障礙者的六個真實故事,縱使身體有了缺陷,他們卻未因此放棄人生。其中,有被人欺負的悲慘故事,也有拿工作掙的錢請全家的感人故事。雖然他們什麼都不懂,但都有顆善良的心,而他們最大的支柱就是家人,家人指引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心得:

在社會上還有更多的身心障礙者,有的放棄自己,也有的堅持夢想,勇敢做自己。或許我不是殘障者,或許我生在幸福家庭中,實在不懂爲何有的人要爲了自身的身體缺陷,而輕易放棄生命。不論是否因爲何種原因導致身體缺陷,我們都應該積極努力的活着,好好閱世界,纔不會白白成爲人,走世界這一遭。

從這本書中,我學會了用不同角度看殘障者,他們就和我們一樣都有自己的優點。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被人遺忘的痛苦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所無法體會的。珍惜現在的一切,纔不會嚐到苦頭!

學校在身心障礙周,除了讓我們體驗身障者的困境,老師還讓我們看了一段因車禍而導致下半身永久癱瘓的真實案例。影片中的女孩不但沒有因爲身體有了缺陷就放棄自己,還因着夢想,而努力復健,克服重重難關與痛苦。最後,奇蹟般的躍上阿密特演唱會的舞臺,實現了她夢寐的舞者夢想。讓我們相信,只要肯付出,終有收穫!

身心障礙者,雖然有的外觀不怎麼好看,也不擅表達,但他們都有顆善良的心。你只要對他們好一點點,她們都會加倍回報你,我們又怎忍心欺負、不理他們呢!曾有位身心障礙者說過,“謝謝你們看到的是我,而不是我的殘障,有你們的扶持,讓我的人生走得更穩了!”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像對待一般人般關懷彼此,讓這社會更和諧。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裏有很多貯存古籍的圖書館,講授古文化的大學,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能嘩地一聲奔瀉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騰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結果,就在這看似平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於是有了寫文章的衝動……”

餘秋雨在自序裏如此寫道。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

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他寫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龍華》、《華語情結》、《這裏真安靜》。

至此,《文化苦旅》真正誕生了。

《文化苦旅》無疑是極爲成功的。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然而,書名所隱含的深層的意義,纔是最重要的。

觀照人體生命,餘秋雨這一旅程,是他本人對於人類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問題,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歷程,這歷程相當辛苦,故謂之“文化苦旅”。

再觀照中國文化的生命,這是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國文化的旅程,我們中國文化,在時間的長途中,已跋涉了上千年的路,其間所見證的天災人禍、滄海桑田,豈是言語所能說盡。而數千年所累積下來的'包袱,變得如此沉重難荷,今後還走得下去嗎?……

故又謂之“文化苦旅”。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的滄桑感更能引發出人生滄桑感,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便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生體驗與回憶,其實中華文化並不像當時哄傳的那樣頑固和腐朽。它確實步履艱難,卻來自於歷史意志和文化倫理之間的深刻衝突。

歷史意示要求強蠻、突進、超越,文化倫理則要求端莊、秩序、和諧,兩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卻方向相反,互相牽制,誰也無法實現自己,結果成了千年廝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來自於此。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形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寫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悲劇的味道。

當這種感傷、悲劇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閱讀效果。

我幾乎可以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與這位哲人一起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儘管餘秋雨的散文創作是他厭倦了戲劇研究之後的產物,然而,一個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事實是,他在《文化苦旅》中有意或無意地融入了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法,在散文中製造出驚險曲折、絢麗多變的劇場效果。

“我不是天才,因此,我的靈感並不呈現爲波瀾壯闊的狀態,而只是片斷閃光。”

餘秋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是天才,他缺乏如郭沫苦那樣汪洋恣肆的才情,他也不十分深刻,缺乏如魯迅那樣入木三分的眼光,但他那片斷閃光的靈感,通過生命潛藏的喚醒,倒不愧爲一種創作散文極佳的境界。

