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藝術創新而想到了潑彩優美散文

藝術貴在創新。這個“新”字也在不斷的充實着、拓展着傳統的中國畫藝術,無論是工筆、寫意,無論是淺降、重彩,無論是潑墨、潑彩,在這近三十年 來呈現出空前的發展,五彩繽紛的多元化中國畫的確是可喜的新氣象。特別是在潑墨、潑彩方面更是技法新穎逐步成熟,這個“新”面貌也是經歷了近現代畫家們苦 苦探索的成果。比如像張大千、宋文治、劉國鬆、周韶華諸位大家無不在潑墨、潑彩上各有獨創的技法。儘管有的吸收了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自動畫法”、“洗繪 畫法”或自創的“水色拓印畫法”、“積澱畫法”等等各種技法,但畢竟使其創作的新作品面貌獨特且生動活潑,朦朧含蓄造成如真似幻的半抽象畫面從而填補了傳 統中國畫中無潑彩的單一着色法。這種“新”的潑墨、潑彩技法在我看來創造這種技法和畫家自己留下的創新作品同樣可貴。因爲以後的畫家受此啓發則可以此思路 繼續拓展在更加完善的過程中則會創作更好的潑墨、潑彩作品。也因爲他們這些新的技法又豐富充實了傳統的中國畫法而讓人們更認清“藝術貴在創新”的重要性。

由藝術創新而想到了潑彩優美散文

“藝術貴在創新”,說着簡單,想當然也容易。可這個“新”字給每一個探索者帶來過多少痛苦的思考;這個“新”字又要經受多少反覆與挫折;這個 “新”字有時還要經受嘲笑和排斥;這個“新”字也考驗着一個探索者的毅力和精神。一位有成就的創新探索者更可能會丟失了很多眼前的利益和機會,但他一定會 爲社會文明建設留下寶貴的、新的藝術篇章。一個創新探索者首先既要學習中國繪畫史,又要弄懂西方現代藝術史,從這兩部藝術史中逐步尋找前所未有的繪畫技 法,然後就是踏踏實實的去實驗去體悟,直到探索基本成形。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時日,甚至日思夜想攪得你內心像火山一樣無休止的衝撞,我在這近三十年裏對此是 深有體會的……,所以,我對那些在爲藝術創新而奮發努力者由衷的敬佩。

因爲這些藝術家大多是在不滿足於學而有成又進一步探尋新的藝術發展道路,他們有爲整 個社會文明發展而進行堅苦卓絕的創新創作做一名永不停滯的藝術家。如周韶華先生,按說周先生有地位有影響又有傳統功力,何必在年近八十高齡且多病纏身時仍 在創新探索作品,又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呢?我認爲周先生的藝德高尚就在於他是在對自己的`藝術永不滿足中尋找繼續創新永往直前真正的藝術大家。當然像周先生這 樣的大家還有不少,可他是我很敬重的一位,我們更應該向周韶華先生精神學習。多年來我一直爲弘揚發展焦墨畫創作而努力。

在張仃老師和劉勃舒、郎紹君諸先生 的關懷鼓勵下,也創作出一些有自己面貌的大幅焦墨畫作品,如:《三峽魂》、《魂系三峽》、《峽口》、《西陵春秋》、《黃山風光》等巨幅、長卷。創作巨幅焦 墨作品精神緊張而且很累,累得白天作完畫夜晚起來不能站立,當《三峽魂》完成修改時累得只能爬在畫面上用筆。所以每每創作完焦墨緊張之後我喜歡用色彩潑繪 幾張,並將效果不錯的收拾成畫,雖也須時日功夫,但畢竟輕鬆許多,日子久了逐漸在潑繪過程中摸索出一定的規律又不斷的改進,當成作之後頗有快感。特別是探 索到能用潑控制好形則更是難得了,因爲大多數潑彩潑墨是先潑再整理勾畫出形,而我終於能在潑的過程中控制好心中想要的意境和造形。

這樣日積月累不斷探索在 不斷創新潑墨潑彩的新技法中,用不同紙張,不同顏料,不同溼度,不同方法潑彩,或色墨相間與筆墨結合,或用誇張了傳統的筆墨語言形成肌理效果,以新的圖式 和規範使畫面更加奇麗多姿、輕柔、飄逸、虛空、翠色可人、淋漓酣暢。既要作品有現代感,又要不失東方神韻。畫面上雲氣的浮動感與山石的堅硬感清晰可見,在 有意與無意、設計與隨機、控制與放縱之間追求傳統與現代的藝術精神與風格個性地融合與統一。雖然創作的這些潑彩作品得到很多專家的鼓勵和同行及收藏者的好 評,可我更看重在創作過程中的創新技法成熟的過程。我想今後逐步將其整理出來,待以後將這些畫法與更多酷愛此道的知音和愛好者進行研究交流,以期有更多人 有更多的創新之舉。那麼潑彩這個領域畢將迎來真正的絢爛多姿百花齊放的繽紛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