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精選10篇)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精選10篇)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1

一、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師:今天,一位新的老師來給你們上課,剛纔聽主持人介紹,我從哪兒來?

生:清華大學。(笑)

師:是清華大學附屬國小。

師:今天的課上,要爲同學們帶來什麼禮物呢?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一位校友,

他叫史鐵生。這位在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今年已經54歲了,21歲的時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這麼多年來,兒子一直用文字表達對母親的感受。請同學們一起默讀下面這段話。看你讀到了什麼。

(課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的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生:(學生默讀後發言)我讀到了他對母親的思念。他把上帝招她回去作爲安慰。

生:作者心中的母親活得太苦了——“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的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師板書:苦)

(點評:介紹作者的同時也介紹作者的作品,很自然地把課外讀物引入課堂把小課堂置於一個大的語言環境之中,大氣。這跟竇桂梅老師的主題教學是一脈相承的。她圍繞作者史鐵生來組織讀物。把一篇文章置於作者一組文章之中:《合歡樹》《我與地壇》《有關廟的回憶》《病隙碎筆》等。互文理解,教材外的幾篇幫助學生對教材進行深入理解,由教材又引出作者的其他作品,激發學生去讀教材外的更多篇,竇老師找準了課內外結合的點,巧妙地處理好了“走進文本”和“走出文本”的關係。這是竇老師對以“主題”構建課堂的又一次成功嘗試。學生一定會對史鐵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課後一定會去找史鐵生的作品來讀的。至於聽課的教師,就更不用說了——名師授課的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培訓教師——不是嗎?一篇課文只是一個例子,一堂課只是語文教學網絡中的一個點,竇老師正是充分發掘了這個“點”的作用,以點帶面,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師:他的好多文章都表達了這份感情,比如課前發給同學們的——

生:《秋天的懷念》。

師:作爲高年級的同學,我相信大家的自學能力。我看到,同學們有很好的讀書習慣,剛纔拿到課文就迅速地閱讀起來。這裏有個自測題,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讀書到了哪一個臺階。

(課件出示:“自測:正確——流利——有感情”)

生1:我覺得我到了“有感情”。

師:好哇,想坐下可不行。(對着同學們說)他說他讀到了“有感情”,咱就聽聽,

他怎麼個“有感情”。聽人家讀要聽音兒,等一會兒我們可要對他進行一番評價的啊!(對着該同學)好,你想讀哪兒就讀哪兒!

生1讀:“鄰居們……”(略)

師:想讓誰評價?主動權給你了。(學生自己選擇同學對己評價)

生2:他讀得……

師:(提示)你對他說話,要用“你”——

(點評:“他”變成“你”,學生第一次體驗了“面對面”的評價,很真誠,很興奮。師生之間的評價,變成了生生之間的評價。我們看到了評價的主動權在學生,看到了動態評價的價值。)

生2:你讀的很好,不過你讀得太短了,不能表現你讀得有感情,你應該讀得長一點。(衆笑)

生1:我是因爲激動的原因。

師:也就是說,你讀得太短,人家沒感覺,你自己激動,人家還沒感覺到。你願意繼續讀下去呢,還是讓別人讀下去呢?主動權給你。

生1:(繼續讀下去)“看着看着……”

師:請你轉過去,你看,評你的那個同學又舉手了。

生2:沒錯,你讀是很有感情,但你有添字也有減字的現象,剛纔你讀的……

師:根據你平時對他的瞭解,你認爲他確實是激動呢,還是真的沒讀好。

生2:憑着我對他的瞭解,我想他是太激動了。(生1頻頻點頭)

師:讀正確是對作者的尊重,也是對你的朗讀精益求精,高標準要求呢。對他的讀的感情如何,你也可以評價一下。

(點評:竇老師的人文思想凸顯在每一個細節,在學生髮言時,非常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間的評價喜歡挑刺,竇老師巧妙地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評價,既激勵學生,又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讓評價雙方都有“面子”。)

生2:我覺得你把對母親思念的感情讀出來了,我想你以後可以讀得更好。

師:既然你說他“可以讀得更好”,說明還有餘地呀,加個“更”字。(衆笑)你還有什麼別的見解?同桌要說話了。好,你說!

生3:我也覺得你讀得有感情,但是你有的地方並沒有把他的脾氣的暴怒無常讀出來,像:“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他就是——(很平淡的語氣讀),沒有讀出動作的暴怒。這就是一點不好的地方(該生“暴怒”地讀了起來,衆鼓掌)。

師:怎麼樣?人家對你的評價,你怎麼看?

生1:我覺得你說得很正確。謝謝!

師:你對他的態度滿意嗎?

生3:滿意。

師:給他們掌聲!(學生鼓掌。)掌聲的原因,他們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是難能可貴的!尤其是同學們對課文中出現的兒話音較多的兩句讀得很準。我們再讀讀。(讀“咱娘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強化之爲後文作鋪墊。)

師:你們剛纔給我的啓發怎麼那麼大呀!一下子讓我覺得,平常說的這個“有感情”,怎麼這麼模糊!他有感情的讀,是這樣,可那位同學的朗讀卻是那樣的。

生:有人聲音細,有人聲音粗,有人性格深沉,有人性格外向。

生:由於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讀出的味兒也就不同。

師:是啊,讀書是個人的,我們在尊重別人的朗讀的同時,我們也有自己的滋味,我們不再評價別人,你讀得“真有感情”啊。這真有感情,而應該說讀得有特點,讀得有個性,讀得有自己的味道。(出示課件“讀出韻味”)

(點評:“讀出感情”是語文課堂經常聽到的,可什麼纔是“有感情”,確實是一個模糊概念。讀一段文字,根據自己的理解,帶這種感情可以,帶那種感情也可以。“由於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讀出的味兒也就不同。”既要尊重別人,又要讀出個性理解。竇老師生動形象地演繹了“個性化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出自己的韻味,這纔是真正的“讀出韻味”了。)

師:讓我們一起再大聲提示一下自己。

生:讀出韻味。

師:不信,我們先讀讀課題的韻味。

師:(板書)懷念、秋天——生讀這兩個詞語;中間加一個字“的”——生讀出這個詞組)。注意:懷念的“秋天”——你的眼前會是怎樣的情景?

生1:懷念秋天裏發生的一件事,一件刻骨銘心的事。

師:帶着你的想象讀課題。(讀略)

生:“懷念的秋天”,讓我踏着秋天的落葉,陶醉在小路上……

師:帶着你的理解讀出你的韻味。(讀得陶醉)

生:我的眼前出現的畫面是,一個人在懷念秋天的美景,那片片飄落的黃葉,那從北向南的雁陣……

師:好,帶着你的體會讀吧。(讀得舒緩)

師:注意:把這兩個詞語調一下,再讀。

生:秋天的懷念。

師:有什麼變化?最後一個男孩,雖然你在最後,但是我注意到你了。

生:詞語位置變了,我覺得秋天的某個事件或者某個人物……變成了深深的懷念。

生:或者懷念秋天裏的給自己留下感慨的一片葉子或者一片花瓣……

生:我明白了,這秋天的景啊,人啊,事啊,沉澱成了一種感情就是懷念。

師:讀出你的理解了喲,這題目的韻味兒就出來了!(拍該學生肩膀,衆笑。)

(點評:讀出韻味,當然要讀出課題的韻味。巧妙地把課題中的詞序調換一下,讓學生想象不同的場景,在想象中,推進一個一個的場景,帶着不同的體驗進行朗讀。)

師:現在我們就走進課文,品品課文中文字的味道。

師:通過讀書,我們知道課文寫了幾次秋天裏看菊花的故事?

生:兩次。第一次沒有去成,第二次去了。不過是和妹妹去的。第一次母親要推着他去,沒去成。

師;這是爲什麼?

生;他雙腿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根本沒有心情的。

師:是的,作爲21歲的年輕人,突然得了高位截癱,自然受不了這個打擊。讀讀課文,讓我們體會他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時的心情。

生:“雙腿癱瘓後……”(學生讀的好)

師:(引讀課文,進一步深化)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他會——

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師: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會——

生:猛地把東西摔向前面的牆壁。

師:還有呢,媽媽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麼勁!

(點評:這一堂課裏,竇老師三次使用這段教材進行引讀。“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第一次,在作者體會“好好兒活”之前,表現作者的喜怒無常;第二次,體會母親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忍”着怎樣的痛苦向作者說“好好兒活”;第三次,作者體會到應該“好好兒活”之後。三次引讀,分別了展示了三種不同的情景,讓學生清楚地感受到“好好兒活”是怎樣在作者身上產生強大的力量的。

師:作者覺得活得沒勁。課文有一句話,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作者又會怎麼樣呢?

(出示課件: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生1:……我會想起小時侯像落葉一樣盡情飛舞的情景,可是現在再也不能像落葉一樣飄飄灑灑了呀,我活着還有什麼勁?

生2: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不禁暗暗流淚,我的命運就像那落葉一樣唰唰啦啦落地死去。

(點評:敏銳地抓住訓練點,別開生面地進行語言訓練設計,“樹葉飄落”這一意象,引發了學生的聯想,帶着傷感,充滿詩意,學生深情地墜入了“我”當時的情感之中。這語言訓練中有豐富的內涵,豐厚的情感。)

師:“我”活着還有什麼勁兒!原來活蹦亂跳的,現在突然坐在輪椅上,發這麼大的脾氣,此時的他的確很痛苦(回扣一下“苦”字),要是他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哥哥,妹妹,面對他這副樣子,你會怎麼做?

