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思《鎮魂》讀書筆記

每次看完神話體裁的小說或電視劇,就會大腦一片混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許是這個體裁獨特的魅力,愈是宏大玄妙愈回味無窮。從《花千骨》到《鎮魂》,從十方神器到洪荒四聖,已過三年。P大引用了很多神話典籍,《鎮魂》結局部分的高潮讓我淚流滿面。我很想整理思緒,略記一二。

淺思《鎮魂》讀書筆記

初次讓我認同的是劇裏面的一句話,原句忘了,但大意是:“人生沒有絕對的善惡和公平,遭遇些什麼並不重要,關鍵是以後以一顆什麼樣的心生活。”的確,遇到不公平或挫折後,悲天憫人、仇恨報復纔是最蠢的,這樣豈不是與哪些小人別無二致了?善惡乃一念之差,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纔是正道。你看老趙家的沈巍,他就是這麼一個令人敬佩的.“人”。

“人這一生,只有兩件事值得自己赴死,爲天下家國成全忠孝道義,爲知己成全自己。”這是小說裏第一句讓我感觸深的話。我絕對贊同,生命可貴,以道殉身,爲信仰一往無前;知己難逢,爲心意相通之人義無反顧。後來知道了斬魂使的過往,更覺得這話一字千金。女媧作后土、神農變凡人、崑崙化鎮魂燈,他們的犧牲皆是因爲神的天性——愛人,愛世間萬物。唯有沈巍,無魂大煞之人,本不必爲大義甚至是小我犧牲,可偏偏是他,說出這番話,更令人敬佩。這期間一定離不開萬年來覽聖賢書,修聖賢之道。

“鄧林之陰,初見崑崙君,驚鴻一瞥,亂我心曲——巍筆。”好的愛情真的是相互成就。其實他們真正相見不是鄧林,而是剛出生時的大不敬之地。萬年前,崑崙左肩魂火生成鬼族,女媧造人的泥土生兩鬼王。這難道不是善惡同源嗎?此時,其中一個少年睜開眼睛,透過大封口看到神農和一抹青影,那時,少年已經見過他了。少年明白他的存在不被三界認可,想問崑崙君什麼纔算生命,這算是前因吧。鄧林初見,崑崙並沒有輕視他,而是替他取名,帶他走過洪荒大陸,救人、拼殺,這段遊歷少年耳濡目染。後來崑崙元神鎮大封,時常給他講故事這算是教化吧。後來鬼王授崑崙筋,成了識善惡、辨忠奸的斬魂使。爲了和心愛的人相配,斬魂使以尷尬的身份獨自守承諾萬年,以身殉大封,天降大功德,終於生出三魂。在得到趙雲瀾和他同生共死的承諾後,他決定一個人默默承擔,當他消除趙雲瀾記憶的時候,無人不爲之動容,落淚。

讀完小說,沈巍這個形象,最令我難忘。如果要簡單概括,那一定是:克己復禮以成仁,以身殉道生三魂。也許崑崙魂火生雙生子本就是個對比。決定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從來都不是遺傳,而是主觀能動性。從黃泉污穢之地生,卻出淤泥而不染。處茹毛飲血之地卻不同流合污。他是鬼族唯一有良知、獨善其身的人。後來剋制天性,明善惡、辯是非、知禮儀、講仁義,萬年養成的習慣終成君子端方的沈教授。這期間離不開他要配得上崑崙君的真心,也離不開自己萬年的修行。文學院的沈教授博古通今,一定讀過許多聖賢書,也願做個君子。就算世人(當然除了趙雲瀾)都輕視他,也依然做自己認爲對的事,只求無愧於心。多麼坦坦蕩蕩,比那些俗人強多了。道雖衰,萬年來也要堅守,終於以身殉道成就了自己,生出三魂,也可以和心愛的崑崙君長相廝守。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小概率事件,萬年來他所承受的比一般人要多。真是求仁得仁。可見,天無絕人之路。看到番外篇的稱呼,大家從最初的斬魂使、大人,到最後的沈老師,真的親切了不少。這件事是有伏筆的。趙雲瀾眼睛失明後,開了天眼,他能看到一些有靈的東西,也能看到人的三團魂火。同時他看到廚房裏,斬魂使脖子上的大神木芽,還有心裏鮮紅的血液和功德筆字符。雖然最後被捲進多數黑暗中,但至少證明斬魂使也是有靈的。

我專門百度了一下何爲三魂,也思考了何爲生命,真是個費腦子的哲學命題。但是無論如何,常懷仁恕二心,行忠義之事就算不辜負生命。看完小說最後一頁,我腦子裏莫名想起一句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趙雲瀾邋遢不修邊幅卻不畏生死,有開拓精神。郭長城常行善事卻不求功德,不爲自己。沈巍重義守諾,克己復禮卻從不在乎名,只求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