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優秀教案

教學要求

自己去吧優秀教案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自、己、東、西四個字。認識新偏旁。

2、正確、流利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下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重點

認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從讀中領悟小鴨子和小鷹的媽媽爲什麼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準備

小鴨子、小鷹貼圖、頭飾、課文插圖、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總97電85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自、己、東、西四個字。認識新偏旁。

二、教學重點:認字和練習朗讀。

三、教學難點:正確、流利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導入:我們知道,鴨子會游泳,老鷹能飛得很高很高。這樣的本領是怎

麼來的?(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認自、己、吧,讀準音。

3、質疑:自己去吧這話是誰說的?去幹什麼?

(二)、初讀課文

1、師範讀。

2、學生自由讀,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找出生字作上記號。

3、讀通句子,讀正確、注意停頓,詞句連接。

(三)、識字

1、檢查生字讀音。

(1)同桌相互指讀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拼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小組合作學習,說說用什麼方法記住生字。

3、擴展詞彙活動。

4、小組合作: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

(四)、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自、己、在田字格的位置。

2、先描一描,發現字的特點,說說怎麼寫。

3、比較字形。

4、教師範寫。

5、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五、作業佈置: 把自、己兩個字每個帶拼音寫兩行。

六、板書設計: 在田字格中寫自、己。

七、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總98電86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下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二、教學重點:認字和練習朗讀。自己去吧教學設計教案

三、教學難點:正確、流利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四、教學過程:

(一)、放歌曲《母鴨帶小鴨》,學生做動作

1、 導語:同學們,我是誰啊?今天老師變成了鴨媽媽,你們就變成鴨寶寶

了。(把準備好的貼圖貼起來,每人一個。)

2、 向學生介紹有關鴨子的科普知識,讓學生知道鴨子扁平的身體,蹼、都

是適應水中生活的。

師:小鴨子們,你們現在知道自己有什麼本事了嗎?學生自由回答

師:我的鴨寶寶們真棒啊!你們還有隻鴨弟弟要出生了!

3、 出示一個剛剛出殼的小鴨子課件,再出示課文插圖,伴着着音樂老師講

述: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鴨媽媽的孩子出世了。他睜着一雙好奇的眼睛看着這個美麗的世界,啊!有花、有草、還有小溪,太美了。小鴨子高興的嘎嘎的叫。他看到清清的小溪會想什麼呢?

學生自由回答。

4、 師:這隻小鴨子到底說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第十四課,小聲地讀課文,把小鴨子說的話畫出來。

(二)、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師:誰找到小鴨子的話了? 指名讀。

師:原來這隻小鴨子想去游泳啊,你們想不想去游泳呢?讓我們把小鴨子很想去游泳的心情讀出來。(重點指導讀出懇求的語氣,您的發音。)

2、師:鴨媽媽聽了小鴨子的話說什麼呢? 生回答。

師:這隻鴨媽媽真狠心啊,一點都不愛自己的孩子。要是我啊,才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去冒險呢!小鴨子們,你們喜歡哪隻鴨媽媽呢?

學生自由回答

3、 師:說得真好,我真是受到教育了。我們來分角色朗讀吧!

4、 師:大家讀得真好,要是一邊讀一邊表演就更好了,對嗎?請大家先在小組裏表演,我看哪一組表演的好,就請哪一組的同學帶上老師這裏漂亮的頭飾上臺表演。

5、 小組自由表演

6、 彙報表演。

7、 師:表演得真好,獎給你一條小魚吃。

8、 師:小鴨子們,你們不僅就學會了本領,還懂得了很多知識,現在啊,又有一個小動物遇到難題了,你們想不想幫助他呀?(出示小鷹的圖片)

(三)、 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小鷹和鷹媽媽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請各小組帶着問題表演讀或者合作讀。(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式。)1、小鷹怎樣對媽媽說什麼?2、媽媽怎麼回答?3、最後 小鷹怎麼樣呢?4、小鷹會對媽媽說些什麼呢?

2、彙報。

3、總結:鴨媽媽對小鴨子說什麼?請學生上來板書:自己去遊。鷹媽媽說什麼呢?學生上來板書:自己去看。

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怎麼樣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誰說一說你自己學會了什麼呢?(學生手拿自己的照片,當小明星,說得好的貼在黑板上)

(四)、 指導背誦。自己去吧教學設計教案

五、作業佈置: 1、表演:回家把這個故事表演給家長看。

2、畫畫。可以畫小鴨子、鴨媽媽、小鷹、鷹媽媽。

3、做做。回去自己學會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回來介紹經驗。

六、板書設計:鴨媽媽對小鴨子說什麼?

七、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