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雪國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雪國讀書筆記

雪國讀書筆記1

你真應該看看雪國的春天。

幽靜的山谷裏迴盪着火車的鳴笛,白色的煙霧融化在白色的雪裏。快看,雲醉了,去雪國吧,去穿過那長長的列車。

翻開川端康成的《雪國》,就是翻開了一段朦朧淒冷的憂傷。作者用細膩悲涼的筆觸暈開了一段悲傷的愛情故事。三角結構的愛情籠罩在一片悽美的白雪裏。奔放熾熱的藝妓駒子,純潔如雪的少女葉子和紈絝公子島村編織這一張無法讓人逃離的網,在這張網的交替更迭中,風景如畫的雪國沒有春天,只剩下一個蒼涼的愛情結局,純潔的少女死在茫茫白雪中。

透過車窗上的水霧,伴着列車車輪有節奏的聲響,我打開車窗,露出一條纖細的縫。北風颳着我的耳骨,吹響着強有力的旋律,雪國的風展現着頑強的生命力,我冷得合上窗戶,玻璃窗染着夕陽的餘暉,如雪一般晶瑩剔透,卻閃動着別緻的茶色。黃昏的景色果真像電影的疊影。映畫的是少女的臉。美好安靜的臉龐和雪景交融着,淡化出一個美麗的影子,那是葉子!我睜大了雙眼,遇見了她柔和的微笑。

她淡淡地笑着,像是對他的愛人島村,輕輕的水霧泄下來,把她籠罩在一片朦朧中,卻揭開了她真實的情感。她純粹的像一張白紙,也爲這雪國增添一份美感。她的心就在我眼前跳動着,閃爍着別樣的光芒,那淡淡的笑容溫暖明亮,我閉上了雙眼卻看見她穿着月白的和服站在路燈下,她笑一笑,酒窩像天邊的月牙,融化了雪國的冰冷,帶着春日的明亮。

溫暖蔓延至全身,我彷彿坐在一片羽毛上,在雪國漂浮着,遊離在這茫茫的空氣中,沉沉的睡去。撲朔迷離的記憶就在眼前。這就是雪國的冬天,真摯的.笑是真摯的情感撫去了淡淡的憂傷,了卻了不安,告別了死亡。只剩下春日的溫暖和芳香,此刻我才知曉:你的冬日,以春爲名。

夢中出現了駒子的身影,雪白的脂料襯着她修長的天鵝頸,藝妓的服裝鮮活耀眼,白鶴花紋在陽光下閃爍着動人的光,飛向天去。我看見她紅脣微微的張開,好像訴說着往日的故事,笑容奔放,帶着黃鸝鳥的清脆,也恰似迎春花的溫柔。駒子縱爲藝妓,卻也有愛的權利,愛的勇氣。那竟然也是雪國的春天,你的冬天,以春爲名。

我從他們的笑容中醒來,雪國,已不再是一片冰冷,即使是悲傷的結局,也盪滌着真摯的情感,川端康成對婦女的同情,此間竟然化作一曲動人的長歌,像這火車的鳴笛一般,在山谷中一遍又一遍地迴盪,迴盪……。

我聆聽着這情感,像是四點半的海棠花靜悄悄的綻放着,在冬日中綻放着春天的光芒,勾勒着春天的輪廓,我夢中的笑臉啊,淡淡的憂傷卻奏響溫暖的和絃。

一聲鳴笛,列車到站,我踩着鬆軟的雪,呼出長長的一口氣,感受着春天的美好。歲月奔馳,捱過了冬季便迎來了春天。

你真該看看雪國的春天。

因爲世間真情讓你的冬日,以春爲名。

雪國讀書筆記2

《雪國》,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創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也是他唯美主義代表之作。第一次讀這本書時並沒有什麼感覺,甚至可以說只讀懂了這本書的表層含義,只是單純的瞭解了人物之間的關係,僅僅只是讀懂了藝伎駒子,少女葉子以及舞蹈藝術研究家島村三人之間的關係。讀第二遍時便懂得更多了些,比如說駒子和葉子兩個人悲慘的命運。還記得裏面對雪國景色的描寫:“雪國在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山上還有白色杉樹。在雪國,月色也是別有特色,山頭上罩滿了月色,這是原野盡頭唯一的景色,月色雖已淡淡消去,但餘韻無窮,不禁使人產生冬夜寒峭的感覺,盈盈皓月,深深的射了進來,照亮的連駒子的耳朵的凹凸線條都清晰地浮現出來。”光是這段描寫已經惟妙惟肖的將雪國的美景呈現在讀者的眼前,雪國是純潔而美好的,這不僅僅是一段對雪國景色的描寫,同時還能體現出觀賞者的心裏情感,島村這已經第二次來雪國了,可他依舊很欣賞雪國的美景,這段描寫中處處流露着島村的主觀情緒,島村被這無緣由的愁緒所包圍着,他的內心究竟是如何看待駒子的呢?這種愛情哀愁情緒非常富有韻味。文章中最打動我的不是葉子,不是島村,而是駒子。島村就是一個無所事事,靠家產遊手好閒的過着暈懶日子的舞蹈研究者。而葉子則是純情又美好,又給人似雪般乾淨的感覺,葉子是悲劇的,純潔的她最後卻在一場意外中身亡,她是“靈”的化身,更是“美”的幻影。

相比葉子的悲劇,駒子更讓人心疼。駒子,爲了師傅兒子治病,心甘情願當藝伎,只爲給師傅兒子看病,只因師傅覺的他們兩個很合適,只是因爲師傅,她卻失去了自由,也許行男的死亡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吧。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一個叫島村的男人出現在駒子的生活中,這讓她的生活從此都在悲劇中。她的悲劇從一開始就萌芽了,首先她的身份就是她一切悲劇的來源,因爲這個身份,她原本和島村存在着的一切都收到了限制,也都化爲了虛有。駒子是多麼喜歡島村啊,喜歡到每次喝醉了,即便要一個人走一段特別難走的路也要去看看島村,即便島村並沒有那麼愛她。駒子每次都是那麼渴望島村能夠常來這個地方看她,駒子總會在看着島村的時候漲紅了臉。書中有段描寫是:“儘管駒子是愛他的,但他自己有一種空虛感,總把她的愛情看做是一種美的徒勞”“他可憐駒子,也可憐自己。”島村即使沒有喚駒子,不用說駒子也是常常來找他的。這處處都透露着駒子的悲劇人生。

作者的這本書真實的反應了當時社會現狀,給人無限的遐想,似乎自己作爲一個旁觀者目睹了他們的悲劇,我厭惡島村,他給不了駒子想要的愛,卻又給了駒子無限的希望,同時又覬覦葉子的.美貌。雪國的風景是美的,同樣美麗的駒子和葉子卻像生來就束縛在男人身上一樣,這似乎是女人的天性,也是女人的劫,也讓我瞭解了那一代人的愛情觀,那朦朧而又虛無縹緲的愛情正如雪國的冰雪,總終都會融化消失的無影無蹤。這種悽美和苦情是建立在取悅男性世界的基點上的。我願,葉子在另外一個世界可以找到真正的自己,而駒子則再也不會爲誰而活,最終活成自己的模樣。

