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反思(15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麼什麼樣的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歷史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歷史反思(15篇)

七年級歷史反思1

在國中歷史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時候,坐在下面的學生卻沒有應有的積極性,或者埋頭寫作業,或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並不是學生對學習歷史沒有興趣,而是教師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上的參與性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

今天,國中教學正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不斷進行着教育改革的嘗試,那麼,大膽解放思想,突破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健全以學生爲主體,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以培養個體自學與創新能力爲宗旨的歷史教學模式,是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七年級歷史教學主要講述是中國古代史的內容,時間間隔長,學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一些古文材料,以七年級學生的能力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是教師“一言堂”,這其中古人的'思想問題的教學更是許多老師的難題,講深了學生不易理解,講淺了學生沒有掌握。所以在教學思想問題時更需要教師靈活應用教材,結合背景材料,最好能應用計算機課件,積極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

通過一個學期以來的教學嘗試,我發現造成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沒有給予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的動機和機會,學生的學習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勵;

(2)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缺少懸念和情景,沒有找到學生感興趣的歷史問題,讓他們進行分析與探究;

(3)不能靈活使用教材,缺乏培養學生自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教學設計;

(4)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體現不夠。

作爲教育者應該掌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動向,學生的思維活動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在他們對所學內容興趣不大時,尤其是心理感到負擔,受到壓抑時,便處於抑制狀態。相反,熱烈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思維活動也會處於最佳狀態,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將得到極爲充分的激發。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師生對所教、所學的知識都會產生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調動學生積極性,達到這一狀態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爲課堂的指導者,應當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巧妙新穎的教學設計,創設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扮演主角,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激活課堂氣氛,教學效果也基本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學相比,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學生學習興趣極強,在下課以後,學生都還在爭論課堂上的問題,達到了新課改要求的讓學生自我學習,進行探究式學習的目的,大大激發了學生在以後學習歷史的興趣。

很長時間以來,歷史教學中就存在學生學習興趣性的問題,事實上是我們被舊的教學模式所束縛,不敢創新,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不敢大膽開拓,沒有認識要使學生能夠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關鍵就是要讓他們有對學習的興趣,如果在教學中沒有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活躍輕鬆的課堂氛圍,無疑於使學生在成長中先行失敗!

而作爲教師能否把握好課堂教學,需要師生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悉心溝通,不斷嘗試改進,細心體會,善於發現問題,潛心研究,勤於調整反思。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工作回過頭來總結,坐下來反思。教學反思能力並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會隨時間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自我培養和自我提升。“實踐出真知”,教師的反思能力應在自身的反思過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

七年級歷史反思2

考試已經落下帷幕,爲了更好地安排下半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在此特對期中歷史試卷的考試情況進行分析。

七年級歷史試卷共三道題,分別爲單選題、材料分析題、問答題,共計100分。就試卷難易程度來說,這張卷子難易度適中。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題爲選擇題,主要考覈的就是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基礎知識點包括這些:課本上的圖文如4題,考覈唐朝都城長安的城市平面圖;文本中每一課的具有總結性的小標題如3題,唐太宗奠定貞觀之治的兩大基石是虛心納諫、知人善任;還考查了相關的歷史典故: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與哪個有關?總的來說,選擇題的難度並不大。儘管試卷難度不大,學生的答題情況並不理想。出現這種情況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學生根本不重視這麼課程,作爲這麼課程的任課教師,我認爲學生出現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本人認爲,任課老師再兢兢業業,學生手頭沒有配套的練習,這都很難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這們課程。因此借這個機會我想跟領導說說我的心聲:給七年級的政、史、地、生都配上相應的資料吧。其次就是任課教師教學任務沒有落到實處即沒有適量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二答題共兩個小題:第1題,考查的是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基礎知識。知識點學生並不陌生,但材料是以圖表的形式展現的,由於學生還沒有具備一定的分析圖表的能力,加之學生根本沒有識記這個知識點,因而這道題的答題情況非常的糟糕。第2小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知識。試題給出大運河的圖片,結合圖片來答題。這題考查的也是課本的基礎知識,最後一個問題屬於開放性試題,學生可以自由的發揮。因而這張卷子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優越性即學生有話可說,學生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就學生答題的情況分析,這道題的得分率不是很高,能夠難道一半分數的同學不到一半的學生。基於這樣的`現實,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得調整自己的方法。

