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的枷鎖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1

成長裏自然生長出來的枷鎖,就像藤蔓一樣包裹住心,枝繁葉茂根深蒂固,太多人終其一生甚至得不到與那些枷鎖談談的機會,更何談去打開枷鎖。那些枷鎖裏包含了太多,不肯放棄的驕傲,自以爲是的純粹,桀驁的愛,不被理解的自由,還有深到望不見盡頭的孤獨。打不開鎖的成長和生活,就像帶着傷口前行,並不是不能走,只是比常人要慢,每一步都是煎熬,撐不住一個放鬆,崩潰和死亡就接踵而來。

《人生的枷鎖》主人公自幼父母雙亡,不幸又先天殘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環境中度過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學校度過的歲月讓他飽受了學校不合理制度的摧殘,而當他走入社會後,又在愛情上經歷了傷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掙扎,但思想和個性都獨立不羈的主人公,一直努力掙脫宗教和小市民意識的精神桎梏,力圖在紛擾的生活漩流中,尋求人生的真諦。

主人公的人生經歷證實了人生不是自我慾望實現的結果,而是他們天性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產物。這樣一來,主人公的人生結論也就充斥着時代、種族、環境決定論的自然主義色彩,也浸潤着叔本華式的宿命悲觀主義色彩。

書裏衝破人生枷鎖的過程,就是打破那些相信——更美好的那個世界就是此時此刻,努力並不一定有什麼結果,而結果則是更無意義的事,自由從未存在,愛情總需面對妥協……本來就沒意義的這不完美世界,不相信的話,會比較容易幸福。

還是要活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裏,活在當下,無爲,不浮誇。就算無意義,也要努力地活下去。吃茶,讀書,賞花,長談。一睡彷彿百年過去,回頭看看也曾有真真切切地快樂過。逝者們永遠十七,他們固守着無解的鎖孔沉沉睡去,等着很多年以後,他們的同輩人用更長的時間行完他們走過的路才意識到終點通向絕望和虛無——那些熱絡終究會過去,沉實也好輕快也罷,唯有冷是永恆的,也只有永恆纔是真的冷。

幸福只能來源於自己的內心,如果迷失在別人的表象中,如果活出了別人眼中幸福的樣子,活成了一個幸福的模版,隨波逐流,只會離幸福越來越遠。對於自己僅有一次的生命,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依然活着,依然可以體驗到屬於自己的痛苦與快樂,這本身就是彌足珍貴的。遵循內心,走進生活,去希望去憧憬去追逐去體驗去哭去笑,用心去感受這點點滴滴,生活終不捨遺棄你,生活是不會放棄一個真正活着的人的。既然生命本沒有意義,那麼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便活出了屬於自己的意義。成長本就是一個抽絲剝繭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人隨波逐流,有人不可避免的沉淪,有人則找到了生活的真諦!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人生的枷鎖,總是會一個接着一個。

而生活的意義,就是不斷地掙脫枷鎖,這就是生活本身。

人生的枷鎖讀後感2

人生是毫無意義的,生活不好也不壞,只有赤裸裸的事實,理解了這一點,就覺得現實的殘忍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爲既然生活本沒有讓人幸福的意義,那麼塵世也就無所謂殘忍,生老病死,生離死別都是人生的常態。

我曾經一遍一遍地問自己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從小我們被教育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能光耀門楣最好能名垂青史的人,可是長大後才發現芸芸衆生都是渺小平凡的,只不過是社會這臺複雜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沒有人是不可取代。我覺得迷惘困惑,無力感充塞心間,社會並不根據書本上的理論來運轉,相反很多地方是完全相悖,好人並不一定有好報,壞人反而很吃香,這個世界以一種扭曲畸形的模樣展現在理想主義者面前,讓人從頭涼到腳。那時我從沒懷疑過自己對世界和社會的認知是有問題。那時我在這個與書本完全不一樣的社會撞得頭破血流,靈魂如同被人攥在手心的小鳥,苦苦掙扎。

我生活在自己的幻夢裏,而越沉浸在幻想裏現實就越讓人痛苦。但是感謝上蒼,毛姆讓我醍醐灌頂,生活不好也不壞,就像四季的流轉,不以任何人的意願而轉移。

毛姆怎麼能把少年時期的偏激敏感多情寫得那麼入木三分,青年時期的迷惘,挫敗和情慾刻畫得深入骨髓。我從菲利普的前半生看得自己的`影子,但我並沒有菲利普那麼幸運擁有試錯的機會,在碰壁和挫折中認清自己的優缺點,找到自己真心熱愛的事業。我只能按照社會安排好的軌道循規蹈矩地走着,不敢出一絲一毫的差錯,因爲在中國普通人的命運是極其脆弱,脆弱到稍微偏離點軌道就有可能跌入萬丈深淵。人是生而不自由,中國人尤其不自由,我們生活在一張網中,生活在重重枷鎖中。

人生的枷鎖是什麼?對菲利普或毛姆而言,是宗教,是道德,是情慾,是金錢,是追求幸福的渴望。可是當他自以爲把枷鎖統統擺脫時,心裏卻不覺得快樂,只覺得悵然,彷彿大海中的航船失去了行進的方向。他放棄道德,卻保有良知,以爲脫離情慾,卻不能擺脫依戀,捨棄幸福卻依然渴望溫暖。枷鎖雖是桎梏,卻同時也是身體和靈魂的保障。

假若人生就像毛姆說的是一條地毯,經歷的任何事情都會成爲地毯上的圖案,而當地毯完成時也就是消亡之時,這件藝術品曾經存在過這一事實只有當事人知道,這是多麼浪漫主義的想法。我們的痛苦煩惱悲傷歡樂都在塑造我們的人生,我們在書寫自己的人生之書。

雖然生活既不好也不壞,枷鎖無處不在,但大自然是好的,美景有治癒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