雪國讀書筆記3

對《雪國》中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挺佩服的,而且對《雪國》這篇大約5萬多字的小說的構思也挺佩服的。故事圍繞島村(男主人公),駒子(女主人公),還有葉子(副女主人公)之間的感情關係展開,故事主要發生在大山中的溫泉村,那裏有純淨的雪,火紅的`楓葉,溫柔美麗多愁善感對愛情充滿嚮往和執著追求的藝妓——駒子。

小說開頭以稻村和葉子說起,結尾又以葉子的死結書。雖然葉子不是整個小說的女主角,但卻也是男主角——島村傾慕的女子,儘管駒子也是他深愛的和同樣深愛他的女人。

小說的整個格調是一種純潔的顏色,有點冷,可能和作者描述的雪國世界有關巴。

雪國讀書筆記4

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冬天,雪國的雪在霧氣朦朧裏飄下來了,各色各樣的人把自己裹得與世隔離。

雪國是日本的哪個城市?不該是繁華的東京,也不是皚皚的富士山,甚至川端先生也沒有說它在哪裏。就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可能並不存在,但是深入人心。

寧靜,唯美,純粹,哀傷。

一位很純清的姑娘對着列車長喊話,陣陣回聲被雪蓋住,語氣淒冷;玻璃上的倒影是有關美的詮釋。所有目光所至,嬉鬧聲提起的裙襬是命運的無奈;溫泉裏的歌聲在大火中焚盡;執意不離開的身影;以及那句有關生命,愛情和卑微的自述。

其實,一整篇看下來,我只記得零碎的細節,對文章沒有一點關於深入的思考,好像看完了就是完了。本該如此,像雪國的雪落下來,化作微涼,不着痕跡。

雪國可真是冷啊,來自東京的你又這麼會懂,懂了又能怎麼樣呢?駒子在島村心裏也許很重要,不過哪裏比得上東京裏的妻兒,但她還是年年至此,也不會心生愧疚,亂撥他人心絃,是,又有人說靈魂,他們像是知己,在靈魂裏相互依偎,而除了川端康成寫的唯美的精神主義,內容還是背叛和等不了的心思。

謊言重複一萬遍也是謊言,所以我們要看到的,不還是本質?

川端康成的文字很平淡,他似乎在說,我只是很平靜的寫個故事呢,一個跌宕起伏都看不出來的故事,只是這樣的作者怎麼會是一個男子。文字中間流露的.細膩,悽美,使這本書本來就像個女子,施了淡妝,着一身大紅灼灼和服,在銀裝素裹裏撐傘緩緩走過來。

風很靜,雪依舊,各種各樣的人穿梭在雪國裏,列車周而復始開向終點站。

像聽了一首柔柔的歌曲,心底留下的是揮之不去的餘間懸繞。純純的語調,像極了冬日裏暖暖的陽光,帶着令人窒息的氣味,慢慢的融入心腸。本期週四電臺到這裏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雪國讀書筆記5

雪國是Kawabata Yasunari的第一部小說,是他著名的美學家傑作,從1935年起,以短的形式,鏡子的夜晚,日間鏡子等,間歇地出版在雜誌上,在劇情之間沒有密切,直到所有完成並仔細修改,只稱爲雪國在一條線的名義。

雪國是Kawabata Yasunari的最高代表,在那裏描繪的無色之美,清潔美麗和悲傷的美的極端,它是令人興奮的,和憂鬱無盡的。把美學描述的作品表達出來的人物的感覺,往往帶着一絲悲傷,表演川崎亞順的想法和想法。是所謂的美麗而不是惡魔,悲傷和不傷害川原的美的藝術文本和給內涵,這是雪國可以成爲經典的原因之一。

暮光的景象在鏡子後移動。換句話說,鏡子反映了虛像和鏡子後的那種搖晃,彷彿電影在同一陰影下。字符和背景之間沒有連接。

字符和背景之間沒有連接。而人物是一個透明的幻影,場景是在黑暗的`陰暗暗流中,兩個融化在一起,描繪一個獨立的人 世界的標誌。特別是當山中的燈光反映在女孩的臉上,那種難以形容的美,讓島上的心幾乎顫抖。

這是一個寒冷的夜晚,好像你能聽到冰凍的凍結深的地殼發出響聲。沒有月亮。仰望,天空之星,更令人難以置信。星閃閃發光,彷彿幻影的慢下來像一個慢下來。星星在前面附近移動越多,夜空越多,夜間越來越深。縣的山脈一直不清楚,它更黑,灰色,躺在天邊的邊緣。這是一個冷,安靜,和諧的氣氛。

女人發現村子靠近,把胸部放在窗戶上。這種姿態,不是懦弱,恰恰相反,在這個夜晚背景下,它是非常強大。在遙遠的山脈過去,還有一絲殘餘的夕陽餘輝。通過窗玻璃看到的風景輪廓,退縮到距離,但沒有死,但已經蒙上陰影。雖然火車繼續奔馳,在他看來,山是普通的姿勢是更普通的。

因爲有些東西不是他的注意,但他的心似乎是微弱的,有一個巨大的 急流的感覺。這自然是由於女孩的臉在鏡子裏的外觀。這個笑聲幾乎是悲傷。這是一個錯覺。因爲陰影從後面的女孩臉上保持着夜,彷彿從她面前的流動。仔細看,但混亂。車子不是很明亮。窗口上的圖像不如鏡像清晰。

反映沒有。這使得島上的村莊成爲神,他逐漸忘記了鏡子的存在,只是覺得女孩似乎在暮光之中飄過。這一次,女孩的臉閃過光。鏡子中的圖像的清晰度沒有減少窗戶外的燈光。

燈光沒有擦除圖像。光從她的臉閃過,但沒有照亮她的臉。這是一羣從遠處的冷漠,朦朧地照亮她的眼睛。她的眼睛與那一刻的燈光重疊,就像在日落時的調情和美麗的調情。

這種孤獨的分散悲傷,包含一個大膽的意志。

通過縣長隧道,是雪國,夜空下遼闊的白色。

她的眼睛與當下的光交織在一起,就像在幽靜美麗的夜晚的輝煌中的日落昆蟲。

雪國讀書筆記6

《雪國》一書主要寫的是主角島村與駒子之間的故事,以及對雪國那裏奇特美景的描寫。主要人物島村是一個研究歐洲舞蹈的富家子弟,他在去雪國是遇上了年輕美麗的藝妓駒子,駒子是一個很出色的藝妓,不僅會舞蹈,三絃,而且還有記日記的好習慣。在島村的眼裏,他們的關係只是藝妓與恩客的關係,駒子卻仰慕者有才華的島村。在明白島村的心意後,只能央求他:一年來一次就好,帶夫人來也歡迎,這樣才持久。在島村第二次來雪國時,他遇見了葉子。葉子在他眼裏是一個完美的女人,他多次向駒子問起葉子的情況,但駒子都含糊其辭,不願多說。在島村第三次來雪國時,葉子爲了救劇場裏的孩子從二樓掉了下來死了,但是島村對於葉子也只是表以同情,並沒有什麼其他表現。倒是駒子,抱着葉子的屍體發瘋的叫喊。