我讀《文化苦旅》,是將它作爲文學作品來欣賞,然而腦海裏閃現出的卻是不同畫面的剪輯,好像自己置身於一個個時空交錯的舞臺之中。

試想一下,如果餘秋雨沒有在戲劇方面的長期積累和薰陶,便不可能有《文化苦旅》中如此的寫法,他也就不可能於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說古道今,娓娓而談,興趣盎然。

餘秋雨放棄了戲劇,然而他不曾料到,戲劇卻不自覺地成就了他的文學。

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的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敘述中,又蘊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

在《五城記》中他如此描寫廣州:

“廣州歷來遠離京城,面對大海,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與中國千年封建傳統構成了逆反,千里驛馬跑到這裏已疲憊不堪,而遠航南洋的海船正時時準備拔錨出發。” 對於遠處南疆的廣州市來說,用這樣一段話來形容,真是既準確又極富想象力。

如果沒有闊大的胸襟,如果沒有遊歷過祖國的大山大川、名城重鎮,如何能寫得出這樣的奇句。

而在《西湖夢》中,作者則是如此點染蘇小小的心靈世界:

“由情至美,始終圍繞着生命的主題。蘇東坡把美衍化成了詩文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託於梅花與白鶴,而蘇小小,則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體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轉捩,只是憑藉自身發散出生命意識的微波。”

無需尋尋覓覓,在《文化苦旅》中幾乎到處都可以找到這類精雕細琢的文字,既有特定的歷史氛圍作爲烘托,又有類似小說情節的劇場效果作爲主幹,因而,其中配以雍容、典雅而又抒情的文字的描寫,並不會讓讀者有過於雕琢之感,反而會讓文章增添一些詩意,增強一份藝術的魅力。

悠遠的歷史便如一條纜索,餘秋雨便是這樣依稀走來,又於秋風秋雨中漸行漸遠,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今天,我的讀書筆記被調皮的弟弟拿到外面去了,這可是很重要的本子啊!我沒了它,去學校老師就會認爲我作業沒完成,就會責怪我的。怎麼辦?可別人都說是我拿到外面去的。所以,我就這麼被冤枉了。

然後娜娜的爸爸說:“不是你拿的,不是你拿的。找到讀書筆記就好了。”我覺得娜娜的爸爸是個通情達理的人。

我一會兒跑到姐姐的房間翻翻桌子,一會兒跑到大姑姑房間搜搜抽屜,一會兒跑到自己房間,找找東西。找了好多好多遍都沒找到。三個房間都找了,還是沒有線索。唉!我沮喪地坐在椅子上。

奶奶看見了,破口大罵:“作業不放好,活該!”其實我知道,奶奶只是心急,非常想幫我找到我的讀書筆記。

後來,娜娜的媽媽在桌子上發現了一個薄薄的本子。然後我的奶奶說:“這本子是誰的啊?”我一看,呀!高興壞了:這就是我的讀書筆記呀!我連忙對奶奶說:“終於找到了!這就是我的讀書筆記呀!”然後我就高高興興地寫作業去了。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如此的美麗。它不僅有巍峨的高山,浩淼的海洋,美麗的湖泊,奔流不息的大河,還生長這各種各樣的動物和植物。可是,我們站立的地下會有什麼呢?你知道嗎?

弗瑞絲老師又要帶我們去旅行了:爲了讓同學們更加直觀的瞭解我們的地球,弗瑞絲老師和孩子們來到了郊外,幫助孩子們區分土壤和岩石,他們在校車的幫助下深入地球,直到地球的核心,他們從地下取出各種岩石標本,不斷的觀察地球、瞭解地球。他們在沉積岩中觀察化石,在溶洞中撫摸石筍,在火山上傾聽地球的聲音。

媽媽給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感覺好像和弗瑞絲老師一起進入了地下探險,那可真是不一樣的體驗啊!沒有想到我們的地下有那麼奇妙的世界,那麼多的未知知識需要我去掌握、探尋,我愛科學。

