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筆讀後感(通用28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病隙碎筆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病隙碎筆讀後感(通用28篇)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

前段時間看了史鐵生的《病隙碎筆》,被作者那種寫作與生命完全同構在一起的語言所吸引,竟用了能用的全部時間把這本散文隨筆集看完,深深爲他那深遂的思想和堅強的意志所感動。

他,一個雙腿癱瘓,雙腎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難幾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卻在那輪椅上,用生的意志探尋着生命的終極意義;用理性的文筆,甚至是幽默的語調,述說着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疾病的抗爭;他體驗到的是人生的苦難,表達出來的卻是存在的歡樂和充實。

他在生病中,領悟出一種很現實的人生觀: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上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到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他後來患了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使他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他醒悟到,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他在談到“精神”時寫道:精神,當其僅限於個體生命之時,便更像是生理的一種機能,肉身的附屬,甚至累贅。但當他聯通了那無限之在,追隨了那絕對價值,他就會因自身的侷限而謙遜,因人性的醜陋而懺悔,視固有的困苦爲錘鍊,看琳琅的美物爲道具,既知不斷地超越自身才是目的,又知這樣的超越乃是永遠的過程。這樣,他就再不是肉身的附屬了,而成爲命運的引領——那就是他已經昇華爲靈魂,進入了不拘於一己的關懷與祈禱。他不甘心命運強加於他的苦難,把心靈託付給筆,把痛苦與煩惱凝聚在筆端,不斷地叩問生命的意義,用支離破碎的身體闡述着健全而豐滿的思想,呼喚光明的到來。他已經把寫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他已找到一種方式,以他殘損的身體表達他美麗的心願,可以爲愛的祈告創造出豐富多彩的乃至獨領風流的語言。或者說,他已經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寫作。

我認爲《病隙碎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與歡樂。在書中,他用睿智的語言,犀利的文筆,把自己的靈魂一一解剖開來,照亮讀者的內心,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他要爲殘疾的肉身續上一個健全的心途,爲隔離的靈魂開放一條愛的通路,他的碎言碎語就是懷着這樣一種崇高的理想開始的。作家韓少功評論《病隙碎筆》說:“《病隙碎筆》幾乎是一個愛好科普知識的耶穌,一篇可以在教堂管風琴樂柳中朗讀的童話,是一種在塵世中重建天國的艱鉅努力。”

當我把書的最末一頁看完,輕輕地把書合上的時候,我覺得意猶未盡,此書的碎語拼湊起來不就是一部生命體驗的百科全書嗎?就好比一個漂亮而好吃的美食拼盤,給人視覺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悅,又有一定的實用性。當我把書的最末一頁看完,輕輕地把書合上的時候,我已經被它感動了......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

“約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約伯的信心前面沒有福樂做引誘,有的倒是接連不斷的苦難。” ——題記

第一次接觸史鐵生是在國中的閱讀選文上,是他的散文《秋天的懷念》。高一,學習必修二的第一篇課文《我與地壇》。暑假又買了推薦書目,這本《病隙碎筆》。

“史鐵生最具靈性光輝的生命筆記”書脊上這樣介紹它。這是怎樣的生命?書中第一章第三節中寫道“有一回記者問到我的職業,我說是生病,業餘寫一點東西。這不是調侃,我這四十八年大約有一半時間用於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羣結隊好像都相中我這身體是一處樂園。或許‘鐵生’二字暗合了某種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二十一歲生日的第二天迎來了殘疾,雙腿癱瘓;腎病發展成爲嚴重的尿毒症,靠血透維持生活;2010年的最後一天死於腦溢血。或許“熱愛生命”已經是個乏味的話題,但是書中的點滴文字巧妙有深刻地詮釋了這個話題,讓人感動。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就像我不能理解史鐵生所有的苦痛一樣。有過頸椎的疼痛,反覆的失眠,那些已經讓我痛苦不已,現在想來,真的很難去設想一個將近40年在輪椅上生活的人有着怎樣的心靈體驗,然後再用“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這樣大氣的文字給予讀者鼓勵。

在寫《病隙碎筆》的時候,他的尿毒症已經進入了晚期,每三天就要去醫院做一次血液透析。如此狀況下,我以爲寫出來的文章會細碎無比,沒想到,雖然全書只由一篇篇簡短的文章組成,卻形散而神不散。正如他在書中寫到:“不斷的苦難纔是不斷的需要信心的原因。”我感覺慶幸,倘若不是害這麼嚴重的病,他筆下的字句恐怕也不會這般有力量。

在《病隙碎筆》中常常可以讀到史鐵生對於生命的思考和對靈魂的窺看,這也是我認爲最難讀懂的部分。史鐵生就是那個在慢慢苦難長路上行走的約伯,信念是唯一走下去的理由。撒旦開始歪曲信仰的意義:“約伯,你之所以遭受苦難,料必是你的罪過上帝。”約伯沒有讓撒旦的邏輯得逞。上帝允許撒旦奪走了約伯的兒女和財產,但約伯的信心沒有動搖。的確,背運的時候誰都有可能埋怨生活的不公平,但是生活,正如上帝指給約伯看的那樣,從來就佈設了兇險,不因爲誰的虔誠就給誰特別的優惠。約伯的旅途讓我想到了汪國真的《熱愛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無數次迷茫、彷徨,在長路上幾近迷失的約伯終於還是能看到方向,看到希望。我喜歡《我與地壇》,這是一種在悲傷消沉和荒蕪中的思考後迴歸的坦然與平靜。地壇,是一個

讓史鐵生重拾了生存信心的地方,地壇也是一個讓他最深刻的感受到母愛的地方。記得語文老師在課上爲我們朗讀這篇文章的片段,讀到哽咽,記得活躍課堂的一片沉寂。“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的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爲落寞的時間,—羣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靜靜地讀,溫柔細膩的描寫讓人如癡如醉,沒有一顆寧靜的心又怎麼能寫出如此寧靜的景呢?外在的環境是惡劣的,但生命是無法因遭到破壞而發生改變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頑強地活着,才能坦然的體會人生的味道。地壇是史鐵生的天堂,去默坐,去呆想,在反覆的掙扎和思考中,他,一定想明白了。

“向死而生”,這是我所能想到的能形容史鐵生的最好詞彙。這些文字,是他給予我們沉甸甸的踏實溫暖的力量。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人不可以逃避苦難,亦不可以放棄希望——恰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上帝存在。命運並不受賄,但希望與你同在,這纔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3

作者史鐵生是一位受苦受難的人,他二十多歲就雙腿癱瘓,後又得了腎損傷、尿毒症等病症,但他很頑強地活了下來,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出了四五本書,是一位令人敬嘆的作家。

也許是年紀相差太大,也許是他的思想太深奧,我怎麼也讀不通他文章中的句子。他的文章沒有分章節,也沒有標題,一路讀下來我卻找不到一個主題。像散文又沒有一個不散的“神”,像雜文卻又沒有一個明確的論點,說是日記吧,文中又很少有自我的陳述

現在回頭看來,書中還是有值得我學習和回味的東西的。比如他說:“文學是挺講究的東西,寫作不然,沒那麼規矩,癡人說夢也可,捕風捉影也行,滿腹狐疑終無所歸都能算數”這是他對自己寫作的一種自解自嘲,同時也給我一些啓示。寫作並不是一件很考究的事,並不是需要專科畢業,學了技巧才能寫好。只要你的靈魂有話說,你就寫吧。

“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走運,這實在有失厚道。”是的,我們總是將好的忘卻,其實倒黴的事情纔是我們所要忘卻的。清點揹包上不應該帶上路的東西,時時準備着人生的意料不到的事,我們才能更好地走向理想中的天堂。

也許,當我們遇見苦難和挫折時,我們應該好好想想史鐵生,我們不應該面對挫折、困難時,竟然還不如一個殘疾!所以我們要活出生命的堅強和勇氣!指導老師:魏永紅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4

