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農家書屋想到的散文

前段時間,在S村工作時,看到一處散發着濃濃書香味的地方,很能吸引嗜書人的眼球,那就是該村村部的一間農家書屋。書屋在村委會三層樓房的最底層,面積有20多平米,靠裏面一堵牆有一半是書架的位置。書架共三節,每節均上下三層,並排靠攏着,每一格都標明着書的分類,有文學、歷史政治、法律、人物傳記、農村種養技術、少兒讀物等種類。但書堆得很零亂,沒有按照分類來碼放,橫七堅八地躺在書架上,用手一摸還蒙了一層薄薄的灰塵。書屋的中央放了一張長方形的桌子,旁邊放了十幾把椅子,顯然是爲閱讀者準備的。但我在該村工作近一個月時間,沒有看到一個人在書屋靜下心來看書,甚至站在書架前隨意翻翻書的人都極少見。因爲這個村正在開展徵地拆遷工作,爲了騰出場地調解矛盾糾紛,這裏被村裏闢爲糾紛調解室。因此,每天進出書屋的人不少,他們大大咧咧進出書屋,吵吵嚷嚷在屋內大叫,壓根兒沒有把這裏看成是雅緻的書屋,將一處本應是幽靜的看書的地方鬧得俗不可耐。

由農家書屋想到的散文

每當書屋靜下來時,我就會走到書架前翻翻各類書籍。其實,這些書籍中不乏好書,文學類中有膾炙人口的精彩篇章;歷史書籍突出重點,簡明易記;法律書籍都是針對農村情況寫的,還舉了許多案例;農村種養技術類書籍,很貼近實際,詳細講述了一些農村實用的技術,針對性強,對農民種養很有幫助……看到這些內容好的書無人問津,我確實爲這些書遭到冷遇而難過,彷彿它們就像被打入冷宮中的紅顏,受到的是不公的待遇。

創建農家書屋,是文化部門爲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在農村普及文化、科學、法律知識而採取的一項有效的措施,是一條輸送知識、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但就我在該村工作所見,收效卻甚微。農村這塊文化相對落後的土壤,書籍並沒有因爲經濟狀況的好轉而被重視、青睞,解決了溫飽,而文化相對缺乏的農民,也在趕着時代的潮流,變得功利了。由此,我想這種情況在城市也許不容樂觀。據瞭解,在急功近利的時代,爲錢而奔波的人象過江之鯽,絡繹不絕,趨之若鶩,而能靜下心來看書的人卻像秋後樹上飄零的葉子,所剩無幾了,能在閒暇時走進書店體味馥郁書香的人更是屈指可數。因此,許多實體書店因慘淡經營不得不郾旗息鼓地關門大吉,以至社會上常有“救救書店”的呼籲;就是能生存下來的,爲了艱難度日,書架上也只是剩功能性的圖書,比如教輔、美容、養生、健身、時尚類等書籍,而那些具有思想性,藝術性的書籍因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只好打入“冷宮”。書籍這個曾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載體,這個曾激發人們思考和想象的智慧之庫,它的功能似在慢慢在消退,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和憂慮。

誠然,現在已進入網絡時代,網上的知識應有盡有,而且查找快捷,一道幽光閃亮的.屏幕,爲多元、豐富、深刻的新時代增加了生活的層次和色彩,爲人們學習提供了方便,對傳統的紙質閱讀造成了衝擊。然而,書籍作爲傳統的閱讀方式和獲取知識的載體並未過時。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當下,讀書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仍很時尚,年人均讀書量遠高於中國。法國爲8.4本,日本爲8.5本,韓國爲11本,猶太人爲64本,爲世界之最。遺憾的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均讀書量扣除教科書,一年不到一本。儘管這樣,書店的數量還在急劇萎縮。有統計顯示,倫敦擁有書店2904家,紐約7298家,東京4715家,巴黎6662家,而北京只有1800家。可見發達的西方國家,並沒有因網絡時代的到來,而冷落了書本,放棄了紙質的閱讀,仍將其視爲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奉它爲指路明燈,照亮人類的心路歷程。而我們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情況下,讀書的熱情卻越來越低,令人匪夷所思和憂慮。縱觀古今,沒有一個國家不是因爲重視讀書而成爲強盛富有的,沒有一個民族不是因爲重視讀書而成爲優秀偉大的,沒有一個人不是因爲喜歡讀書而成爲一個有涵養、有知識、有所作爲的人的。正像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在經濟建設的大潮洶涌而來的時代,不希望書籍被潮水所淹沒,而丟失了人類進步的階梯。期盼人們在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節節高的今天,能重回紙質的閱讀時代,人人手捧書本爲增強個人素質和祖國的強盛而讀書。使讀書成爲一道時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