生1:我是他的妹妹的話,我會勸他說,人人都有苦,但不要隨便發泄這苦,這會更傷你的身體的。

生2:我會安慰他,人不一定沒有雙腿,就會變得懦弱,人沒有雙腿,還是可以幹出一番大事業。

生3:我可以告訴他,你可以練一項體育技能將來參加殘疾人奧運會,說不上能拿大獎呢。

生4:雖然你的腿癱瘓了,但是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用心靈去感受。

(點評:學生“勸”的過程,就是他們的思想成長的過程,同時也爲後面進一步體會母親毫不張揚的愛埋下伏筆。)

師:謝謝同學們,你們的愛心讓大家感動。不過我想採訪你們,你們講得道理很對,建議也不錯,不過,請你設身處地的想想,他能聽進去嗎?(學生停了停,開始議論,有的搖頭,有的說聽不進去。)

生:嗯,他也許聽不進去。

師;是啊,面對這樣的兒子,面對這樣的現實,怎麼做更合適一些?讓我們看看母親是怎麼做的吧。

生: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從母親的動作中看出她勸兒子要好好兒活。

師:感謝你,讓我們大家跟這名同學一起討論討論母親的做法。

(出示課件文字: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師:請你們默讀這句話,注意這幾個動作。(老師點示“撲”)母親“撲”下去的會是什麼?

生:因爲兒子不想活了,所以母親撲下去的一定是兒子想要去死的信念。

師:啊?“信念”?把其中的一個字換一下意義完全不同了。

生:是念頭。

師:好。其實,你很會聯繫上下文理解呢,那就把你理解的“撲”帶進去句子裏,讀給我們聽。(生讀,很有力量)

師:那麼,我還要問,“母親抓住我的手”,“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

生:母親抓住的是我想要死的念頭,她想抓住我,怕我輕生。

師:就把你的體會送進去,讀。

生;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活。(生讀。掌聲)

生;我想補充,母親抓住我,也是讓我必須具有好好兒活下去的信念。(再讀)

師:請再默讀這句話,看看母親“忍”住的究竟是什麼?(小組討論)

生:我明白了,母親隱瞞自己的病情,沒有告訴兒子。

生:“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疼得她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睡不着覺。”

生:鄰居把她送到醫院時她是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

生:她病已經進入晚期了。

師:用醫學名詞說,這是——

生:肝癌。

師:肝癌什麼症狀?除了課文的說明,還有哪位同學或聽課的老師知道嗎?

生:(該生哽咽)自己的老爺就是這種病死去的。(他說不下去了。聽課老師站起來接着講,自己的父親就是得這種病去世的。肝硬化,肚子硬了,尿排不出去,肚子越來越大,還吐血,不是一個痛字了得……)

生:這是一位病入膏肓的母親。

師:母親她活着很苦啊!(回扣一下“苦”字)親愛的同學們,一個患肝癌病的人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痛,無法用語言描述,而且還知道自己就要死去……是這樣的母——親!那麼這樣的一位得絕症的母親,有沒有“看着看着北歸的雁陣,突然把玻璃砸碎”?

生:沒有。

師:她有沒有“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把東西摔向牆壁”?

生:沒有。

師:有沒有大聲喊着“我活着還有什麼勁”?

生:沒有!

師:母親爲什麼沒有這樣做?

生:爲了兒子!

師:送她一個字。

生:愛。

師:這愛就是——

生:忍。

師;帶着你們的體會讀這句話。(咱娘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師:請再讀課文,琢磨琢磨,母親忍住的還有什麼?

生:母親還忍住了兒子的病給自己帶來的打擊。

師;謝謝你的發現,請具體講講。

生:對這樣的打擊就像天塌下來一樣,但這樣的痛苦不能讓兒子知道,她還要讓兒子堅強起來。所以,面對這樣的雙重打擊,母親讓兒子去看花:“聽說北海的菊花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吧”。

師:繼續談,我可不評價。

(點評:雖然說“不評價”,但“繼續談”已經給了正面的評價,學生體會到了其中的鼓勵。而且這鼓勵不是來自一個遠距離的高高在上的老師,而是一個近距離的可愛的甚至有點頑皮的老師。“繼續談”同時也把學生思維引向深遠,有利於激發學生思維,有利於引發更多學生的更多精彩。)

生:母親想讓兒子看花,讓心情變得愉快一些。

生:母親也是一個愛花的人,所以母親讓兒子去看看花兒。

師;母親幾次要求推着兒子到北海看菊花?

生;兩次。第一次;“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二次: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師:我聽出來母親的“央求”,誰再讀讀這句話,再體會體會母親的央求。(讀略)

師:注意,母親還是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生;母親不僅僅自己的病讓自己憔悴,爲兒子操碎了心,更會讓她憔悴。

師:所以啊,是一副憔悴的臉上現出的央求般的神色——再讀!(讀略)

生:母親是個愛花的人,就是說母親熱愛生活,也要讓兒子像她那樣接受現實,熱愛生活。

生:當兒子有去的意思——“什麼時候?”的時候,母親就——“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兒子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

生:當兒子說——“好吧,就明天”的時候。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可我又不耐煩的時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她竟然笑了,還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着:“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生:母親把所有的苦都藏在自己心裏。她還笑着——你看,兒子的話讓她“喜出望外”,讓她高興得坐立不安。這一切都是爲了兒子,讓他學會快樂,面對未來充滿希望。

師:好,帶着你對“忍”的理解再讀一讀。(咱娘倆在一塊,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師:謝謝你們,讓我們在這個“忍”中體會又一層韻味。那麼,再請同學默讀課文。看看母親還忍住了什麼。

生:忍住的還有兒子的抱怨。因爲母親對兒子特別的理解,所以她能忍受兒子的摔東西,砸玻璃等暴怒無常的脾氣。

師:好!會讀書,請再細讀讀,看看母親又是怎麼“忍”的呢?

生:“……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師:這裏重複用了一個詞,那就是說,母親的忍體現在——

生;“悄悄地”。還有一處,也是“悄悄地”——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師:母親這“悄悄地”忍的細節被你發現了,感謝你給大家的啓發。請任選一句讀一讀。(學生讀,隨機課件出示: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2、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3、……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師:把“悄悄地”去掉,再讀讀上面的三句話,任意選擇一句談談你的看法。

生:我談第三句。因爲母親一說“跑”和“踩”,就會想到兒子的腳癱瘓了,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親又悄悄地出去了。“悄悄地”就是說母親在兒子面前說話特敏感。

生:這個“悄悄地”體現了對兒子的歉意,覺得自己怎麼那麼粗心,說話不注意呢?

生:這“悄悄地”也體現了對兒子的關心。

師:還能把關心再具體一點嗎?

生:母親對自己的話很敏感,就連說話都那麼小心。就是怕兒子傷心,她在兒子面前特別小心。

師:用個成語,那就是——

生:就是小心翼翼!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啊,請你讀讀這句話,讓我們跟着你體會母親的“小心翼翼”。(生讀。掌聲)

生:我談第二句。不用上“悄悄地”呢,就體會不到母親的苦心。她想讓兒子盡

情地發泄一下,就又悄悄地進來,這就更體會母親非常耐心,不忍心打擾兒子。

生:的確,母親出去了又回來,回來又去,一遍又一遍,眼圈紅紅的,說明剛哭過,可是在兒子面前還要忍,一句話,就是爲了兒子。也就是同學說的耐心無比啊!(生讀得很慢。)

生:我說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動靜。如果母親不是“悄悄地”,就那麼隨便的出去,根本就體會不到母親對兒子的理解和關心。

師:把“關心”再具體些,就是對兒子特別的——

生:無微不至,也就是特別細心。

師:是啊,她的心比針尖還細啊。把你的感受送進去再讀。(生讀得較輕)。

師:母親的腳步還是稍重了一些,再輕一點兒。(生讀得很好。掌聲)

師:你們真會讀書呀!由於你(握住該學生的手)的.啓發,引領着大家體會到母親痛心中還要細心、耐心、小心——因此,這“忍”中透着的是看不見的愛。

(點評:三個“悄悄地”,充分體現了慈母的一片愛心,體現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學生從“悄悄地”體會母親的心,再把體會到的情感放進語言中讀出來。通過閱讀產生體會,再把自己的體會“送回去”,讀出來。竇老師的課堂很少是一問一答的機械,多的是讀書,談感受。語言和思維,朗讀和感悟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是有韻味的朗讀,從文字的裏面摳出情感來讀,這纔是真正的讀書。)

師:經過同學們的品味,我們感到這“撲”,這“抓”後的“忍”——除了忍住對兒子的抱怨。還要忍住自己的痛苦,更要忍住兒子的病痛給自己的雙重打擊!這是一位怎樣的忍啊。

生:母親太理智了,太堅強了!母親的忍是一種怎樣的滋味!

生:這忍中,我感覺到了母親所忍住的巨大痛苦!

師:大愛無形。兒子的得病,自己的重病讓母親苦上加苦——然而母親依然是苦口——生:苦口婆心。(教師再次回扣“苦”字)

師:也是母親的良苦——

生;良苦用心。(教師再次回扣板書“苦”字)

師:那麼,“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好好兒活”究竟要告訴兒子什麼呢?

