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散文作文集錦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散文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散文作文集錦九篇

散文作文 篇1

那是一個黑色的日子,爺爺在宜昌被診斷爲肝癌晚期,我們被醫生告之他老人家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整個家中被籠上了一層陰霾。

昏暗的燈光下,我看到爺爺曾經明亮的雙眸里布滿了血絲,似乎是準備宣佈一個重要的決定,他的喉結上下移動着,用不大但是異常堅定的語氣說到:“我要回湖南!”爺爺的故鄉在湖南,他在那方土地上生活了五十多年,那裏有他所有的青春記憶,前些年他是爲了照顧我,才離開了故鄉,來到宜昌的。爺爺說:“離開老家十多年了,我也該回去了。人和樹一樣,總是要落葉歸根的。”

第二天,我們全家一起,陪着爺爺回到了湖南老家,爺爺每天都是清晨早早起牀,很晚睡覺,搬來一把躺椅放在老屋前,坐會兒、躺會兒,仔細而安然地看着周圍的事物,偶爾和村人聊幾句,從日出到日落,到滿天星辰,那樣地關注着一切,彷彿要把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映在眼裏,永不忘卻……

有一天,爺爺說:“我感覺到我的日子不多了,我想最後一次到村子裏各地去轉轉。”於是我扶着爺爺出門,他帶着我走到了一塊山坡地上停了下來,他看了看周圍的山林,看了看遠處他和奶奶住的老屋的方向,緩緩地對我說:“乖孫女兒啊,你記好了,這片山是村裏分給咱們家的,這山上的樹都是我和你奶奶年輕時候栽的呢,我以後走了,你們就記得把我埋在這兒啊……”他語氣平靜,感覺不到一絲哀愁,我卻失聲痛哭。霎那間,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根?“根”就是你今生無論走多遠,無論經歷怎樣的兜兜轉轉,你在心中最牽掛而最終都會回來的地方。

爺爺最終還是離我們而去了,我們遵囑將他埋在了指定的地方。悲傷的嗩吶吹起了催人淚下的別離曲調,那樣嗚咽、哽塞。墳旁有一棵大樹,樹葉正一片片離開它所留戀的枝頭,隨風飄落卻最終落在了大樹的腳下,如此情形讓我更明白了爺爺對於自己歸宿的安排,那就是一種綠葉對根的情誼!

散文作文 篇2

人間處處有善良,上課認真聽講是善;彎腰撿起一片紙是善;幫助值日生擦黑板是善;在共交車上爲老人讓個座是善;爲累了一天的媽媽倒杯熱茶當然也是善……善很簡單,可能它就在一瞬間,在你不知不覺的時候,善有時可能會很渺小,但它讓人間充滿歡樂和溫暖,就像美好的春天。( )

記得一天下午我和好朋友趙津菡一起走在放學的路上,我們邊說邊笑,聊得很開心。突然,我們看見了幾個發小廣告的叔叔,他們發了一張又一張,而接受小廣告的同學總是隨便一看就折成紙飛機玩了起來,玩不到小一會兒就丟棄在地上,不多時地上就滿是花花綠綠的紙飛機了。這是來了一位衣衫襤褸的清潔工老爺爺,他彎下腰不停地撿着地上的廣告紙,而那些發小廣告的叔叔卻像是沒看見老爺爺一樣,依然不顧三七二十一的發着。看到老爺爺辛苦的樣子,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對趙津菡說:“我們去幫那個老爺爺撿垃圾吧!地上的垃圾太多了,老爺爺什麼事才能撿完呀!而且他這樣不停地撿,一定會累壞的。”趙津菡笑了一下說:“我也正有此想法,我們真是不謀而合啊!”“還等什麼?我們開動吧!”於是我和趙津菡幫助老爺爺撿了一張有一張廣告紙,,剛纔扔紙飛機的同學見了不由得臉紅成了一個大柿子,也彎下腰幫老爺爺撿了起來,人多力量大很快我們就幫老爺爺撿了一大袋子,老爺爺開心極了,一口一個謝謝,我們聽了都不好意思了。發小廣告的叔叔見了可能是覺得慚愧極了吧,灰溜溜的走了。我們雖然很累但覺得心裏很開心。

