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通用14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通用14篇)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排列順序。

2.大膽地用語言表述排列的結果。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繫好一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配合幼兒活動。(也可利用圖片的方式)

2.《幼兒畫冊》(第三冊P7)。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活動。

師:你家裏有幾口人?爸爸、媽媽和寶寶一樣高嗎?

2.遊戲:比高矮。

爸爸、媽媽和寶寶比高矮。提問:爸爸、媽媽、寶寶三個人誰最高?誰最矮?引導幼兒學說“高的、矮的、最矮的”。

請小朋友按照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順序給三個人排隊。

換一個寶寶再次與爸爸媽媽比高矮。

3.幼兒做相關練習。

請幼兒翻開《幼兒畫冊》,仔細觀察圖中小動物的高矮,然後看清排列的標記,從不乾膠紙上揭下小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鼓勵幼兒互相檢查,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延伸:

提供四種高矮不一的物體,鼓勵幼兒比一比,說一說。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2

使幼兒通過比較來區別物體的高矮,知道哪個高,哪個矮或是一樣高,並能按高、矮排序。

比較區別物體的高矮。

明確必須在同一平面比較高矮。

講解法,實踐法

第一課時

學會區別物體的高矮,知道哪個高哪個矮或是一樣高,能按高矮排序。

學會區別物體的高矮。

知道在同一平面內比較高矮

投影、米尺、掛圖、自備學具。

一、導入:

談話: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舉例子、說一說是怎麼比較的?

(1、比較大小; 2、認識顏色。)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比高矮。(板書)

二、新授:

1、目測高矮。

引導學生觀察,運用此比較物體的方法,目測判斷,訓練、培養學生比較高矮的能力。

方法:

抽出兩組學生進行比高矮活動。(教室前面)

(1)兩個同學比;

(2)左邊的同左邊的比;

(3)右邊同右邊的比;

(4)左邊的同右邊的比;

(5)右邊的同左邊的比;

提示:(指名)說說比較高矮是要注音什麼?【注意:在幼兒說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說完整話,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講解要求:比較時——比較的同學同時站在地面上,不能墊腳。其餘學生目測比較高矮。

2、指導學生觀察掛圖。

1)想一想:哪隻長頸鹿高?哪隻長頸鹿矮?

①方法:(1)兩隻比;(2)左邊的同左邊的比;(3)右邊同右邊的比;(4)左邊的同右邊的比;(5)右邊的同左邊的比;

②高的長頸鹿與樹比;哪個高哪個矮?矮的長頸鹿與樹比,哪個高哪個矮?同桌的相互說一說。

指名說——大家評價。(大長頸鹿比小長頸鹿高,小長頸鹿比大長頸鹿矮)觀察掛圖

2)想一想,說一說:哪個瓶子高?哪個瓶子矮?

互相說一說。(大綠瓶比小白瓶高,小白瓶比大綠瓶矮。)

3、活動:自選夥伴,比高矮。(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求:每個學生可以選甲、乙兩個同伴,分別與他們比。

並說出:我與某某比誰高誰矮;(訓練學生口語能力)

1)自由結伴比,並說一說。2)指名小組到前面說一說。

練習目的:通過此練習,讓學生體會由於比較對象的不同,會得出同樣一個“我”有時“高”,有時“矮”的不同的比較結果。

三、指導練習:

遊戲:排隊——看看哪個組排得對?

要求:各小組到教室前面由矮到高排隊。比一比,哪組排得對,排得快?