第三題爲問答題即從政治、經濟等方面分析唐朝經濟繁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就題目來看,難度並不大,聰明的孩子能夠從試卷中找到現成的答案。值得高興的是,這道題大部分學生都動手寫了,不再給老師留空白卷子。這道題12分,我認爲這麼大的分值,就單單一個問題,這不利於七年級的學生得分,希望以後七年級的最後一題能夠分成幾個小題來分析。

關於這次測驗,學生的成績分佈主要有以下情況:

七年級三個班的歷史科目及格率均不到百分之五十,每班的優秀率均不足百分之二十。面對這樣的成績,作爲任課老師,我將採取一定措施,努力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

七年級歷史反思3

很清楚的記得:在學習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三國鼎立》一課時,我設計的教學過程,有兩個環節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第一個環節:說一說你所知道的三國時期的成語故事。

話一出口,許多學生按耐不住情緒已經站了起來,高高舉起了手,我採取了各組競賽的方式,給他們均等的機會讓他們展示成語故事:讓我沒有意料到的是有些同學說出了成語故事,而且還簡單講到了故事情節和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許多同學發出了嘖嘖的`稱讚聲,顯然他們對個別同學講到的成語故事是比較陌生的,還要求講述者大聲一些,再講細緻一些。我深深感覺到學生對這一活動意猶未盡,於是留了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展示。

第二個環節:分析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取勝的原因?

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我引導學生分析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利的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分析:第一是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第二是曹軍兵多驕傲自滿,第三是孫劉聯軍正確的戰術。

接着我開放課堂,請同學們說說:你從其他渠道瞭解到的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取勝的原因還有哪些?

有同學大膽發言:赤壁之戰是在七月天裏,曹軍來自北方不習南方生活,所患瘟疫非常嚴重,死者很多,這就使曹軍士氣受到損失,戰鬥力受創。因此我認爲曹軍失敗的原因中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瘟疫。

我問大家:你們認同他的說法嗎?

絕大多數同學表示同意認可。

這時我已經意識到這位學生的發言已經補充了我的授課資料。同時讓我再一次認識到延伸和拓展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面對學生所具有的動態性資源,我可以順着學生的價值取向進行挖掘,跟着學生走。這樣不僅可以把課堂資源延伸到課外拓展,還可以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激發他們積極探究的情感。讓學生最終知道:我說的不是權威,教材也不是權威,事實勝於雄辯。通過大家的廣泛交流可以越過教材,穿過課堂,讓學生和我在交流中共享資源。

七年級歷史反思4

對於昨天我應該是問心無愧的,面對今天我應該是百倍珍惜的,面對明天我應該是信心百倍的。但是我卻都相反了,也不知自己是怎麼了,我想我應該好好的反省。

昨天是期末考試的日子,本應該今天回過頭去是問心無愧的,但是,我卻是後悔萬分。我後悔自己在數學考試中沒有好好展現,沒有仔細檢查,沒有充分利用好考試時間,導致自己來不及做試卷。我想爲什麼昨天我沒有想到今天自己會後悔呢!現在有的只是一份份的遺憾,無法抹去的遺憾,使自己離成功之路更加的'遙遠,準確的說是自己退步了!我的數學該怎麼辦?現在只是七年級而已呀!八年級九年級會更難的!

