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5篇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1

愛,不放手。

從來想象不到一個人可以愛另一個人深沉到什麼程度,也從來不相信世上真的有因爲愛所以愛的感情。

今天想說的並不是愛情,而是一位母親對女兒無與倫比的沉重的愛。

薰子的女兒瑞穗在泳池溺死,醫生已經確定大腦無意識,但是基於日本的政策,只有在同意捐獻器官的前提下才能判定腦死亡,而身爲父母還是會存在僥倖心理的,認爲醫生還沒判定腦死亡孩子就還會有一絲生機。

在很久很久的糾結與考慮之下,薰子和丈夫做出來捐獻器官的決定。因爲他們都知道瑞穗“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孩子”,她一定是願意去幫助別人的。原本就這樣結束了,甚至還疑惑後面會如何發展。但是,在與瑞穗告別的時候,薰子和和昌都隱約感覺到瑞穗的手動了,薰子馬上改變了主意,她覺得女兒沒有死,她的大腦還有部分功能。但事實是,這存留的極小部分功能根本無濟於事。

薰子開始學護理,然後將瑞穗轉移到家裏,親自照顧。和昌的公司是研究

在星野的幫助下,瑞穗雖然無意識地沉睡,但她依然在成長。

轉變發生在什麼時候呢?也許是瑞穗的老師新章房子爲瑞穗朗讀的時候吧,因爲這是個“具備了高度的意識”的朗讀者;也許是薰子冒充新章房子與雪乃募捐者接觸併爲她捐錢的時候;也許是生人因爲姐姐被同學嘲笑的時候……

薰子依然在守護瑞穗,但是和昌發出了質問:“那麼,目前在我家的女兒,到底是病人,還是屍體?”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對於目前來說,不管是病人還是屍體,她所守護的不過是自己的女兒。

在生人的生日宴大鬧之後的一個晚上,薰子出奇地感受到了瑞穗的動靜,她覺得瑞穗站起來了,瑞穗對她說:“媽媽,我走了!”在這個時候,在薰子心中,瑞穗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死去。

最後,瑞穗的心臟捐給了宗吾,而他就是當初進入薰子家裏看見瑞穗,然後說“她睡得真熟!”的小男孩。

客觀上來說,薰子對瑞穗的堅守毫無意義。但是,我們無法判斷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也就無權評價這份守護有無意義。

可是呀,薰子對瑞穗的愛太沉重了!美晴、若葉、和昌……所有人都知道瑞穗已經死了,卻礙於薰子看破不說破,和昌的父親對瑞穗這樣的行爲很生氣,他覺得瑞穗的行爲根本就是“爲了讓自己心安,把女兒的身體當成玩具”,確是如此,太過固執的愛,已經讓薰子失去自我了,她爲了照顧瑞穗放棄了一切,也絲毫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但是這樣的愛是不是有些扭曲了?

一想到生人開學典禮那天其他孩子們看到躺在輪椅上的瑞穗,然後向她們投來異樣的眼光,又告訴生人家裏躺着的是一具屍體,就滲得慌,剛上國小的生人,對新的生活應該滿懷欣喜,可是因爲姐姐一切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同學們的嘲笑。太可怕了,這樣小的孩子居然要承受這些非議!

愛,也需要放手。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2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會讓所有人陷入沉思。

主人公薰子在即將和出軌的丈夫離婚迎接新生活的時候,女兒瑞穗的一次事故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瑞穗在一次游泳的時候意外溺水,昏迷不醒,醫生判斷瑞穗的大部分腦組織已經死亡,建議做腦死判定,同時詢問他們夫婦是否接受器官捐贈。

這裏需要解釋一下,日本的法律規定,處於植物人狀態的患者如果做了腦死判定,就可以認定患者已經死亡,即便患者還能借助人工呼吸機繼續呼吸,即便心臟還沒有停止跳動。而只有接受器官捐贈的人才會做腦死判定,如果拒絕捐贈器官,就沒有必要做腦死判定,而患者就一直以植物人的狀態活着。

思考了一夜,薰子夫婦準備答應器官捐贈,可就在這個時候,他們發現瑞穗的手動了一下,很微弱,薰子的丈夫甚至覺得這是錯覺。但薰子堅定的認爲瑞穗還活着,她拒絕做腦死判定!