生1:要接受現實,不要自暴自棄。

生2:現實已經這樣了,未來還長着呢,兒子,你一定要好好活。

生3:正值壯年,你的路還長呢,更要堅強起來啊。

生4:她要在僅有的時間陪伴兒子一起好好兒活。

生5:她要兒子堅強地活下去,不要發脾氣,要找到一條好好活的路,讓他笑看人生,不要被病痛壓倒。

生6:她要告訴兒子面對生活的打擊要學會忍受。

師;母親沒有你們說的那麼精彩,那麼豐富。母親的話不是豪言壯語,只有那萬箭穿心的“忍”哪!但你們所說的都含在了這句再簡單不過,再樸素不過的話裏——

生:“好好活”!

師:所以,這“好好”兩個字的韻味、複雜的情感都蘊涵在這裏——母親告訴兒子怎麼去面對有殘缺的生命的理兒,真是意味深長啊。同學們在下面好好讀一讀。(生自由品讀。)

(點評:“好好兒活”是竇老師爲本節課教學確定的主題。她以獨具慧眼的解讀,把教學主題由“母愛”昇華爲“好好兒活”。這是竇老師在反覆研讀教材,研讀史鐵生後確定的。爲了突出這個主題,竇老師精心地抓了這句話:“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把這句話作爲貫穿整個課堂的主線,把指導對這句話的感受和朗讀作爲教學重點。

竇老師抓了三個動詞“撲”“抓”“忍”,讓學生體會到母親要“撲”滅兒子想死的心,“抓”住兒子活下去的慾望。尤其是“忍”的品味的高明。緊緊圍繞“忍”,牽一髮動全身,引導學生一層一層地體會意思,一次一次地把體會到的意思“送進去”讀出來。一次一次的讀,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過來。在課堂上,能很清楚地看到,每體會到一層意思,學生就讀得更好了,情感體驗也更深了。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要“好好兒活”。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結合起來了。——這樣,母親的“苦上加苦”,“苦口婆心”與“良苦用心”不僅送進了兒子的心裏,更送進了孩子們的心裏——真可謂一“忍”三嘆!)

、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師:可是,母親就這樣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們—

生:鄰居們把她……(教師引讀,讓全班同學把課文寫母親臨終的話讀出來。直到最後一句——“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師:(出示課件:“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多少年過去,兒子終於明白母親那句沒有說完的話。你們讀懂了嗎?省略號裏沒有說完的話,究竟是什麼?

生:好好兒活!(學生異口同聲)

師:我們送進去,一起把這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說完。

生: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你們倆要好好兒活。

師:你們懂了,兒子和女兒也懂了,所以課文最後一句才說——

生:“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師:同學們,母親去世七年之後,作者寫了這篇文章,結尾就落在這裏——“要

好好兒活”。那麼,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樣好好兒活?我們一起來讀讀描寫菊花的句子。(課件出示: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師:下面同學就結合這句話,可以小組合作,好好討論討論,可以自己思考,他們究竟懂得了該怎樣好好兒活?(生討論很熱烈,之後發言)

生1:菊花“淡雅”,就是說人可以活得平凡,或者普通一些也可以的。

師:讀人家的書,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獨特理解,這就是創造。好,那就帶着你的感受讀這句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讀略)

生2:其實,人可以活得淡雅、高潔、熱烈、深沉啊等等,不管怎麼說,每一個階段不一樣的,總之要活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潑潑灑灑。(掌聲)

師:那你就潑潑灑灑地讀——“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讀略)

生3:我想補充,不管有多少秋風蕭瑟,有多少風雨打擊,人活着就要潑潑灑灑地笑對人生。就是說,要活出自己的尊嚴。

師:好,讓我們感受你的尊嚴。讀吧。(讀略)

生:我覺得“高潔”就是說人活着要高尚、純潔、善良。

師:多麼獨特的理解啊——“善良”,我看到了你那柔軟的心。

生4:我看,因爲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點,母親想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心靈裏、在人間綻放出屬於自己美麗的花,也就是母親讓兒子選擇自己的人生。(熱烈的掌聲)

師:母親沒有告訴兒子,你就得是這樣的花,母親是讓兒子自己去選擇,活出自己的個性。淡雅也好,高潔也罷,熱烈而深沉也行,總之,要活出自己的……我不說了,你們說。(笑聲)

生:活出自己的個性。比如“熱烈”——就是對生活充滿陽光!

師:帶着你們各自的體會再讀這句話。(讀略)

生:我還想說,像醜菊一樣活。(衆笑,議論。)

師:我知道了,你是想說跟菊花一樣,秋風蕭瑟,菊花給你的感覺可能不如另一些花那樣五彩繽紛?但你的心裏——

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衆大笑)

師:哎喲,那就不說,讀!(該生讀。笑聲、掌聲)

師:你們懂得了應該怎樣去好好兒活,文中的兄妹倆也正像你們一樣,懂得了要好好兒活。

(點評:藉着菊花,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而不是研究菊花如何如何。此設計堪稱經典。以往好多教師總是研究菊花的不同特點,表面的理解菊花的象徵,告訴學生應該像菊花那樣堅強等。而竇老師是“穿”過菊花的表象這一文學象徵意義的寫法,直接進入更進一層的“好好兒活”。讓學生藉着菊花的“淡雅、高潔”等體會到人活着的各種滋味。因此,學生的理解充分體現了個性的張揚。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纔會有“說不出”的深刻——這纔是精彩,“說不出的感覺”不正是情感昇華嗎?)

師:伴隨着生命的腳步,作者如菊花一樣,潑潑灑灑,開出了他人生的爛漫之花。所以,33年之間,他懂得了這句話的含義,懂得了自己該用怎樣的行爲走出這“好好兒活”。回過頭來,看吧——

師: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他還會把玻璃砸碎嗎?(出示課件: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我————。)

生:不會!

師: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還會猛地把東西摔向牆壁嗎?(出示課件: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

生:不會!

師: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課件出示:此處讓學生再次創造,和前面內容形成對照。)

生: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會想到母親微笑着在窗前和我說話的情景。

師:原來母親擋在窗前,是要擋住什麼?

生;擋住兒子看到落葉想要死的心。現在,兒子終於知道母親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所以,他知道母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所以,他想象母親是微笑靠在窗前的。因此,這回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會想,我絕對不會像這落葉一樣死去,我已經勇敢地面對未來的生活。(掌聲)

(點評:這裏,第三次抓住“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進行引讀,再次讓學生用“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進行創造說話,同樣是看着“樹葉”,學生所說內容與前次截然不同。生動地再現了作者的情感歷程:他再也不會暴怒無常,再也不會傷心絕望,他已體會到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他已真正懂得了“好好兒活。)

師:就這樣,兒子不再暴怒無常了,兒子終於懂得了母親的那句話,就這樣,直到今天。前兩天,我們採訪了史鐵生,他說,文字更能表達他的心,我們就來默讀他在《病隙碎筆》中的這段話,看看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到了怎麼樣的一種境界。

(出示課件: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生:他終於懂得了活着,好好兒活着,就是一種滿足。

生:現在,在史鐵生叔叔的眼裏,活着就是一種幸運。

生:活着就應該滿足。如果說史鐵生懂得了痛苦,他把這苦當作一種別開生面的遊歷。

(點評:用《病隙碎筆》中的話,告訴學生,作者對“好好兒活”的理解達到了更高的境界。由教學文本走向課外讀物,把學生引向更豐富、更寬闊的天地。)

師:這是怎樣的一種超然,這是怎樣的對生命的敬畏。如果說最初生病對他來說是痛苦的,那麼,現在的他對“好好活兒”怎麼一個“苦”字了得?

師:對這樣一位校友,因他對生命的理解,我願意鄭重地向大家推薦這幾本專著——(課件出示:推薦書目:《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

師:有誰知道,史鐵生目前的身體狀況嗎?(學生沉默)

師:由於長時間的坐在輪椅上,他患上了腎衰竭,每個星期必須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換血,不能少一次。不然就會死去。但他還是要拿起筆來,儘管拿筆已經非常困難,但是他一直記得母親的那句“好好兒活”!他是用筆表達他自己33年來是怎麼個“好好兒活”,母親在九泉之下會含笑九泉的。(擦掉“苦”)

師:越是懂得該怎樣好好兒活,他就越是愧疚和自責啊!他是多麼希望母親能知道他已經趟出了屬於自己的路啊,獲獎,成功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那看菊花的世界裏,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花。越是體會到這一點,他就深深的懷念着她啊,告訴她自己是怎麼“好好活”的啊——

伴隨哀傷抒情的音樂,讓學生閱讀文章片段——

片斷1:搖着輪椅在園中慢慢走,有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纔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

片段2:我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裏,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有關廟的回憶》(師誦讀此段。有的學生和聽課教師啜泣……)

(點評:老師的深情誦讀,又一次把課堂推向高潮。竇老師的配樂朗誦,是一種高超的藝術。所有聽課的人,都被她打動,都如經過一次精神的洗禮。這樣美的朗讀,肯定會給學生心裏留

下深深的印象;有關史鐵生的一切,必然會在學生心靈打下深深的烙印。)師:這個夢一直伴隨了我33年,我只好在夢裏念着她,在文字中寫着她,在一個又一個秋天裏,讓妹妹陪着我,到北海去看——她!端起書,讀——

生:“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到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倆在一塊要好好兒活。”(全體學生深情朗讀課文最後兩段。)

師:回過頭來看課題。這《秋天的懷念》,懷念的究竟是什麼?