在這部小說中,我覺得駒子是一個很矛盾的人物。在面對島村時,是一個溫柔的女人,一個癡心希望能等到愛情的女人,但是在面對葉子及行男時,她又是一個似乎很無情的人。她對於島村的癡情書中有這樣一段內容:“你在數什麼?”他問過之後,女子仍舊默默地屈指數了好一陣子。“那是五月二十三日。”“是嗎,你是在數日子吶?七、八月連着都是大月嘛。”“哦,第一百九十九天。正好是第一百九十九天。”“你怎能記得那麼清楚是五月二十三日呢?”。這裏講述的是駒子在島村第二次來雪國時,向他說他離開這裏有多久了她還記得。從這段話中我們似乎可以體會到駒子對於島村離開那麼久所表現出來的幽怨之情。但是在行男快要死的時候,她卻寧願在候車室送島村,也不想回去見行男最後一面。駒子爲什麼不回去見行男,據她自己所說是害怕看到死人。其實在我看來駒子在這部小說中是一個挺悲劇的角色。她爲了師傅家的兒子去當了藝妓,在無奈和無趣的藝妓生活中,她遇到了島村這樣一個具有才華的男人。在她愛上島村後換來的卻是一年來一次的央求。在等待中,她發現自己都快瘋了。

在小說中還有一個穿梭其間的人物——葉子。作者似乎沒有用多少筆墨來寫葉子,但是我卻能在很多地方感覺到葉子的存在。島村對葉子好奇的詢問,旅館老闆娘對葉子的評價,還有葉子經常去行男的墓地,她在整個小說中似乎是一個很完美的人物。連最後她的死也是那麼悽美。顯然在現實生活中這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這個人物形象很可能是作者想象出來的。回頭看看葉子短暫的一生,在行男患病時無微不至的照顧她,讓旁觀的島村都認爲他們是夫妻。再是後來行男快死的時候,駒子又不肯回去看他,向島村苦苦哀求的場景令人同情。最後就是葉子爲了救失了火的劇場裏的孩子而從二樓摔下來的場景讓人起敬。她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我只護理過一個人,而我再也不要做護士了。她因爲自己照顧的第一個病人死去而把責任歸咎在自己身上,而且經常去行男的墓地爲他上墳,並且下定決心不再當護士了,如此善良的人,最後的結果卻是在救人過程中死去了,實在讓人感到惋惜。

在幾個主角中我最不看好的.就是島村先生了。原因有好幾個。首先,在我看這部小說之前,我看過關於這篇本書的簡介和人物分析。在衆多的簡介中都說島村先生是一個坐吃祖業而且無所事事的紈絝子弟,雖然他也研究歐洲舞蹈,但是不足以說明他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物。隨後在閱讀這本小說時我也發現島村是一個個性不怎麼讓我喜歡的人。在島村第一次來雪國時就讓駒子去幫他找藝妓,而且在駒子說找不到藝妓時,島村一臉的死纏爛打,一定要她幫他找。在島村第二次去雪國的路上,他遇見了葉子,明顯島村又對葉子產生了好感,在後來他經常向駒子打聽葉子的事。他知道駒子很喜歡她,但是他還向駒子打聽另外一個女人的事情,這是存心讓駒子傷心。在島村第二次來雪國時,當他看到駒子穿着藝妓的衣服時,他自語道:她還是當了藝妓了。這種語句在我讀來就有那麼一些看不起的情緒在裏面。就算島村對駒子以前就沒有好感,那對葉子他是有好感的,但是在葉子從二樓摔下來的時候他卻只是感到同情,僅此而已。這就直接表明了島村這個人的薄情。在與外面的女人尋歡時,無所不至,在回到家時,又擺出一副好好先生的嘴臉,對妻子孩子感到愧疚。讓我感到他很虛僞。

在我看完小說後,我又看了電影版的《雪國》。在電影中故事有一些不同,表現的方式更加的直白。在讀小說時我對於小說人物之間的微妙關係有一些不理解,但是看過後,我就對這個故事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

駒子和島村的關係中,駒子是很喜歡島村先生的,由於他的性格,由於他的才華。但是島村只視駒子爲雪國的玩樂伴侶,他們之間不可能有愛情。在小說的結尾沒有交代人和人的歸宿,但是我們都可以猜出這兩個人是不可能有結果的。

在島村和葉子的關係中,他們總是若即若離的關係。島村對葉子有好感,但是有沒有更進一步的追求,只是會有時問問駒子關於葉子的事情。在駒子含糊其辭時他也沒有怎麼去深究。在葉子爲了救人而從二樓摔下來時他也只是看着駒子和葉子抱在一起,對葉子感到同情,沒有什麼太多情緒流露。顯然島村對於葉子只是有一些好感而已。

在看小說是我就一直在想駒子和葉子之間的關係,爲什麼駒子不願意提到葉子,對於葉子似乎充滿了敵意。看了電影,我發現駒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島村對葉子的好感,而不願與葉子交流。在駒子從島村口中得知葉子求島村好好對待駒子時,相信駒子對葉子的想法也改變了。這也應該是駒子在明白島村的心意後發現葉子又從樓上摔下來死去崩潰的原因吧。在駒子的親人相繼離世後,葉子已經是她最後的親人了,可是現在連最後一個親人都要離她而去,這也難怪駒子會崩潰。

雪國讀書筆記7

葉子是仰臉掉落下來的.衣服的下襬掀到一隻膝頭上.落到地面時,只有腿肚子痙攣,整個人仍然處在昏迷狀態.不知爲什麼,島村總覺得葉子並沒有死.她內在的生命在變形,變成另一種東西。

這是《雪國》結尾時對葉子的自殺描寫,在川端康成的描寫下,似乎自殺死亡都是美的,那麼悲慼那麼柔軟,我們會自動的進入那個純潔無暇的雪國,進行我們的旅行。

你說世界是多麼遼闊

渺小的我們擁有什麼

《雪國》以倒序講述了一個研究舞蹈的紈絝子弟島村來到多雪的上越溫泉旅館,結識了駒子,一個大方得體自然活潑的姑娘,兩個人產生了純潔的情感。但島村第二次再來,又對安靜冷淡的葉子產生了愛慕之情,而且駒子還是不得已成爲藝伎……