練習1:打開書第6頁,觀看書中六個小朋友排隊的圖,講一講哪個小朋友排錯了位置?他們應該排在哪裏?你幫他行嗎?(從高到矮)

練習2:各小組同學打亂順序排列進行排序遊戲,說一說。

1)如果從高到矮排序,應該怎樣做?看看有沒有站錯的給他糾正過來。

2)如果從矮到高排序,應該怎樣做?看看有沒有站錯的給他糾正過來。

練習的目的:從實物到抽象,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思維活動。

四、總結。

談話: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對你的生活學習有幫助嗎?(表揚、鼓勵)

五、作業:練習比較高矮。(注意說完整話)

1、比 長 短

2、學習用重疊和目測比較方法,比較物體的長短,說出哪個長,哪個短或一樣長。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比長短、高矮

教學目標:

1、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體會到長和短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在比較的過程中,差別比較明顯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結論,差別不明顯的,就要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

3、學生在不同的解題策略過程中,選擇自己認這最爲適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教學重、難點:

在比較過程中,差別比較明顯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結論;差別不明顯的,就要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準備:長短不同的繩子、鉛筆、紙條、玩具等

師準備:

三個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導入

(1)問:你喜歡《神探柯南》中柯南嗎?柯南抓壞人可能幹呢,爲什麼呢?因爲他觀察事物非常仔細,細小的差別也能看出來。今天我們就學習他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精神,看誰觀察最仔細!

二、主動探究

1、活動之一

老師拿出二根長短不同的繩子,請學生認真觀察:

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你能用一句話完整的話來描述它們呢?

2、活動之二

A:教師拿出二根長短不同的尺子,請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

B:請每個小朋友拿出一支鉛筆,然後比一比,看一看,誰比誰長,誰比誰短?(同桌互相說)

3、活動之三

師:請每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兩隻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發現了什麼?

板書:一樣長

4、活動之四

1、教師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學生上臺比高矮,並請小朋友說一說:誰高,誰矮?

2、老師再往旁邊一站:這時問同學:這時又是誰高,誰矮呢?我們三個人,誰最高,誰最矮?

(學生隨意回答)

教師小結:高矮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5、活動之五

1、比較誰喝的多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二瓶飲料,我要請二個小朋友來喝,誰想來?

先請大家比較它們的多少,然後讓兩個小朋友背對着大家喝,然後問其中一個小朋友:

(1)你認爲自己與他相比,誰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麼看法?

(2)小組討論:想一想,到底是誰喝得多?爲什麼?

教師小結:能從剩下的水比較出誰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獨立思考:(學生評價)

A:讓兩個學生上臺比較高矮(故意讓其中一個學生踮着腳)學生馬上會叫:“不公平”。師:爲什麼不公平?讓學生明白:事物比較,要在同一起點上。

B:第12頁的第5題―――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後集體訂正,看一看有誰能得到一張小笑臉。

1、自我評價。

2、學生互評

3、全班進行評價。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用目測比較的方法區分兩個物體的高矮。

活動重點

能正確區分高矮。

活動難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

活動準備

圖片、操作卡、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初步瞭解比較高矮的方法

小豬和小猴是鄰居也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倆爲一件小事吵了起來。

二、操作卡片,進一步學習比較高矮

請小朋友幫小豬和小猴比一比他們的房子、樹等物體,是誰的高,誰的矮,給高的物體塗上喜歡的顏色。

三、親自體驗,學會比較高矮

幼兒分成三人一組,兩個人比高矮,一個人做裁判,說說誰高誰矮。

四、小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怎樣比較物體的高矮,可高矮不是絕對的,會隨比較對象的不一樣而改變,我們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你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

實踐成果:這節活動應用了專家所講的觀察認識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探究、觀察、自己動手嘗試,從而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初步感受到了比較高矮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上完後覺得教學效果達到了預期目標,完成了目標。也用實踐檢驗了自己的學習效果。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物件的高矮,初步體驗物體高矮不變性和相對性。能用詞彙“高”、“矮”表示比較結果。

2.引導幼兒思考、解答活動中提出的問題,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和比較人和物體的高矮,對比較高矮有初步的經驗。

2.椅子一張。

活動過程

1.比較高矮。

(1)觀察比較教師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師站立。“我是高還是矮?”“結論:因爲沒有人和老師比,所以不知道老師是高還是矮。”

②請一小朋友和老師並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師站在一起比,我們兩誰高誰矮?你從哪看出來的?”(兩人並排比較,誰高出一部分,他的個子就高。)

③小朋友之間比高矮。“請兩三對小朋友作比較,再請全班小朋友站起來和自己旁邊的小朋友作比較。”教師請幾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誰比誰高誰矮。

④想一想:在我們周圍環境中,什麼東西高,什麼東西矮?