生1:不盡的懷念,這深深的懷念,這刻骨銘心的懷念——秋天兩個字化作了母親。

生2:他懷念的秋天的菊花,就是他母親啊。(該生淚流滿面)

生3:其實,懷念的是母親和他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懷念的就是母親給他的——“好好兒活”啊。

師:母親的“好好兒活”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是這句話讓史鐵生在無法彌補的身體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種生命的延展!再讀課題。(學生個別讀,最後齊讀。韻味已和課前大不相同)

(點評:對課題的理解至此又更進一層。把“懷念”和“好好兒活”聯繫起來,把主題和課題自然聯繫起來。)

讀出思考

、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

師:通過這兩堂課的學習,我們通過品悟文字的韻味,嚐到了這一家人的人生韻味。同學們感動了,老師也感動了。我相信,同學們今天回去,肯定會跟家裏人說今天的學習體會的。也許就跟老師看電視劇一樣,抹着眼淚,“這電視劇,太感人了!”那麼,他們家這件事,跟我們有沒有關係?

生:有關係。個別學生說“沒關係”,有的若有所思。

師:(來到那個說“沒關係”的同學面前)你說說看,怎麼個沒關係?

生:(沉吟一會兒)有關係吧。(笑聲)

師:有時我們聽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一樣,聽完了,抹完眼淚了,過後該幹什麼還

幹什麼。不過你又說,“有關係”,有什麼關係?

生:面對生命,珍惜生命。我們這些健康人更要好好兒的活。

師:爲自己喝彩吧。(掌聲)我們到這一家人的情感世界裏去走了一趟。不光是讀出了這一家人的人生韻味,還讀出了自己的思考!這纔是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課件出示:讀出韻味——讀出思考)

師:因此,親愛的同學們,文章結尾的這句話,(課件: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個“倆”應該變成——

生:我們!

師:連起來讀這句話。(生讀“我們在一塊兒要好好活!”)

生:就是說,面對自己的母親,要好好兒活。

師:面對自己的家人要——

生:好好兒活。

生:面對自己的同學、老師要好好兒活。

師:每個人的人生體驗不同,每個人的體會不同,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同,我想問,今天走出這語文課堂,“好好兒活”這句話沉澱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麼?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

生:笑對人生,樂觀面對所有的一切事!

生:凡事一切都要包涵,酸甜苦辣,就是好好活。

生: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活出自己的堅強。

師:面對曾經煎熬過你的困難,你痛苦過,請把這一家人送給你的“好好兒活”銘記在心。

生:每天,當我們醒來,發現自己還活着,這就是幸運。因此無論如何要好好活。

師:泰戈爾大致說過這樣的話——每次,醒來之後發現自己還活着,這本身就是奇蹟。你的思考和他不謀而合。(笑聲)

生:上帝要你怎樣活,你就要怎樣活唄。

師:上帝要你怎樣活那是你的“命”,該怎樣好好活那是你的“運”。命和運是分不開的,所以叫命運。用你的“命”走好你的“運”就是你的“好好活”走出的“人”字一撇一捺。(掌聲)

生:身體健康本身就是幸運,要好好善待自己的健康。因此,我們的一些打擊啊,苦惱啊,在史鐵生面前不值得一提。

生:怎樣纔是“好好兒活”?該怎樣“好好兒活”?我一時還說不準,讓我再想想吧。師:親愛的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這也確是值得我們思考一輩子。因此,“好好活”給我的思考是什麼呢?願意說出來和同學們共勉——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面對“好好活”,我要說,身體的侷限我們這輩子改變不了,但,可以改變的卻是我們的心理殘疾。下課!

(點評:從感受作者一家的“好好兒活”引導到思考我們要怎樣“好好兒活”。從“咱倆”到“我倆”到“我們”,從母子到兄妹,從他家到我們大家,水到渠成,學生的感受真切而自然,學生的思想閃耀出絢麗的火花,那些透着思考的精彩語 言顯示着學生生命在課堂的成長,而這種“成長”不僅僅是問號,也是省略號。)

總評:

竇桂梅老師執教的《秋天的懷念》,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震撼。從竇老師“爲生命奠基”的課堂,我們感覺到了說不盡的精彩,獲得的是藝術的享受,精神的洗禮。

竇老師的課堂,疏密有致,粗細結合。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疏者大氣,細者精緻,不愧是大家手筆。整個課堂設計,就由兩大部分組成:讀出韻味,讀出思考;圍繞主題“好好兒活”構建課堂,三個層次一層一層推進:感受“咱倆”的“好好兒活”,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而整個教材的處理,又置於作者史鐵生一組作品之中。新穎,簡潔,深刻,廣博。

竇老師教學藝術的“大手筆”還表現在她的“超越”。對教學主題的超越,對當下教學的超越,對學生要求的超越,對課內教材的超越。從“母愛”到“好好兒活”,從“讀出感情”到“讀出韻味”,從“讀出韻味”到“讀出思考”,從《秋天的懷念》到史鐵生的系列作品,從課堂教學研究到語文課程的建構,我們分明看到,竇老師就是一直在超越、超越、超越!

細處呢,細到對一句話、一個詞含義的挖掘,對每一個學生髮言的評價,甚至對範讀時每一個音調的讀法,課件中每一個畫面的處理,都用心對待,不隨意放過。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引導,無不閃現着教師智慧的光芒。而所有細節展現出來的美,體現的是竇老師“以生爲本”的人文思想的光輝。

請看文本解讀。竇老師深入研讀文本,走進語言的深處。在抓關鍵詞句教學方面,那“撲”,那“抓”,尤其是那“忍”的挖掘,可謂一“忍”三嘆。多角度、多層次的語文訓練,包孕着豐厚的情感、豐富的內涵,使語言訓練立體化,真正實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竇老師的朗讀指導,也是精妙絕倫。聲情並茂的朗讀,打動了在場的所有聽衆,給學生做了一個極好的示範;指導方法也別出心裁,她改時下流行的“有感情讀”爲“讀出韻味”,她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後感悟後,再讓學生“送進去”讀一讀,讓學生把自己的個性體驗與文本朗讀很好的結合起來,讀出了思考,讀出了文章的韻味,也讀出了自己的韻味。

竇老師的教學藝術,有人說是爐火純青,那是有堅實的思想支撐。肖川在《成爲有思想的教師》一文中說過:“有思想的教師,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以我的理解,“自覺”是對教師思想底蘊的要求,“自然”是對教學藝術的要求。思想賦予竇老師“超越教材,超越課堂”的智慧和魄力,她大膽取捨,把教學主題由“母愛”昇華爲“好好兒活”,用“好好兒活”把一篇教材與多篇課外閱讀文本串起來。在她的引導下,學生走進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一步一步地領略着“好好兒活”的意蘊。

因爲竇老師的引領,學生的認識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思維活躍,說得精彩,讀得精彩。學生的個性在課堂飛揚,學生的生命在課堂成長。而學生的這些精彩,正是來自於老師激情的感染,來自於老師巧妙的引導,來自於老師熱情的鼓勵。課堂上,竇老師全身心地投入,彷彿一朵燃燒的“玫瑰”(竇桂梅的網名),學生跟隨着竇老師,朗讀、感受、思考、表達,展現着他們生命的精彩。在老師“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下,學生“心靈豐滿”起來,“精神充實”起來。竇老師真正實現了她的語文教學目的:“爲生命奠基”。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用朗讀來表現母親的情感變化。

2、感受母親的體貼入微的、無私的、偉大的愛及我對母親深深的愧疚、熱愛、懷念之情。

3、藉助小事來表達情感的方法。

重點:結合文中對母親和我的分別描寫,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和兒子的追悔及從文中得到的生活勇氣。

難點:結合文章的景色描寫,體會人物的心境以及總體把握全文,體會問題的含義。

教學過程:

導語: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秋天的懷念》。板書課題

同學們快速的地瀏覽課文,看看作者是通過那幾件小事來表達母子之間那似海的深情。

通過這幾件小事,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拿出筆來邊讀邊畫,同時做好批註。

彙報交流:同學們,讓我們細細的品味一下這些文字,看看她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文章中的我是怎樣的暴怒無常呢?

A、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地牆壁。(問學生,從這句話中你讀到了什麼,學生談感受,並送到句子中讀一讀這句話。他對生活的絕望,暴怒無常)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問學生,從這句話中你讀到了什麼,學生談感受,並送到句子中讀一讀。言下之意,是我已經不想活了。)

故而,我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問學生,“我”在想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想什麼?

生答……

師:這樣一個不想活的史鐵生,如果你是他的親人,他的朋友,你會怎麼勸他?讓他從骨子裏打消那想死的念頭呢?

生答……

同學們你們的愛心讓我感動。可是這些大道理他能聽得進去嗎?那麼,母親又是怎麼勸他的呢?大家找找課文的句子。

1、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問:你從這句話中讀到了什麼?(母親“撲過來”,勸慰我“好好兒活”,通過動作、語言等描寫,刻畫了一位堅強而感人的母親形象)

a 母親“撲”過來,撲住的究竟是什麼?

b 母親抓住我的手,母親“抓”住的難道僅僅是我的手嗎?

c母親忍住哭聲,母親“忍”(加點)住的究竟是什麼?

(估計學生回答:忍住的是因爲兒子雙腿癱瘓不想活的痛苦,還有母親自身的病痛。)

是呀,母親此時也是身患重病。大家從課文當中找找關於母親病重的句子。

A、可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你從哪兒看出來母親病得很重?把這種疼痛讀出來)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你又從哪兒看出來母親的病很重?把感受送進去,並讀出來)

想想她得的是什麼病?

肝癌的疼痛會是怎樣的?(肝硬化,人體內的水份不能外排,堆積在體內,肚子會越來越大,可見其疼痛難忍的程度。得這種病的人,臉色發青,生命不超過三個月。)

這個母親是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並活不了多久,這又是一種怎麼樣的痛。但是,他有沒有告訴他兒子,爲什麼沒有告訴兒子自己的病情?(那這又是爲什麼呢?