翻開《病隙碎筆》靜默的閱讀,裏面的語句十分樸質但字字珠璣,充滿了智慧。有的語句很幽默,但越是幽默,我的心越是沉重。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感悟很多,並深深震懾於鐵生精神。

曾有記着問史鐵生職業是什麼?史鐵生說“職業是生病,業餘寫作。”的確,在他短暫卻輝煌的人生裏,他有48年在病中,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最飽滿而健全的思想,他體驗到了生活的苦難,卻用最光輝的文字述說存在的快樂與明朗。它照亮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得到信仰與夢想。

在《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中,他說“我覺得人是應該有一個信仰的,信仰就像剛纔說的,我覺得我是殘疾的,但有一個完美的境界存在,那麼這就成爲我的信仰了,信仰和夢想差不多,沒那麼多實際的好處,它只是給你一種心靈的安慰。”

心靈的慰藉在這裏,已經超越各種其他東西了,這個世界,從來就擁有着不完美,完美的體現就是殘缺,身體的殘缺卻令他的心靈閃現着最神聖的完美。

浪是水,浪消失了,水還在。浪是水的形式,水的消息,是水的慾望和表達。浪活着,是水;浪死了,還是水。水是浪的根據,浪的歸宿,水是浪的無窮與永恆。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雖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史鐵生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5

當我翻開《病隙碎筆》時,那位與病魔作戰的勇士,又出現在我眼前。

“所謂命運,就是說,這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我們都是自己的人生戲劇中的主角,我們不能隨意更換自己在人間戲劇的角色,所以,我們要盡力扮演好我自己的角色,雖然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要努力做到更好!人們所以需要戲劇,是需要一處自由的時空,需要一回新魂的酣暢表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戲劇,而我們同時又在別人的戲劇中扮演着或輕或重的角色,加油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當然,它裏面還有對信心的理解。“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許諾,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後的恭維,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受。”雖然對於這句話我的理解還不是很透徹,但是現在我面臨着大學聯考,對於信心我有自己的理解吧,信心是在我面對困難停滯不前的勇氣,是我彷徨時的引路燈,是我失敗時激勵我前進的動力!

我是一個普通的女生,在那些漂亮的女生的光環下,確實有點自卑,但是,這本書中“自卑,歷來送給人間兩樣東西:愛的期盼,與怨憤的積累。”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裏步步深險,或者轉身,在愛的路途迎候解放。所以,我選擇解放。這本書,我會永遠珍藏的!好好研讀!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6

持續看了很久的這本書,今天上午花了一上午,看完了最後一百多頁,讓我對於史鐵生這位當代作家有了更深的感受。

最初接觸到這位文學家還是在語文課本上,不過,這次的機緣巧合是數十年後的重逢了,而這本《病隙碎筆》光看書名,就一下子吸引了我,我沒有猶豫就買了回來,不過,起先看了幾頁並沒有很迫切的願望要看下去,也是源於這是一本哲思方面的書,但是,這幾天,當我身體抱恙,心態不佳的時候,重新翻出了這本書,打開之前書籤的地方,繼續看下去,倒是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這本書剛剛看完,所以,印象還是留在我腦海中比較深刻的,書中對於史先生支持“安樂死”的觀點,我非常認同,雖然這本書是差不多10多年前出版的,但是,時至今日,安樂死還是沒有被法律認可,也是一種無奈。

書中還寫到對於“尷尬”的獨到見解,史先生的觀點讓我對“尷尬”一詞也有了新的思考,史先生的見解有他的道理,而且,他的人生經歷非一般人能有,想必這番解讀自有其深意。

這本書,我起先以爲是一本病重的時候的隨筆,沒想到,裏面談了很多人生的思考,我一下子也消化不了許多,倒是讓我覺得這本書有機會可以再讀,我的感受是,這本書在不同的年齡看會讀出不同的感受,體會到不同的內容和新意。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7

一口氣讀完了史鐵生的《病隙碎筆》,又一次被深深地教育了。這是一部充滿人生體驗的人生筆記。之所以是《病隙碎筆》,是因爲他的透析從開始的一週一次,到一週兩次,後來每隔一天一次。他身體裏的血得從動脈管引出來,在透析機裏過濾掉毒素,再從靜脈流回體內,整個過程長達四個半小時,全身的血液都要被過濾幾十遍。就是這樣一個長年坐在輪椅上的人,穿過浩瀚的肉體之痛,帶給了我們對生命的思考。

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得到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是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生病的日子,懷念那些不生病的日子,;病重了時,又懷想病輕的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

人總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得到了還想得到,失去時卻從來沒有想過還有比失去更糟糕的事,心中的慾望不斷地被各種慾望填滿,壓得喘不過氣來,儘管很辛苦,但卻欲罷不能,所以幸福的滋味一直可望不可及。

史鐵生在書中寫道: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幸運,這實在有失厚道。

幸福的底線其實就是不貪婪,不去做那些無謂的假設,也不去奢求那些不切實際的妄想,在能愛的時候儘量去愛,做自己該做且能做到的事,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這就是幸福的。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8

生一爐火,擇一本書,品其中之精華。 ——題記

《病隙碎筆》是史鐵生寫於生病治療間隙的片段碎筆,篇幅很長,但語言通俗易懂,彷彿在和我們面對面的交流,用長者的身份教導我們怎樣面對人生,苦難,命運,愛情,金錢,信仰,道義,字字珠璣,平易又精闢,樸實又鮮活跳動,充滿智慧與哲理。史鐵生有嚴重的殘疾,但他堅持寫作,在三天一次透析的痛苦煎熬中,他完成了著作。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史鐵生在開始就談到了命運,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隨意調換,要讓一齣戲劇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間的衝突,矛盾和衝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異,乃至天壤之異。他將生命比作一場戲劇,而我們都是其中的演員,每一個人的角色都不一樣,命運不一樣。

在書中,史鐵生認爲當人無法被改變時,我們應該尋求愛,愛是一個神聖的詞。愛之永恆的能量,在於人之間永恆的隔膜。愛之永恆在於激越,在於每一個“我都是孤獨”。愛也許只是某一刻莫名的思念,也許只是遠遠觀望,默默陪伴。

帶着病體,史鐵生看到了世間的痛苦兇險,並不因爲自己虔誠而減少,對別人不尊重,只是樂觀的活下去,勇敢的面對這世界。他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寫點東西。能夠看出他對生的意志力很強,體驗到的是人生的苦難而表現出的卻是歡樂與充實;他用理性的文筆,顯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對命運的抗戰,對生的意志,對死的無畏。

這部書是對人的靈魂洗禮,改變了生命的追求,《病隙碎筆》這部著作是史老先生在病痛中寫作,寫出的卻是歡樂與充實,品《病隙碎筆》,解人生迷津!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9

翻開《病隙碎筆》,靜靜地閱讀,裏面的語句十分質樸但字字珠璣充滿了智慧,而且有的話還很幽默,可越是幽默,我的心越是沉重。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的感悟很多,並震撼於鐵生精神。

史鐵生是當代著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幾乎在病痛中度過,他癱瘓,得過褥瘡,患尿毒症,可他卻十分樂觀。他不感嘆命運不公,還把人生比作話劇,有矛盾和衝突才精彩。他不因一生患病而哀嘆,還說生病也是一種經歷,還曾對別人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病成羣結隊地來把我的身體的部分當做樂園”等話。這些話雖然幽默,我卻笑不出來,反而爲他感到難過。可他不需要,他認爲苦難是必經的,人不能總哀嘆“我怎麼那麼倒黴。”,因爲”幸運很多,人不嫌多。”從他所寫的每一句話可以看出他的樂觀向上,而這就是鐵生精神。

和他相比,我覺得自己十分渺小。當自己被燙傷時,一會兒哭,一會兒鬧,總髮脾氣。可這和鐵生的病痛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因此對他的敬佩之情更深了。和他相比,我們都實在太不堅強了。我時常能聽到有些人因爲患重病而一蹶不振沒幾天就死了的事;時常都能聽到身邊人遇到一點小挫折便抱怨命運等等。

此外,在這本書中,他還談到了自己對世界與時代進行審視,對生命的意義進行思考,且每一點思考都很有道理。

因此當你在讀《病隙碎筆》時,就等於是在聽史鐵生,這位大師,在爲你講一堂關於人生命運的、“生病”、“信仰”、“死亡”等感悟的課。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一本能使人受益匪淺的書,值得我們去品讀。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0

第一次讀史鐵生的作品,是兒子七年級語文課本中的課文《秋天的懷念》,從課文中能看出作者命運的多舛。但是讀了《病隙碎筆》後,才知道他所承受的苦難用“命運多舛”是遠遠不能形容的。雙腿癱瘓,雙腎衰竭,又患上了“尿毒症”,三天一次透析,人生的苦難幾乎都找上了他。連他自己都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寫作”。看到這些的時候,我的心裏真的覺得很壓抑,什麼是生活?是生下來,然後努力活下去嗎?