風吹入我心中

我站在樹林邊望着天空

島村,小說的男主,性格懦弱自私,還有他骨子裏的孤獨悲傷,這導致他對所有的事都不在乎,面對事情都不作爲。他是一個虛無主義者,會對自己追求的產生迷戀到極致的情感。駒子、葉子,兩個既相像又完全不同的女子,他都愛慕,卻都選擇迴避。我認爲他和駒子是真心相愛,“駒子撞上了一堵虛無的牆壁,那回聲都如同雪花撞在他的心坎上”但他也不會主動,甚至離開也不會告訴駒子說是否會再來。這一切一切都註定了他的這一生都是孤獨的。後來讀了很多遍,一點點明白,駒子葉子都被島村所幻化,他愛的只是駒子葉子各自的一部分。駒子是熱情勇敢的化身,爲了報答師傅,爲了救青梅竹馬,她義無反顧的'選擇藝伎,即使知道這個身份會被人詆譭看不起。面對喜歡的男子,她愛的轟轟烈烈!“它還記得你呢”,第二次見到島村,她如此說,表達她的情感,但明白了這段感情的不可能時,她又說:“等你走之後,我就要認認真真的生活了”可憐我最愛的駒子。而葉子,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她就是理想的化身,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是美的,但她與駒子不同,她是冷的,對大部分都不感興趣,只看重自己看中的小世界,對她愛的行男不離不棄,呵護有加。最後行男還是去世了,葉子就彷彿失去了世界,壓抑鬱悶,最終都導致了她的離開。但理想化的她就連從樓上降落都是美的。幻化中的駒子和葉子,美麗的讓人慾罷不能,但當回到現實,一切都不再如此。悲慼動人的故事中那孤單的島村、飛蛾撲火的駒子,清冷無助的葉子可憐又可嘆。

每讀一遍感受都不同,折服於作者那寫作風格,細膩的筆觸。《雪國》是川端康成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這本書是典型的新感覺派,運用意識流的寫作手法。他有着完整生動的故事和人物,但更獨特的是,他追求細節到極致,人物的動作語言,甚至是一處景物,都很細緻。而且整本書的情調都是悲慼的,典型的虛無主義。結尾處,他這樣寫道:“她在空中是平躺着的,島村頓時怔住了,但猝然之間,並沒有感到危險和恐怖。簡直像非現實世界裏的幻影。僵直的身體從空中落下來,顯得很柔軟,但那姿勢,像木偶一樣沒有掙扎,沒有生命,無拘無束的,似乎超乎生死之外。”死亡似乎不再讓人恐懼而是平淡正常的,這就是典型的虛無。也正是這種虛無讓這部作品與衆不同,成爲經典。

其實讀到現在,也沒法真的清楚這部作品的蘊意。川端康成用着樸實平淡卻又準確細膩的語言打造了這個虛無的雪國,“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第一句話便勾勒出了這個世界,與俗世不同,他乾淨遠離凡世,就像是《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一樣,或是日本常說的以太,都是人們心中美好的代名詞,理想之地。

真正的經典總是會讓我們沉醉其中,他裏面的深意內涵需要我們細細品讀琢磨。讀萬里書行萬里路,書裏的世界是作者精心打造的。讀《雪國》時,我就好像置身於故事中,看着主人公的喜怒哀樂,那種悲傷一直壓抑在我的胸腔,難以釋放,但讀到葉子的死亡,似乎又釋然了。這就是《雪國》的力量,他值得所有人品味。

雪國讀書筆記8

看完《雪國》,像聽了一首柔柔的歌曲,心底留下的是揮之不去的餘間懸繞。純純的曲調,像極了冬日裏暖暖的陽光,帶着令人窒息的氣味,慢慢的融入心腸。

記不清是第幾次翻看《雪國》了,卻一直沒有機會看全。也記不清是多少次在雜誌、書評上看到別人推薦這本書,卻一直沒有買到手。特意抽了一天的時間逛書市,跑遍了整個圖書城,問了N個書店,最後一位漂亮的阿姨幫忙找到了它,小心的揣在懷裏,坐着人攘攘的公車回來,天已經快黑了。

並不像那些名著一樣那麼厚,溥溥的一沓紙裏散發着芬芳的書香,連着幾個晚上,我都像品味一壺珍茶一樣式,幾張幾張的細看。困了要小心易易的把書放好,然後帶着濃濃的疲憊入睡。

儘管如此,我卻感到了困惑,那就感覺就像一個看不懂線譜和樂理的人聽到一首好曲子時一樣,有心靈的陶醉,也有悅耳的感受,卻不知道好到底好在哪裏。《雪國》就是首這樣的樂曲。雖然我不知道它好在哪裏,但我依然願意貫注我的全心去傾聽。

書的內容講的是一個遙遠的島國小鎮,那裏有溫泉,產絲織品,終年積雪,每年都會有像島村一樣莫名前來的遊客。作者通過島村在火車上一對打扮得很像夫妻然而又給人很怪感覺的人的描寫,引出許多其它的話題,如雪國小站的景物,島村對駒子的想念等等。繼而過渡到描寫島村與駒子的情感糾紛。其中寫駒子的筆墨是最多的。駒子是一個出身貧寒、舉目無親而淪爲歌妓的女子。本來定有未婚夫,但未婚夫患上絕症——幾乎是剝奪了她婚姻的權利。只有委身爲歌妓。在旅館與飯局之間應酬。而她與別的歌妓卻是不同的,她嚮往自由的生活,希望自己與島村的愛情能夠修成正果。爲此,她小心而細膩的呵護着,呵護着自己也呵護着這份感情。而島村是個有家有室的遊人,只是每年定期來這裏渡假的過客而已,他只是想維持現狀。而絕非像駒子一樣對自己的所愛進行大膽而熱烈的追求。

其實駒子也知道事情理性的發展狀態會是怎麼樣,但她拋開了一切世俗觀,溫柔的陪着自己的情人散步,更是在未婚夫死亡的時候跑去車站送島村。我欣賞這樣的`性格和這種對愛情的追求與執着,但似乎這一些都被凍結在了這個偏遠的雪國裏,怎麼樣也無法觸及。

相比起來,葉子的性格具有一咱純粹的善良。她照顧着駒子的未婚夫。關心駒子的生活。我看到這些地方的時候,不禁也和作者一樣的疑問:這個弱弱的姑娘,她心裏到底在想些什麼呢?難道就沒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嗎?

雪國的風景是美的。同樣美麗的駒子和葉子卻像生來就束縛在了男人生上一樣。當自己並不愛着的男人病得不行了的時候爲其賣身治病,在自己心愛的男人面前處處約束自己的言行,渴望甚至是乞求她們內心所貧貶的愛撫。我想,這樣的情感,這樣的故事,也許就像雪國的夕陽,會很快的消失在遠山的盡頭罷!