今天我本應該是好好的去珍惜的!可是,我卻白白糟蹋了一個美好的早晨。早上我在牀上睡大覺,不知美好的光陰已經從我的身邊緩緩駛過,而我卻始終沒有注意到,直到天漸漸的暗下來,路邊的燈打了起來,我才發覺原來一天即將要逝去。

還有明天……

昨天。今天。明天,這是人的三天啊!每天我們都要好好去面對。而我應該好好的反省我自己。

七年級歷史反思5

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自己在教學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轉變。作爲歷史老師我要教給孩子們什麼,怎樣教給他們?這學期的教學工作告訴我,要讓孩子們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就得讓他們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而在育才這塊教學沃土上,語、數、外幾乎站領了孩子大部分時間,他們會對歷史感興趣嗎?我該怎麼做?一邊教學、一邊嘗試、一邊反思,使我逐漸領悟到,只有愛學生,並懂得怎樣去愛,當他們願意與你交流,喜歡聽你講課時,說明他們已經對你所教的科目感興趣了。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習興趣,可以產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較爲穩定的學習情感,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尤爲重要。

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也的確碰到了許多的問題,現在針對具體的教學以及教學後的效果談談反思;

一、課堂激趣教學

我覺得我們應該以媒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以其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具體形象地展示出各種事物的現象、情景、過程,它對提高學生興趣起到促進作用。如七年級歷史《伐無道,誅暴秦》主要介紹秦始皇的過失,引起陳勝、吳廣農民起義,以及建立西漢,我考慮到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講較久遠,通過分析課文,能知道,但記憶困難,爲了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我準備了北京長城的圖片,伴着優美的音樂,學生對世界名勝古蹟有了興趣。接下來放映《孟江女哭長城》學生們看到勞動人民,用小推車、肩膀扛、繩子拉,一步一步向上拉。有的累昏、有的死。再接下來放映陳勝、吳廣起義。這樣學生進行對比,然後分組總結秦始皇的功、過,學生的興趣從不知不覺中調動起來。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部分學生乘機擾亂課堂,譁衆取寵的現象。也有部分學生不能達到言之有物,這是我在以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二、對學生的能力的重視

把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一起討論,做練習冊,並教給小組長一些方法,引導他們儘可能的發揮每一個小組成員的作用,讓成員學會如何給別人分析、講解問題。小組出現不會的問題,向教師提出,再由教師給小組講解。自習課上也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先給同學們一定的時間背題,然後小組長同時抽三個組員,這樣即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從而提高記憶的質量。同時在課堂和自習上,我也在嘗試給學生一種沒有壓力的學習氛圍,只規定背題的'範圍,不規定必須背下來,或是抽背、默寫,人爲給學生造成一種壓力和緊張,如果學生經常在這種壓力和緊張的狀態下學習,不但不會提高學習效率,相反還會降低學習效率。而是想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其真正地參與學習,自覺自願地去完成課堂任務。我覺得這個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

除此之外我認爲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還應該注意

1、平時抓好培優轉差,對學困生應多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情況,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2、多學習、多鑽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學習他們的長處,好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教案。

3、在自己平時讀書過程中,有意識的收集資料,積累命題素材。

4、積極接受學生意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例如有學生提出多總結,多講解題的思路。只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纔是好的教學方法。七年級歷史教學反思

5、更加註重學以致用的原則,在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生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

七年級歷史反思6

第一次拿到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的教材,看到內容之後,感覺這本書不象七年級上冊的《歷史與社會》講的是地理方面的知識,而有些象思想品德的教材。開學後的第一節課在講評了上學期期末試卷之後,介紹本學期的內容時,學生的感覺也都和我相同,都認爲不是社會書而是思想品德書,以至之後的有幾次上課都有學生把書拿錯。

於是我再次借來了七年級的上下冊《思想品德》書,將其中的內容和七年級下冊的《歷史與社會》內容進行對比,發現的確有多處雷同的地方,比如: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第二課《你我他的世界》第二框《尊重與平等》與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雷同;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社會生活的規則與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的`相關內容雷同,都是講權利和義務,還有哪些法律,一些經常可能發生的侵權行爲以及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規條文等;其他諸如發掘美好情感,生活高尚情趣等都是差不多的內容。

我還發現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的教材內容不僅和七年級《思想品德》有類似的地方,和九年級的《思想品德》也有一處重複的內容,是有關於如何進行合理購物的教學內容。

基於以上發現,我認爲七年級下冊的《歷史與社會》教材內容應當適時的進行調整,不然的話是一種浪費,不僅浪費老師和學生的時間,因爲教學內容的重複,也造成書本的成本浪費。況且現在的九年級會考不僅要考九年級的內容,還把初