而他,卻在那輪椅上,思索和探尋着生命的終極意義;用理性的文筆,甚至是幽默的語調,述說着他對生活的熱愛和與疾病的抗爭;他體驗到的是人生的苦難,表達出來的卻是存在的歡樂和充實。特別是他面對苦難的態度,可以給我們很多啓示——“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到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 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看到這些文字,我們作爲一個身體健康的人,還有什麼理由埋怨這樣不滿那樣呢?

或許身邊很多人這樣比你好那樣比你強;或許你會不平,自己付出再多,可是卻得不到回報,有人輕輕鬆鬆卻能得到很多。可是就像史鐵生在書中說的那樣,“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他把生活比作戲劇,詮釋的那麼準確,“要讓一齣戲劇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間的衝突,矛盾和衝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異,乃至天壤之異。”接受命運並坦然面對,可能人就會活得不那麼累,不那麼期期艾艾吧。

當我們爲一些生活瑣事煩惱時,不妨想想史鐵生,想想《病隙碎筆》,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是幸福的!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1

如未曾20歲開始雙腿癱瘓,寸步難行,何以言苦楚,如未曾患上尿毒症,臥牀生瘡,何以言病痛,如未曾晝夜不分地苦思冥想,涅盤重生,何以言人生。

“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的史鐵生,卻用自己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成爲了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病隙碎筆》作爲2002年度中國文學最爲重要的收穫之一,已不是單純數量上的又一本散文隨筆集,而是一部充滿了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他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等六部分,充滿着智慧和安詳。

在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沒日沒夜的病痛裏,他這樣說:“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上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

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這段關於生病的參透,讓我時常感慨萬千,我們常常抱怨自己沒有的東西,卻沒有爲自己的東西尚未減少而心存感激,比如身體健康、父母安在、前途在望等等。

雖然以病牀爲桌、藥水爲墨、病痛爲筆,但是這本書折射出的卻是生命與存在的明朗和歡樂。個體生命必須正視的問題和必須開解的難題,他都沒有迴避與躲閃,而是用輪椅上日日夜夜的凝練與濃縮,給予了我們智慧的回答。史鐵生用他寸步難行之軀,走到了我們健全人尚且無法抵達的理想之路。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2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你可以在陽光下看到在風中搖曳的絢麗花海,你可以在茫茫的草原上策馬奔騰,你可以在浩瀚的大海邊享受海風帶來的絲絲涼意,可以在高山田野間感受自然的味道……但再溫暖的陽光也會被烏雲遮蓋,再美麗的花朵,也抵擋不住狂風暴雨的侵襲。人生中有喜有悲,但要在病痛中尋找積極樂觀的人生,卻實屬不易。

在這個寒假前,對於史鐵生我無一瞭解。而看完《病隙碎筆》後,我對他便有了新的認識,對他心生敬仰。史鐵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但上帝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讓他在最美好的年紀失去了雙腿。也許是天妒英才,不幸的事接踵而來,但這並沒能擊垮他,反而使他在痛苦中尋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對於史鐵生而言,《病隙碎筆》不僅僅是一部屬於自己的作品,也是一部充滿生活體驗的人生筆記。這本書是他在生病治療間隙寫下的片段隨筆。篇幅很長,語言精簡易懂,主要涉及到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等方面沒有繁瑣的考證,推理和判斷,只有作者在那時的親身經歷和感受。

從文字間可看出他對生活的坦然豁達,“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在任何災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面對命運的玩笑,他是那樣理智地直面命運的挑戰與不公。他在病痛中漸漸悟出一條人生的道理,“只有生病了纔會想起沒有生病的好,只有發燒了,纔會知道不發燒的日子有多麼愜意。”史鐵生以一種調侃的口吻說道,“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或勝或蒜的意向,別開生面的遊歷。”他以一種平靜的心態面對病魔,併爲自己的生病觀上另一種名稱“生活體驗”。

史鐵生對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熱愛,苦難於他是一種折磨,而是一種生命的饋贈,讓他體會出了生命更深層的意義,生命似乎正如他書中所說的,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自己的生命獲得意義。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3

這本書從信仰講到神明,從宇宙論及生死,由殘疾至愛情,最後便是靈魂與深思。這是一本充滿了深刻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

史鐵生不是無神論者也不是有神論者,他用矛盾性的寫法和自己豐富的閱歷來告誡人們:上帝不會眷顧某個人,處於自己的角色,那便盡力的扮演好他。他從信徒約伯和自己筆下的畫家Z看到了自己。一個相信上帝,一個相信愛情。可他又不認爲史鐵生只是史鐵生,他不僅是約伯和Z,還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人。最後他終於想通:史鐵生是別人眼中的我,我並非全是史鐵生。

在誠實與謊言中,慾望與命運中,他悟徹了白晝。白晝會帶來魔法,使人被名字所束縛從而顯得拘謹、猶豫,甚至慌不擇路。但當一俟白晝遁去,夜的自由到來,脫下一張扁平的畫皮,剩下的東西纔是史鐵生。我想,這也是許多作家願意佚名的原因。

此書讓我回韻良久並深刻剖析生與死的關係。人的死亡是否會帶來靈魂的不滅?史鐵生並沒有直接回答,因爲他也無能爲力。倘若有人說:“靈魂不死”是否是迷信?若有一樽強大的意志信誓旦旦的:死亡是絕對的寂滅,並無靈魂的繼續,是否是想引起宗教鬥爭或引起上帝的注視?

靈魂不死,只是猜想,科學無法證實或證僞。科學智能理性地建造未來,可它也有侷限性。當科學也不知何去何從,面對地球的毀滅、太陽的枯竭時,人類應當如何?依舊滿懷熱情地準備活下去,大家要靠什麼?是迷信這種對未來無憑據的猜想和希望?

這時,迷信便不是迷信。可以稱之爲信仰,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大部分人都不會放棄活着。而信仰便是唯一的依靠,史鐵生深知如此。在輪椅上,無論他信仰佛陀或上帝,最終憑藉信仰的力量活了下去。科學無法爲他帶來生命的活力而信仰可以!