讓我們一起記住“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這句名言吧!它會讓人間變成溫暖的春天,如同春風拂面。

散文作文 篇3

越千重山,行萬里路,閱世間人情無數,與蒼天爲伴,與山河爲鄰,最終只不過爲了找回一條心路歷程。世間盛景遍地皆皆都是,從不缺乏美,只缺乏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所有的景緻終究會隨歲月的流逝而褪色,山河會老去,青山歷經霜雪風雨亦會留下累累的傷痕。惟有趁年華還在,修煉一顆優雅的心,纔是永恆不褪色的美。

——題記

朱自清先生有過這樣一段對女人的描述:女人有她溫柔的空氣,如聽簫聲,如嗅玫瑰,如水似蜜,如煙似霧,籠罩着我們。她的一舉步,一伸腰,一掠發,一轉眼,都如蜜在流,水在蕩……女人的微笑是半開的花朵,裏面流溢着詩與畫,還有無聲的音樂。靜若清池,動如漣漪。

女子的美,千種女子千種美,因性格與品味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美均各盡不相同。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美,若是能展現自己原風骨的美,都是世間獨一無二的美。值得世間與其相配的男子愛慕一生,呵護一世。大多數的女子,天性是溫柔賢良的,她們習慣用感性的思維看待世事,重情重義,喜歡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是美麗的、自信的、陽光的、善良的,有自己的夢想,無論是事業上或者是愛情上,都有一個美好憧憬的夢,而且一般已在心裏暗自深藏數年,待接近夢想的或是實現的那一刻,心若蓮花開,歡喜中略帶羞澀。

女子,它是這塵世裏的一朵花兒,靜默的守着自己的一方田園。用心耕耘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園,職場、生活、家庭,任其會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在她的內心深處,仍有一處清幽之地,那是她留給自己的心靈後花園。希望在妥帖的安排好若干事項後,可以讓心放飛,讓靈魂在心之園裏小憩,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世間女子萬千,最爲欣賞的是那類任何時候有自己的主見、品位、內涵、素雅、純淨、溫婉善良的女子。她們不一定要在事業上轟轟烈烈,生活上享受物質上的豐越,她們真正追求的是內心的豐盈。性格特徵,外向、陽光、善良、平易近人、與人爲善,喜歡交摯友、知己,只爲精神的豐腴。

這樣的女子,即使遇到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也不會用咄咄逼人的行爲方式去功擊對方,她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知道給人退路,也是給自己出路,給自己感悟的時機。因爲每個人的出生背景,生活環境的不同,因此薰陶造就了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當然也有很多是靠自己後天的修爲修煉蛻變而有的優秀。

無論是哪一種人,其實人性本善,只是在不同的環境下影響下,造就了不同的品性。若是遇到心裏不平衡,對塵世有所冷漠的人時,更要抱着一顆熱忱的心去對待,以換位思考的方式去思濾對方所思所想,從而選擇一個適合對方的方法去加以勸解或是建議。即便只是一個平凡的小女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誠心善心去包容愛護需要幫助的人,爲這個世界付出一份屬於自己的綿薄之力,也是應盡之責。惟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國泰民安,幸福平安。有國纔有家,有家纔有己,愛人等於愛自己,惜人等於善己,常懷感恩之心,去度世間萬物。

修煉,不是一日所爲,更不是空頭口號。而是需要日復一日,月月年年的積累與沉澱。需要有一顆至真至誠的心全情的投入,要明白修煉成爲一個更好的自己不是爲了別人,而是爲了自己。一個女子,不是因爲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爲可愛而美麗。修煉一顆柔軟豐富多彩、睿智善良、陽光自信的內心,是歲月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它的美,永不褪色,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透視出的是優雅、風情、韻致。

這樣的女子,何不是世間的風景?讓人賞不盡、品不完、閱不夠;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讀不倦的書。