一、八年級的地理、歷史內容也作爲考試範圍,我認爲這對學生來說是件好事情,因爲這麼做他們可以把知識掌握的更爲牢固。從九年級會考的內容改革讓我想到七年級的《歷史與社會》下冊應當加強地理方面的知識,不能僅僅在上冊上了一部分之後,就沒了下文,這樣的話就象是半途而廢了,而且現在學生的地理知識相當膚淺,我認爲應當補充學生在這方面的知識,這對他們是有好處的,最起碼他們在上高中地理的時候不會顯得一無所知,一些最基礎的地理知識能夠有所掌握。

當然七年級新教材下冊的《歷史與社會》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的之處,很多內容相當貼和社會生活,讓學生有親切感,如社會保障制度這一課,讓學生知道了自己一旦遇到困難,發生了意外,生活出現了難處,可以有哪些保障制度是自己理應可以享有的,將來參加工作後,工資的組成部分應該包括哪幾塊,不然就是損害的他的合法利益。再比如正當權益受到傷害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課文中例舉的內容都是來自日常生活的例子,有的學生還曾經遭遇過,學過課文之後,學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他們會如何進行處理,怎樣會比較合理,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討論得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選擇相對合理的方法,這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也是爲什麼要上這課的目的。

總的來講,我個人認爲從學生的知識結構來講,七年級下冊應該安排地理方面的內容,現在七年級下冊的內容貼和學生生活實際,對他們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是很有好處的,可以考慮放在思想品德課上給學生介紹,這樣的話就兩全其美了。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請大家指教。

七年級歷史反思7

一節歷史公開課,教學內容是七年級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爲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一道題:蒐集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同時提醒學生可以看教材,看課外書籍,查字典。教室裏一下子炸開了鍋,很多學生踊躍欲試。

學生甲:我看過《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書中記載:春秋時期,剛做國君的楚莊王胸無大志,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讓他猜個謎,說:“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批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楚莊王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衝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學生掌聲一片。

學生乙:春秋時期,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在晉國內亂逃亡在外時,曾受到趙王的殷勤接待。重耳當時許諾若能回到晉國爲君,一旦晉趙交戰,晉軍將退避三舍以示報答。

我很滿意學生的表現,同時也注意到一向不愛作聲的學生乙犯了一個小錯誤:應該是重耳受到楚王的殷勤接待,而不是趙王。但我不忍心潑冷水,也就鼓勵性地說了聲“你真不錯”,並未糾正他的錯誤。

反思:

在回辦公室的路上,我總想着那樣處理不對勁兒。自從實施新課改以來,特別是在公開課的課堂上充滿着“你真不錯”、“你能行”、“你真棒”等表揚的話語。雖然這些表揚話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鼓勵,但過度的、甚至不切實際的表揚給孩子帶來的'就完全是好處嗎?我的上述處理方式,讓學生接受了錯誤的知識。作爲教師,這是一個不小的錯!

其實,學生聽多了讚賞的話,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和意義。學生在此起彼伏的掌聲中會漸漸褪去應有的喜悅。所以當學生做得不對的時候,一定要立即指出他的不足。只有發現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斷進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對別人善意的批評、提醒,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所以,爲了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老師,請大膽地說“你錯了。”

七年級歷史反思8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試又結束了,在本次考試中我所任教的6個班級的成績很不理想,原因很多,爲了今後的教學能取得更大的成績,需要總結經驗教訓,爲此就期末考試的情況作以簡單分析:

一、學生方面:

1.史實不清,是致命的弱點。

2.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或不重視,或認爲歷史很好學,不過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趕得上。

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反思3篇文章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反思3篇出自本次考試試題出的偏難,題量大涉及範圍較廣。

2. 期末考試前時間緊,內容多,期中複習時間少,這也是考試成績不好的一個原因。

針對上述原因,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應努力做到:

1.課堂上老師的授課對社會知識的講解要透徹,觀點要明確,點評要到位。不能出現是是而非,模棱兩可的情況。

2.單元測試和課堂練習要圍繞教材,難易得當,切不可脫離學生的實際。

3.學生的課堂討論或合作學習,課前要作深入調研,要充分把握好這個“度”。

4.根據教學進度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儘可能多安排一些理論聯繫實際的社會實踐活動。