(2)變換站立位置比較(兩人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進行比較)。讓被請幼兒站在椅子上(高於老師)。“現在再比比看,我們倆誰高誰矮?爲什麼?”“小結:比較人們個子高矮時,兩人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要站在同樣高的地面上,才能比較出誰高誰矮,現在小朋友明顯高,是因爲他在椅子上老師站在地面上。實際上它還是比老師矮。”

2.感知高矮的相對性(讓幼兒體驗到誰高誰矮要看他和誰比)。

(1)觀察比較。

①請一小朋友甲和教師比高矮。②再請第二位小朋友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③“怎麼一會兒甲小朋友矮,一會又說他高,到底甲是矮還是高?”討論:引導幼兒觀察、思考,看一個人是高還是矮要看他和誰比,甲小朋友和教師比時矮,可他和乙小朋友比就高。

(2)小朋友之間比較。另請三位幼兒(高矮依次遞增)進行比較,可重複兩三次。

(3)小結:要想知道誰高誰矮應該看他和誰比,當他和個子高的人比時,他就矮,而和個子矮的人比時他就高。

活動建議

1.物體的高矮、大小、輕重、厚薄等連續量,都具有不變性和相對性,幼兒感知這些特點,一般來說比較困難,因此在設計具體活動時,應注意:(1)先讓幼兒進行實物比,例如,兩個人比較高矮,兩本書比較厚薄等;(2)活動設計要有層次性,如:兩個人站在同一高度上比較高矮(先讓師生之間比較,再幼兒之間比較),然後兩人再站在不同的高度上進行比較,這時可引導幼兒觀察,由於站在不同的高度,兩人的高矮發生了什麼變化,從而讓幼兒懂得比較高矮的人必須站在同一高度。

2.引導幼兒認識高矮時,可先兩個人比,這時高和矮是不變的(誰高就是誰高,誰矮就是誰矮)。然後再引導幼兒進行三個人比較,這時結果會發生變化(如和更高的比,原來高的就成了矮的……),使幼兒感受到人的高矮的相對性。這樣的系列活動使幼兒對這問題的認識逐漸深化、精確。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高矮、長短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高矮、長短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感知高矮的關係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秋天來啦,蘋果都熟了,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把蘋果摘下來放到籃子裏,誰願意來?(學生摘到下方的蘋果,怎麼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蘋果。這時,老師輕鬆地將蘋果拿下來。)

小朋友爲什麼沒能摘到蘋果,而老師爲什麼能摘到呢?

對,老師和小朋友比,老師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師矮。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高矮。(板書:比高矮)。

2、例舉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能想到哪些物體能比高矮嗎?

二、體驗比較的方法。

1、學生活動,探討比較方法。

2、學生彙報,展示不同方法。

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麼和身邊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請你和你的小夥伴出來演示給大家看好嗎?

學生每彙報一種,教師及時加以正確指導。

3、遊戲。

下面,咱們來做個小遊戲,請小朋友們猜一猜,誰長得高些?

看看,到底誰長得高些?

請你再看看是誰高?

他們比身高的方法對嗎?那你們說正確的應該怎麼比?

4、小結。

看來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較時必須要注意:一是兩個人的腳要放在同一個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辦法比,也可以用面對面的辦法比;三是用做記號的辦法時,人還要貼着牆壁。現在你們會比身高了嗎?

三、活動鞏固。

我請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來排排隊。誰願意來給他們排隊?

你是按什麼順序排的?誰最高?誰最矮?誰第二高?(老師加入)現在他還是最高的嗎?你能找出三個比你高的小朋友嗎?

小結: 小朋友們合作得很好,隊伍排得很整齊,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這種排隊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練習.

1、小動物們看見小朋友這麼熱鬧,它們也想來比高矮,看!這是?

(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說一句話嗎?