這本書是作者在深刻的困境中,對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又輝煌壯麗的追問和眺望。從困惑與痛苦出發,審視世界與時代,表現對人生意義與精神寄託的不斷追求。讓人回味良久。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4

作家總是需要在文字裏隱含什麼東西,對於殘疾人來說這顯得很方便,因爲他們往往可以對生命有更多的感悟,或者可以讓人以爲他們對生命有更多的感悟。史鐵生對生命世界和各種深刻問題的認識,不是他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譁衆取寵的工具,而是他與生俱來的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頭腦帶給他的彌補內心傷痕的禮物。他很難有機會擁抱自然,接觸社會,這使得他能擁有這種層次的思想境界顯得更爲可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文學成就和思想水平並不是因殘疾而生。如果沒有身體上的缺陷,史鐵生也許不會從事作家這個行業,但他對世界的認識依然可以獲得我們的認可。

可以認爲史鐵生的人生是悲慘的,連生命最後的一些作品也要在疾病的縫隙裏完成。到了末日前夕的史鐵生飽嘗病痛的折磨,每三天就要去醫院作一次透析,而剩餘的日子裏狀態也不可能很好。但是我們不一定要同情他。畢竟人在臨終前大都是悲慘的,在花叢裏含笑而逝的大概只是少數。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悲慘的自己。我們會因爲一些一時的慘劇而同情某個人,但那種同情是不可能恆久的。我們最終同情的還是自己。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5

《病隙碎筆》中有許多對於信仰的思考,皆發人深省。一句點睛的話是:"所謂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人的精神性自我有兩種姿態。當它登高俯察塵世時,它看到限制的必然,產生達觀的認識和超脫的心情,這是智慧。當它站在塵世仰望天空時,它因永恆的缺陷而嚮往完滿,因肉身的限制而尋求超越,這便是信仰了。完滿不可一日而達到,超越永無止境,彼岸永遠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續。所以,史鐵生說:"皈依並不在一個處所,皈依是在路上。"這條路沒有一個終於能夠到達的目的地,但並非沒有目標,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標存在的證明,而且是惟一可能和惟一有效的證明。物質理想和社會理想的實現要用外在的可見的事實來證明,精神理想的實現方式只能是內在的心靈境界。所以,凡是堅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堅定就已經是信仰的成立。

對於"職業是患病,業餘才寫作"的史鐵生,如果說這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和疾病鬥爭,我想他一定贏了。

命若琴絃,終成絕響。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史鐵生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6

感三月的陰霾和黴雨天氣,濃罩着整個天地,接近一個月的日子,都很少見過陽光,偶爾的陽光出現,也像是古時待嫁藏在深閣的少女般,剛一探頭,又躲閃了進去。也許是天氣的原因,感冒了,整天昏昏沉沉的卻也難受。網購的史鐵生的書《病隙碎筆》恰好就到了,生病的時候看《病隙碎筆》,卻分外令人感慨。

曾有記者問史鐵生職業是什麼?史鐵生說:“職業是生病,業餘寫作”。的確,在他短暫卻輝煌的人生裏,他有48年是在病中,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最飽滿而健全的思想,他體驗到生活的苦難,但卻用最光輝的文字述說存在的快樂與明朗,他照亮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得到信仰與夢想。

在《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中,他說:“我覺得人是應該有一個信仰的。信仰就像剛纔說的,我覺得我是殘疾的,但有一個完美的境界存在,那麼這就成爲我的信仰了。信仰和夢想差不多,沒那麼多實際的好處,它只是給你一種心靈的安慰。”

心靈的慰藉在這裏,已經超越各種其他東西了,這個世界,從來就擁有着不完美,完美的體現,就是殘缺,身體的殘缺,卻令他的心靈閃現着最神聖的完美。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7

《病隙碎筆》顧名思義是爲在與疾病抗爭的閒隙中所寫下的零碎筆觸。書中記錄着他是如何看待“兩個自己”——一個被疾病纏身,一個擁有自由靈魂,也流露出作者以猶在另一個世界的角度對生活、人生的理解與思考。不得不驚服,非同尋常的生活閱歷給了他卓越而深遠的感悟與見解。

書的開始便談及“約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約伯的信心前面沒有福樂作引誘,有的倒是接連不斷的苦難”,其中的約伯何嘗不是史先生呢?他將自己生命的不幸,樂觀地表述爲追求“約伯的信心”。反觀當下,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苦難與福樂都是我們要接受的全部,不能僅活在被拿掉苦難的世界。

“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類,不是以過程的漫長爲自豪,而是以過程的精彩、尊貴和獨具愛願爲驕傲的”,哪怕身陷囹圄,史先生也要努力地表達內心對生活的渴望,以及對“向上的生存向度”的追求。

史鐵生的偉大不單在於他個人的文學建樹,更在於他熱衷於以身試教向普羅大衆發出號召。他以自己“身臨其境”所特有的說服力去拯救那些“迂腐”以及“死掉”的思想。他所展現的不單是自己對命運的反抗,更是對大多數人的救贖。

當然,囿於見識有限,想要完全讀懂史先生對人生的參透還言過尚早,但哪怕我們所能讀出的僅是皮毛,也已是極大的受益匪淺了。史先生在書中對生命這樣解讀,“生命是一個不斷超越自身侷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侷限,從而感受幸福”。試問,有多少人能像他這般淡化苦難並且超然物外。大多數人缺少這份透徹地看待生活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走了彎路,甚至漸行漸遠。

在這個越發傾向於“自我”的時代,人們越發擴大地去捍衛自己的利益,沒有人願意去吃虧,於是不免淪落得更加物慾化,不免遺忘丟失掉幸福的真諦。

我們要仰望星空,但我們也得腳踏實地,適當地放慢步伐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去捫心自問初心何在。是我們改變世界而不是世界改變我們,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急功近利,會讓我們的人生路清晰很多。

從這本書中獲得的是超越文字的力量,是相見恨晚的領悟。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8

這一本書裏,史鐵生老師不僅是以獨特的視角注視着生命,更是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書寫着鮮活無比的道理。雖然他已經離開人世,但卻將永遠在精神的高度遙望我們。他的樂觀豁達,他難以想象的意志力,與他親手寫下的這一些人生的體檢記錄,將是我們精神上的營養補給與堅實依靠。

對於史鐵生老師來說,寫作不單單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一種精神的寄託。他的寫作,早已超越了生命、人性,是他歷經世事洗練之後的一方淨土,一片樂園。

在他的筆下,文字總是樂觀幽默的語調,他也時常調侃自己的病痛。這是一種勇敢的調侃,是一種堅強與釋然的表現,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自己的軟弱與缺陷。竊以爲,人總是破碎的,因爲破碎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過。然而有的人,總是像祥林嫂一般向每個人哭訴自己的不幸,以爲換取別人的同情便是對自己命運的救贖,試圖用賺來的眼淚點燃自己灰敗的人生;也有一些人,總以爲藏起自己的缺陷,即能變身完美,就能夠扞衛他們的尊嚴。前者將一生都活在破碎之中自憐自怨,而後者易碎的強勢裏包裹的仍然是自卑的骨架。但史鐵生老師,顯然具備足夠的勇氣與自信。不需要哭訴,更不用掩藏,他是人生真正的強者。

畢竟,傷心並不是幾滴眼淚就可以流出來的,尊嚴也不是幾個口號就可以吶喊出來,最動人的漢語,就是把傷口變成智慧,然後從中汲取人生的夢想與真諦。

而史鐵生老師,正是這麼做的,而《病隙碎筆》,正是這麼做的。這些看似破碎實則連貫的文思,就是傷口經過治癒,成爲了帶着油墨香味的智慧。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歷經苦難的豁達,超越苦難的人格力量,盡在書中,這一本《病隙碎筆》爲我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幾乎所有不幸的避難所。

因此,哪怕世界是奧吉亞斯的牛圈,我也敢於堅守其中,更願意擔任清掃的苦役。因爲歷經人生谷底,猶如死了一回,但也會因此深入地活了一場。

這是一份苦難,更是人類的福祉。

讀《病隙碎筆》,是感悟歷經滄桑後的明徹和超脫,是找尋苦難中的光明與希望,是發現那份悲壯中的靈性,是一種人性最純最美的光點。

它將永遠在我的精神世界,慰藉着在凡塵中疲於趕路的心靈。

也許,它就是我的精神世界。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9

最近讀完了史鐵生先生的散文集《病隙碎筆》,在我看來,與其說是散文,倒不如說是史鐵生先生的隨筆集,這並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集子,而是充滿了對人生的詰問與思考,同時解答着聲明的難題,正如這本書的名字,《病隙碎筆》,簡單明瞭且直白,這本書中所寫也就是史鐵生先生在長期生病的空隙中的所思所感。之所以喜歡《病隙碎筆》,是因爲史鐵生面對跌宕起伏的不公命運時的理智與堅定內心,讀完這本書,不禁要感慨史鐵生先生對生活的坦然豁達,樂觀積極的態度,以及對人生各般事件的大徹大悟的通透感受。

