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浪餘香散文隨筆

五月,略帶溫和的風從山脊飄然而至,帶走一片葳蕤,山裏失了姣妍,變得成熟起來。散落山體的旱地孕育着這一季的成果,沉甸甸的油菜籽早垂着頭,收拾完菜籽地,麥田已金黃一片,風過沙沙脆響,催人歸倉。

麥浪餘香散文隨筆

割麥大概是所有農活趣味最多的,特別是後山的那片旱地,因位山頂少有人擾,麥田成了野兔、山雞、蛇...的天堂,它們各擇一地和平比鄰,不到收麥時它們都會有個幸福居所。故而每每割麥時,孩子們總會小有收穫或意外驚嚇。割麥偶有野雞驚起,哀鳴着飛離麥田裏的窩,留下還有些餘溫的鳥蛋成了孩子們的牙祭,在地裏拾到野山雞的尾翎那就是最大的收穫,它的尾翎長而絢麗,可做戲帽的帽翎,得了它小孩們便可以自編自演一出童戲了;若遇着野兔,四下各忙各的人都會放下鐮刀一起捕兔,那場面甚是熱鬧,大家也不在乎踩踏麥穗,心眼裏只有那逃竄的灰兔,若是捉到了交給孩子玩去,若讓它逃了便嘆嘆氣拾起鐮刀繼續忙活。山裏蛇多,麥田裏常會邂逅菜花蛇、烏稍鞭,雖常邂逅倒是鮮有被咬的,農村人對蛇迷信敬畏,特別是進到家門的蛇,大多會用些迷信手段送其歸山,我因幼時風溼病吃了些蛇喝了些蛇膽,現在想想那時真是“膽忒大的”。

小孩子勞作片刻就生了惰心,坐地上看螞蟻搬家,拿根棍子阻止它們前行,順着它們的路徑尋它們的.巢穴。或挖個蚯蚓玩,或捉個螳螂問它媽媽在哪裏?

麥割完了,大人還要讓孩子去地裏拾遺落的麥穗,那是孩子勤工儉學任務。

如今回想,那時的幸苦成了美好的回憶,現在的山村只剩老弱病殘,人越來越少,山越來越厚重,水越來越濃綠,沒有多少人再去體味那份艱辛和美好!人都瘋擁着到城裏,哪怕是過着居無定所勞心費力的活也不願回鄉下,鄉村在恢復其自然屬性,人卻總找不到該有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