散文作文 篇4

熬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季,出了正月進二月,從南方吹來強勁的風,迅速把氣溫推向了高峯,在清明節前的4月1日(農曆的二月十三),由於冷暖空氣的交匯,一場大的春雨,終於在長時間的醞釀中,在人們的翹首盼望與期待中姍姍而至。來自遙遠天際的使者,用她粗重的嗓音喚醒了春天的夢。

記得在二十多年前,不知在哪裏看到過這樣一副對聯:“一冬無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用這幅對聯來形容如今的魯西南、豫東、冀中南一帶冬天的降水情況,那是再恰當不過了。這裏雖處北方,然而近年來卻氣溫逐年走高,降水越來越少,漫天大雪和呼嘯的北風已成爲兒時的記憶。

自去年秋種結束到入冬後,氣溫比歷年都偏高,一直是暖冬。據有關測報,中原地帶有6個多月的時間無有效降水,一冬天的最低氣溫經常是攝氏零下2、3度和4、5度之間,有時甚至在零度左右徘徊。土地因長期缺水大面積趨於乾旱,地下水也不斷下降,坑塘乾涸,有些地方農民吃水、澆地都很困難,農田亟需補充雨水灌溉。正是:時光一霎轉瞬去,“麗人”倩影等不回。而看南方大部,冬季以來不斷的下雨降雪,還多有出現凍雨現象。北方農民盼雨心切,望眼欲穿,唯有對天長嘆。由此,我亦作《盼雨》小詩一首:

一冬無雪、入春少雨/大地長期乾涸/禾苗縮緊欲放的心/農民皺起了雙眉/多少個期盼/聽一聲聲嘆息……沒有雨、空氣中會產生污濁/沒有雨、乾涸的田野就失去足夠的生機/沒有雨、這世上無法遵循正常的邏輯/沒有雨、生活中也缺少一種美麗!

等雨、思雨、盼雨

惟願上蒼不再吝惜

我纔可架起正欲啓動的犁

將希望的種子播撒

去把豐收的碩果

孕育於廣袤的大地……

散文作文 篇5

剛剛送走了涼爽的秋天,冬天好像迫不及待地邁着匆匆的腳步降臨了。冬天尤其喜歡捉弄人,總是悄悄的來到你身邊,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冬的氣息……

冬是美麗的。紛紛揚揚的大雪飄飄灑灑,宛如仙女散花般飄落,一朵朵,一片片潔白透亮,薄如輕紗。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軀覆蓋了粉妝玉砌世界的世界,萬里江山潔白無瑕,千里冰封.

杉樹也開始落葉了,落得異常豔麗,滿地的鮮紅眩得我熱淚盈眶。這才發覺,空氣真的寂靜了下來,看不到蒼鷺的身影,也少見喜鵲的歡躍。世界好空曠,空曠的一無所有,卻什麼也容納不下。天不再高而青藍,只是沉沉地、暗暗地壓着我的世界。

春天固然絢麗,夏天着實熱情,秋季的確豐滿,大多數人都想像他們一樣,清純、陽光、穩重。可我卻喜歡冬天,不是我假裝另類,不是故作個性,我真的愛冬天的那份冷靜、那份無私、那份寬容。由我的性格取向,我以後很可能作一位幕後人,默默奉獻的那種職業,我喜歡它,就像我喜歡冬天一樣。我會盡心盡力,雖然我不風光;我會踏實肯幹,雖然我不耀眼。因爲我認爲:“冬天”,更有魅力。總讓人想起“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期待,想起“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幽謐,想起無數個美麗的傳說。蒙朧着,縹緲着,卻又如此沁入心魂的動人。這時,望一望遠山的輪廓吧,它以冬特有的靜謐,蒸騰着宣告着它的博大與厚重。世界也在這一刻沉靜,沉進亙古的安寧。

