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散文

李白曾有詩曰:“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雲。”王維則雲:“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見,登高自古便有賞景懷人之意,而且人們往往喜歡於九九重陽登上高山,俯城望天幕,邀月懷故人。

登高散文

登高山確有其妙處,一則山高人爲峯,俯瞰夜色,彷彿瞬間便有四海歸心之胸懷;二則可站在離天空最接近的地方,與明月對話,聽星子迴響;三則感受熱鬧,尤其是重陽節前夜,這佳節氣氛更隨人聲沸騰,如當夜燈火翻涌。

重陽節登圭峯山是葵鄉風俗,作爲土生土長的新會人,我自有這體驗。然而,這種在人縫中穿插的活動又未免有些喧鬧,偶爾即可。於我而言,登高最安靜且最親切的地方,是自家天台。

天台不大,卻足以容納天地。我常常獨自登臺,夜觀天象。誠然,我非懂天象之人,望之,乃觀雲捲雲舒,星隱星現。若然是黃昏,天清氣朗之時,就更有一番絢麗之景。夕陽西沉,餘暉在遠山與高樓之間滑過。雲彩翻涌燃燒,如鳳凰起舞,天空一片嫣紅。待陽光漸漸藏於山下,月亮便在天的另一邊悄悄露出玉臉,彷彿一位淘氣的小姑娘,躲在雲簾後窺視着這一切,然後於不知不覺間素裝登場,跳到你面前。此時,夜色降臨,紅雲逐漸消散,月亮便化作一盞明燈。默然轉身,忽覺街燈正吞吐着細針般的'光線,高樓大廈也披上了霓虹衣。車燈帶着鳴響由遠而近,把街道畫得很亮。眺望遠山,林子亦已沉寂,沿路的燈火伏着山背蔓延搖曳,似乎仔細去聽,便覺其正搖響如風鈴。把目光重新移向夜空,星子也開始明朗起來,彼此閃爍,彷彿東邊的這一羣正呼喚着西邊的那一羣的名字。若童心未泯,便該閉上眼睛雙手合十來對星許願。這想法固然有些天真,卻天真得很浪漫。

當然,浪漫不能獨享,當你睜開雙眼,也許家裏的花貓與黑狗已在你腳邊,或追逐打鬧,或安靜地看着你,等待着什麼。類似經驗母親最有發言權。有時夜晚飯後無事,母親會走上天台,於夜幕與小板凳之間打開手機,瞭解各路諮詢,似乎茫茫宇宙,盡在一掌之中。這樣的時候,花貓與黑狗便總會乖乖地分臥兩旁,紋絲不動。一旦母親起來,它倆就隨即站起,緊緊跟隨。

天台的一邊放滿了盆景,當中許多是爺爺留給父親的。對他來說,登上天台給盆景灌溉或修剪,多少是跟爺爺在天之靈的一種對話。賞景懷人,父親平凡的背影,凝聚着登高的傳統人文意義。

晚飯時分,擺上桌椅,天台便即可變成露天飯廳。浸潤在絢麗的黃昏下,一家人染上的不僅是一抹夕陽,更是幾分詩意。飯後撤盤換杯,泡上一壺熱茶,把盞臨風,望雲淡星稀,舉杯邀月,歌人生幾何。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登高也不在高,在乎的是一種心境。其實,春去秋來,花開花落,人生變幻無常,登高,無論是祈福避邪,還是賞景懷人,求的是一家團聚,是心境上的一份平靜。一切喧囂過後,平淡是真。

這時,我想起天台的一盆盆景。那是一株雞蛋花,花數月前已開,雖寥寥無幾,但花瓣潔白可愛,抹上夕陽,別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