而做爲見證整個事情發展的島村,只是像一個過路人偶遇了這一切。見證了一個完整故事的開始與結束。我很懷疑島村是否就是作者本人經歷的寫照。曾在某個遙遠的地方,有個曾經深愛的女子,當自己慢慢變老時,記憶變得日漸清晰,於是面對記憶,寫下了這篇文章,當作悼念。

我承認,沒有看懂《雪國》,至少是沒有完全懂,這與我對日本文化的理解少是相關係的,日本人生活在繁的禮節和對理想的孜孜不倦裏,這大概也是爲什麼日本社會的井然有序的一個原因,更也是它們發展的一種民族動力。作者截取許多往事中的這樣一個雪國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那片神聖領地時,似乎透露了某種積極上進的光芒,遺憾的是我看不清楚這神聖所發出來的光芒,只是朦朧的在眼前有幾個穿着和服的女子,踏着木鞋,帶着微笑走過。這種距離是最遙遠的。

本來這篇讀書筆記想寫名爲《唯美的雪國》但葉子的死讓我耿耿於懷。太荒唐和突然的結局像這荒唐的愛情突然的消逝一樣,令人難以釋懷。葉子被火燒死了,確實點的說她是爲了救別人而擔誤了自己的生命。駒子瘋了,她所有的情感、傷懷也許在傾刻間全部迸發,讓頭腦正常工作的系統一下崩潰了。安排這樣的一個結局不能說作者破壞了這種唯美的氣氛,相反,這樣的結果讓一些痛苦的生靈得到了精神的安息。

世間上本來就少有完美的事情,缺少的東西總是能襯托出這種完美的稀有性。讓人懂得去懷念和追求。我想這雪國是最後的雪國,它也許會永遠的消失在島村的生活裏,但這雪國同樣是永遠的雪國,因爲它給別人留下的深刻的記憶是無法抹去的。

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雪國的人們會是怎樣的生活呢?沒有人能夠回答。但是我知道過去了的雪國——它像一幅畫卷,呈現在我的腦海裏,隔着遠遠的距離。

對比:看完雪國,馬上想到的是一箇中篇《哦,香雪》,這也是一部給人以美美感受的作品,但它的這種美與《雪國》中的美是不同的。它更貼近人心,更能讓人感受到真意。而雪國的美卻是那樣的冷豔,似乎與我們相隔了太長的時間,我們只能遠遠的觀看,帶點陌生的距離感。

雪國讀書筆記9

是一片柔軟潔白的雪花,在寒冷的冬季裏,飄落到島村迷茫的眼裏,飄落在葉子映染於火車窗上美麗妖豔的臉。北風呼呼,伴隨葉子悲哀的歌聲飄到不遠處的小鎮。被覆蓋了厚厚絲綿的屋檐下,站着一位穿着藝伎和服的女子,便是駒子。

所有該相見的人,都已在白雪皚皚的季節裏相遇,無論這場相遇是否錯誤,是否會如願以償,是否可以讓人揣摩透徹,也無法阻止它以一場大火告終。

綴滿銀河的星辰,耀光點點,美得令人沉醉的夜空,一場大火卻中止了這一切。橘紅色的焰火也爲幽藍的天空增添了一份妖冶與詭異。葉子輕盈得猶如蝴蝶般隕落,那永遠帶着悲哀的歌聲也將永遠消逝。駒子抱着還有一絲體溫的葉子,她明白,她所期待的未來已經被燒得精光,只留下兩個字,徒勞。

每次想到葉子死亡,駒子被悲傷籠罩,彷彿一個將死之人的那個夜晚,心裏總有一股難以釋懷的情緒。當自己追求的東西,其實只是一場徒夢,如煙花般易冷,如櫻花般轉瞬即逝。也忽然明白,“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可是,自己如何的認同這句話,也還是覺得我們依然會不可避免的去做一些徒勞的事。我們不可避免的去追求一些東西,求到最後,尋得一個空字,或許這也算是人生的另一種答案吧。

恍然中,我又看到了駒子,她臉上還塗着胭脂,顯得蒼白。在墨色的夜空下,她舞動着身姿,柔媚地跳着,袖子輕佻的遮起駒子的半張臉,美豔動人。她的腿輕盈的跳躍着,下襬時而露出時而藏起來。爲她自己跳一場吧,在被大火映得發亮的雪地裏,在那蒼茫的雪國中,爲她自己跳一場吧!

夜空下,駒子紅撲撲的臉上帶着笑。這次的結局,我只爲她一個人寫。

雪國讀書筆記10

今天開始讀來自川端康成的《雪國》,史上最美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

一位姑娘從對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島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開。一股冷空氣卷席進來。姑娘將身子探出窗外,彷彿向遠方呼喚似的喊道:

“站長先生,站長先生!”

一個把圍巾纏到鼻子上、帽耳耷拉在耳朵邊的男子,手拎提燈,踏着雪緩步走過來。

島村心想,已經這麼冷了麼?他向窗外望去,只見鐵路人員當作臨時宿舍的木板房,星星點點地散落在山腳下,給人一種冷寂的感覺。那邊的白雪,早已被黑暗吞噬了。

“站長先生,是我。您好啊。”

“喲,這不是葉子姑娘嘛!回家呀?又是大冷天了。”

“聽說我弟弟到這裏來工作了,我要謝謝您的照顧。”

“在這種地方,早晚會寂寞得難受的。年紀輕輕,怪可憐的。”

“他還是個孩子,請站長先生常指點他,拜託您了。”

“行啊,他乾的很帶勁,往後會忙起來的。去年也下了大雪,常常鬧雪崩,火車一拋錨,村裏人就忙着給旅客送水送飯。”

“站長先生好像穿得很多,我弟弟來信說,他還沒穿西服背心呢。”

“我都穿四件啦!小夥子們遇上大冷天就一個勁兒地喝酒,現在一個個都得了感冒,東倒西歪地躺在那兒啦。”

站長向宿舍那邊晃了晃手上的提燈。

“我弟弟也喝酒了嗎?”

“這倒沒有。”

“站長先生這就回家了?”

“我受了傷,每天都去看醫生。”

“啊。這可太糟糕了。”

和服上罩着外套的站長,在大冷天裏,彷彿想趕快結束閒談似的轉過身來說:

“好吧,路上請多保重。”

“站長先生,我弟弟沒來嗎?”葉子用目光在雪地上搜索,“請您多多照顧我弟弟,拜託啦。”

她的話音優美而又近乎悲悽。那嘹亮的聲音久久在雪夜裏迴盪。

火車開動了,她還沒把上身從窗口縮回來。一直等到火車追上走在鐵路邊上的站長,她又喊到:

“站長先生,請您告訴我弟弟,叫他下次休假時回家一趟!”

