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慢教育-還孩子一片自由天空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育隨筆-慢教育-還孩子一片自由天空,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隨筆-慢教育-還孩子一片自由天空

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短短的幾句話間充滿了教育的智慧,教育是慢的藝術,面對孩子,我們需要從容的等待,在孩子身旁陪伴他靜靜的成長。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是一項慢速作用的過程,孩子的世界有着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樣,而要想很好地觀看這個世界裏的風景,“慢”是最爲重要的,慢慢地等待。

一、慢教育的概念

張文質先生說過: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說: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爲教育,正是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陶行知曾說:讓真的教育成爲心心相印的活動,從心裏發出,打到心靈深處。

做爲一線教育的教師,我清楚的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背後所包含的教育理念,遵循學生髮展的規律,遵循人才成長的規律,遵循教育本身的規律,而慢教育則是恰到好處的強調了這種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正如盧梭所強調的,教育必須依照兒童的內在自然的發展秩序,以兒童的內在自然爲依據使兒童得到發展。葉聖陶也曾說過:“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是的,工業產品沒有生命,農作物則不然。受教育者是人,人是有生命的,人的成長就像植物和動物的生長一樣,每個階段都有其不同的特點,有他自身的.規律。教學應該是學生自我發現、自我思考的過程。正如葉瀾教授所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行: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

二、慢教育的現象觀

隨着社會的發展,就業,生存壓力不斷加大,教育的步伐也在不斷的突飛猛進,爲了不讓學生落後,老師不肯“慢”導致的結果使得教育教學的內容不停的加大容量,加快節奏;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不願“慢”,於是從小就給孩子承擔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的壓力,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慢一步,這種現象從幼兒園就開始形成了一種風潮,經常有家長離園時間早早的就來到幼兒園將孩子接走,去上一些舞蹈班、美術班、少兒英語班等等各種興趣班,而很多時候,家長自以爲煞費苦心的爲孩子考慮,卻不曾真正的問過孩子到底喜歡什麼?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興趣班,那些什麼興趣班都沒有學的家長們也按耐不住了,紛紛來諮詢老師:“我想讓我們家的寶寶上個興趣班,學什麼合適呢?”孩子們之間也會交流,有的孩子很自豪的說我在舞蹈班學會什麼什麼舞蹈?有的孩子則會愁眉苦臉的跟老師說:“我今天不想畫畫了”,孩子們的確多才多藝,但卻並不享受自己的愛好。“因爲這些奪走了他們玩樂的時間,可以看出很多時候都是家長們的一廂情願,將自己的夢想或是愛好強制的灌輸給孩子。

大家總會認爲“快”比“慢”好,從而無視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很具體地列舉了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目標,例如3—4歲的幼兒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而4—5歲的幼兒則能以匍匐、膝蓋懸空等多種方式鑽爬,5—6歲的孩子就能以手腳並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網等,如果我們讓孩子三歲開始學輪滑,其實孩子的骨骼並沒有發育好,輪滑會傷害到身體。太早學芭蕾也是一樣,對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戰。就好比過早的讓孩子學習繪畫的技巧,即使你告訴了他,大海應該是藍的,太陽應該是圓的,無形中遏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更是一種時間上的浪費。

三、實施“慢教育”的策略

(一)、讓孩子慢下來,在蹣跚中享受童年

說到童年,腦海中出現了一個畫面: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的叫着夏天,草叢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着長大的童年……”孩子的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天真快樂的。

作爲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導着,我們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盡情的享受自己快樂的童年時光,而不是嘴上說着爲孩子的未來着想,心裏是爲了跟風攀比,逼着孩子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慶幸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在幼兒園裏我看到了孩子們童年最歡樂的時光,在這裏,孩子們沒有作業的負擔,沒有分數的壓力,有的是和同伴分享玩具的幸福,和老師共同玩遊戲的快樂,孩子們有權利享受自己的童年,最爲老師,我們應該做的是“寓教於樂”,將認知、情感、技能技巧溶於遊戲之中,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做爲家長,更多的是靜下心來觀察,耐心的傾聽孩子的心聲,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讓自己做自己想做的,想自己所想的。

(二)、讓教師慢下來,在耐心中等待成長。

真正的園丁是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他們知道每種花都有自己的特點,只是開花的早晚不同。如果你家的花到了冬天還沒有開放,也不要着急,沒準他是一棵鐵樹呢!