(長頸鹿)這是?現在你想讓誰和誰比?這時大象還是最高的嗎?三隻動物比,誰最高?誰最矮?

2、(出示三隻兔子圖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領獎臺上,怎樣才能比出他們誰長得高?誰長得矮呢?用我們剛纔所說的比較方法行不行?爲什麼?怎麼比呢?

3、(出示圖片)汽車能從橋下通過嗎?要想使汽車順利通過大橋下,可以怎樣做呢?

五、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比高矮)

請你在班級中找出三個比你高的同學。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比較活動中體驗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比較性觀察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學習區分高矮,掌握區別高矮的簡單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課件:數學卡——3-3比較概念,3-4比較概念,3-5比較概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組織幼兒做相反遊戲,激發興趣。

老師說“高”,小朋友說“矮”,同時蹲下;

老師說“矮”,幼兒小朋友說“高”,同時站起來。

二、展開。

1、學會區別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請幼兒和夥伴比一比,說出:誰高誰矮?誰和誰一樣高?

(2)數學卡:3-3比較概念。

比一比,兩座樓,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兩個禮品盒,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兩個廚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兩個梯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2、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掌握比較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的兩名幼兒,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

用擋板遮住他們的下半身,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

(2)一隻長頸鹿在地上,一隻小貓爬到樹頂,小貓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

提問:小貓的話對嗎?爲什麼?

(3)講解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

小結:比較高矮時要佔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對性。(教師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數學卡:3-4比較概念。

三座樓相比:

甲樓同乙樓比,甲樓比乙樓高,乙樓比甲樓矮。

甲樓同丙樓比,甲樓比丙樓矮,丙樓比甲樓高。

三棵樹相比:

引導幼兒說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2)討論:爲什麼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變矮了呢?

(3)小結:一個人或一個物體是高是矮,要看和誰相比,高和矮是會變的。

4、小組四人排隊,滲透高矮排序。

請幼兒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進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嘗試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

5、音樂遊戲“找朋友”。

老師播放一首歡快的兒童舞曲,幼兒按節拍拍手,找到朋友後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兒均找到朋友後,音樂停止,幼兒說出兩人比較的結果。遊戲反覆進行,朋友不斷交換。

三、活動評價。

表揚積極參與比較、認真觀察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體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排列順序。

2.大膽地用語言表述排列的結果。

二、活動準備:

1. 三個高矮明顯的小動物,爸爸媽媽和我照片幾張。

2.《幼兒畫冊》(第三冊P7)。

三、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引入活動。

師:用小客人方式導入,(出示小客人)引起幼兒注意。

(二) 遊戲:比高矮。

1.把三個小動物排在同一個地方,讓幼兒看一看,比一比,三個小動物中誰最高?誰最矮?引導幼兒學說“高的`、矮的、最矮的”。

2.請兩位小朋友和老師進行比較,三人誰最高?誰最矮?引導幼兒學說“高的、矮的、最矮的”。

3.請三位小朋友比較高矮,按照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順序給三個人排隊。

4.請小朋友站起來和旁邊小朋友再次比高矮。

5.出示照片,讓幼兒區分高矮。

(三)幼兒做相關練習。

1.請幼兒翻開《幼兒畫冊》,仔細觀察圖中小動物的高矮,然後看清排列的標記,從不乾膠紙上揭下小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2.鼓勵幼兒相互檢查,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延伸:

提供四種高矮不一的物體,鼓勵幼兒比一比,說一說。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我將活動準備1中請爸爸媽媽來園改爲老師、小朋友,另外再準備三個高矮不同的小動物玩具和幾張三口之家的照片。之所以這樣我主要是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選擇貼近日常生活中幼兒喜愛的小動物、老師、小朋友、爸爸媽媽的照片,這些教具取材方面,而且又直觀形象。活動開始用小客人的方式吸引了幼兒,讓幼兒自己區分三個娃娃中誰最高,誰最矮,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接着,我又選擇了有明顯差異的兩位小朋友和老師來比一比,誰最高,誰最矮。再讓小朋友站起來,和旁邊小朋友比一比,誰高誰矮。最後讓幼兒進行操作,完成小動物高矮貼紙練習,整個活動中給幼兒創設了親自體驗的機會,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總之,用直觀的實物教具比用圖片觀察的方法幼兒興趣更高,教學效果更好。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高矮,知道比高矮的標準,值得高與矮的比較是相對的。