估計一:爲了不讓兒子更痛苦。是啊,兒子本來就不想活了,當聽到這樣的消息,他一定會受到更大的打擊,而沒有活下去勇氣。歸根結底,是爲了讓兒子“好好兒活”。

是呀,我們從一個“忍”字,讀出了這樣一份偉大的母愛。讓我們帶着這份沉重的愛,一起來讀讀母親說的這句話。

“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母親要通過她的好好活告訴兒子什麼呢?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母親。大家想想,史鐵生因爲雙腿癱瘓,心情煩燥而發怒我們可以理解;如果母親因爲各種各樣的痛苦交雜在一起而發怒,我們更可以理解啊。這樣的母親你想用什麼樣的詞語概括她呢?

(1)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

(“悄悄地躲”、“偷偷地聽”、“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表現母親時時關注着、無私地呵護着兒子。母親不忍心看下去了,就悄悄地躲出去,但又不放心,所以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來到我身邊,眼圈紅紅地,是因爲看到兒子這般模樣,心疼而哭了。依然看着我,目光始終陪伴着我,讓內心孤獨的我並不孤獨。)這樣的母親你想用什麼樣的詞語概括她呢?

板書:體貼入微

(2)那天我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抓住 “擋”,追問,擋住的究竟是什麼?實際是母親像一扇門一樣,擋住的不是窗外 “唰唰啦啦”地飄落的樹葉,而是兒子鬱悶煩躁的思緒,一個“擋”字將母親唯恐我會因看到窗外落葉而觸景傷情的心理刻畫地真切感人。

爲什麼要央求我去看菊花?看花意味着什麼?這是第二次提到去看花,第一次被我拒絕,說明母親不放棄任何一次機會,想讓我去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並好好地活下去。從“憔悴”,又看出了,母親已經病入膏肓,但她還是沒有放棄讓我好好活下去念頭。

小結:母親的愛好勇敢!帶着這樣的感受再讀這句話。

(3) “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踩’和‘跑’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母親擔心這樣的話勾起兒子更大的痛苦……)

小結:母親的愛好細心!連說話都是那樣的小心翼翼。帶着這樣的理解讀這句話。

(4)“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急切。再讀帶着感受讀。

(5)當聽說我願意去北海時,母親“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還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說着……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熱烈,讀出這句話的滋味。

3、我們跟隨史鐵生一道去體會母親,發現母親。那麼,在這秋天的故事中,母親這兩個字,究竟意味着什麼?(“咱孃兒倆,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課件再次出示,學生說出什麼體會就再讀這句話)

總結:母親的意義,蘊含於平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並不覺得。可是,這種意義只有在秋天的場景中,纔會凸現出來。由於母親的疾病,失去生命奪目的光華。可我們對母愛的意義有了特殊的發現——正是她的要好好活,讓我們懂得母愛不僅僅是愛和給予,還擔起一份責任——就是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兒子的後半生,讓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1. 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引讀課文,“鄰居們……”

2.原來的母愛兒子理解不了,一個秋天過去了,又一個秋天過去了,直到後來兒子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懂得的是什麼?

a出示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還未成年的女兒……”(課件先出示這句話)

b請同學們把母親的話補充完整。

預計:“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未成年的女兒,你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好好兒活。”(課件補充完整上面這句話,然後讓學生讀一讀。)

3.所以,我和妹妹都懂,因此“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課件出示該句)

4、那麼,這“好好活”,究竟是怎麼活?結合課文中描寫菊花的段落,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理解——

出示: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花的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課件)(學生說到什麼理解就把不同感受送到“我倆好好活”的句子中朗讀請……)

在此,對於菊花的理解,來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從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可以看出“我”已經驅走了心頭的陰霾,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而這正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寫菊花的淡雅、高潔、熱烈而深沉,正象徵了母親對子女的那種純潔高尚、深沉無私、感人至深的母愛。

5、兒子領悟了母親教給的“好好兒活”,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敢勇地前進,讓有缺憾的生命不再缺憾。面對自己的成功,我一次又一次地懷念起母親。作者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先後提到了他的偉大的母親,是母親的“好好兒活”,讓他好好地活了下來,並用筆代替雙腿走出了一條非常人能走的路。

6、他在《病隙碎筆》中的這段話,看看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到了怎麼樣的一種境界。

《病隙碎筆》中的話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課件)

伴隨哀傷抒情的音樂,讓學生閱讀文章片段——

片斷:我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裏,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有關廟的回憶》

帶着作者那無盡的、無限的懷念讓我們再去看看她.學生讀描寫菊花的段落

回過頭來看課題,這《秋天的懷念》,懷念的究竟是什麼?

總結學習本文的方法。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的懷念》,對於文中的好好兒活你是怎樣理解的? 一個詞語,一個字,一句話都行。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掌握文學常識。

2.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3.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重點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難點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學方法朗讀法、啓發法

教學過程批註

一、導入:

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你認爲秋天是什麼樣的季節?

小結:是啊!秋天碩果累累、大地豐收,是多麼美好的季節。然而在作家史鐵生的心裏,秋天卻瀰漫着無限的傷感,這是爲什麼呢?這節課讓我們跟隨作家史鐵生走進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懷念。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癱瘓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訣別

2.簡介作者:

史鐵生,北京人,當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絃》《務虛筆記》,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

出處:《史鐵生作品集》文體:散文

三、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自讀課文,概述課文內容。

2.課文標題是“秋天的懷念”,請問文中懷念的是誰?文中有幾次寫到秋天?爲什麼是秋天的懷念?

明確:文中懷念的是“母親”。兩次寫到秋天。之所以是“秋天的懷念”,一是因爲母親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二是因爲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三是因爲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課文以此爲題,是爲了更好地抒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3.默讀全文,思考課文裏寫了幾次秋天裏看菊花?

母親“我”

第一次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

第二次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麼時候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4..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對生活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請結合相關語句說明。

明確:“我活着有什麼勁”(絕望)→“要好好兒活”(再生)。

5.是誰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並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

明確:是母親促使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並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

創設情境,

激發學生

學習興趣。

教師引導,追問,

學生圈點勾畫,思考回答

秋天的懷念教案

第1周第1單元第5--6課時

教學目標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2.學習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的各國人民在戰爭所凝結的友誼

教學重點學習用動作、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課後能誦。

2、把握詩歌內容,能說出詩中具有秋天特徵的景物。

過程與方法

讀中開始,初步感知—找準意象,品味語言—充分想像,再現意境—教師小結,藝術創造—活動仿寫,智能提升。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詩歌優美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讀中開始,初步感知—找準意象,品味語言—充分想像,再現意境—教師小結,藝術創造—活動仿寫,智能提升。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幻燈1並播放音樂“秋日私語”——教師導語)

秋天是個寧靜的季節,忙了一夏的世界安靜下來了;秋天是個幽怨的季節,客走他鄉的遊子紛紛做起了回鄉夢;秋天還是個多情的季節,你沒聽說過“信誓旦旦,秋以爲期嗎”?秋天更是個嚴重的關頭,沙場也要秋來才點兵!今天,我們坐在秋日裏,也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那麼,你們眼裏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呢?(抽2個學生回答)

1、在你眼中,秋天是什麼樣子的呢?

2、文人墨客筆下的秋天又是什麼樣子的呢?(賞圖說詩)

①天淨沙秋思馬致遠(幻燈2)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②秋詞(劉禹錫)(幻燈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詩人何其芳筆下的秋天呢?

板書課題:(幻燈4)

秋天何其芳

二、作者介紹(在幻燈4中打出)

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作品詩歌《漢園集》,散文集《畫夢錄》。

三、朗讀感知

一讀:讀準字音。

1、請一位同學朗讀。

2、學生評議後正音。(幻燈5)

丁丁zhēng揹簍bēilǒu肥碩féishuò棲息qīxī

歸泊bó寂寥jìliáo枯涸hé清冽liè

夢寐mèi烏桕jiù鯿魚biān

二讀:讀順。注意節奏和重音(幻燈6、7、8)(PPT播放配樂詩歌朗誦《秋天》)

震落了/清晨滿披着的/露珠,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

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蘆蓬上/滿載着/白霜,

用揹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輕輕搖着/歸泊的小槳。

秋天/棲息在/農家裏。秋天/遊戲在/漁船上。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那滿流着/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

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洌了。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裏。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

三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全班朗讀第一節,返回幻燈6)

四、整體感知,體會意境

(一)學習第一節——農家裏的秋天。

1、設置問題,把握內容(意象)【PPT展示(幻燈9)】

①詩中所描述的秋天屬於什麼地方的秋天呢?(鄉村)

②你們是通過那些景物看出來的?(露珠、幽谷、鐮刀、揹簍)

③中心句是哪一句?(秋天棲息在農家裏)

2、設置問題,品味語言,感知藝術。(幻燈10)

①用詞形象生動,貼切傳神。(學生找詞語)

“滿披”:形象地表現出清晨晶瑩的露珠披滿大地的景象。

“飄”:貼切傳神。

②擬人的修辭,意味雋永。

“飽食過稻香的鐮刀”:擬人,寫豐收之景。

“秋天棲息在農家裏”:擬人,概括秋天在農家裏的情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嫺靜的氛圍。

3、藉助意象,進行想象,體會意境。(幻燈11)

清晨掛滿朝露的時候,丁丁的伐木聲便傳出幽谷,震落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午時的田野,彷彿還飄着陣陣稻香,稻田裏揮鐮割稻的農夫,早已放下飽食的鐮刀,滿心的喜悅就是那笑盈盈的臉龐;傍晚,竹籬間,瓜果飄香,人們摘下一簍簍沉甸甸的秋果,把豐收的秋天也帶回了農家裏。

4、你可以爲第一節起個美麗的名字嗎?(農家豐收圖)

(二)討論第二、三節——漁人的秋天牧羊女的秋天

1、作者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鄉村秋景的?(幻燈12出示問題)

(1)體現農家特色的:揹簍漁船

(2)表明秋天天氣的:露珠冷霧白霜

(3)暗示秋天事物的:蟋蟀溪水

展開全文閱讀

2、語言品味

(1)第二節中心句是,“秋天遊戲在漁船上。”從哪些詞句可見是“遊戲”?“遊戲”有何韻味?