冬,你以長者的姿態,昭示着人們:一切的生機都孕育在枯澀中,一切的希望都蘊藏在喧囂外。

散文作文 篇6

時間在指縫中溜走,卻願用一切來換一個時光機。——題記

九月,微風飄絮。

只聽見“聽說來的可是個大美女,長得是那種萌萌噠的,學習成績那可是一流的。”還紛紛爭着要和她坐同桌。插班生來了,伴隨着同學們的掌聲,果不其然,是個才女,剛上完第一節課,同學們都圍着她轉。該排座位了,沒想到的是,和我做了六年的同桌,卻要在國中被迫分開。心裏悶悶不樂的,我囑咐她說:“不要以爲你跟我分開坐了,我就不會盯着你了,你要乖乖的。我可不允許因爲一個座位而丟失裏一個好朋友哦。”她對我笑了笑,並且保證絕對不會。

可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我看着她和新同桌相處的十分融洽,心裏原替她高興,可是,後來他卻慢慢的忽略了我,慢慢的也不再跟我一起回家,一起上學。每天上課,只見她和同桌聊的其樂融融。有一次:鈴聲響了,我們都準備去吃飯,我還興致勃勃的點好了菜,一直沒吃,就等着他和我一起吃,沒想到,他看到我後,只是對我冷漠的說了一句,我今天就不和你一起做了,我得去陪我的同桌了說完這句,我的心情啪的被打了下去,變得更加無法忍受。

吃飯時,大口大口,心想:怎麼能這樣,有了新同桌,就不打算理我了嗎?哼,不理你了。

回到教室後,我找到她,並且很氣憤的跟他說:“我們絕交吧!”她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了“什麼,你在開玩笑嗎?”我頭也不回的就跑開了。放學後,我第一個衝出教室,外面下着磅礴大雨,可我卻依然跑了出去,與誰把我的衣服,頭髮全淋溼了,我邊哭着,邊想。誰知,一塊石頭出現在我面前,當時,眼前一片黑暗,我被絆倒了,臉剛好進入到泥潭中,整個臉都是泥,剛想起來,一輛車自由飛速的開過,車濺起了水花,直撲過來,把我的鞋也弄溼了。( )

我回到了家,立馬衝到臥室大聲哭。由於感冒發燒,第二天也沒有去上學。她幫我把作業帶來,並且幫我寫好作業的內容,放到窗口就走了。我叫住了她,問她爲什麼沒有理我,而且忽略了我。她只能說出來了,沒想到竟然是因爲我生日也快到了,她想給我準備一個驚喜,最近一直在和同桌討論,並且請教策略,才忽略了我。我聽完後十分慚愧,連立馬通紅,只好默默低下了頭。

還沒等我來得及開口說聲對不起,她已經整完書包回家了。沒想到,這一走,居然讓我們就這樣相隔兩座城市。

我慢慢把手放下,發現我正坐在我的牀上,我的手上沒有粘乎乎的奶油蛋糕,我的牀頭沒有那張車票,手機的顯示屏上的的確確是20xx年,但我的臉上還掛着笑容。

過去之所以美好,是因爲總有那些你改變不了的小遺憾,保存着那些至今還新鮮的感覺。把你的過去拿出來回味一下,那份喜怒哀樂一定還在你的臉上。

散文作文 篇7

很多人都在我傷心的時候給我以安慰,但是最令我難忘的事媽媽給我的安慰。

記得上次期會考試我的分數一落千丈,沒有臉面對父母,更不敢挺起胸膛走路,心裏一直在想回去一定完蛋了!怎麼辦呢?我不敢回家了。

坐在回家的校車上,一路上風吹過來好像在刺激我,彷彿自己越不想回家車子就開得越快,不一會兒就到家了。呀!媽媽正在路邊等着我,她的微笑彷彿想讓我給她一個驚喜。我只好硬着頭皮把成績單交給媽媽。忽然,媽媽睜大眼睛,氏似乎驚訝。哎,死定了!管它的。

路上我低着頭不敢說話。回到家裏,媽媽把我叫到她身邊,用輕柔的語氣對我說:“這次沒考好沒有關係,考不好下次再來,什麼都別多想,努力學習就行了。”