對於史鐵生先生,是誰也不陌生的。從《我與地壇》,到《務虛筆記》再到現在的《病隙碎筆》。有人評價史鐵生是“一位一生都在死亡邊緣行走的作家”,不得不感嘆,單是疾病帶給史鐵生先生身體上的折磨,便是常人難以忍受的,雙腿癱瘓後,又是腎病又是尿毒症,而最後也因腦溢血不幸去世,更不用提在心靈,精神方面帶來的打擊。就像在《病隙碎筆》一書中所說的,“四十八年大約有一半的時間用於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羣結隊,好像都相中我這身體是一處樂園。”

史鐵生先生在《病隙碎筆》中這樣調侃自己,職業是生病,業餘寫一點東西。這本書名字爲《病隙碎筆》,但其中內容與“病”又無太大的關係,書中所有的文字,更像是一個鮮活健康的靈魂對生命的困惑與苦難的探索,似於一個思考者對於哲學的最基本問題的探索與辨析,史鐵生先生一直在尋找答案,窮極一生的思索,他雖然殘疾無法行走,卻從未停下過探索的步伐。

印象深刻的是史鐵生先生在《病隙碎筆》中引用的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句“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記得在過去讀時,從未想過將其與生死相聯繫,只是認爲是普普通通的一場往來,但在史鐵生先生看來,這便是對生命最好的`詮釋,以這一句話作爲墓誌銘,對於史鐵生先生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輕輕地走正如輕輕地來,掃盡塵囂,不帶走一片雲彩。一段渺小的生命,爲世界作出改變,哪怕是微小的改變,不失爲一種成就,不枉來人間走一趟。

不得不說史鐵生先生是樂觀的。他在書中寫道“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得到滿足”,在病痛的折磨中,史鐵生先生並沒有自怨自艾,度日如年,甚至於從此一蹶不振,反而,他不甘於淪爲泛泛人海中的渺小一顆,將這些疾病帶來的折磨痛苦轉化爲思考的動力,在生病的空隙中思索人生的真正奧義。人之生老病死,史鐵生早已看淡,雖然失去雙腿只能依附輪椅的他曾經在年少時也有過失意,惱恨上天安排的不公,以至於每天把自己藏進地壇,望着地壇的花花草草與建築物,往來的行人,去深思,去感悟,去真正理解人生的意義……幸運的是,史鐵生終於有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在《病隙碎筆》中,他也明瞭了上天的安排,正如史鐵生先生在開篇所講,“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喜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一個,不可以隨意調換。”深諳自己是那個不幸者,領悟透徹之後,也懂得了“一起只好看命運的安排”。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0

最初聽到史鐵生這個名字來自於語文課本《我與地壇》,依稀記得老師的介紹,鋼鐵般的意志、堅強、與病魔抗爭等等。但是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最真實的史鐵生,走進他的內心,體會他的“笑看人生”。

翻開書本就是就能看到滿臉慈愛,眼神炙熱,微笑看着前方的史鐵生,寄語“你能夠與我一同笑看”。心中不禁對老先生心生敬意,這樣一位和藹慈祥的老先生與我腦海中的完全不同,雙腿癱瘓,雙腎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難幾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卻在那輪椅上,用意志探尋着生命的終極意義,用理性的文筆,甚至是幽默的語調,述說着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疾病的抗爭。他體驗到的是人生的苦難,表達出來的卻是歡樂和充實,臉上的笑容代表內心的陽光與灑脫,這讓我忍不住想走進他的內心,觸摸他的文字。目錄將文章分爲六部分,表達自己對生命、對世界、對生活的的看法,是一本記錄自己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

在他的筆下,我看到了心酸與無奈、掙扎與無助、恐懼與堅強、無望與期盼……但更多的是在黑夜中自己冷靜的思考,心中執着的信仰。難以想象史老先生能將自己的生病風趣地稱爲生活體驗之一,從他一開始的怨天尤人,飽受病痛的折磨,人生的不如意讓他喘不過氣來,到後開通過自己的文字把冷靜下來的思考進行細膩的剖析。在作者看來名字中的“鐵生”二字,是自己病不死的保佑,正是他內心的堅強與不屈的毅力,讓我們看到了平凡的普通人對病魔的抗爭。

很喜歡書中的一段文字“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祥。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的確每個人都要學會享受當下的幸福生活珍惜現在,無論在哪裏身處何種處境,我們都應該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永遠相信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能看到旭日東昇自己是幸運的;能與愛人看浪漫晚霞自己是幸運的;能感受山谷的清風自己是幸運的;能與家人一起吃飯閒聊自己是幸運的……這樣想來我們不用羨慕不用攀比,自己已經就是最幸福的了,其實幸福是什麼,它沒有答案,答案在每個人的心中。

回到文章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與智慧,坦誠與豁達。“生而爲人,終難免苦弱無助,你便是多麼英勇無畏、多麼厚學博聞、多麼風流倜儻,世界還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祕置你於無知無能的地位。”史鐵生教會我們接納這個苦難的世界,自己追求的天堂不是一處空間,不是一種物質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恆途。在病痛中作者找到了生存的真諦,只要生活的希望不滅就有機會化解苦難。

最後我也希望每一位讀這本書的人,都能與我一同笑看!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1

讀了史鐵生的《病隙碎筆》,我方知道,原來竟然有這麼一個人,對外界的事物,對人生,看得那麼的通透。

人不可以逃避苦難,亦不可以放棄希望。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很多時候難以避免。那既然如此,何不直面困難。

讀完餘華寫的小說《活着》,我驚覺原來苦難不怕多,也不怕夠。苦難可以接踵而至,可以從任何一個時候開始,然後還可以給人源源不斷之感。

可是這又如何?正如老舍先生寫的《四世同堂》裏,瑞全要離家走出北京,那晚他問錢默吟,有什麼話需要對他說的嗎,老伯伯說:“只有一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許灰心!人一灰心便只看見別人的錯處,而不看自己的消沉墮落!”對這句話印象很深刻,希望其可以像一盞會走的燈,照亮在黑暗裏前行的路人,直至黎明破曉,旭日東昇。

自卑,歷來送給人間兩樣東西:愛的期盼與憤怨的積累。從某一程度看,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自卑的地方吧。一自卑,就很容易失去自我。這個時候對愛是有很大的期盼的,可是愛而不得,憤怨也會積累起來,轉而一發不可收拾,很多悲傷的故事也是因爲這般而發生。

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就如同玩遊戲。那遊戲沒有什麼含金量,也沒什麼實際意義,然而我們卻成爲了癡迷又疲憊的玩客。這和吃力不討好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啊,人在無端地浪費時間的時候,應該懂得懸崖勒馬,及時醒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留下自己的人生意義。

其實很多時候,平均就等於是一種不公平。比如拿跑步說;在同一起跑線上,有些人跑得很快,有些人跑得很慢,有些人則是中等水平。那如果要求人人都是中等水平,讓快的人慢下來,讓跑慢的人快起來,原來是中等水平的人是保持原來的速度嗎?這種平均是不是太強人所難,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有時候我在想,監獄的意義是什麼?是複製仇恨嗎?當然不是。是對人的一種心靈上的培訓,讓那個本身認識到自己的罪責,從而心裏產生愛,去爲自己所犯的錯誤贖罪。

經濟在日益增長,可是同樣的,地球日益枯萎,人間恨怨飆升。大自然具有極其強大的力量。人類應該對大自然懷有敬畏之心,如若是一味地索取,肆無忌憚,將追悔莫及。

生病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讓人懂得滿足。咳嗽了發現不咳嗽時光的美好,不能走路發現可以活蹦亂跳的美好;飲食需要諸多忌口方知道可以胡吃海喝的美好。

