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讀書筆記

困難中孕育着機遇——愛因斯坦

幸福的方法讀書筆記

無知,與複雜無關,對此我不屑一顧,簡單是對複雜的超越,對此我奮不顧身。這裏所指的簡單,是經過探索和研究以及深思和測試而得到的驗證本質性結果,而不是那些沒有根據、憑空猜測的結論。

2.至繁歸於至簡。——達芬奇

“我是否幸福?”這個問題本身就暗示着對幸福的兩極看法,我們要麼幸福,要麼不幸。

在這種理解中,幸福成爲一個終點,我們一旦達到,對幸福的追求就結束了。但實際上,這個終點並不存在,對這一誤解的執著只能導致不滿和挫敗感。

3.“我怎樣才能更幸福?”這個問題,不但吻合了幸福的本義,還表明了幸福是一個長期追求、永不間斷的過程中的某一段。

4.《怎樣全神貫注地生活》一書中,提供了一些有關“改變”的不同看法:他們認爲。“建立習慣要求確定行動的細節,並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這需要深度價值觀的支撐。”

5.建立習慣:

對大部分人來說,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們每天都會準時刷牙。如果我們要追求幸福,認清它是最有價值的目標,我們需要爲它建立習慣。

6.一旦你確定了新習慣的內容,先把他們寫在你的筆記本上,然後開始行動。剛開始可能並不容易,但通常只需要30天以內的時間,一個新的習慣就可以固定下來,變得像刷牙一樣的自然。

7.我們的習慣造就了我們。卓越不是一次行爲,而是一種習慣。——亞歷士多德.。

8.人們一般抵制建立習慣性行爲的原因,常常是覺得它們會限制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但是如果我們不把活動變爲習慣和規律,通常我們永遠不會再去嘗試它們,結果往往不是順其自然,而是讓我們變得被動的生活。

在一個有規劃、有規律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妥善地安排時間,爲更好的發展我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提供時間保證。

9.研究表明,把那些感激的事情每日記錄下來的人——每天寫下最少五件值得感激的事——確實對生理和心理都會起到較高的健康影響。

10.每晚在入睡前,寫下五件讓你感到快樂的事——一些讓你感激的事。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從一頓飯到與一個好友的暢談,從工作到信仰。

11.當感恩成爲一種習慣,我們會更多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會把它們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此練習可以與愛人、子女、父母、同胞共同完成,共同表達對生活的感激可以讓關係更加親密和諧。

建立可逐步實現的習慣,讓生活的部分內容習慣化,可以這樣認爲:簡單生活就是幸福。

第二章 協調現在與未來

每個人都有天賦的幸福的機會,關鍵是我們如何使用他們。——克勞得

1. 四種不同的人生態度與行爲模式

① 享樂主義型:注重眼前的快樂,逃避痛苦,不爲任何可能發生的負面後果而擔憂。(垃圾漢堡)

② 忙碌奔波型:犧牲眼前的幸福,爲的是追求未來的目標。(素食漢堡)

③ 虛無主義型:有一種人對生命已經喪失了希望和慾望,他們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對未來沒有任何期望。(最差的漢堡)

④ 幸福型:生活幸福的人,享受當下所從事的事情,而且通過目前的行爲他們可以獲得更加滿意的未來。(理想漢堡)

2. 忙碌奔波型:

爲什麼有這麼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此型人所相信的就是成果比情感上的快樂更重要。我們習慣性地去關注下一目標,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後導致終生的`盲目追求。我們從不會因爲過程而受到獎勵,能否達到目標纔是衡量一切的標準。社會只褒獎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努力着的人——只看終點,而無視過程,然而一旦達到目標或成功之後,我們經常把放鬆的心情解釋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艱難,成功後幸福感就越強。但這只是快樂,不等同於幸福,可稱“幸福的假象”,它們來自於壓力和焦慮的消除,無法維持長久,因爲它本身就是和負面情緒共生的。

例如,一個人頭痛好了之後,他會爲頭不痛了而高興,但這種喜悅來自於痛苦的前因。當痛楚消散,我們會把健康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事,病癒的喜悅早已消失。

“忙碌奔波型”的人錯誤地認爲成功即是幸福,目標實現後的放鬆和解脫即是幸福,因此他們不停地從一個目標奔向另一個目標。

3. 享樂主義型:

此型人總是尋找快樂而逃避痛苦,他們認爲一個充實的生活就是不斷地滿足自己各種各

樣的慾望。由於享樂主義者只看重眼前,短暫的快樂有時會讓他們失去理智,比如吸毒。享樂主義者根本的錯誤在於將努力與痛苦、快感和幸福等同化了。完全沒有挑戰的享樂主義者的生活不可能帶來幸福。

人類最好的時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標的過程中,把自身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之時。

4. 虛無主義型:

代表了沉迷於過去,放棄現在和未來的人,他們被過去的陰影所纏繞。這種心態被稱爲

“習得性無助”。人非常容易陷入“習得性無助”,所以當我們失敗或無助時,我們經常選擇放棄,甚至感到絕望。

5.“忙碌奔波型”信奉的是“到達謬論”——即認爲只有在達成一個有價值的目標後,纔可以得到幸福。

“享樂主義型”的問題在於“快感至上”——認爲只要不斷地享受短暫的快樂,就算沒有未來的目標,也可以得到幸福。

“虛無主義型”本身就是一種謬論,對現實狀況的完全誤讀——認爲無論自己做什麼,都無法得到幸福。

6.如果企圖永遠幸福,可能只會導致失敗與失望。

並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同時爲我們帶來現在與未來的幸福。有時我們確實需要犧牲一點

快樂,去換取目標的實現,有些瑣事是無法避免的,就像學習、攢錢、努力工作都不容易,但確實可以帶來某種程度的長期成果。就算當我們必須得犧牲一些眼前的快樂時,也不要忘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不斷地去發掘那些能爲我們帶來即時的和未來的幸福感的行動。

7.真正的、持續的幸福感,需要我們爲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而去快樂地努力與奮鬥。幸福不是拼命爬山到山頂,也不是在山下漫無目的的遊逛;幸福是向山頂攀登過程中的種種經歷和感受。

8.有規律的冥想,可以爲生活帶來深刻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