因爲薰子丈夫的公司是做相關機器的。他們給瑞穗裝了自動呼吸器,並通過電流控制來活動瑞穗的shenti,這使得瑞穗看上去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只是睡着了而已。薰子就這樣照顧了瑞穗三年!這在醫學上也是個奇蹟。對於能夠一直照顧瑞穗這件事,薰子非常幸福,並不覺得辛苦。

可是在外人看來,薰子每天照顧的只是一具屍體!這讓薰子很受打擊;同時,薰子又親眼目睹了一個小朋友因爲日本幾乎沒有人捐贈器官而失去了生命,她的內心更是備受煎熬,她很痛苦,重點是死去那個小朋友的父母很理解不願捐贈器官的父母,對於“她這種人”並沒有任何怨言。痛苦掙扎過後,她把這一切歸咎於日本的法律。

小說的高潮部分是,薰子拿着刀抵住瑞穗的心臟,在警察面前質問“請問,如果我殺了我的女兒我會是殺人犯嗎?”,“如果我女兒是一具屍體,那我就不是殺人犯;如果你們承認她沒有死,那我就是殺人犯是嗎?”,“請叫你們的專家過來,我就想知道我女兒現在是不是屍體!”她歇斯底里又邏輯清晰地拋出一系列問題,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女兒不是屍體!

最後,在一個凌晨,薰子聽到有人叫她,她睜開眼看到瑞穗站在牀邊,告訴她“媽媽,謝謝你爲我做的一切,我很幸福,真的很幸福。再見”她跑到瑞穗的身邊,發現各項指標都在惡化,她這才知道,瑞穗是現在才離開的。她很平靜,這幾年對瑞穗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值得的。最終,她當然把瑞穗的器官捐贈了。

很多時候,我們以爲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3

一個叫新章房子的奇怪女人,莫名其妙地混入了爲需要心臟移植手術的雪乃而成立的募捐小組。她買了一隻萌萌的兔子去探望被募捐拯救對象雪乃。雪乃很喜歡這個禮物,緊緊抱在胸前。但很快雪乃的病情就發生了惡化,幾天時間後就離世了。有人看到雪乃喪禮前痛哭的新章房子,但接下來這個女人就像她的出現一樣,很快就人間蒸發了。

我被東野圭吾衆多推理小說培養出來的推理神經立刻爲這條線索忙碌起來。之前長篇累牘講述關於如何使用高科技幫助一個腦死狀態的女孩兒恢復肌肉訓練甚至調節面部表情的沉悶一掃而空,那麼,《沉睡的人魚之家》終於不再沉睡了?終於又要回到東野圭吾的老套路上去了嗎?新章房子是不是在萌萌兔上面施了毒,導致雪乃早亡。雪乃死後捐出了肝、肺等器官,新章房子是不是就是有一個等待器官移植的孩子?

東野圭吾並沒有讓我胡思亂想太久,我發射性的思維方式還未深入就被擋了回來。新章房子的祕密很快就得到,完全不是我臆想的那樣。所以,《沉睡的人魚之家》還是在原先的故事情節上時光緩緩地慢慢沉睡着。

有點難以接受這是東野圭吾的作品。但是它收集題材,認真解答高科技,分插式的描寫手法的方式無一不彰顯着這篇小說的確來自東野圭吾。可是它不再將死亡殘酷而赤裸裸地擺到面上,通過異想天開追圖索驥式地偵破案件,再給偵探添上一圈圈神聖光環。這部作品只是一個叫薰子的母親最開始從絕望中堅持奇蹟,到後來爲女兒的“復活”堅持各種假象,最後順其自然,安心於可以相守的每一天,最終與女兒在夢裏好好告別,各自放手的心理歷程。

六歲小女孩兒瑞穗意外溺水,造成腦死,但她的父母卻堅信她依然活着,不惜重金保有她的身體。在她的身上先後採用了BMI(腦機接口技術)和AIBS(人工智能呼吸控制系統手術。BMI大腦和機械的接口是讓即使身負重傷,只要大腦還能發揮功能,人類就不必放棄人生,可以再度找回生命的喜悅的融合充滿夢想的技術,而AIBS讓她去掉了人工呼吸器的管子,能自主呼吸,樣子看起來就像睡着了。爲避免瑞穗的身體肌肉萎縮,他們還研發了把大腦指令傳達給肌肉,以活動四肢的高科技技術。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4

“若葉表妹有一個很漂亮的小戒指,是她的心愛之物,以至於就算是這次來游泳,都要戴着它。

其實戴着戒指游泳很不方便,我看着她不時地檢查一下它是不是還好好地戴在那個手指上,又時不時把它換個位置戴着。儘管這樣做很麻煩,但她每次看到這枚戒指都會很高興,或許是因爲它實在是非常漂亮,又或許是因爲那個把戒指送給她的人十分重要吧。

‘姐姐!我的戒指不見了!’若葉在又一次檢查中慌亂地衝我喊着。看到她着急的樣子,我也跟着着急起來。會在哪裏呢?