聽了這些話,我的眼淚直往下掉,我感到從來沒有給媽媽這麼親近過。再看媽媽的臉上,又露出慈愛柔和的微笑,笑得那麼甜美,那麼親切,我也開心地笑了。

散文作文 篇8

春姑娘來了!她帶來了柳葉,帶來了鮮花,帶來了一片生機盎然,帶來了我們每個孩子期盼的夢想——春天。

媽媽帶着我到郊外去尋找春天的足跡。河堤旁,柳樹已經發芽,在春風裏,她輕輕地甩着美麗的長髮。土路兩旁光禿禿、赤裸裸的白楊樹,看到周圍的一片新綠,自己也不好意思了,紅着臉努力地 要鑽出新芽。

小草、薺菜、麥苗……都得意洋洋的向人們炫耀着自己綠色的新衣裳。春風拂面,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泥土的氣息,好愜意啊!真是“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你看,那紅的、紫的、白 的……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小花也不甘示弱,在春風中驕傲的向人們展示着自己美麗的身姿。我和媽媽看了不免有些動心,把它們挖出來,帶回家養。

一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散發出迷人的清香,招引來了一羣“嗡嗡”叫的蜜蜂和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真是蜂喧蝶舞,讓春天充滿了濃濃的生機。

“叮呤呤……”一陣歡快的笑聲伴隨着自行車鈴聲由遠而近。原來是一羣孩子在河堤上騎車呢,她們歡快的笑聲、隨風而舞的衣裙。從她們身上,我看到了春的氣息,春天,是豐富多彩的,是充滿 笑聲的。

春天又追隨着我們來到了家裏。熟睡了一冬的月季發出了嫩綠的新芽,清翠欲滴的吊蘭變得生機勃勃。那盆我和媽媽從郊外帶回來的紅色的小野花也有着自己獨特的美,爲我們的小院帶來了無限春 光。

我找到了春天的足跡,她在我們每個人的眼裏。一年之際在於春,在這美麗的春天裏,灑下希望的種子,努力學習,放飛夢想。

散文作文 篇9

秋其的散文集《輕呢——我的山中日子》出版了。小燕是一位具有深厚的多元文化積累和良好寫作潛質的青年作家。讓人令眼相看的,是她的散文結構更具文學性和藝術濃度;敘事更爲廣闊和深邃;文字更爲從容,有底氣,有文字的真氣和文字的根性。

秋其,1976年生人,中學教師,現居住在廬山風景區的一座大山裏。她真誠、內斂,與外面的世界接觸很少。教學之餘,在家看孩子,讀書,在大山裏轉悠,思天接地。這與她讀了大量中外美術、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書籍有關。從《輕呢》的許多篇什中,可見梭羅、卡爾維諾、清少納言、王爾德、伍爾夫等外國作家和古代詩詞、《詩經》及繪畫藝術對她的影響。

秋其的人文走向是獨立的,自由的;也是另類的,邊緣的,獨樹一幟、卓爾不羣、自成風景的。因爲,文學既不是葉小燕的宿命,她也不具那分文學的自覺。秋其只是在生活和文化的土壤上吸取養份,她尋求的是精神的自由與人格的獨立。所以秋其說“平日,自然文學和美術方面的書籍是我的主閱讀。但每年會看幾部小說和哲學類的作品。 我想弄明白點什麼,似乎只有這樣我纔會得以靜觀自己和環境,尋找到一種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之外,她從文化的沃土、藝術的色彩、律動和大自然的懷抱裏走向生命的自身。而她結集出版的這本散文集,可以說都是她見證事物和感悟生活的記述。秋其的廣泛閱讀與吸收,以及對生活和自然的體驗與探尋,儘管不是爲文學準備的,但卻萌發了“無心插柳柳成蔭” 的絢麗風景。