“行啊!”站長大聲答應。

葉子關上車窗,用雙手捂住凍紅了的臉頰。」

故事由駛往雪國的`列車開始,窗外不停掠過的暮景,映着玻璃上照出的少女的雙眸,撲朔迷離。舞蹈藝術研究者島村前後三次前往白雪皚皚的北國山村,與當地的藝伎駒子,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陷入愛戀糾葛,簌簌落下的雪掩蓋了一切愛與徒勞……

不管是讀過川端康成的書瞭解他的風格,還是沒有讀過,在第一次讀《雪國》時,都會被那充斥全文的空靈氣息所感染,彷彿自己就置身於茫茫白雪之中,能夠清晰的呼吸到冰冷的空氣。讓自己爲之一振。

而當島村坐着漫長的火車,穿過被皚皚白雪覆蓋着的大山後,會再次遇見第一次來這個村子時所結識的一位潔淨、溫柔的姑娘。

愛戀糾葛,彷彿他在下車那一刻所預料到的即將成爲現實。

雪,依舊在下,空氣依舊冰冷,故事依舊繼續。

雪國讀書筆記11

我之所以讀《雪國》這本小說,就是在看到前面的簡介時說作者川端康成在這本小說中有很多描寫雪國的絕美片段,這大概也是吸引我這本小說的動力吧。

川端康成,對於我是一個不陌生的日本作家,他的《伊豆舞女》和《千隻鶴》都爲大家所熟知。他是一位新感覺派作家、著名的小說家。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因祖父母和姐姐相繼死去,自己有飄無定所,心情憂鬱成疾,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在後來的創作中就形成了一種陰鬱的特色。在他早期的作品裏,主要是反映一些社會想象,但是由於後來受日本古典文學和禪宗思想的影響,逐漸脫離現實,而頭腦中的封建主義思想開始有所發展。《雪國》這部小說被認爲是他前後期思想的分水嶺。

熱烈般的愛着島村,但島村最多把駒子當做是朋友罷了,只是他在旅途中無聊消遣的玩伴,在駒子身上展現了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對於生活的熱愛,而島村身上展現出一懶散、懈怠悲哀着生活在虛無中,島村和駒子對於生活的.態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從側面烘托了駒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國》中運用了西方的現代主義和日本傳統文學的多種藝術手法,創造出了一種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獨特意境。

在我看完小說後,我又看了電影版的《雪國》。在電影中故事有一些不同,表現的方式更加的直白。在讀小說時我對於小說人物之間的微妙關係有一些不理解,但是看過後,我就對這個故事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

在島村和葉子的關係中,他們總是若即若離的關係。島村對葉子有好感,但是有沒有更進一步的追求,只是會有時問問駒子關於葉子的事情。在駒子含糊其辭時他也沒有怎麼去深究。在葉子爲了救人而從二樓摔下來時他也只是看着駒子和葉子抱在一起,對葉子感到同情,沒有什麼太多情緒流露。顯然島村對於葉子只是有一些好感而已。

雪國讀書筆記12

《雪國》中的徒勞

在《雪國》的這部作品中,徒勞這個詞出現了很多次,可以說是這部作品的關鍵詞。島村、駒子和葉子這三個主要人物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些徒勞的特質。作者筆下的三種徒勞結合三個人物各自的人物形象所表達的內涵以及其表現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島村的徒勞

雖然文中的徒勞多用於描述駒子,但是島村纔是徒勞這一關鍵詞的中心人物。川端康成從頭到尾都是採用的島村的視角來敘述雪國的故事,所有的徒勞都是透過島村看到的。島村自身的形象是一個家境殷實的公子哥,每天虛無度日,無所作爲,甚至“對自己也變得玩世不恭起來”。爲了逃避現實,島村開始沉迷於各種美麗的幻象。

幻象是美麗的,而現實是令人失望的,美麗的幻象永遠無法成爲現實。既然如此,人在現實中所做的所有試圖改善現實的努力便都是徒勞的,甚至島村“以爲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這便是島村眼裏徒勞的內涵。

島村原本是鐘意於日本傳統舞蹈的,甚至曾有過“投身實際運動”,推動傳統歌舞的改革的想法。然而當被人慫恿,需要在現實中真正做出改變時,島村卻突然轉向了西洋舞蹈。“他所欣賞的,並不是舞蹈家靈活的肉體所表現的舞蹈藝術,而是根據西方的文字和照片自家所虛幻出來的舞蹈。”島村從未真正看到過任何西洋舞蹈,他所熱愛的西洋舞蹈不過只是幻象罷了。從日本傳統舞蹈轉向西洋舞蹈,是島村拒絕改變現實,沉迷於幻象的體現,是島村式徒勞對其自身的影響。

駒子的徒勞

駒子的徒勞來源於對都市生活的嚮往的對島村盲目的愛。駒子自小便開始記日記,一記就是十幾年。而後又開始寫讀書筆記,即使只是與文學作品相差甚遠的婦女雜誌她也都一一做下筆記。即使只是在鄉下做藝伎,對於彈琴也從未懈怠過。“然而,她嚮往都會之情,如今也冷如死灰,成爲一場天真的幻夢”。駒子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在島村眼裏只是一種徒勞罷了,不會對她的.人生有任何實質性的改善,再怎麼掙扎,駒子也只能是鄉下的一個藝伎罷了。

而後駒子將自己對於都市生活的嚮往寄託在了島村的身上,從而不可自拔的愛上了島村。島村來自於東京,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且從一開始便將駒子看作是“好人家的女兒”,想要和駒子做單純的朋友。島村給予駒子的尊重和欣賞,給了駒子一種美好的錯覺,彷彿自己成爲了在都市生活的與島村平等地位的人。駒子就這樣義無反顧的愛上了島村,然而她的愛終究是徒勞的。“她對愛情的火一樣的熱情傳導到了島村身上,卻沒能讓島村像她一樣爲愛而燃燒起來”。作爲有婦之夫,島村不可能迴應她的愛,而作爲男人,島村也從未愛過駒子。無論是對都市生活的嚮往還是對島村的愛,與葉子永恆的幻象化的徒勞相比,駒子的徒勞都深深紮根於現實生活的,現實性的徒勞。

葉子的徒勞

葉子的形象是空靈的,自身便帶着一種虛幻美,彷彿是超現實的存在,是“島村幻想中心靈的一片淨土”。葉子將島村試圖喚回的真誠發揮到了極致:她對弟弟真摯的關心,對行男全身心投入的,無微不至的照料。葉子第一次用她那“清澈悠揚,美得幾近悲涼”的聲音呼喚站長時,她那真摯的、“盎然有餘”的情義就吸引了島村。