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反思3篇教學反思

5.對學生課堂聽課、討論、回答問題等的評價要客觀公正,不可盲目表揚和一味的說好。

另外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和複習方法也很重要:

1.採用了領着學生複習,每一節課佈置給學生具體的內容,然後小組抽背,課代表抽背,之後教師串聯知識體系,使學生有個完整的歷史概念。

2.老師統一思想,強化基礎訓練;多接觸瞭解學生,擺事實,講道理,使其明瞭歷史學習的重要性。讓一些在歷史學科成績有突飛猛進的'同學介紹學習經驗,讓學生明白歷史成績的提高並不是高不可攀。

3.教給學生讀書和思考問題的方法;習題講評不只是知識的再現,更關鍵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課堂,體現主體知識,重視結構體系;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

4.多蒐集材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課上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其對本科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5.課下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接近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有助於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總之,通過本次考試,我認識到在教學工作中自己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給我們老師和學生的教育、教學的實際體驗是全新的,而我們的教學實踐經驗還相當有限,還有待於我們全體老師長期不斷的探索和努力,從而在教改中求發展。

本次考試雖已結束,但更艱鉅的任務還在後面,我將加倍努力爭取下次考試再創佳績。

七年級歷史反思9

本課的教學內容所跨的時間長,涉及的歷史事件多,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側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1、以活動貫穿課堂,引起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探究問題的興趣。

因爲學生對三國時期及之後的這段歷史較感興趣,而且不少同學還通過電視等途徑瞭解過,所以提前佈置這項作業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不會很難,但爲了使工作更順利地開展,課堂上的講故事還要和發展性評價體系掛鉤,對於積極參與活動的同學應該給予適當的肯定和鼓勵。而課堂中的小組討論則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分享,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2、運用史料教學,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堂課引用了《史記》和《宋書》中的兩則材料,以此爲出發點,引導學生在閱讀與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分析並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內容,能夠使學生在歷史的情景中感受歷史,有助於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培養他們“論從史出”的思維習慣。

3、注意歷史與現實的結合。

歷史教學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關注當今的社會問題,貼近學生生活。本課的'教學核心內容是江南經濟的發展,教師利用學生身處南方的現實從自身的生活出發關注當今學生的生活狀況,使學生對歷史的理解更透徹明晰。在課堂教學的最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爲我們國家正在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提些建議,這些問題都是課文內容的延伸,從而讓學生懂得學習歷史可以更好地爲現實服務。

七年級歷史反思10

日前,我在七年級四班展示了一堂七年級歷史公開課。根據教學進度,內容是七年級歷史下冊第9、10課。課型是複習課。公開課雖然結束了,自己認爲本堂課存在的一些問題,很有必要認真思考,分析原因,查找缺陷,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這次公開課從定題到設計再到多媒體設計我準備了很久,也得到了歷史教研組老師們的大力幫助。上完後,全組集中認真研討、分析這節公開課,各位老師暢所欲言,無私地指出整堂課的不足與缺陷,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有:

1.缺乏互動。師生配合上比較平淡,沒有充分調動學生整體積極性,或者由於學生有點緊張,整堂課的.氣氛不夠活躍。

2.時間控制。整節課在時間把握上不是太理想,由於內容多,擔心複習課無法完成,所以講解語速、學生互動等環節上時間安排沒有處理好,有待改善。

3.語言不精煉。可能是由於比較緊張,導致語速較快,語言有點拖泥帶水,不夠精煉。語言缺乏藝術,沒有給課堂起到一個深化的作用,沒有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展示起到促進作用。

除此之外,各位老師也提出了很多優點:帶領學生全面、細緻的將知識內容進行了複習鞏固和有效練習,完成了複習課的目標。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將課本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容量擴大、形式靈活,做到了生動形象、講解細緻,並通過充分的練習讓學生牢牢掌握了基礎知識,培養了答題能力,不僅堅持了課堂的知識性、趣味性,而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這次公開課,我獲益良多。在今後的教學中,針對此次公開課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認真進行反思總結,汲取教訓,加強學習鍛鍊,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七年級歷史反思11