①“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與自得的心情

②“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一句的比喻似拙實妙。

A、用青鯿魚來比喻烏桕葉的影子,形象生動,給人以想像。

B、網起的是烏桕葉影子,不在魚,而在漁,在遊戲。

③“遊戲”——寫出了漁民那份安適自由、悠閒自得的生活情趣。

(2)第三節中心句是,“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裏。”怎麼理解“夢寐”?

“夢寐”的本意是睡夢。夢寐一詞,不僅表現出秋天的農家和漁船在牧羊女的眼中是夢幻般的美,同時也是牧羊女眼裏寫滿的淡淡的情思。

3、請爲另兩幅起名字並用美麗的語言說意境(課外作業)

五.審美提升,感悟秋天——那一種氛圍

(一)教師小結(時間不夠則簡——幻燈17)

板書設計(幻燈13)

丁丁飄聽覺悠遠

山谷伐木

農家豐收圖場景露珠震落視覺觸覺情韻

籬間背瓜果欣喜笑盈盈心情表情(想像)

棲息視象化鬆弛、閒靜

秋環境氛圍霧霜露清涼冷寂朦朧

霜晨歸漁圖活動撒網收漁搖槳淡遠清靜

天遊戲閒適寧靜悠遠

草野蟋蟀溪水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起興外景

少女思戀圖笛聲心靈萌動內情

夢寐微妙心靈深處

(二)悟秋天,學生活動(幻燈14)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5

教材解讀:

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緻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寫作背景:

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後來,在他的許多文章裏都寫到了他的母親,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代價鋪就的。《秋天的懷念》便是懷念母親的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的小事的細緻描寫,來表達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學情分析

對七年級學生而言,還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內疚、自責······這樣負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並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體會人物的心情,感受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深切地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教學重難點:

在品讀重點語句中,感受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讚美母親的古詩導入。

師:“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永遠牽掛着兒女的安危,永遠包容着兒女的過失,永遠理解兒女的一切。因爲有了母親,我們才倍感幸福。就像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裏唱的那樣: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這樣一位作家,在最青春年華的年紀21歲因病雙腿癱瘓,就在這一年,他最親愛的媽媽罹患肝癌永遠的離開了他,他就是(幻燈片:史鐵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史鐵生的文章《秋天的懷念》(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我能通過母親的語言、表情、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感受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深切地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三檢查預習生字詞

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通過題目我們能猜到文章的大體的內容。大家看題目:秋天的懷念,你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生:爲什麼懷念秋天?秋天懷念的是誰?

師:通過預習,誰能回答這些問題?

生:因爲母親在秋天去世,懷念母親。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的脾氣是怎樣的?

生讀課文,標句子,說體會,指導朗讀

五、品詞嚼句

一個21歲的年輕人突然雙腿癱瘓,可想而知,他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誰來讀一讀,體會體會他的脾氣怎麼暴怒無常。生讀第一自然段。(生讀到“我活着有什麼勁!”言外之意,我想不想活?)

如果你是他的弟弟、妹妹、朋友、同學,你會怎麼勸他?生說。師讀“我活着有什麼勁!”那麼最瞭解他的母親又是怎麼做的,才能讓兒子從心裏改變。生讀“咱們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1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區分:母親走過來,拉住我的手,止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原文更能體現母親的焦急、擔心。母親“撲”住的是兒子想死的念頭,“抓”住的是兒子的命)

2親“忍”住的僅僅是她的哭聲嗎?再讀第一自然段,小組交流(預設:兒子的壞脾氣、自己的病痛、兒子的打擊……)再讀這一句。

母親還忍住了“我”的壞脾氣。再讀課文,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母親忍住了“我”的壞脾氣?生讀。

這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圈出其中的疊詞)

文中還有一處“悄悄地”:……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品味“悄悄地”,體會母親的這份“忍”:小心、耐心、關心、心疼。)“悄悄地、躲、偷偷地”看出了母愛是寬容、母愛是理解。請帶着母親的小心、理解再讀這三句話。

母親自己活着苦,兒子的病讓她苦上加苦,她對兒子卻是用心良苦。她希望自己的做一個堅強的母親,教會兒子也成爲一個堅強的讓你。

她忍着兒子的壞脾氣、忍着自己的病痛,還勸兒子“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3母親還忍住了什麼(病痛)

“母親病重”你從哪看出來的?讀一讀。(簡單介紹肝癌。抓住“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理解母親的堅強與無私。)師讀“母親常常肝疼……睡不了覺。”送這位母親一個字“忍”!

面對“我”的暴怒無常,面對自己的病痛,(對比)她有沒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她有沒有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她有沒有捶打自己雙腿大聲呼喊我活着有什麼勁?

師:這是一位堅強的母親,自己活着苦,兒子的病讓她苦上加苦,他對兒子卻是用心良苦,他希望自己做一個堅強的母親,同時教會兒子也成爲一個堅強的人。好好兒活

再讀課文。母親想讓兒子怎麼“好好兒活”?

2、母親爲了讓我“好好兒活”,她總是想方設法讓兒子去看菊花。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材分析與處理: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創新點:

設計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說些什麼呢?這個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課前準備:

蒐集有關作者或者作品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

教學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操作程序:激情導入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新現象反思小結開放作業

一,激情導入

鼓勵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猜測課文內容,如: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爲什麼是秋天的懷念?他(她)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爲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二,自主探究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並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並把簡單的體會批註在書旁。

三,合作交流

1,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2,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儘量說得詳細,讓學生通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

3,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麼意思?

四,創新想象

在反覆閱讀課文的過程中,那種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已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在此,抓住時機給學生虛設情境,訴說心聲。可以這樣設計:假如清明節到了,你就是作者,站在母親墓前,要說些什麼?讓學生自由表達。

五,反思小結

學習了本課,我們被文中的母愛感動了,說說你的母親是怎樣愛你的?

六,開放作業

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爲題,給自己的媽媽寫一封信。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母親藝術形象,感悟作者意圖。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2、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3、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

【學情分析】

1、感受母愛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2、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

【重點難點】

品味賞析細節描寫;朗讀設計的評價和指導;探尋作者寫作意旨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揭示課題,鋪墊情感

1、(出示輪椅)同學們一定知道這是什麼吧?(生:輪椅)

師:看到這輪椅,你會想到什麼?(預設:殘疾人、坐輪椅的是什麼人?他爲什麼會坐上輪椅?)

(出示史鐵生照片)變點擊課件,邊激情講述:這個輪椅上坐着這樣一個人,……他叫史鐵生。遺憾的是,在去年的12月31號,這個被稱爲“文壇巨星”的他,永遠的離開了人世。

2、那麼是什麼力量讓史鐵生寫出這麼多震動中國文壇的好作品呢?

(出示——合歡樹片段)(默讀)

通過默讀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我感受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

(2)作者對母親的懺悔、懊悔、後悔、悔恨之情;

(3)作者對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長,完全理解母親了……

看來這力量來自於他的母親,可惜這位母親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在兒子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當時年僅49歲。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跟隨史鐵生走進他的母親,走進秋天的懷念。(板書——秋天的懷念)(師生齊讀課題)。

活動2【講授】秋天的懷念

讀課文,指導讀書讀出味道。

1、請大家先把課文讀一遍,在讀書時,把字詞的讀音讀準,讀課文時儘量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師:有誰想給大家讀一讀課文,哪一部分都可以。在他讀書的時候,我們大家要仔細聽,一會兒我們要對他讀的作出評價。

師:你覺得自己讀的怎麼樣,讀到了“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哪一個層次?

(面向學生):大家覺得他讀得好嗎?請說一說你的理由。

師:其實,到底什麼叫有感情呢?對一篇文章,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按自己的理解去讀,讀出自己的個性,我想就是有感情了吧!

2、讓我們帶着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課題——秋天的懷念,你感覺應該怎樣讀呢?懷念的是誰?爲什麼是“秋天”?(師生再讀課題)懷念母親什麼呢?

(要求學生連貫表達,從題目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活動3【活動】探討母愛的內涵

探討母愛的內涵

(一)走進母親自身的“好好兒活”。

1、作者懷念母親是當然的,母親的一句話永遠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說說是哪一句話。(課件:“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2、顧名思義,這娘倆指的是——母親和兒子兩人在一塊好好活。(板書:兒子、母親——好好兒活)

3、這是母親對兒子說的話,那麼,母親是在什麼情況之下說這句話的?請用課文中的句子,朗讀給大家聽。比如:

(1)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收音機裏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師:這句話中哪些詞語細緻準確地寫出了我當時的脾氣暴怒無常?

