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憶存的的感恩情感散文

我要聊一聊我的父母。

一輩子憶存的的感恩情感散文

跟很多外出務工的子女一樣,每到寒暑假,都會早早的收拾行囊,歸心似箭地來到父母務工的城市,在昏暗潮溼的出租房裏等待着久違的疼愛,那種感覺,整整讓我回味了整個高中時代。

可是,父母總會叮囑於耳邊:“在父母身邊長不大,要獨立,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未來的路還得你自己走,我們不能陪伴你一輩子。”話雖有理,但對於家的依戀始終難以釋懷。那段時間,我揹着父母,生活異常節省,積攢了自己小金庫,買了一部可以拍照的手機。趁着父母不注意和目光轉移的瞬間,不住地按下快門,拍下了許多父母的笑容和日益增多的白髮。父母不在的時候,我又拍下了很多家裏的佈置與我帶回家裏貼在牆上的大紅獎狀。

人終究要走向獨立。後來,我上了大學,很快,我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並很好地融入了集體,甚至,有時候,會忘記與父母每週通一次電話的約定。過來,因爲家中要給我的哥哥蓋婚房,父親便要經常往返於務工與老家之間。而每次返鄉,父親都會首先來到我的城市來看我,手中還帶着一罐我最愛吃的母親做的醃菜。每一次,我都會帶他去看我的大學,宿舍、食堂、操場的位置他都熟記於心。不經意間,我發現了父親的“小動作”,他像極了曾經的我,趁我俯腰轉身時偷偷地拿出手機笨拙地拍着我的照片。而我,假裝沒有看到父親的拍照,生怕打破這一份父愛與感動。

後來,我與父親臥榻夜談中聊到了給我偷偷拍照的事情,他笑開了花,像孩子一般說道:“這可是跟你學的啊!你當初要離家了趁我不注意不也給我拍了很多照片嗎,你的強忍淚水、故作堅強我都知道。”我不禁紅了眼眶。

還記得小的時候,一直想學一門樂器。父母一直沒有同意,說玩音樂會耽誤了學業,很長時間,我都耿耿於懷於父母的偏見和不通情理。學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增添藝術氣質,從小培養的話會日後影響巨大。前不久,父親告訴我說,他看電視上那麼多人多才多藝,自己也想學個二胡吉他之類的樂器,即將奔五的人逐漸有了對彈奏樂器的喜好,着實讓我吃驚不小。我頓了頓說:“我支持你學,現在學由不晚,只要每天肯花時間練習,一定可以學好的。”父親聽後怯怯的說:“唉,當時讓你學樂器就好了,這個時候你都當我老師了,現在家長都十分注重兒童的全面發展,其實我挺後悔沒讓你學的。”我說:“爸,我一點都不怪你,你要好好學啊,說不定我們到時候可以搞個樂隊呢!”說完,我和父親都笑了。

還記得小的`時候,一直想出去旅遊,看看外面的世界。父親也是一直沒有同意,理由是工作緊、沒時間、有其他安排,諸如此類。在好奇心勃發的年紀,始終保持着對中國大好河山的強烈嚮往,每次提出要求,父母總是不願意陪同,自己也生性膽小,自然不敢貿然行動。後來,我長大了,有了充裕的時間,幾年下來,積攢的火車票都堆了小山。每次回來,我都會跟父母講述外外面的世界有多麼令人流連忘返,還有一路上登上黃山的喜悅、青島海邊的清涼、紫禁城裏的雄壯肅穆......父母不由的輕嘆:“年輕真好。”又將是一年的五一節假日,母親提前一個星期便撥通了我的電話:“我和你爸準備去南京玩,也想出去看看,想讓你跟我們一塊去,你可有時間?以前都沒有在一起旅遊過,這次說什麼都要一起旅遊一次。”我說:“好,一定。”母親喜出望外。

有這樣的父母真好。

想起父母的暮年,行動不便、臥牀病痛時,願我們都會想起我們的牙牙學語,也會像曾經的父親一樣,喂他吃飯、扶讓走路、爲他打傘、逗他開心。這是一種愛的接力、一輩子憶存的的感恩。

一次與好友小莉聊天,小莉跟我說起了不顧家人反對去外地打工的經歷。她說:“每個人都需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去年我執意去外地打工,代價是我媽去世時我都不在她身邊。我回去的當天,陪我爸、我叔、我舅舅他們去看墓地,最後連流眼淚的力氣都沒有。”永遠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親情也是。還好,你們都還在。

我們從牙牙學語到成家立業,這期間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的操勞與付出。沒有他們的操勞與付出,就沒有今天的我們,是父母用他們無私的愛把我們的生命託得很高。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有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時候,我們爲了追求財富和利益,卻忽略了最真摯的親情,也忘記了我們的身後,其實有着父母無盡的思念和牽掛。

時間過得太快,我怕我盡孝的腳步遠不及父母老去的速度。我與你們還有一個用一輩子銘記的約定:一起完成未拍的合影、未遊的山川、未吃的美食、未組的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