愛是什麼?愛是相互敞開。只有雙方相互敞開心扉,那纔是愛的體現。好感和摸索,亦或者說是追求,那都只是喜歡的一種表現形式,與愛無關。

在美妙的肉體唾手可得的年代,愛怎樣?孤獨怎樣?美妙的肉體唾手可得的年代,愛當然顯得難能可貴,孤獨當然顯得莫可名狀卻又真實可感,還無處不在。

人人都一樣,豈不是萬籟俱寂?所以每個人有其自身的特性,反而有一種百花爭放的感覺,那纔是春意盎然的景象。

天堂是一種姿態,是精神的恆途。如果天堂成了可以到達的目的地,那天堂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試想一下,到了目的地之後呢?人人都到了天堂的那個目的地,那豈不是又是另外一個社會,另外一個世界?難不成那個社會上的人或者說那個世界的人沒有貪念,沒有慾望了嗎?那人人又豈不是都一樣的完美了,那不是又是一種萬籟俱寂了?所以天堂是一種姿態,是精神的恆途。人人才會爲自己的那份信念,爲這種姿態,爲這精神的恆途,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提升。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2

早就聽說史鐵生,僅僅知道他是一名殘疾作家,我想一定是和張海迪、海倫一樣身殘志堅的人物吧,卻從來沒有想過非要看他的作品不可。今年暑假,我認真讀了竇桂梅的教學實錄,最讓我感動的就是竇老師教史鐵生《秋天的懷念》那篇文章,那是第一次爲教學實錄而感動落淚——此前,我只是把名師的教學實錄當作經典教案,爲賽課、開課而臨時抱佛腳罷了。因此,我便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看看史鐵生的作品:《病隙碎筆》!

暑假看了一遍,只覺得文字不多,但很深沉!有些地方生澀難懂,因此只是半半拉拉讀了。

開學之後,一直忙於教學,也少有閒情讀那本書了。

再讀《病隙碎筆》是在快過半學期之後,因心情極糟糕無法排解,所以隨便拿本書看看,沒想到卻讓我讀懂了自信——我當時最不能擺正的心態。很清楚地記得那段日子我活得稀裏糊塗,整天昏昏然,像被煙霧籠罩,看不清楚前面的路,不知道該往哪裏走,也不知道該停在何處,上課的時候,我感覺不到學生跳動的心,感覺書本離我好遠好遠。我不再相信自己,我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使我看見學生認真專心地聽課,我依舊覺得他們是差生!我不再相信自己的教學風格——即使激情四溢也是粗枝大葉,沒什麼可圈可點的。那段時間我深刻感受到一個沒有自信的人活着是多麼得可憐、可悲。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如果一個老師很用感情地教一個看不見任何希望的班級是多麼的痛苦!最好的解脫方法該是麻木吧。我很迷惘!

可史鐵生說得好:

重病之時,我總想起已故好友周郿英,想起他躺在病房裏,瘦得只剩一副骨架,高燒不斷,潰爛的腹部不但不癒合反而在擴展……窗外陽光燦爛,天上流雲飛走,他閉上眼睛,從不呻吟,從不言死,有幾次就那麼昏過去。就這樣,三年,他從未放棄希望。現在我纔看見那是多麼了不起的信心。三年,那是一分鐘一分鐘連接起來的,漫漫長夜到漫漫白晝,每一分鐘的前面都沒有確定的許諾,無論科學還是神明,都沒給他寫過保證書。我曾像所有他的朋友一樣讚歎他的堅強,卻深藏着迷惑:他在想什麼,怎樣想

可能很簡單:他要活下去,他不相信他不能夠好起來。從約伯故事的啓示中我知道: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實是一片空曠,除了希望什麼也沒有,想要也沒有。

但是他沒能活下去,三年之後的一個早晨,他走了。這是對信心的嘲弄嗎?當然不是。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許諾,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後的恭維,它的恩惠惟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受。

終於,我讀懂了什麼是自信?就是絕望徹底依舊微笑面對!曾經以爲只因有收穫,纔要自信努力地前行,那種努力纔是有價值的,現在才明白不是任何努力都有價值,縱使今天你走的這條路是死路,也要學會微笑地面對!人的一生並不都是圓滿啊!

感謝這本書,感謝史鐵生,讓我重新面對我自己!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3

隨着信息時代、網絡時代、高科技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節奏在不斷的被加快。在這快節奏的生活裏我們還能不能找回純真的自我?還能不能沉下心來仔細思索生命的真諦?最近我讀的一本書—《病隙碎筆》給了我答案。

讀這本書並非偶然,而是出於對其作者—史鐵生的敬慕。一個一生與病魔相伴且始終抱有“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並用一篇《我與地壇》感動數億中國人的人,其作品我相信也是像其人一樣有着品味不盡的內涵,於是我與《病隙碎筆》相識。

《病隙碎筆》是史鐵生在生病治療時期的點滴感悟,語言平易近人,苦苦思索着人之爲人的價值和光輝,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與死、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

當我們在抱怨事命運時,史鐵生開篇第一句便給了我們最深刻而徹底的對命運的闡述。“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我們常聽說,“人生如戲”,史鐵生把生活比作戲劇,詮釋得十分準確。生活,原本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運來組合的。每個人的命運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異,才顯示出生活的五彩繽紛。所以史鐵生承認生活存在差異,接受上帝安排的命運,不埋怨上帝對自己的不公。從那些洋溢着陽光的文字裏,我們可以看到,對於病痛、殘疾,他並沒有自卑與怨恨,而是以他豁達樂觀的心態理智的去面對。一個每隔三天就要做一次透析,躺在透析的牀上,看鮮紅的血在透析器裏汩汩的走——從他的身體裏出來,再回到他的身體裏去的人,他如此堅強的活下來,並將他的感悟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抱怨命運呢?

當我們在貪生畏死之時,史鐵生卻在設想他的墓誌銘,他說用徐志摩先生《再別康橋》裏的一句再合適不過: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掃盡塵囂,並說,“既然這樣,又何必弄一塊石頭來作證?還是什麼都不要吧,墓地、花圈、輓聯以及各種方式的追悼,什麼都不要纔好。讓寂靜,甚至讓遺忘。”

曾經看着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抱有的只是一種同情和心酸,但在看了這本書後,對於他們,又多了一份敬佩。他們有着比我們普通人多出幾百倍甚至是幾千倍的勇氣,這種勇氣,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看一部電視劇可以讓麻木的心靈暫時激盪一下,而讀這一本好書帶給我的我想怕是對心靈一生的觸動。《病隙碎筆》讓我對生活、對人生產生新的思考!

命運冷酷的催殘他的雙腿,可是他身後有默默爲他付出的母親,幾度他想不開,母親便傷心。當他在那個地壇進行靈魂的洗滌時,母親便在背後默默含淚。當回到老家,看見橡樹時便想起那個操勞的母親。母親如繁星在史鐵生黑暗的命運大幕下默默眨着眼睛,如春水般滋潤乾涸的心田。那是人間純真的愛。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4

我一向不喜歡看隨筆的,但史鐵生的隨筆《病隙碎筆》卻一下子吸引了我。

這部作品是史鐵生在重病時躺在輪椅上所寫的。他把他的文字命名爲《病隙碎筆》是很有道理的。1998年之後,史鐵生的病情轉爲尿毒症,病情一直在惡化。發展到後來,每隔三天就要透析一次。靠血液透析的他只能在一天的某個空閒時刻才能動動筆,而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和病魔作鬥爭。他的寫作是不折不扣的病隙寫作。這樣的空隙又是小得可憐的。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在病牀上癱瘓二十多年的的人是怎樣寫作的。在他的《我的地壇》和《務虛筆記》裏我們讀到的是一個唯物論者對於人生對於命運深刻的思考。而就在他的《病隙碎筆》裏我們依然看到的是一個堅強的智者對於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有輝煌壯麗的追問與眺望。讀完這本書,我在思考,史鐵生到底是一個什麼人,爲什麼他的文字裏就看不到病的痛苦和陰影呢?