2、有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

二、量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被比較的物體應放在同一平面上。

難點:知道與不同對象比有不同的結果,感知高矮相對性。

三、材料與環境的創設:

三種顏色大插塑積木若干;操作小方塊積木若干3歡快、輕鬆的音樂;氣球二隻。

四、設計思路:

認識常見量是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之一,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幼兒也具有認識初步量的知識的可能性。

依據素質教育及新綱要的要求,通過創設相應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用積木搭高比賽、找朋友比高矮等,引導幼兒自己去體驗理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即利用自身的內部機制去理解和掌握高矮的量概念。

五、活動流程:

情景感知——體驗理解——內化遷移

六、活動過程:

1、情景感知

(1)出示懸掛着的氣球。

請兩位幼兒來拍氣球,引導其他幼兒觀察:一人拍到,一人拍不到。

(2)引導講述:爲什麼××拍到了氣球,××拍不到?

——引出“高矮”比較,初步感知“高矮”。

2、體驗理解

(1)請兩位幼兒同時在桌面上進行大插塑積木搭高比賽:

聽到信號後馬上停止,比比誰搭得高。

(2)請兩位幼兒同時在桌面和椅子上進行搭高比賽:

引導判斷:“誰搭得高?能比出來嗎?爲什麼?

——“不能,因爲不在同一平面上”。

“要比出高矮怎麼辦?”

——“都放在桌子上,或都放在椅子上”。

(3)請三位幼兒同時在桌面上進行搭高比賽:

“××比××高,又比××矮”。

——引導討:X×一會兒說是高的,一會兒說是矮的,那麼它到底是高還是矮呢?(引導感知,高矮是相對的,與不同的對象比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4)集體搭高比賽:

用小方塊積木進行搭高比賽,先二二結伴比高矮,再在一組中比出最高和最矮的。

3、內化遷移

(1)隨着輕鬆的音樂找朋友,找到

朋友後比高矮。

(2)二二結伴比,也可三、四個同伴一起比,找出最高最矮的朋友。

七、活動延伸:

(1)弟弟、妹妹幼兒分兩大組,按個子從矮到高排好隊後到戶外活動

(2)教室中的用具亦可比高矮,如組合櫃最高。

教後感:

四五歲的幼兒缺乏對物體量守恆的認識,在比較高矮時,引導幼兒感知被比較的物體應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理解高矮是相對而言的,這是本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人們的物理知識、社會知識來自外部,而數理邏輯知識來源於入的內部。因此,幼兒獲得數理邏輯知識,主要來源是幼兒自己本身,即數概念是每位幼兒自己從物體的各種關係中建立起來的,是思維的產物。結合數學教育這一特點,我創設了相應情境,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觀察、比較、體驗理解,並內化遷移爲自己的概念知識。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區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係。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難點:

重點:區別高矮和一樣高及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難點:理解高矮的相對關係。

活動準備:

課件三副、布一塊、日常生活中能比較高矮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幼兒區別高矮和一樣高

1、出示課件一,圖爲由於生活習慣不同,健康情況不同,長得高矮不同的兩個孌生姐妹,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她們的不同點(結合衛生習慣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實物,讓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3、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再請全體幼兒互相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4、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東西中什麼是可以比較高矮的。

二、教幼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塊布遮住,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當幼兒發生錯覺時,揭開謎底,並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課件二,圖上有一棵樹距離近,一棵樹距離遠,讓幼兒判斷樹的高矮,當幼兒發生爭論時,拉回較遠的那棵樹,讓幼兒再次進行比較,然後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則不確。

3、出示課件三,一隻長頸鹿在地上,一隻猴子爬到樹頂,猴子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提問:猴子的話對嗎?爲什麼?