讀書筆記作文 篇7

時隔一年多,又從桌鬥裏翻出了《愛你就像愛生命》,王小波情書眩

王二的書高中看過不少,我也確實很認同他的種種觀點。實際上,他可以稱得上是我的精神導師了,而且到了不容別人置喙的程度。可是隨着身邊的人漸漸熟悉了他,熟悉了他的《黃金時代》,耳邊多了些亦真亦假的溢美之辭或是幾句撿來的“走在寂靜裏,走在天上,而xx倒掛下來”之類的話。也許是我的軟弱吧,我更願意和自己腦子裏的那個大高個兒王二聊聊天,互相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

這本書卻不同於王小波一衆“時代”裏的深度和內涵,顯得直白而質樸。因爲是跟心愛的人在溝通吧。這反倒讓我有種作爲偷窺者的心虛。不過偷窺就偷窺吧,斯人已逝,就讓他的靈魂多伴我一時也好。

不像別人看到的滿腔柔情,愛意綿綿,在王二的這幾十封情書裏我看到的只是一個面對着愛情內心滿是忐忑,甚至緊張不安的認真的傻大個兒。不得不說一句,這和我初戀的感覺出奇的像。“有時我感覺身在一個迷霧中的小島上,感到你就在前方,我便一聲呼號‘愛,愛呵'。這聲‘愛呵',便是你埃”“你快回來吧!這些日子裏我總是自己發問道:‘李銀河快回來了吧?快回了吧?’”“又及:你快回來吧,我又要瘋了。”這種滋味,怕是每對愛人都嘗過吧!我說的是愛人,不是情侶,是愛。女人碰到愛情就沒智商?男人怕是也一樣。或者說,愛情需要智商?物質需要。

王二自詡“愁容騎士”,和唐吉訶德一樣。李銀河知道這點。但她也知道,王二的愁容是不肯向她表露半分的。即便有,也是開心的愁容。“我是一隻駱駝。”他如此傾訴道,“我說過的話是不會反悔的。可我是忠誠的埃我怎麼使你相信呢?我難道會爲了一點口舌之爭就生起氣來,就是你那麼難過也無動於衷嗎?我是那麼壞嗎?”

李銀河做的序裏寫到:“…陰陽兩隔,人生真是一件殘酷的事。既然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暫,上帝爲什麼要讓它存在?既然再美好的花朵也會枯萎,再美好的愛情也會湮滅,上帝爲什麼要讓它存在?

沒有人能給我一個答案。

也許根本就沒有答案。”

而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中寫到:“我是愛你的,見面就愛上了。我愛你到不自私的程度。就像一個人手裏一隻鴿子飛走了,他從心裏祝福那鴿子的飛翔。你也飛吧。我會難過,也會高興,到底會怎麼樣我也不知道。”我想,這話值得讓很多情場中的男女細細回味品讀。

愛情的問題怎麼可能會有盡頭呢?一切總歸起來都是謎。能讓人回憶的只有濃郁到結晶的愛,堪比生命的愛。

讀書筆記作文 篇8

最早看俗世奇人,是在高中時候的閱讀題中。於一片程式化枯燥無味的文章中,看見了一篇清流一般的風趣文章,於是暗暗記下了文章末尾馮驥才先生的大名。後來上了大學,漸漸忘了這件事。直到前段時間羣裏提起,於是又興沖沖找來看。

《俗世奇人》是一本神奇的書,雖然是薄薄一本,卻住下了整個天津衛。每篇文章就介紹了那麼一個人的那麼一件事,卻又好像記下來他長長的一生。每一個人都是歷史長河中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卻又像帝王一般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想,馮驥才先生有一雙怎樣敏銳的眼睛,又有一支怎樣鋒利筆尖,明明只是千百來字,筆筆精準傳神,這個人的性子模樣躍然紙上。清末民初的年代,山河破敗,戰火紛飛,人人自危,哪有功夫去管別人的事。偏偏有這樣一個人,不去管世事紛擾,專門寫這些小人物的百態。