但是葉子對於島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島村一直對葉子心存敬畏,不敢過多接近。葉子的純善對於島村的空虛、麻木的內心是一種強有力的審判。“她無言而‘尖利地’一瞥,也會使島村感覺到一股窮視靈魂的穿透力。”然而在行男死後,葉子全身心投入的情感便也沒了歸所。就在她打算與島村一同前往東京開始一段新的生活的時候,一場大火奪取了她的生命。然而死亡並不是是她生命的終結,是死亡完成了她的內在生命的變形過程,是死亡讓葉子的美成爲了永恆。葉子作爲島村心中理想化的存在,以死亡的方式脫離出現實之外,成爲了最美的永恆的幻象,給予了島村式徒勞最強烈的震撼。“當他(島村)挺身站住腳跟時,擡眼一望,銀河彷彿嘩地一地,向島村的心頭傾瀉下來。”

《雪國》以島村的內心空虛、迷戀幻象的徒勞出發,看到了駒子對追求都市生活和愛情徒勞的付出,最終見證了葉子以死亡的形式成就了最終極的徒勞即從現實脫離成爲永恆的美麗的幻象。

雪國讀書筆記13

據說,《雪國》是歷史上最唯美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作品,我並沒有讀過所有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作品,無法斷言其是否是最唯美,我用了三個睡前讀書時間讀完了全篇,若非隔日必須上班,我必定會一口氣讀完全篇的。

《雪國》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人物關係也不糾纏,似乎,簡單地讀懂,並不算是一件難事,但是,這麼一部偉大的作品,是不是真的這麼容易被讀懂呢?

我以爲,想要去讀懂全篇,想要去領會作者的意圖,並非易事,實際上,關於閱讀文學作品,我始終認爲,領會讀者的意圖不是第一要事,讓自己進入劇情併發掘自我的內心纔是第一要事吧,畢竟這不是科學作品,本無需刻意考證作者的真實意圖,更何況,作者在寫作的時候,興許就是即興發揮呢?

《雪國》的文字相當細膩,描寫山的景色,描寫人的內心,還有人物的對白,無一不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作爲一名的藝術研究者,島村是自負的,同時也是自憐的。他似乎認爲,他對於藝術的的領悟是要領先於當代的,因此他是自負的,然而,卻也正因爲這自負,他似乎也因爲內心的孤獨而自憐了。在雪國,他遇見了身爲歌舞伎的駒子,並且獲得了她全心的愛慕。他愛駒子嗎?書中似乎一直在強調的是“不愛”,可是,他爲什麼又要一次次地專門爲了駒子來到這雪國呢?似乎,他並不是那種簡單的逢場作戲和及時行樂的世俗的男人,既然如此,這“不愛”便要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身爲歌舞伎的駒子,於原本應該逢場作戲的風月場所,卻莫名地傾心於島村,然而她知道這感情是沒有將來的,因而她的每一次出場,都是帶着複雜的矛盾的情緒的,或哭或笑,或柔或剛……駒子是一個不幸的女人,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卻又拘泥於世俗的偏見。某種意義上說,她是敢愛敢恨的人,她可以拒絕青梅竹馬的師傅的'兒子行男,也可以愛上一個本應該只是過客的島村。而其實,她一直是在逃避生活的,她始終是不敢直面生命的。

在全篇中,葉子出現的次數並不多,卻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開始護士生涯,照料的第一個病人是行男,卻不得不面對其死亡的結局,這給她的內心造成了極大的創傷。她也是一個,內心極度脆弱的人,以至於她會央求島村將其帶離雪國,該是因爲內心太痛苦以致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了吧?不然怎麼會隨意地央求一個陌生人?最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結束了葉子的生命,這對她,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結局呢?

人生,本不會總是事如人意的,順着心意,能走多遠,便多遠吧!實在走不動了,命運自會做出合適的選擇!

雪國讀書筆記14

一個百無聊賴的假期,翻閱書架,無意中發現了這本之前從未看過的《雪國》(這本是大姐買回來的書),可能是因爲無人打攪,仔細咀嚼,熬了一個晚上,終於被我給看完了。

作者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在大阪,於1972年自殺離世。幼失怙恃,緊接着後祖父母和姐姐相繼病逝。歷盡人世滄桑和世態炎涼的他養成了一種孤獨憂鬱沉默的性格和對世事漠然的態度,因此,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不管是《伊豆舞女》和《招魂祭典一景》等,都蘊含着對下層婦女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社會現象。但是,由於他後來受日本古典文學和禪宗思想影響很重,逐漸脫離現實,以致原來殘留於頭腦中的封建主義思想不但未能減弱,反而有所發展。《雪國》這部名著,可以說是他這種前後期思想變化的分水嶺。

《雪國》以自幼在東京工商業區成長,是一個地地道道吃祖產的富家子弟(有錢又閒的舞蹈研究者島村)與一位藝妓(嚮往美好生活有一定毅力的駒子)和一位純情少女(純潔善良的葉子)之間的感情糾葛,向我們展現出一個虛與實、現實與非現實的交融的美的哀怨和冷豔的世界。

《雪國》自始至終都帶着一股清淡風雅的悲情曲調,這種悲傷不是刻意描寫出來的,而是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這很顯然與作者對當時世界的思考有關,也與作者的生活成長背景有關。作者把這種感覺直觀地描述出來,便是對純粹美的一種探尋,更是對自我的一種追尋。另一方面,作者在文中也展現了自我清靜空虛的一面,這種空虛與之前所說的悲傷調子是相互呼應的。在我看來,這更多的來自於作者的精神信仰,書中前言提到過作者對禪學和道學的研究,我想這兩種講究寧靜與頓悟的學派必然給予了作者思想根源上很大的支撐。或許,正因如此,書中所講的可能是較爲“腐朽”的故事,但卻絲毫不影響作者表達出一種思想性上的高雅。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

小說開篇以島村獨自乘火車來到雪國爲開端,寫得簡潔而突兀,也暗示了故事發生的平凡與不經意,而這種語調也渲染了全書的氛圍,冰冷的場景加以簡短介紹可以等同爲淡淡的悲傷,全文都是運用了這種表達方式,用近乎吝嗇的語言爲淒冷張本。這種寫法不是同一般小說一樣運用故事性吸引讀者的思考,而是運用寫作手法發散讀者的思考,這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小說過於注重故事情節內容的庸俗性。透過開篇第一句話的描述,我們似乎能感覺到雪國的虛無感,似乎能感覺到全文唯美的感受的表達。

“駒子發出瘋狂的叫喊,島村企圖靠近她,不料被一羣漢子連推帶搡地撞到一邊去。這些漢子是想從駒子手裏接過葉子抱走。待島村站穩了腳跟,擡頭望去,銀河好像嘩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了下來。”