三、告訴幼兒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係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或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使幼兒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師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訴幼兒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麼比較。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再請一個幼兒爲他們從高到矮排隊,並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3、發給每個幼兒紙和筆,請每個幼兒依次畫高矮不同的三棵樹。

活動反思:

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活動的探索慾望。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

2、學習把1-6個物體,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的次序排列。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感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皮筋2根草地屏風三個長頸鹿、馬、熊、猴、狗、老鼠

2、積木搭的高低山洞各一個揶汁瓶50個

活動過程:

1、識別高矮。

(1)教師帶領幼兒跳過高低兩根皮筋入場。

“剛纔你們跳哪根皮筋容易些,爲什麼?”

“老師跟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老師比你高,你比老師怎麼樣?”

請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比高矮。要求用語言正確表達。

如“我和xx一樣高”“我比xx高,xx比我矮”。

(2)遊戲:猜猜誰高誰矮

請兩個幼兒藏到屏風後(只露出上部),一幼兒站椅子上,一幼兒站地上,請其他幼兒猜猜誰高誰矮,(再拿開屏風)讓幼兒說猜對了還是猜錯了,爲什麼?

小結:比高矮的正確方法,是在同一水平線上比。

2、學習把1-6個物體,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的次序排列。

(1)帶幼兒鑽山洞,要求幼兒按由矮到高的順序排列。

(2)師生一起聽音樂在草地上休息、玩耍,做一些放鬆動作。

(3)“剛纔小動物們打來電話,請你們去幫忙蓋房子呢?”

幼兒用椰子瓶一個一個堆起高房子,比一比誰高誰矮。並將他們按照由高到矮的順序排列。

“小動物們回來了,他們該住哪個房子呢?爲什麼?”

請幼兒分別將長頸鹿、馬、熊、猴、狗、老鼠送回家。

3、遊戲:高人走、矮人走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爲了提高幼兒對高矮的興趣,將這一現象從生活中的偶發情況轉化提煉爲數學知識,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高矮。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12

活動目的:

1、學會簡單的比較方法,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2、通過目測比較高矮,知道什麼高,什麼矮,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3、學習高矮排序,能在一組物體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餘物體。

重點:通過目測比較高矮,知道什麼高,什麼矮,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難點:學習高矮排序,能在一組物體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餘物體。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積木、瓶子、杯子、套娃等等。

2、演示教具:兩棵高矮不同的樹。

活動過程:

一、目測比較物體的高矮。

1、出示兩個娃娃,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誰啊?(兩個娃娃)我把她們都放在這張平平的桌子上。看看這兩個娃娃誰比誰高?誰比誰矮?(大娃娃比小娃娃高,小娃娃比大娃娃矮。)”

2、再出示一箇中娃娃,引導幼兒比較。

“我還有一個娃娃,我也把她放在這張平平的桌子上,並放在這兩個娃娃的中間,這裏就有1、2、3三個娃娃。看看她比哪個娃娃高?比哪個娃娃矮?(比這個小娃娃高,比這個大娃娃矮。)原來她們是比過以後才能知道高矮。”

二、幼兒和幼兒小組比高矮活動。

1、請一高一矮兩個幼兒上來比高矮。

“剛纔我們的娃娃比過高矮了,那我們小朋友也來比一比吧,我先請這一組的兩個小朋友上來,你們都站在平平的地板上。看看這兩個小朋友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2、再請一箇中等個子的幼兒上來,三個小朋友比高矮。

“我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站在地板上,在這兩個小朋友的中間,看看她比誰高?她比誰矮?”