其實這樣看着,也是有些許感動的。信息獲得這麼方便的今天,接觸到的資訊總是那些赫赫有名的人,喬布斯,雷軍,李笑來,諸如此類。我們有了比那個時代的人更多的機會接觸的這些楷模的信息,他們的光環被無限放大,於是不知不覺,看着別人的成功漸漸滋長出浮躁,好像我們不如這些牛人厲害,我們的人生就一無是處,從而忘記了小人物的一生也應當是精彩的一生。

刷子李不過是個油漆工,但憑刷技好,就成了無可替代的傳奇。蘇七塊不過是個醫生,卻因爲自己的原則和行醫救人的心腸,讓人津津樂道。好嘴楊巴是賣茶湯的,沒什麼讓人佩服的氣節,只是一張伶牙俐齒的嘴,也讓人拍案叫絕。

他們放在工業化社會的今天,不過是千千萬萬底層人民的一員,離中產階級甚至都尚有一段距離。放在勵志雞湯的宣傳中,這些俗世的奇人們,理應當焦慮起來奮鬥起來,怎麼能活得那麼不疾不徐悠然自在。

也許這就是社會結構改變的一個悲哀,人們越來越像一個集成化生產鏈的一個螺絲釘,在一個分工很具體的崗位上做着程序化的工作。

然而不得不承認,只有這樣高度分工合作,才能以更加高效的方式生產,才能夠讓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才能顯著提高。小農經濟和小手工藝人的生產模式已經不適合今天的社會了,那些俗世的奇人們,已經沒有多少可複製性。

這本書的最後一個故事,《快手劉》,作者寫了一個不同於以往故事的結局。快手劉年輕時可以變出神乎其神的戲法兒,作者後來回到家鄉時,看到垂垂老矣的快手劉,只能變出錯漏百出的戲法兒。他變得消瘦笨拙,曾經引以爲傲的手藝,顯得那麼滑稽和悲哀。這樣的結局,似乎也印證着小手工藝人的衰落。

這一個個手藝人,興盛時如同山壁上俊秀的松樹,傲立於天地間,衰微時如同枯木墜落。我神往於那個時代的傳奇和浪漫,卻也慶幸我活在今天。

雖然他們只是那個動盪年代的小小倖存者,不曾在歷史舞臺上扮演過什麼厲害角色,但也或多或少精彩地走過自己的一生。

藉着這樣一本有意思的書去往天津衛遊歷一番,合上書,我依然活在我所在的時代裏。我想我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戒驕戒躁,少喝雞湯多吃菜,安安靜靜做好自己的事,努力把一顆螺絲釘的日子過出一顆螺絲釘的精彩。

讀書筆記作文 篇9

失敗,在許多人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來,就能擊潰人的鬥志,讓人徹底崩潰,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敗戰勝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腳下,那麼,成功必定屬於你。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個敢與失敗作鬥爭的例子。

《老人與海》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翁一次特別的打魚經過。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打到一條魚後,但在第八十五天後,他非常幸運地捕獲到了一條巨大的馬林魚。那條馬林魚是他有生以來捕到的最大的一條魚,那條魚比他的小船還要長2英尺呢!馬林魚的身體大,力氣自然也大。它拖着老人和小船在海上漂流了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艱難考驗。大馬林魚在大海上奮力掙扎,企圖逃回大海。老人爲了制服大馬林魚,精疲力竭,皮開肉綻,但他並沒有向大馬林魚屈服。他憑着頑強的意志,終於把大馬林魚扎死,拴在了船頭。然而,幸運並沒有出現,等待老人的是更大的考驗。一羣嗅着血腥味而來的大鯊魚與已經皮開肉綻的老人展開了殊死博鬥。最後老人的命雖然保住了,但鯊魚們吃光了大馬林魚,老人拖回去的最終是一副光禿禿的骨架……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敗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擁有一顆堅強、不屈服的心來面對失敗,成功就一定會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