讀秋其的《輕呢》,發現她的散文中,有莊子式的超塵脫俗、返璞歸純的自事其心,(《月亮的味道》、《山風吹過》、《山裏山外》);有薩特式對人與事物對象性存在的注視、洞觀和意識反思(《精靈》、《行走》、《貓》、《藍影》、《凌霄》);還有尼采式的孤獨抱懷和揮之不去的生命之纏繞。(《巢穴》、《空瓶》、《回家的方向》、《山中木屋》);在她的散文構架風格中,常有印象畫的線條、色彩脈絡;有音樂性流動的旋律和舞蹈的起伏跳躍“等元素(《嘉年華》、《裂痕》、《夜讀,削蘋果的女人》)。可以說,秋其對中西文化的廣泛涉獵閱讀,鋪墊、滋養了她厚實的文學底蘊和看世界的別樣的目光。

《輕呢——我的山中日子》是葉小燕的第一部散文集。她一出道,就以自己獨立的文字品格和女性敘事風景,搖曳在散文敘事藝術的枝頭。如果說,這本散文集中的短小篇什,是夜空下閃爍的星子;那麼她的長篇敘事,卻似曠野裏的一片篝火.她以女性獨特的目光、思維和別樣、另類的語境,在講述、描繪和勾抹着她身邊的生活和世界。

相遇《輕呢》,讓我感受到一股迴歸生命真性的林子、找回生命真義的其性習習的語言真氣撲面而來,彷彿是一種流動的聲音或一縷縷自由的風,在與我交談,注入我的身體和血液裏:

“光線從枝葉間溢出,樹木,隱藏在林間的老別墅,都變成了透明的亮片,紅色、綠色或者黃色……‘陽光是從天空的心散發出來的’,米什萊詩意溫暖的語言總是令我動容。這裏的每一棵草木每一種物種,每一扇窗戶,每一塊小瓦片,都被古老的陽光照耀過,問候過。在樹林的光和影之間,樹木發出寂靜的聲息,樹幹上絲絨般的青苔似乎也在發出輕輕的摩挲聲,葉片窸窣落下,在頭頂,在腳跟,流轉飛揚……一種被陽光和樹影封住的那種美妙厚度,讓行走在山路上的每一個人感到寧靜和喜悅。”(《緩緩走過山林》)

讀秋其的作品,你必須跟她的文字保持一種距離,也不必在意她寫的是什麼和她怎樣去寫。要看她一大把文字中,你相識或相遇了什麼。

《石頭的疑問》寫的是冰川世紀跌落人間的一塊石頭,或四世紀冰川遺址,沉睡在時間的河流和歲月的咬痕裏。這塊石頭的存在是一種偶然;與一個兒童、一位老人、一對青年戀人、中年人和畫家、科學家的相遇也是一種偶然。但在不同人的眼裏,卻折射出不同的神祕色彩,而推給讀者的閱讀感知,卻是這塊石頭的巨大的孤獨和深重的憂傷壅堵在心。——因爲,這塊石頭在作者筆下是從天上跌落人間的`一滴淚!

一篇輕盈的詩性童話,作者從事物的表層和深層敘述、多元視角的轉換和女性敘述聲音,從對遠古的歷史和歲月人煙層層剝繭般的熳妙懷想中,抽離、展示、審視、叩問的卻是世俗塵煙和世事物象中的生命之本與世界之源。作者理智理性的從這篇童話的整體結構邏輯,潛入自己思想情感最隱祕的深處,用富有生氣和張力的活性語言,把她對自然的秩序、人性的根源和人的社會屬性及人類的生活奧祕,通過不同人的目光和思維對這塊無聲無色、無知無覺、無夢無醒的石頭的注視、想像和盤詰,從事物的偶然性和時間的維度裏闡釋人的存在性和偶然性。篇中藉助隱喻、像徵等手法,對生命的現場和人的未來,寄予了深切的關注和美好的祝願,字裏行間呈現多種指涉語義,和“言外之意”的審美意韻。足見一位女性看世事物象繁複細密的心思和理性思辨色彩。