生:突然、砸碎、猛地、摔

師:如果我們試着把這些詞語都去掉,效果會怎麼樣?

(課件示:兩句話)(學生對比讀,選擇一處談體會)

(2)“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

師:他爲何這麼對待自己?

生:作者恨自己的腿廢了、恨自己變得沒用了……

是啊,我活着還有什麼勁?

所以: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唰唰啦啦”地飄落,我——————————————————。(課件:擴充句子訓練)引導學生設想,沒有了健全的雙腿我再也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再也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討論:你們多大?21歲蹦亂跳的年齡,可以四處周遊,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沒有了雙腿,知道他的內心是怎樣的滋味嗎?

小結:面對這樣天大的打擊,他活着好“苦”啊!(回扣板書的“苦”)(板書:苦)

如果你是他的朋友,看到他這樣的苦你會去勸他嗎?怎麼勸?(學生髮言)

5、那麼他的母親是怎麼勸的呢?彆着急告訴我,看看母親當時自身的情況又是怎樣?請也找課文相關句子讀給大家聽。

比如:

a、可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6、這些痛苦兒子知道嗎?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痛苦,還有一點,就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離死亡更近的痛苦啊。然而,即使面對死亡,母親有沒有把玻璃砸碎?有沒有把東西摔向牆壁?有沒有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教師問一句,學生接一句)?史鐵生的發怒我們都可以理解,母親的發怒我們更可以理解啊。可母親爲什麼沒有那樣做,而要這樣做?!(估計落腳點回到“爲了兒子着想”)

小結:那麼,母親是怎樣強忍痛苦一切爲了兒子,給兒子以生活的勇氣和希望呢?下節課我們再來進一步走進母親的“好好兒活”。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我”       母親

癱瘓  肝疼

暴怒無常  整宿整宿、翻來覆去

我活着有什麼勁 睡不了覺

活動4【作業】課後作業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癱瘓()憔悴() 絮叨()

沉寂()爛màn()jué()別

淡yǎ()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我的脾氣變得爆怒無常。

B、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嚐嚐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C、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D、看着三輪遠去,也絕沒有想到尋竟是永遠的決別。

3、下列語句中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A、從他的發言裏,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B、我們要儘可能地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和浪費。

C、團結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關鍵。

D、大家都講究衛生,我們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辭手法。

(1)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2)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

(3)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

第二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繼續探討母愛的內涵

(二)走進母親的讓兒子“好好活”。

1、請再細細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說明母親一切都是爲了兒子?

(1)比如——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學生說到這裏,教師就抓住這一“擋”,追問,擋住的究竟是什麼?實際是母親像一扇門一樣,擋住的不是窗外“唰唰啦啦”地飄落的樹葉,而是兒子鬱悶煩躁的思緒)

小結:母親的愛好勇敢!帶着這樣的感受再讀這句話。

(2)再比如“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踩’和‘跑’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母親爲何不說了?(母親擔心這樣的話勾起兒子更大的痛苦……)

小結:母親的愛好細心!帶着這樣的理解讀這句話。

(3)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兒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課件)

①母親“撲”過來,“撲”字還可以換成哪些字?(跑、走、抓)這裏爲什麼用“撲”?母親撲住的究竟是什麼——(和兒子在一起。母親不想看到兒子傷害自己,有輕生的念頭。)帶着這種感情讀這句話。

小結:母親的愛好堅定!送到句子中再讀這句話。(重點體會“在一塊兒”)

②“抓住我的手”,僅僅是“抓”住的是我的手嗎?還有什麼呢?(好好兒活。抓住我的心,怕我沒有再活下去的勇氣。)帶着這種感情再讀這句話。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執着!送到句子中再讀這句話。(重點體會“好好兒”)

③“忍住哭聲”,母親僅僅是忍住哭聲嗎?她還忍住了什麼?再文中的什麼地方可以發現呢?(忍住了自己的病痛和兒子的不幸帶給自己的雙重打擊)帶着這種感情再讀這句話。

小結:母親的愛多麼深沉!送到句子中再讀。(重點體會“活”)

2、學生髮散談後,重點探討下面的句子:從幾個“悄悄兒”中,再細細品味母愛:

(出示兩段話,對比讀)比較用上“悄悄”和去掉“悄悄”有什麼不一樣,選擇一處談談:

同一個“悄悄”表達母親不同的情感,這個“悄悄”說明了什麼?

3、小結:母親的愛是小心翼翼!讀出這樣的味道。

4、通過體會,此時的母親已是萬箭穿心啊,自己身體的毀滅性打擊讓自己“苦”;還要面對的是自己撫養了21年的癱瘓的兒子,可以說,對母親的打擊可謂“苦上加苦”。(板書:苦)可無論如何還要讓兒子好好活!母親的愛——用心良苦!(再次回扣“苦”)

總結:讀到這,我們對母愛的意義有了特殊的發現——正是她的要好好活,讓我們懂得母愛不僅僅是愛和給予,還擔起一份責任——就是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兒子的後半生,讓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活動2【活動】探討愛母的懷念

1、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引讀課文,“鄰居們……”

(鄰居們把她擡上車時,……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課件出示)“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母親的話沒有說完,但後來兒子讀懂了母親還未說完的話,大家懂得母親想說什麼嗎?(要好好兒活)

把“……你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加進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中,(課件補充完整上面這句話,然後讓學生讀一讀。)

(師引讀)又是秋天——

生讀: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討論):母親推我去看花,但終究沒有去成,母親爲什麼要帶我看菊花呢?

師:通過描寫菊花的句子,你讀出了什麼?

過渡:

4、母親去世後,作者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他不僅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活得很精彩,他的一生並不長,但卻是光輝的一生。

(課件出示他的作品)

5、現在,兒子懂得了母親的用意,但母親卻不在了,這讓作者陷入了不盡的懷念:

(課件出示一懷念母親的選段)

師:母親用自己的生命教會了兒子“好好兒活”,正是母親的話語,母親的離去,才鑄就了兒子輝煌的一生啊!讓我們再讀課題(學生讀課題)

活動3【活動】學習小結

思考:同學們,今天我們帶着感動讀完了這篇課文,想一想,它給了我們什麼啓示呢?仔細的品味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活動4【作業】課後作業

閱讀題。文段全文。

1、根據原文,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 ,白色的花________,紫紅色的花________而________,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________ 。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的故事內容。

3、第一段中母親爲什麼“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呢?

4、文中,作者兩次寫到了母親要推兒子到北海看花,母親的用意是什麼?文章結尾着重描寫了“秋風中正開得爛漫”的菊花,作者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5、文中的劃線句子“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屬於哪種記敘順序?具體說說它的作用。

6、如果將這篇文章標題中的“秋天”兩字去掉好麼?爲什麼?

7、“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說說“擋”詞用得好,好在哪裏?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複習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3、通過分角色朗讀母親和兒子的對話,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親對兒女深深的愛,感受“愛母”的思緒,感悟生命之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父母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着的豐富情感;通過分析

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感悟深深的母愛。

教學難點:

感受“愛母”的思緒,感悟生命之美。

表演母子之間的對話。

一、直接導入。

愁是心上的秋,秋讓人思緒萬千,我們繼續來體會史鐵生秋天對

母親的懷念。

二、溫故而知新,複習第一課時所掌握的字詞(學生齊讀)。

三、感知母愛。

(課件出示)老師朗讀,溫馨提示:一邊聽,一邊思考:

1、母親爲什麼要帶我去看菊花?

2、我爲什麼又要去看菊花?

(課件出示)

四、品味母愛。

1.提問作者三次提到看菊花,前兩次和第三次有什麼不同?

(課件出示)

學生先自己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四、你的心我最懂!文中細膩的描寫了母子之間的對話,感人至深,先組內表演再分角色表演(課件出示母子對話)

五、展示作者另一部作品《我與地壇》節選,表現母親的不易。拓展“假如你是他兒子,最後一次看菊花,你會對母親說什麼?”學生現場寫作後展示。

六、“生命之美”分享吧,深情作結,感情昇華。

讓我們記住史鐵生,記住這位身殘志堅,堅強樂觀的作家;讓我們記住母親,珍惜平凡、無私而又偉大的母愛;讓我們感恩父母,關愛父母,用行動回報父母!

七、佈置家庭作業:行孝要及時,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我們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佈置作業寫小作文“媽媽,我想對您說”

八、欣賞歌曲:《母親》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9

教學思路

以菊花爲全文教學的點,以三次看菊花爲線,以母親讓我好好兒活爲思想內核,把本文置於史鐵生的人生境遇中,突破以往“母愛”主題的侷限,將之上升爲精神力量的喚醒和激發。

設計特點

板塊教學爲形,讀中感悟,讀中品味

教學目標

1、品味重點句段,讓學生走進母子的內心世界。

2、抓住“菊花”,體悟兒子因母愛而獲得直面苦難的勇氣。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遊戲導入,引入課文

1、師生合作玩對着幹遊戲(課前短暫師生交流、引出史鐵生不聽母親的話)

2、有這樣一位兒子,21歲了,但他不停媽媽的話,還向媽媽發脾氣,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秋天的懷念》,一起去認識這位兒子和他的母親。板書課題。

二、解題、讀題

1、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從題目中讀懂了什麼

2、引導學生讀題(深情、有懷念感)

三、初讀

1、師範讀,學生聽

2、聽範讀後檢測:課文寫的是誰懷念誰?史鐵生爲什麼發脾氣?(引出文章主人公;指導癱瘓的讀寫)

四、品讀第一次看菊花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暴怒無常的句子(讀——找——畫)

2、交流暴怒無常的句子(個別讀)

3、將句子濃縮成動作,體會人物內心(讀中感悟人物內心的絕望)

4、引導學生讀懂動作背後的作者的心情,把體會融入文字,再讀暴怒無常的句子(齊讀)

5、角色體驗說話:假如你是作者的妹妹,你會怎樣勸說哥哥呢?(情境說話練習,同時引出母親第一次要帶我看菊花)

6、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體現母愛的動作的詞語(抓、撲、忍、躲),對比突出母親的無私和對兒子的愛

7、聚焦忍字,讀中感悟母親的痛苦和對兒子的愛

8、齊讀第一自然段,走進母親的內心世界

五、品讀第二次看菊花

過渡:同學們,第一次看菊花,兒子拒絕了母親,然而母親沒有放棄,在一個菊花飄香的季節,母親第二次提出帶我去看菊花。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要求把握好語氣、感情讀好對話

2、分角色朗讀(一生讀母親的話,一生讀兒子的話,其餘同學讀旁白)

3、老師向扮演角色同學提問:問“母親”:爲什麼兒子在看窗外的落葉會擋住他?爲什麼忌諱說跑踩一類的字眼?問兒子:這次你看成菊花了嗎?