經常聽到老師在組織幼兒一日生活活動時會說:“某某小朋友,你快點喝水,喝到現在還沒喝完”“你都這麼大了,還不會自己提褲子嗎?”“小朋友都吃完飯了,你快點吃”,“這個圈圈都跳不過去,你別跳了”殊不知當你慢下來聽才知道,這個沒喝完水的孩子,他今天喝的是第二杯水,不會提褲子的小朋友今天衣服穿的很緊,而他已經很努力的提上了最裏面的一件褲子,飯沒吃完的小朋友今天的飯菜是他最不愛吃的菜,爲了不讓自己挑食,他慢慢的在吃完,不會跳圈圈的小朋友,是因爲骨骼發展慢。我們口口聲聲說着孩子成長慢,做事慢,卻不願停下來聽聽孩子怎麼說,孩子的手還很小,別要求她可以把衣服疊的整整齊齊,孩子的腿還很短,別要求他可以跳的比你高,跑得比你快,孩子的年紀還很小,請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去慢慢的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孩子的感情還很脆弱,請多給他們一些呵護和愛。孩子是一個未發展成熟的人,他在慢慢成長,我們需要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快樂,慢慢地等待孩子成長。

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着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下來才能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

(三)、讓家長慢下來,在期盼中收穫幸福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細膩的呵護和理解,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陪着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裏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更是讓我們也從中收穫到了幸福。

作爲家長,不吝嗇給孩子表揚與獎勵,多用鼓勵的話語激勵孩子,只有你的自信與滿足,才能帶給孩子肯定,給予他們成長的動力。

)、慢教育在教學中的應用

孩子,你慢慢來。你獨一無二,與衆不同,你有權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長。

孩子,你慢慢來。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成熟需要時間。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並不樣樣領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爲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

“慢教育”是順應“生命教育”、“幸福教育”的教育理念,關注心靈與心靈的觸碰,在看似閒適散漫的步調下,追求浸潤生命、豐富心靈。

在教學中,當老師的微笑讓孩子們得寸進尺的時候,當老師的“好脾氣”讓孩子們有恃無恐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會生氣、會呵斥、會懲罰、會指責、很難再保持優雅的風度,這時我們的負面情緒會傳染給孩子,從而讓孩子對我們失去信任,對學習失去興趣,這時候,慢下來會有額外的發現。曾經帶着孩子們上手工課《摺紙飛機》,我講授完了方法以後,孩子們紛紛自己動手摺起來,一會兒時間能力強的孩子已經摺好了,紛紛在想在班裏放起飛機,還有很多孩子沒有摺好,這時班裏已經無法安靜下來了,有的孩子想試試自己飛機能不能飛起來,有的孩子很想試試可是卻不敢,爲了給沒有折完的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空間,同時滿足摺好的孩子放飛飛機的慾望,我就把自己摺好的飛機放飛到教室外面,孩子一看我的飛機飛到外面去了,全部瞪大眼睛看着我,這時我告訴孩子們:“看老師的飛機飛到外面去了,教師的空間太小,空間流動差,飛機飛不起,而且還會影響到其他小朋友,你們想到外面去放飛機嗎?”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願意,於是我讓每個孩子拿着自己的飛機跟着我一起到操場,在偌大的操場上,孩子們玩的很開心,不停的在探索着怎樣才能讓飛機飛的更高更遠……

看到孩子玩的不亦樂乎,更重要的是那些想嘗試卻又不敢嘗試的孩子給予了他們一次嘗試的機會,每個孩子在探索中玩着,在快樂中探索着,給我更深的感觸就是耐心、敏感、剋制、及清醒的邊界意識,是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同時還有樂觀的態度、臨場的智慧。

因爲我們需要給教育找一個生活的原點,一個探索的源頭,一個快樂的場所,時刻保持着從容的心態去面對教學中出現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