是的,在他的文字裏我們絲毫看不到痛苦和陰影,我們看到的是他對生命、信仰、愛情、神性、寫作和藝術的深刻坦直的思考。在寫作時,他已經完全忘記了他是一個重症病患者,他的思想已經完全遊離於自己所創造的心魂世界裏,“可以這樣說,在史鐵生身上業已形成了一種堅固的東西,足以使他的精神歷盡苦難而依然健康,備受打擊而不會崩潰”。這種堅固的東西我認爲就是對文字的熱愛和信仰。在他的《碎筆3》中有這樣一句話:“寫作不過是爲心魂尋一條活路,要在汪洋中找到一條船。”史鐵生文中所謂的心魂就是超出或分裂於肉體的思想靈魂。在病牀上的他是一個患者,隨時都可能死亡。而在寫作時的他卻是一個人格思想完全健全、能夠靜觀和俯視塵世一切的哲學家。他認爲一個人的缺陷殘疾不完美是普通的,困境也並不是絕對的。“殘疾,其最危險的一面,就是太渴望被社會承認了,渴望之後又走進殘疾”。史鐵生真正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病痛折磨二十多年內從不氣餒妥協,而是心平氣和地完成了他的一部部作品。基於此,他就是一個生命的強者,一個有着無限崇高思想的智者,一個可以蔑視一切災難和痛苦的先行者!

困在輪椅上的史鐵生的心魂已經超出了他的肉體,他不再像常人一般萎縮在自己的病體中,他的頭腦裏是另一個世界,開闊而豐厚,精神自我在他的世界裏變得如此的高大,他可以“居高臨下俯瞰自己的塵世命運”,可以“冷眼旁觀自己的執迷和嘲笑自己的妄念”,可以不被病體限制而天馬行空。他對寫作的執着熱愛和信仰戰勝了肉體所遭遇的接二連三的災難。儘管如此,史鐵生還是離開了我們。精神性自我再強大,還是無法不讓病魔毀壞他的血肉之軀。堅不可摧的精神縫隙下永遠流淌着一個智者無奈而高尚的血液。他的《病隙碎筆》帶給世人的將是永遠的感動和神聖的的金色光輝。他爲我們開拓了精神領域的方向,他的精神將鼓勵我們前行,我們將會永遠記住他,永遠懷念他!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5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史鐵生

如果你喜歡了一位偶像,請你一定要爲他寫一些文字。對於喜歡的作家,我想我們更應該寫點東西吧。於是便有了這些文字。

我看過的書不太多,印象比較深刻,對自己思想有過強烈震撼的則就更少了,其中就有史鐵生的《病隙碎筆》和周國平《人與永恆》,前者更易懂,後者哲理性強些,稍有些生澀難懂。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大家應該不陌生,我們這一代人高中語文課本中一定都讀到過,而且我們之中很多人是通過這篇散文認識了地壇。這篇文章也支撐了史鐵生在散文文學上的地位,也更加堅定了史鐵生寫作的信念。

職業是患病,業餘纔是寫作,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調侃自己。《病隙碎筆》是哲學性的散文,是一個思索的過程,通篇無題,與殘疾並無太大幹系。所有的文字主要源自一個健康的靈魂對生命的困惑與痛苦的探索,源自一個思想者對人生基本命題的哲學思考與辯析。一直是在尋找,史鐵生是一個完全靠自己的覺悟修養自己品行的人,他窮盡自己的一生去思索人生,他不能行走,但他是思想的行者。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說道: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他早看透了生死,置之度外,他堅持活下去就是爲了尋找活着的信念。爲活着而思索,爲思索而活着。

關於史鐵生,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作家筆下對他的文字和他本人的敬畏與推崇。周國平後來爲《病隙碎筆》作的序曾寫道:

三年前,在輪椅上坐了三十個年頭的史鐵生,生活中沒有出現奇蹟,反而又有新的災難降臨。

關於殘疾,史鐵生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在此意義上,殘疾是與生俱來的,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這樣。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這是智慧的起點。看到並且接受人所必有的限制,這是智慧的起點,但智慧並不止於此。如果只是忍受,沒有拯救,或者只是超脫,沒有超越,智慧就會淪爲冷漠的犬儒主義。

《病隙碎筆》中有許多對於信仰的思考,皆發人深省。一句點睛的話是:"所謂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人的精神性自我有兩種姿態。當它登高俯察塵世時,它看到限制的必然,產生達觀的認識和超脫的心情,這是智慧。當它站在塵世仰望天空時,它因永恆的缺陷而嚮往完滿,因肉身的限制而尋求超越,這便是信仰了。完滿不可一日而達到,超越永無止境,彼岸永遠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續。所以,史鐵生說:"皈依並不在一個處所,皈依是在路上。"這條路沒有一個終於能夠到達的目的地,但並非沒有目標,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標存在的證明,而且是惟一可能和惟一有效的證明。物質理想和社會理想的實現要用外在的可見的事實來證明,精神理想的實現方式只能是內在的心靈境界。所以,凡是堅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堅定就已經是信仰的成立。

對於"職業是患病,業餘才寫作"的史鐵生,如果說這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和疾病鬥爭,我想他一定贏了。

命若琴絃,終成絕響。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史鐵生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史先生一路走好。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6

此書雖無與其另一作品《我與地壇》那般,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但仍在2002年時,獲得了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且被文藝評論家譽爲“史鐵生最具靈性的生命筆記”,可歌可賀。本書乃是在作者身處艱難困境中,對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又輝煌壯麗的追問和眺望。在書中,史鐵生從生命的困惑與痛苦出發,對所處的世界和時代進行審視,對人生意義和精神寄託不斷追問。

字裏行間中,可以看出,史鐵生的寫作與生命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的“寫作之夜”,他經歷着生命的苦難,卻表達着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作者一生如此多災多難,“鐵生”二字似乎又暗含着堅韌長壽的意蘊,作者自想,可能是前世有什麼不好的記錄,所以此生便活得較爲長久,以此作爲補償,將功補過。作者還曾想借此前世的罪過與今世的補償,來警戒正在腐敗的官員們,可還是想想作罷,認爲那些官員們會無動於衷。由此可見,腐敗官員的影響是多麼地惡劣,欲挽回其過錯,又擔心白費力氣,對其喪失了很多信心。即便作者對其無所作爲,可難道這不該引起官員們的深刻反省嗎?個人犯錯,損人又不利己,還沒意識到要趕緊懸崖勒馬嗎?回頭是岸。

沒有誰天生堅強,史鐵生也一樣。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他也曾迷茫、絕望,甚至想要放棄生命。還好,作者及時醒悟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存在嗎?要是沒有了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是否會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乍一看,他的觀點似乎有些偏頗,但卻不無道理,世界本來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矛盾組合而成的啊。此外,這也算是一種很好的自我安慰吧。

在他對生命的叩問中,我讀到了一種堅韌、奮發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凌駕苦難,超越生死。情緒低落時,徜徉在他的文字世界裏,我感覺,自己悲涼的心在被一點點捂暖。

作者曾說過:對他而言,職業是殘疾,業餘是寫作。本書的書名,無意間印證了此話,可謂有相得益彰之妙。

本書雖爲病隙閒散的隨筆,但依然充滿了濃重的哲學氣息,閃爍着智慧與哲理的光芒,關於生命,關於信仰,關於愛情,關於自然規律……時時處處引人深思。

或許,因爲自身的殘疾,進一步豐富了人生經歷,所見增多,所感增多,便期盼自身能得到他人乃至整個社會的認可,從而改善現在的處境,可又左右迷茫,想找條路,又不能用腿,於是便用筆去找。然而,太渴望之下,身心俱疲,又會走進殘疾。似乎在作者看來,殘疾與寫作有着隱含的內在的必然聯繫,但真的一定是這樣嗎?不一定吧,殘疾之下,想要改善現有處境,如何選擇,人各有異,只不過作者選的是寫作這條路罷了。此外,過於渴望,也可能創造出身心愉悅,精神煥發,從而更快地恢復健康的奇蹟呢。