4、品讀重點句: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字字含淚、字字含情)

六、品讀第三次看菊花

過渡:又是一個秋天,作者第三次看菊花了,但不是和他的母親,是妹妹推他去的,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次看菊花(大屏幕出示)

1、學生自由讀

2、第三次作者去看了菊花,他僅僅是在看菊花嗎?(懷念母親、理解母親叫自己看菊花的用意、從絕望中走出來)

3、在這個秋天,作者還會砸、會摔、會捶嗎?用什麼來代替發泄情緒的動作(堅強、自信、樂觀)引導學生讀第三次看菊花,讀出作者的樂觀心態

4、母親離開了我們,她留給我們的是什麼呢?(偉大、無私等)

七、總結

母親雖然走啦,但她可以值得欣慰了,因爲他的兒子不但活着,還活得很精彩,他成爲了一名著名作家,請同學們看史鐵生的資料(補充材料)

史鐵生,中國著名的殘疾人作家,1979年始發表文學作品。1997年當選北京作協副主席。他的作品多次獲獎,2002年,史鐵生獲得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 下面是組委會給他的頒獎詞:

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菊花

兒子 好好兒活 母親

癱瘓 肝癌

砸 撲

摔 躲

捶 忍

樂觀 偉大

自信 無私

最新版《秋天的懷念》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緻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二、學情分析

現在的孩子大多沉浸在幸福生活之中。當然,這種幸福包含着他們每天享受的母愛。可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這種無私博大的愛。通過《秋天的懷念》一課學習,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朗讀,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悟出母愛的內涵。同時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這種愛,回報這種愛。

三、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應“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秋天的懷念》一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篇洋溢着作家史鐵生對母親的無盡懷念和對母愛的深情讚頌。針對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先創設情境,觸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交流,並引導學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從而培養學生關心長輩、尊敬長輩的思想品質。

2、自學生字詞,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及母愛的內涵。

教學重點

概括母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

教學難點

從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中感受到母愛的內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帶有重點問題及重點語句的幻燈片、音樂磁帶、課文放大的插圖

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史鐵生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 今天老師給大家背一首詩,會背的和我一起背。(師生齊背《遊子吟》)知道這首詩寫什麼的嗎?(生答:這是一首讚美母愛的詩)。是啊,小草無法報答春光的沐浴之恩,就像小草一樣,我們也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正是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和平凡、細緻而深沉。(板書課題:10、秋天的懷念)

2、交流信息:課前你們通過預習、蒐集資料,你認識史鐵生了嗎?(生交流)

3、(出示課文放大的插圖)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史鐵生和他母親的一幅畫。從這幅圖上,你們看懂了什麼?

生:看出作者痛苦、憂傷,對生活失去信心,他的臉上黯淡無光。

生:畫中的母親面帶笑容,一手撫摸兒子的手,一手拍着兒子的肩膀,在親切地撫慰兒子。

過渡:對於史鐵生來說,他年僅21歲就失去了雙腿,這是是一份多麼沉重的打擊呀!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默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默讀課文。師:你們讀懂了什麼?

2、生交流:作者的心情很不好。師:對,他的脾氣暴怒無常。並引讀:“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聽着收音機裏甜美的歌聲,……”“媽媽讓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師:是呀,作者活着還有什麼勁兒,他的生活就要與輪椅相伴了,他的心情異常苦悶。你們還讀明白什麼?

生:文中的母親非常愛自己的兒子,關心自己的兒子。

過渡: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請同學們討論。

三、從細小的事情中,品味詞句,體會母愛的內涵

(出示幻燈片1)討論: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

1、找出相關的語句。

2、概括關心“我”的具體事例。

3、從細小的事情中,體味到母愛的內涵。

4、小組彙報。

(1)、生:讀“這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看着我”、“我狠命地捶打……好好兒活……”

師:從這些內容中,你讀懂了什麼?

生:這是“我”發脾氣時,母親對我的撫慰。

師:哪些詞句給你感受深刻?

(生說出一些重點詞語,其他學生補充,並談出自己的感受。)

師:母親看到兒子在摔東西,爲什麼不去制止,反而躲出去呢?

生:因爲他想讓兒子把心中的怨氣宣泄出來,如果制止可能會給兒子增加痛苦。

師: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母親對兒子怎樣?這種母愛中包含着什麼?

生:母親關心兒子,理解兒子。

生:這種母愛包含着理解。(板書:母愛中有 理解)

師:請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生讀)

師:還有哪些語句?

(2)、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你讀的這些想告訴大傢什麼?

生:母親身患重病,卻不忍心告訴兒子,怕給兒子增加痛苦。

師:這也是母親關心兒子的一件事,其中也包含着母親的愛,這種母愛中有什麼?母親睡不了覺呀!這是因爲(生齊讀:他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哪個詞可以概括?

生:翻來覆去。

師:母親疼得無法入睡,她說了嗎?爲什麼?

生:因爲他不想給已經癱瘓的兒子增加痛苦,他默默地忍耐着。

師:這也是一種母愛,其中包含了什麼?

生:忍耐。

(板書:忍耐)

師:這是一位何等偉大的母親!誰能通過朗讀來把母親在身體上、心理上承受的痛苦表現出來。

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還可以從母親關心我的小事中體味到母愛的內涵嗎?

(3)、生讀“聽說北海的花開了,……他總是這麼說。”“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

師:這是母親關心我的一件什麼事?誰能用一句話概括?

生:母親央求“我”去看菊花。

師:從哪看出是央求?爲什麼央求?

生:母親想帶兒子出去散心、好讓兒子的心情好起來。

師:母親真是用心良苦呀!兒子同意了嗎?母親怎樣?

(生答)

師:請同學分角色朗讀,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和兒子的不耐煩。

生分角色朗讀。

師:母親央求兒子看花,已經不止一次了,而且還和兒子商量,這種母愛裏包含着什麼?

生討論答出是尊重。 (板書:尊重)

(4)、母親關心“我”還體現在哪件小事上?

生:母親臨終前的囑託。師:囑託什麼?生讀句子。

師:母親臨終前,心中仍然放不下,她心中掛念着她的兒女。其實這種掛念也體現了偉大的母愛。(板書:掛念)

過渡:文章中像這樣的小細節還有很多,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肯定還會體會到母愛的內涵。那麼,從這些小事中,你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嗎?

四、通過事例,體會感情

(一)(出示幻燈片2)一件件小事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作者懷念母親。

(二)還能從哪體會到作者懷念母親?

生讀最後一段。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雖然寫的是菊花,但實際在寫懷念母親,因爲母親是在菊花開得正豔時去世的。

師:你讀得很仔細。從這一段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懷念母親,所以課題是“秋天的懷念”。

(三)“好好兒活”在文中出現幾次?(生答兩次)

(出示幻燈片3)“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1、齊讀兩句話。

2、分別談理解。(在學生談感受的同時,師板書:我 懷念 母親)

3、讓我們通過朗讀最後一段,來表達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五、拓展延伸

1、同學們,作者的母親是一位什麼樣的母親?(偉大、堅強)作家史鐵生的母親對他的兒子的愛我們已經讀懂。我們在坐的每位同學包括老師在內也在享受這份博大的愛,不管是父愛還是母愛,我們都應該學會珍惜這份愛。在平時的生活中,你體會到了嗎?思考一會與同學交流。

2、音樂《白髮親孃》響起,學生互相交流。

3、在以後的生活中,希望大家不要對父母的愛毫無察覺,要學會感謝這份愛。相信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都能體會到母愛的內涵,肯定有一些話想對你的媽媽說,那麼課下把它寫下來。

六、作業

《媽媽,我想對您說》。

板書設計:

10、秋天的懷念

理解

母愛中有   忍耐

尊重

掛念

我  懷念  母親

教學反思

根據教學目標,我先創設情境,觸動學生情感,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知道母愛是偉大的,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找出母親關心“我”的語言、動作、表情,並彙報感受。順勢引導學生討論文章的重點內容: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試圖在合作、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達到與文本、作者產生共鳴,體味母愛的內涵,感受人世間最偉大的親情的目的。

教學完本課,感覺學生基本上能從朗讀的語句中體會到母親對“我”的關心,但學生沒能很好地通過自己的朗讀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充分體現出來,即沒把握好悟中讀。另外,思想教育滲透得還是不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