《貓》,是用散文和詩質語言構架的一篇寓言體小說。筆調從容輕鬆、運化絕妙,且有着多層讀解意義。作者站在更高的山巒上,用靜觀的語勢、平靜的語述和不飾雕琢、不見風浪的語言,借代一隻動物屬性的貓和違規搭建屋棚上的一個“拆” 字;用復調結構、明暗多線條交織和碎片拼貼,以及不落痕跡的步步鋪墊等筆法,用一條明線寫一隻被遺棄的流浪貓惶惶然地寄居在不見光線的地下室裏的故事;同時伏以三個交織的、時隱時現的線條勾抹三個家庭的生活現實。畫面是平靜的,背景卻是喧囂的,敘事是冷靜的。小說通過情節線條的交織和一筆帶過的細節點綴,把沒有在場的在場、背景時爾取代前景及貓與貓和人與貓之間的微妙關係,絲絲入扣的糅進小說的敘事圈套,形成一種隱形結構下內呼外應的暗流涌動和某種對整個故事的操控力量;作者站在社會文明背影裏的兩性泥陷與困惑的敘事現場,用女性的目光注視女性自身,從女性的生活圖景和人生況味中拆解、拆除羈絆和桎梏女性生命與生存現實的蕃籬和障礙,從而踏上“人” 是“愛與存在” 這個生命意向上的女性自我追尋、自我解放的旅程,給女性的獨立、自由和生命的大化打開一片豁然天地。

這篇寓言體小說,通過對人的兩性世界的洞觀與探微,對女性寄予了哲學、美學和生命學意義上的悠遠、明媚、暖色的遐思,和完美主義、理想主義色彩的深層審美探尋。作者以她荒謬的敘事和流浪生死的心思意緒,把讀者引入人的生存現實的泥沼裏,讓人的人間自己去省悟,去尋求自救。

《身體的記憶》記述一次住院手術的經歷,她不只是一個親歷疼痛的人,而是彷彿親臨一次生死。通過觸覺、視覺、聽覺、味覺、幻覺連疊、拼貼的意象片斷和意識反應,從女性生育、病痛、衰老等諸般女性身體切膚徹骨的疼痛和生命的訊息中,親歷和平撫着此時、此地、此在、此生中的生命的傷痛與苦澀,以及生命中的諸多纏繞;切身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體悟着生命之輕和生命之重。這原本是女性沉重、憂傷的心緒話語,但在作者的筆下,卻洇氳和透發着人世間親情、愛情、友情的甜密、溫馨和暖色。身體的信息和生命的律動合奏的卻是一曲起伏、高亢、激越的生命交響曲:“當又一個春天到來,我將帶着屬於自己的身體記憶,和生命個性,又一次笑容燦爛,輕揚手臂,把腿高高踢向天空,奔跑,跳躍。”

秋其,處身在這個相當個人化的時代和生命個性色彩繽紛的人的人間,她盡最大限度的把自己和生命自身縮小,走回生命內心的腳步,仿如在葉脈上蠕行,輕輕,輕輕的不驚起一粒塵土。她在自己的生命秩序裏獨語天涯。在她生命內在的縱橫裏,據守和抵禦本心之外的喧囂與塵埃。在紛繞繁雜的塵煙世俗中,她是一個不在場的女子,也似乎背離了時代主旋律。她隱在大山寧靜、閒適、清心的懷抱裏,讀書,冥想,記述她親歷、見證和感受的人事物語。但秋其不是一位遊乎於塵垢之外,寞然於壙野,安之若素的柔弱女子;她只是不肯違背本心的自然,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不想在世俗塵煙中流入人的地平線。在《輕呢》好多散碎的文字中,可見她意出塵外,力生筆端的冷靜、從容、暖色、明媚的文字風貌:“曾看過吳冠中先生的一幅《爬藤》的作品,他的爬藤有着寧靜而輕盈的詩性和夢意,每一根線條都有着豐富的表達和探尋。藤蔓在畫家的筆下獲得了怎樣的靈魂,它們努力生長,贏得的自由是多麼的高遠和清越。”(《爬藤》)。