3、我知道還有其他組的小朋友也想來比一比,再請這組的兩個小朋友上來。同上。

三、幼兒和樹小組比高矮。

1、幼兒和大樹比高矮。

“現在我請小朋友和別的東西比一比,知道是什麼嗎?(樹)我把樹放在平平的地板上,樹高還是矮啊?(不知道)要想知道樹是高還是矮是要有東西和它比的,那我請這組的一個(中個)小朋友來和這棵樹比一比。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2、出示小樹。“你們說是小朋友矮,那我還有一棵小樹,也把它放在平平的地上,看看現在是誰比誰高?誰比誰矮?那小朋友和兩棵樹比一比是(小朋友比大樹矮,小朋友比小樹高。)”

3、我知道還有其他組的小朋友也想來和樹比一比,再請那組的一個(高個)小朋友上來。誰最高?誰最矮?(大樹比小樹高,,大樹比小朋友矮。)

小結:高和矮是要通過比較以後才能知道的,單獨一個東西不能判斷高矮。

四、按高矮排序:

1、“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玩具,這些玩具有高有矮,請你們在桌子上去比一比,按高矮來排排隊。”

每個小朋友使用以下幾類操作材料:

(1)按瓶子高矮排序;

(2)按套娃的高矮排序;

(3)用積木從低到高疊樓梯;

(4)按杯子高矮排序;

(5)按小棒高矮排序。

2、討論:請個別幼兒把排好的玩具拿到講臺來,這是什麼玩具?數數有幾個?教師指其中一個問,說說比這個玩具高的有哪些?比它矮的有哪些玩具?

五、戶外活動:

幼兒到戶外尋找物體比較高矮。

“今天我們學會了怎麼樣比高矮,現在我們從矮到高排着隊,到外面找一找,有什麼東西可以比高矮。”

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並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係;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13

活動的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正確的比高矮的方法。

2、探索兩個物體和三個物體比高矮的方法。

3、通過與朋友之間比高矮,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

4、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的準備

教學課件,音樂磁帶(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的重點

難點幼兒通過遊戲尋找三個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

活動的過程

1、幼兒通過遊戲,用自己的身體感知高矮的區別。(音樂遊戲“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氣漸漸的冷了,讓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跟着音樂一起來走路,好嗎?”

(幼兒學習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高矮)

2、(教學課件)通過讓幼兒比較課件上兩個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討論正確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學課件一,設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現在有兩個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們願不願意幫他們比比看?”“他們兩個誰高,誰矮?”“爲什麼?”

(2)(設置語言情境)“哦,原來男孩站在椅子上,他當然高了,但是女孩現在不服氣了,她說呀,你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嗎,我也會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學課件二)“你們說,象他們兩個這樣比來比去能比出高矮嗎,爲什麼?”

“那怎樣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兒討論得出正確的比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學課件三)“原來呀,要讓他們站在同樣高的地方纔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音樂遊戲:找朋友比高矮(幼兒跟着音樂找一個朋友比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確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兩個小朋友願意先上來比一比?”“我們家幫助他們比比看,誰高誰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這句話說完整嗎?(引導幼兒說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學課件四)“馬上我們就跟着音樂一起來找一個好朋友比比高矮,當音樂停時,我們就說“比一比,誰是高來誰是矮”然後好朋友之間相互說一說誰高誰矮,好嗎?”

(3)“剛纔我們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朱老師發現有的好朋友之間意見不統一,誰有好辦法,正確的比出兩個人之間的高矮?

(4)幼兒討論:兩人必須站直了;我們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兒根據討論經驗再次與朋友比高矮。

4、設置情境,學習3以內正確的排序方法。

(1)“剛纔我們玩遊戲高興嗎?(出示教學課件六)猴寶寶們看到我們小朋友玩的這麼開心,他們也想來湊熱鬧。它們也想來比比誰高?誰矮?(出示教學課件七)三隻猴比高矮。

(2)幼兒操作。介紹自己的經驗。

(3)幼兒討論三個物體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將剩下的兩個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誰最高誰最矮。

(3)(出示教學課件八)幼兒用討論出的好方法幫三個玉米寶寶比高矮。

5、音樂遊戲:三個朋友比高矮。

(1)“剛纔我們學會了三個物體間的比高矮,朱老師發現你們真的非常棒,那我們這一次要請每三個小朋友組成一組比高矮,你們行不行呀?”。

幼兒遊戲找朋友,音樂停每三人組成一組比高矮,並大聲說出“誰最高,誰最矮”