在縣研訓中心組織的“歷史新教材培訓”活動中,我上了一節研討課。教學內容是八年級第10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其間我設計了一個問題:“怎樣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爲了降低難度,我放了一首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但是學生仍啓而不發,教室裏靜悄悄的'。我想:壞了,冷場了。

反思:

下課後,我冷靜反思,學生啓而不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題目難度大,空洞,讓學生不知所措,束手無策。

在教學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有時候學生成績不理想,有時候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的,有時候學生與你擡槓……此時,老師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是否合理,是否真正地瞭解學生,而不能一味地埋怨學生。作爲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層施教,平等待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時做到:多怪自己少怪生。

七年級歷史反思12

我在教九年級歷史第1課《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國》一課時,爲了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設計了一道題:由於金字塔的工程巨大而困難,有人認爲它們是由“天外來客”所建,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爲什麼?學生立即饒有興趣地討論。過了一會兒,有位同學大膽地說:“我認爲它們不是天外來客所建,而是埃及人民建造的。因爲書中寫到,建金字塔用了20年,由幾十萬人來完成,而且我不相信有外星人。”剛說完,很多同學都點頭表示贊同。但我發現一個同學卻搖了搖頭。我立即請他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很得意、也很理直氣壯的說:“我認爲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爲書中的記載只是根據傳聞,並沒有得到證實;其次,金字塔的工程巨大而困難,在當時沒有任何機械的情況下,埃及人民是無法完成的;第三,很早就有關於外星人的傳說,到底有沒有,至今未得到證實。”頓時,全班同學鴉雀無聲地望着我。

反思:

學生鴉雀無聲地望着我,就說明他們的.思維在接受碰撞。尤其當這種挑戰來來自同學,而不是老師的時候,碰撞會更加激烈和深入。看起來,這是一個很小的教學環節,但由於我細心觀察並發現了搖頭的同學,使得這一環節更有意義,激活了學生思維。

反思一下,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不自覺地把關注點放到自己身上,總是考慮能否按課前準備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需要、情感沒有真正地被重視。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要多觀察、多思考,學生都在幹什麼,他們到底需要什麼,更多地把關注點真正地放到學生身上。

我相信,對學生多一份關注,他會還你一個驚喜。

七年級歷史反思13

七年級歷史教學主要講述是中國古代史的內容,時間間隔長,學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一些古文材料,七年級學生的能力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是教師“一言堂”,這其中古人的思想問題的教學更是許多老師的難題,講深了學生不易理解,講淺了學生沒有掌握。所以在教學思想問題時更需要教師靈活應用教材,結合背景材料,最好能應用計算機課件,積極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我發現造成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沒有給予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的動機和機會,學生的學習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勵;

(2)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缺少懸念和情景,沒有找到學生感興趣的歷史問題,讓他們進行分析與探究;

(3)不能靈活使用教材,缺乏培養學生自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教學設計;

(4)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體現不夠。

作爲教育者應該掌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動向,學生的思維活動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在他們對所學內容興趣不大時,尤其是心理感到負擔,受到壓抑時,便處於抑制狀態。相反,熱烈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思維活動也會處於最佳狀態,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將得到極爲充分的激發。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

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師生對所教、所學的知識都會產生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調動學生積極性,達到這一狀態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爲課堂的指導者,應當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巧妙新穎的教學設計,創設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扮演主角,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激活課堂氣氛。因此教學效果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學相比,這堂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學生學習興趣極強,在下課以後,學生都還在爭論課堂上的問題,並且紛紛向我反映最喜歡上歷史課,喜歡這樣的`教學模式,達到了新課改要求的讓學生自我學習,進行探究式學習的目的,大大激發了學生在以後學習歷史的興趣。

很長時間以來,歷史教學中就存在學生學習興趣性的問題,事實上是我們被舊的教學模式所束縛,不敢創新,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不敢大膽開拓,沒有認識要使學生能夠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關鍵就是要讓他們有對學習的興趣,如果在教學中沒有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活躍輕鬆的課堂氛圍,無疑於使學生在成長中先行失敗!現在的教改真是及時雨,把我的苦惱化解了。

