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臺光影美文欣賞

走在公園裏,看日出復活,席地而坐在石階上,二胡的聲音遠比嘈雜的鬧市更吸引人,談心與散步,唱歌與興趣,歡舞與夥伴,學習與親人,藏在這裏的生活,是在宜春之內,城市之下——春臺公園,我在這拍下一束葉的光影,讓它陪着我,在這所城市是不會感到孤獨,一花一木皆是朋友,除了自然自由,這座城市無法給予你更多。

春臺光影美文欣賞

坐3路車,在箭道市場下車,從春臺公園後門而入,一路都是水果屋,蔬菜攤,肉鋪,糕點房,五金店……。“老暑喲,財婆子喲,馬一子喲,嘎嘎福福用的綽。”宜春方言叫賣聲和家長裏短,濃縮了老宜春的影子。角落左處,輪椅上的無腿人,聲嘶力竭的唱歌乞討,是敬佩還是掌聲?是自力更生的.另一種方式!真正步入公園後門便隔了集市煙火喧鬧,老人們在這裏聊天,散步,歡唱,各類樂器彈唱拉扯,這裏的民間藝術盛宴,每天上演。

繼續往前行走,右側石階下一位母親正教兩個兒子寫作業,一個大頭一個小兒,畫面溫馨。兩位年紀看似七十歲的爺爺,坐木凳旁下象,太陽在頭頂右側無聲息滑落,午日當空,葉片裏灑落光影,才一決高低便回家吃飯。紅燒肉的香味從附近居民樓溢出時,公園椅子上都躺着小沁的人。公園前門百個階梯,居高臨下對朝陽東路風景一覽無餘,每一個角落的場景生動的像是畫,有景有人有生活也有酒。

這座公園裏收藏了我的兩年童年時光,也收藏了很多人的童年老年唯獨沒有中年,因爲他們都是家裏的支撐,沒有時間放慢步伐。多年前父母爲掙錢生活在宜春,住在平安路的一間小房裏,父親在正榮御品濱江當保安,酷暑嚴寒都是一輛自行車。母親在東風大街一家飯店工作,早出晚歸都是一雙腿。週五下課鈴一響我就會從老家趕最後一輛公交車出來宜春,燈光結綵的市區有無限吸引力。清晨六點,父母起牀開始一天的工作,我在春臺公園裏吃了媽媽買來的水餃,便在這裏玩健身器材看小朋友畫填色圖一上午,記憶裏也沒有其他的場景,那時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時間過的也是快,和這樣容易滿足。

平日裏在春臺公園也只是路過,和行人一樣,急匆匆耳背只留下風聲,沒法感受這裏的靜謐。在宜春生活也好多年,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像僅是喜歡一個人卻沒真正去了解。

在學校一週,學習種類繁多的知識,忙碌瑣碎奔波的工作,也有各項競爭,時間被填充的很滿。校園內各類人物形形色色,讓人應接不暇。來公園的途中,經過步步高超市和加貝廣場:車水馬龍人潮擁擠,來自遠方的旅客在公交站臺前問路;行人手裏提着從商場採購的戰利品;趕往赴宴或有會議的人焦急的神情;吃喝玩樂宣傳單接了一路,工作的人沒有慵懶只有無奈。身邊越來越多的人說想說的話想做的事都被沖斷然後迷茫,做事習慣性出沒在安靜的午夜。每個人都很趕,飄滿浮躁的氣息。

春臺公園,喜歡你的寧靜,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座宜人春天的城市,應時代要求,容顏逐漸蛻變,但某些角落裏仍存痕跡,停留了最原始的珍貴,把最初的心安放在這座城市任何一處有風景的地方,不孤獨也不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