幼兒操作活動:比較高矮(教學課件十二)“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找到了三個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在遊戲中我們還找到了許多新的朋友,你們高不高興呀,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動物寶寶也想比比高矮,你們願意幫忙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到區域中進行操作)

教學反思:

教師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提高了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同時生動的圖象有助於幼兒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師在設計教學課件時,充分考慮幼兒特點,多媒體的設計形象生動、可愛、富有動感,內容貼切課題。教學中教師改變傳統的數學活動說教式教學方法,而採用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反覆實踐,從中去發現、結累經驗。教師在活動中除注重師生間的學習更注重幼兒間的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在活動的組織中,教師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將幼兒間合作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有機的容入到數學活動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比高矮教案 篇14

活動目的:

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物體的高矮,懂得高與矮的比較是相對的。培養幼兒比高矮的興趣,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懸掛氣球,同樣大小的紅色、綠色大長方體積木各一塊,兩張小雞和小鴨圖片,一把貼絨小椅子。

2.每人一份高矮不同的材料:紅色、綠色的小長方體積木、圓柱體積木各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同的量杯各一個,套管、盤子各一個。(盤子的正面有方格,反面有凸釘)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1.誰拍到了氣球

請甲乙兩名幼兒來拍懸掛着的氣球(不能踮起腳或跳躍),可看到甲拍到了氣球,乙卻拍不到。(教師爲什麼甲拍到了氣球,乙卻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話題)

2.與同伴比高矮

幼兒兩兩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師比),講出誰高、誰矮或兩個人一樣高。自由交換夥伴再比,可多次進行。(教師: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

3.比用具

幼兒在活動室中自由尋找兩種用具比較高矮:如熱水瓶高,杯子矮;組合櫃高,小椅子矮……

4.比積木

教師出示紅色、綠色長方體大積木各一塊,變換擺放方法,讓幼兒觀察比較:兩塊積木平放――一樣高;紅積木豎起來,綠積木平放――紅高綠矮;紅積木平放,綠積木豎起來――紅矮綠高。教師拿掉紅積木,問:綠積木是高還是矮?(幼兒無法比)由此使幼兒懂得了一種物體不能比出高矮,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之間才能比出高矮來。

分組操作:

幼兒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進行比較。

1.讓幼兒用同樣方法將相同數量的小長方體積木在桌子上搭高。(教師問:你們誰搭得高,誰搭得矮?幼兒:一樣高)

2.讓幼兒將相同數量的木珠穿入套管,再插在凸釘盤上,相互比高矮。(教師:看看誰插得高,誰插得矮?幼兒:一樣高)

3.讓幼兒將大小不同的兩隻量杯比高矮。(教師問:哪隻高,哪隻矮?幼兒:大杯高,小杯矮)

4.請幼兒把6塊紅圓柱體積木搭在一起,再把5塊綠圓柱體積木搭在一起,然後比一比。(教師:哪個高,哪個矮?幼兒:紅圓柱體積木比綠圓柱體積木高。教師:用什麼方法能讓紅圓柱體積木比綠圓柱體積木矮呢?幼兒:拿走兩塊紅圓柱體積木,或加上兩塊綠圓柱體積木就行了)

演示遊戲:

教師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遮住下半部分)玩遊戲。(教師用小雞的口吻說我小雞高,你小鴨矮。教師然後又用小鴨的口吻說:不,我小鴨高,你小雞矮)

教師請幼兒判斷一下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幼兒可能回答一樣高,因爲它們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從頭部看是一樣高的)

教師揭去遮蓋的布,幼兒看到小雞站在小椅子上,小鴨站在地上。再請他們想一想,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教師可邊說邊把小雞從椅子上取下來與小鴨比,使幼兒懂得比高矮必須在同一平面上。

延伸活動:

教師讓幼兒到操場上去找任何一種物體與自己比高矮。如,讓幼兒比過後說,我和大樹比,樹高我矮;我和欄杆比,我高欄杆矮。教師提醒幼兒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較。

教師請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分別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三個人一起比高矮,該怎樣比?把比的方法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