七年級歷史反思14

人的一生分爲三個部分,過去、現在與未來,古人曾說過,我們要駐足今天,銘記昨天,展望明天。過去,我曾無數地幻想未來,如今,我要爲未來而奮鬥,將來,我必將站在人生的高峯。

回顧過去,自己曾以一個貪玩享樂的形象使自己成績下降;回顧過去,自己曾以一個成績而驕傲自滿的心態使自己不努力學習;回顧過去,自己曾以好勝而使自己萎靡不振,後又奮起直追;回顧過去,自己曾以粗心大意把自己有把握的題做錯;回顧過去,這些種.種的壞習慣都在現在凝聚,等待着被擊敗,因爲現在的我不再是過去的我,如此無法控制自己。

現在,我回顧了過去,明白了壞習慣們的弊病,那麼我不會再犯。現在,可以實現過去的`目標,也可以計劃將來的目標,當然,只有實現了過去的目標,你纔有資格規劃你的將來。而無論過去現在或將來,感恩生活,感恩上天給我們的一切是最重要的,一個想成功的人就先要學會感恩。將來的我,必以一個全新的我迎接更嚴峻的學習上的困難,打敗它們。現在,我要鍛鍊好身體,使將來有一個健康的保障。

不要在現在嘆息過去,過去做錯了不可惜,因爲我現在知道了錯在哪,過去的我不代表現在的我,現在的我也不能代表將來的我,所以我不能以現在嘆息過去,以將來嘆息現在。我不應該糟蹋現在,那就是對過去的不負責和對將來的無視。糟蹋現在,就等於拋棄過去和拒絕將來。所以現在我要努力,我不能讓過去白白過去,讓將來毫無意義,這樣人生纔會充實而快樂。

將來遠嗎?不遠!我們這些炎黃子孫,祖國的下一代希望,將來須要我們的創造,周恩來的一句話:“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應當銘記,中華崛起,靠我們。將來,中國必站在世界的高峯,而我們,也會站在人生的高峯!世界是屬於我們的,我們也屬於世界!

收藏過去,把握現在,贏得未來。

七年級歷史反思15

教學的宗旨是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從中汲取知識,達到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學案教學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教師只能進行幫助和指導,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可以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發揮,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在歷史教學中,存在學生沒有興趣,按以往傳統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完全沒有主動性,但在學案教學中,教師發揮的是引導作用,主要是靠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充分利用學案,把課堂的教學重點通過自學方式、討論方式來解決課文中的內容。

在實際教學中,學案在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方面確實有突出之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優點。

1.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案教學注重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由以前教師爲主變爲以學生爲主,通過教師發的學案,讓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教師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問題的點撥和引導方面。比如在導入新課時,運用小故事、圖片、視頻等方法提出本課所學的重、難點,由學生自己探討和交流,通過製作精美的圖片,讓學生覺得耳目一新,效果就比教師直接引入要好得多。

2.在教學中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結合情感教育。比如,在講到祖國統一時,先出示教學目標,並用于右任的詩詞朗誦導入新課,用詩人優美的詩句引入問題,在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加強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3.學案教學比較開放,不拘形式,有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對問題的認識,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團隊意識、創新精神不斷加強,對課程內容認識不斷加深。比如在講述《荊軻刺秦王》時,學生就對當時使用的青銅劍有興趣,進而展開了一場有關古代兵器的討論。通過學生查閱資料,認真思考,對一些問題能夠有自己的見解,不拘泥於教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但在教學期間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能力不強。現在網絡的流行,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課本知識的能力欠缺,學生往往關注視覺上的動感,忽視文章中的主題思想。所以,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授之以漁”纔是教師想達到的根本目的。

2.在學案教學中,一個好的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設計學案的問題時,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文,如,在講述《經濟大危機》時,引導學生思考“一戰”後資本主義國家召開哪些會議,有何影響,學生回答後,教師再讓學生歸納總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總之,當今作爲一名教師,真是“任重而道遠”,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善於研究,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