這是小說的結尾,其與開端的手法是相近的,都帶着突兀的'感覺,但與開端相比,結尾已不再是原有的平靜,當全文的情節在有意無意的反覆的時候,作者恰當的安排了一場火災,並將此作爲全文的結尾。島村面對葉子的死表現出了反常的平靜,我想這種平靜與小說通篇所貫徹的清靈頓悟感是有聯繫的,島村好像從葉子的死中有所領悟。到這裏,小說似乎進入了一個高潮,其實也是之前暗淡的悲傷的延續,“傾瀉的銀河”與開頭的“雪”都在爲小說的整體氛圍推波助瀾,但不同的是,“銀河”是在作者進行了全文的思考過後的意象,“銀河”雖然宏大,但卻飄渺虛無。文章至此又走入了另一個虛無的境界,而這種虛無較之開始已經是一種昇華過後的了。小說在最後從之前延續的悲傷的縛束中解脫出來,形成了一種清冷的自由感。這裏可能表達了作者對自我內心真實想法的一種思考,但我認爲小說人物中並沒有作者自我意識的原型,而整篇小說的氛圍纔是作者內心的部分的寫照。

此外,小說第六章段末這樣寫道:

“這樣的日子裏連音色都不一樣啊!”駒子仰頭望了望雪後的晴空,只說了這麼一句。的確,那是由於天氣不同。要是沒有劇場的牆壁,沒有聽衆,也沒有都市的塵埃,琴聲就會透過冬日澄澈的晨空,暢通無阻地響澈遠方積雪的羣山。雖然她自己並不自覺,但她總是以大自然的峽谷作爲自己的聽衆,孤獨地練習彈奏。久而久之,她的彈撥自然就有力量。這種孤獨驅散了哀愁,蘊含着一種豪放的意志。

在島村看來,駒子這種生活可以說是徒勞無益的,也可以說是對未來憧憬的悲嘆。不過這種生活也許對她本身是有價值的,所以她才能彈出鏗鏘有力的琴聲。島村靠耳朵分辨不出她那纖纖素手的靈巧工夫,所以僅從絃音裏理解她的感情。但對駒子來說,他恐怕是最好的聽衆了。的確,島村雖然選擇玩世不恭的遊戲生活,可是,他卻尊重駒子的思想和人格。或許,也正因如此,讓駒子感受到他的不同。

駒子喜歡寫日記,喜歡把每天發生的事,讀過的雜誌都寫在日記本上,即便發生的事不光彩,讀的雜誌也只是簡單記錄作者任務關係等,她也一直堅持着,這或許與她堅強的毅力和超強的求知是密不可分的。這也讓島村震撼了,但島村心裏仍然掛念着葉子,這或許就是駒子的悲哀!生存是徒勞,愛情是徒勞,一切都是徒勞,但是她還是堅持着,嚮往着。不得不說,駒子的這種韌性讓人折服,令人欽佩!無論身處哪個時代,駒子不依不饒、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是值得提倡學習的。

轉過身,我們再來看作者筆下那純潔善良的葉子,她是唯美的,長得美、聲音美、在火車上照顧行男美、就連從樓上跌落都是美的(地上潔白的雪景,天空燦爛的銀河,襯托着火花的飛舞,一個女人的身體,正直落下,僵直的身體在半空中落下,變得柔軟了。然而,她那副樣子卻像玩偶似地毫無反抗,由於失去生命而顯得自由了)。島村一直留意着葉子,而葉子卻一心念着行男,就連行男死了,他還每天堅持爲他上墳。這也意味着葉子最終還是會追隨行男離去,而葉子又是駒子的精神寄託,因此,葉子最後的離去也反襯出駒子精神的離去。

島村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折射了兩位女主人翁,同時,也反映了當時醜陋的社會形態。這兩個女人都對自己的愛人有期待而無要求,愛得直接純粹。但這樣的愛情是有前提的。對於駒子來說,且不說行男是不是她爲了救助而甘爲藝妓的未婚夫,行男的行將就木之驅和最後的死亡使得她完全可以自由地愛島村,可以幾乎無顧忌地表達。而嬌蕊與振保的愛更是萌生在嬌蕊的丈夫出差去新加坡的這段男性空缺的時期。這期間的嬌蕊是相對自由的。而且,她有夫之婦的身份爲振保提供了足夠強大的安全感和說服自己跟她偷吃的重要理由。這幾乎可以說是這場紅玫瑰之戀發生的先決條件。很難說振保是否愛上了嬌蕊,不過這至少是讓他難以忘懷的一個女人。而島村大概是喜歡駒子的,因爲她的潔淨。這是川端康成反覆強調的最初的情感動因。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是“女人給人的印象潔淨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腳趾彎裏大概也是乾淨的”。以嚴寒的雪國和極度難得的縐絲作爲象徵性的襯托,除了與日本嚮往冷寂的藝術追求相關外,或許也是爲了凸顯駒子雖是藝妓卻有着不一般的淨。

縱觀全書,雖沒有什麼大的曲折波瀾,也沒有什麼特別華麗的辭藻,卻在幽豔、光潤的文體底層,如同透過那細細的網眼,充分地展示了充滿通透力的描寫,就好像是一團霧霾從我們的內臟中瀰漫開來,並且滲透到我們的內心深處。他讓我從中吸收了在其它書中無法吸允的文學知識。樸實自然、清晰明瞭、言簡意賅是我對《雪國》一書的初識,然而這種認知卻須待細嚼慢嚥、咀嚼消化,正如《雪國》這部書一樣,具有着極其深厚的內涵,值得細細品味。

雪國讀書筆記15

“穿過縣境長長的隧道,便來到了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川端康成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純粹、潔淨到幾近虛無的雪景。高遠的星空、盈盈皓月,皚皚大地——帶給我的感覺是有種教堂般聖潔和空靈感,而在教堂般聖潔的佈景下反映人性的種種掙扎——這便是莫大的碰撞衝突,給故事增加了戲劇性和張力的'同時,也渲染一種的悲劇感——和宇宙的絕美相比,人的宿命、人的渺小。

在評論本書時常提到“物哀”,依我對可稱其典範的《源氏物語》的理解,所謂“物哀”便是觸景生情,在外物的感知中發現自己內心的情感,是自己和景物產生共鳴的狀態。在上文我說本書的故事和自然環境產生了衝突,而自然與人心和諧共鳴怎講?我認爲,正是因爲人內心的掙扎,才讓作者發現、強調雪國環境的聖潔——是人賦予自然,這片雪國悲哀、悵然的情感,而不是自然給人平添悲傷。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寫景時把天地萬物和自己聯繫在一起——這麼看,作者纔不是因爲在教堂下描寫人性種種而自覺渺小可悲,而是把宇宙都當作自己內心的註腳。注意我對“作者”和“主角”的提法,這就涉及小說中敘述者和隱含作者的微妙區別了。摘抄最後一句:

“待島村站穩了腳跟,擡頭望去,銀河好像嘩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了下來。”

銀河好像嘩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了下來。真是筆力萬鈞。

我覺得若把《雪國》的環境具像化,與之環境氛圍很相像的新海誠的《秒速五釐米》第一話《櫻花抄》,列車劃過茫茫雪地的一幕直擊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