“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能走到天堂”,對此,我的理解是,天堂,是精神的歸途,虛幻而非真實存在,只不過是作爲人類的一個信仰,一個精神的支撐,從而促使人類不斷地向善,向好的方面發展。我想,作者有時應該也很苦悶吧,他以筆代腿,想要到往天堂,卻無奈,天堂之路太遙遠,怕是無法到達,便感嘆:天堂是精神的恆途,不能走到,只能走向。似乎合理,但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些許的妥協。作者認爲,天堂,若是可以走到,那便意味着信仰的終結,意即天堂是人類靈魂所追求的最終目標,但我認爲不然,爲什麼天堂就一定是終點站呢?有什麼證據或理由可以證明呢?如果不能證明,那麼可能還會存在更高的階梯,引導我們不斷朝着新的方向前進。

靜讀此書,我感受到一種滌盪心靈的力量。“發燒了,才體會到不發燒時的日子是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到不咳嗽時的嗓子多麼的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得天昏地暗。直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時,才意識到端坐時的日子是多麼晴朗。終於醒悟,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苦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幸福本就是相對而言的,如果無法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吧。

生活不會總是順心如意,不可避免的尷尬或許會讓人難堪,但這尷尬,也是一種可貴的能力。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反躬自問是一切愛願與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發現你處在了尷尬的地位,這不值得驚慌,也最好不要逃避,不如由着它日日夜夜的驚擾你的良知,質問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進退維谷之日可能也是別有洞天之時。史老的處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尷尬,值得欣慰的是,他能夠坦然直視,找出根因,不斷完善。

透過文字,我的思想也和史老一起,在無邊無際的宇宙裏徜徉。史老說,“我們太看重白晝,又太忽視黑夜”,此言,我深表贊同。處在喧囂紛雜的社會中,我們很難讓自己安靜下來。只有黑夜時,我們才能更多地靜靜冥想。西方推崇懺悔,可東方人卻總是不肯反思,或者說很少進行真正深刻而有效的反思。我們在黑夜裏過着所謂的夜生活,以致白天總是處於昏昏噩噩的迷茫之中。史老此言,算是對我們的一個提醒吧,黑夜和白天同等重要,我們理應合理安排。

讀書,讀的不只是書,更是自己的內心,個人反思也好,與書中之人亦或作者交流也罷,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一種提升,這種與己與人的交流習慣,值得我們一直保持下去。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7

過年無聊,翻翻舊書找找事,一本帶着薄薄灰塵的病隙碎筆掉了出來。

我不喜歡閒着,我喜歡忙碌的生活,人一閒下來,難免會胡思亂想,多愁善感,變得悲觀起來,我不認爲這是好事。但是作者因爲身體原因卻不得不“閒着”,不過還好,他從胡思亂想中走了出來,變得不再胡思亂想,他從客觀上辯證的看待一些爭論性的觀點,然後引入自己的觀點,令他所寫的文字擁有他的思想。我喜歡他的文字。

靈魂在人死後到底還有沒有?人對神靈到底該持什麼樣的態度?生活中的苦難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愛情到底是什麼?……作者在文章中談論了諸如此類的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令我深思……

其實我有一大愛好——發呆。在發呆的時候我會放空自己的思想,天馬行空的想到什麼是什麼,至於文章中所提到的種種問題,其實我都想到過,但是卻從沒有想到那麼深。

人不論是看待靈魂的有無還是對待神靈的態度,都有着一個明確的目的——功利。相信靈魂存在的人會認爲現在所吃的虧是來世要補償的,但是卻從不安撫自己說是還前世的債,好像確信自己前世是好人,現在吃苦是爲來世享福做準備的。其實這樣也好,爲了來世享福,現在吃苦,這樣社會就和諧了,因爲總還有一部分人是要現在享福的。其實對於福禍,我沒什麼太深的概念,我沒有遇到過太大的福事或太大的禍事,我的生活挺安詳,挺平靜,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我是個知足常樂的人。我不向生活祈求什麼,因爲我認爲我該有的已經都有了,就算是沒有,我也不求,因爲什麼都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別人施予的,求人不如求己,所以我不信佛,不信教,不去燒香拜佛做禮拜,我所信奉的只有自己的良心,做事平心而論,不愧對自己的良心,足矣。至於神靈,總有許多人是相信有,然後有很多人相信沒有,接着就此問題爭論不休,但是誰也不能證實或者證僞,所以就一直爭論到現在,而且我相信將會爭論到很遙遠的將來。對於這個問題,作者是相信有神靈的,但是他不祈求什麼,甚至還爲自己以前偶爾的一次祈求而羞愧,他不認爲神靈欠他什麼,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大的財富——希望,這是誰都奪不走的,雖然它不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或者健康,但是它卻能讓你活着,堅強的活着。活着的人都應該感恩,因爲“活着”是一個人得到的最好的禮物。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人活着最重要的三種感情:親情、友情、愛情。其中最爲神祕,最令人憧憬的莫過於愛情了。愛情究竟是什麼?“愛的情感包括喜歡,包括愛護、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還有最緊要的一項:敞開。互相敞開心魂,爲愛所獨具。”這是作者的觀點,我看的很明白,雖然不一定能做好……可是與此同時,這世上該有多少癡男怨女看不透這道理,還有多少人是在玩弄這高尚的感情,我很疑惑,很迷茫……愛情是多大的緣分,是多麼的來之不易,爲什麼那麼多的人都不珍惜,不愛護?可惜,愛情來得不挑人,不是你在乎、珍惜就來找你的。

人生閱歷實在有限,所能想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再深的實在想不到了。所以文章到此爲止了,至於思想,就繼續蔓延下去吧。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8

時時堆成月月、月月度成年年、年年成就此生的華年。人的一生由無數個瞬間堆砌而顯得漫長。缺失亦或是改變了哪個瞬間,都不能算是一個人。“我經由光陰,經由山水,經由鄉村和城市,同樣我也經由別人。”寫下這段文字的史鐵生正拖着殘缺的身軀在苦渡時光,他又在經由人生的哪個階段呢?

命運不斷地給史鐵生施加苦難——十八歲延安插隊、二十一歲癱瘓、之後是“褥瘡”、而後是尿毒症。“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傳統的思想中,“苦難”似乎成爲了交換功名與成就的“工具”。可史鐵生認爲“不斷的苦難”,是不斷努力的原因、是信心的原則。他借用《聖經》中約伯的故事來闡述他所認爲的“苦難”:經歷了苦難並不意味着成功。苦難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人需要去經歷那些挫折,去承受苦難,儘管這會讓一部人放棄但並不與之後的成功掛鉤。苦難是這大千世界的一部分,是我們無法躲避、無法逃離的。

“人不可逃避苦難,亦不可放棄希望。”因爲殘疾而消沉的史鐵生在荒蕪的院子中獲得了生命的感悟。“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走運。”還好,史鐵生不僅記住了自己所承受的苦難,同樣,他也記住了自己擁有的幸福。他獲得人生真諦的經歷我無法切身感受,只能從他的文字中推測些許。也許,這份讓史鐵生悟徹的人生真諦便是“遭遇痛苦”、“超越侷限”而後“感受幸福”。

“苦難把我推到了懸崖邊上,它就讓我在這裏坐下來,欣賞這岸邊的雲興霞蔚,唱支歌給你聽。”不知曉,史鐵生是否也如這般豁達呢。

從牙牙學語到晚年秉燭,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可時間的流轉,不僅埋葬了過去也創造了新生。“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在史鐵生的觀念中,死,似乎並不是一件可怖的事。相反,他認爲這是所有生命必然的結果。“誰說我沒死過?出生以前,太陽已無數次起落,悠久的時光被悠久的虛無吞併,又以我生日的名義捲土從來。”

生命總是脆弱而又堅韌的。脆弱到一場雨,便可以讓一個鮮活的生命無限接近死亡;堅韌到可以在這般黑暗的世界朝着僅存的希望活着。史鐵生曾說自己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才寫點東西。他這句話看似打趣,可也透露出無限的心酸。史先生飽滿而完整的精神已經超越了肉體帶給他的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