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子散文隨筆

肥皂和香皂這兩個名字,在我的記憶中,啓用於上世紀中葉。之前,故鄉人把肥皂和香皂分別稱爲洋梘,洋香梘。一個洋字,標明它們是外國貨。在外國貨出現之前,農戶人家日常洗滌用的是皁角。

胰子散文隨筆

皁角是皁角樹的果實,狀如荷蘭豆,但比荷蘭豆大得多,寬約寸餘,長約一拃。成熟的皁角呈黑紅色。我家後院就有一棵皁角樹。母親拆洗被褥或洗衣服時,就用一根長木棍打些皁角下來,用斧背砸爛,直接放在衣物上揉搓。或者用開水浸泡,把浸泡液撩到衣物上揉搓。

祖母則在每年秋冬季節,以皁角和豬胰臟爲原料,製作胰子,又稱豬胰子。她先把皁角砸爛砸面,再將豬胰臟摻和其中,再砸均勻,最後,手工團成圓形或扁圓形的成品,以備盥洗。

祖母心細,對皁角和胰臟的比例搭配得很恰當,使胰子既不幹燥,也不油膩。如果皁角太多,則乾燥傷手,如果胰臟太多,則油膩,而且去污效果差。二者各佔多少比例,全靠祖母的經驗。用祖母製作的胰子,可護膚,可潤面。洗手,手不太綻(方言讀zan)裂子(皸裂);洗臉,臉不太皴。祖母做的`胰子,除自家使用外,還送人。

故鄉的街鎮上有兩家肉鋪。胰臟是生豬屠宰的廢棄之物。因此,主人樂於送人。皁角樹是自家的。年年歲歲結皁角。這樣,製作胰子的原料,從未短缺過。

我想,在故鄉關中農村製作胰子者,絕非我的祖母一人,肯定還有你的,以及他的祖母、太祖母們。

---- 文章來源於網絡,更多美文盡在文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