在閱讀《輕呢》時,我感覺葉小燕的文字並非是她自己所言的“輕”。 因爲從她筆底流淌的人事物語中,既起伏着思想情感的岸線,血液裏也動盪着不安定的理性哲思的因子,每個字詞都是一塊精神的礁石。在秋其心靈的原野上放牧的,時而是晨鐘暮鼓般的悠遠與寧靜和止水微瀾般的生命意脈,時而是連綿起伏的內在丘惑和綠意黃沙般的精神馳騁。

秋其的散文呈現簡單又豐富,單純又複雜的品質。《輕呢》裏的敘事,幾乎沒有重大事件。她從一滴水珠中發現天堂。筆下的人、事、物、景,從一片葉子,一根莖藤,一片雪花,透發給讀者的都是心靈的純淨、精神的昇華和靈魂的滌盪(《葉子》、《雪如羽》《爬藤》、《精靈》);一顆糖果幻化出如夢如幻的人間冷暖(《蘇蘇的花朵糖果》);一隻空瓶,交織的是大千世界里人與時間的縱橫,流淌的是親情鄉戀的血脈(《空瓶》);一件布衣裙,從事與物的原初取向裏,抽絲吐蕊般綻放出一朵朵關於美的結構、美的秩序、美的品質、美的意向的絢麗的花朵(《布衣 裙》);一片雲朵,折射出人從腳下的生存現實向更爲廣闊、遼遠、豐饒的精神世界探尋和嘹望的美好心境(《雲之下》)。秋其的文字纖敏,輕盈,沖虛,深峻。且字字閃光,語語驚心。在她文字的行雲流水中,都有對美好事物靜默的懷想,都指向人的精神深處,都能引起心靈的震撼,都能啓發深邃、悠遠的思考。她從世界的原初和人的此在,審視、究問、探尋人的未來和世界的明天,對人與世界寄予了美好的精神祈盼。

當代的散文,在同化思維,固化語境,軟化、矯情、塑料花式的敘事範式中,呈現一種僵死的散文模式和陳腐、虛假的語言味道。如果說,真誠和樸素是散文語言的本質,葉小燕能從傳統文化的滋養和世界文學迷亂的敘事星空下走回自己;以她出世的心態和迴歸自然的心境,形成有話語真氣,有文字根性的敘事語境,這纔是《輕呢》這部散文集的高貴之處,也足見葉小燕文字的從容、自由和她文字的尊嚴。

秋其從文化與生活的沃土走向自己,走向生命自身,文學、哲學、自然科學和美術、舞蹈給了她一架梯子,讓她看到歲月的雲煙深處是什麼,歷史的源流和人的根鬚在哪裏;中國古代文學和世界文學燦若星子的光華涵泳了她思天接地、如夢如幻的詩思才情。她的內在世界是一個既深邃又美麗的豐饒的寶庫。物理世界的一片飄落的雪花,樹梢鳥巢的一個細微的顫動,山石上一片夢幻般的苔綠,都飽含着她女性視覺下的善良的目光和人性悲憫,以及對事物和世界的理性審視與觀照。讓我的閱讀,好像每每可以觸碰到宇宙間那神祕美麗、難以言述的神奇和永恆。從她文字的意脈裏,也讓我感受到,作者年輕的靈魂的喘息聲,彷彿就在離我最近的身旁。

以一顆敬畏和感謝之心,把目光和心思埋在《輕呢》這部散文集的閱讀裏,作品清晰的脈絡,磁實、跳躍的哲思紋理和極富文字真氣與文字根性的語言質地,瞬間穿透了我的靈魂。我閱讀時的內在會有一聲輕音:“哦!”。

掩卷,一道依希可聞、閃爍着生活浪花的河流,從秋其的腳下朝着天際隱去。而留給讀者的,是“青山卷白雲” 般的文字山水,和理性哲思的燦爛星光。

我想,走向文學的秋其,未必在文字裏宿草經荒,對文學也未必要有多少擔當,守住她文字的良心,文字的真性,文字的美善,文字的暖意已難能可貴。

落筆時,我還想說一句,任何一種文字品格既是一種敘事模式,也是文學的枷鎖,願秋其在她文字真性的林子裏,每一粒鳴叫,都悅耳,青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