等等,找到了!‘我看到了,卡在排水口那邊了!我們一起下去看看!’

水池中的粉色戒指是那麼的耀眼,像一道光,引着我們向水底游去。到了離排水口很近的地方了,我做了個手勢,示意她等我下去撿。

離得很近了――我向上蹬了幾下水,克服浮力的.作用,手指夠到了那個粉紅的戒指……氧氣已經要耗盡了,得儘快向上游去,我想,若葉妹妹應該已經浮出水面了吧。

打算把手抽出時,突然發覺手指被排水網卡住了,我求生的本能讓我用力地往外拔,可卻怎麼也拔不出來……

絕望就像身邊的潮水一般,不斷地涌進肺部。

一切的一切,都彷彿靜止了一般……”

等待瑞穗的,本是人生中最美的童年時光,卻因爲這次溺水經歷化爲烏有,同時帶給了我們一個問題:死亡的定義究竟是什麼?究竟是心跳停止還是腦死?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100%的贊成器官捐獻者,可讀完後我認爲:捐獻自己的器官,讓其他人能擁有一次重生的機會固然高尚,可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不捐贈也並不代表着自私自立,相反也是能夠理解的。

通常意義上來說,腦死就被認同爲思想上的徹底死亡,大腦也被認爲是感覺、思想的全部所在地,可臨牀上發現的種種跡象恰好說明了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萬一腦死、但心臟仍在跳動的病人其實能夠感知外界,並擁有痛覺,你還會認爲在他(她)身上取出器官,再捐贈給別的人是人道的、正義的嗎?

這部小說的最後結局仍然是選擇了一種相對而言更能被大衆所接受的結局:瑞穗進行了器官捐獻,她的心臟給了另一個小朋友宗吾,讓他獲得了一次重生的機會。

暫且拋開道德上的問題而言,瑞穗生前也一定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公園裏的四葉草仍然呆在原地,等待另一個需要幸運的人把它採下,奇怪的是,它的周圍一直縈繞着一種像是玫瑰花的香味,經久不散

――玫瑰花從中的瑞穗,款款而來……”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5

一直以來都是東野的迷妹,東野的巔峯我一直認爲是推理類故事,當然現在也是這麼認爲,白夜行無可替代,但最近發現祕密,悖論13這類直擊內心的故事也是很值得稱之爲經典的。沉睡的人魚之家最吸引我的是面對事實,人和人站在不同立場,在不同價值觀的驅使下作出的不同選擇。我並不認爲薰子矛盾搖擺,相反她是個堅定的母親,保護自己還活着的女兒,犧牲自己本可作爲女人而得到的幸福來爭取女兒作爲活人能得到健康的尊嚴,對於醫院對人是否死亡的認定她從心裏不贊同,她無聲的抵抗,並遵從內心,她知道女兒早晚會離開,那一天來到了,她也欣然接受,心的方向從來都是她行爲的驅動。除了薰子外另外兩個人我也深有感觸,星野佑也和女主丈夫。星野的心在故事中也很堅定,是取悅自己愛慕的女人

他對瑞穗當然是溫和的,但那不是他行動的動力,他的科技讓女主連連驚歎甚至稱之爲瑞穗第二父親纔是星野心之所向,然而這是一段光下之戀,心雖堅定,但心是依託在另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上,難免會迷失,最後當女主放了他,他也放過了自己。女主丈夫昌和先生,是第一個將黑科技引入到女主世界的人,但是在中途,當他看到妻子對女兒執拗的保護誤入歧途,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他想要糾正,他很迷惘,作爲一個男人他沒有那麼偏執,也沒有資格偏執(他對孩子照顧很少,他也無權讓公司員工私有化),在對女兒的護理和決定上他是弱勢,對於他來講,女兒沒有明確的死亡界限點,其實在發現妻子的執拗時他已經暗暗遵從自己的聲音,覺得女兒早在事發就死了,但是當面對妻子的質問,他又覺得無法接受,直到最後和妻子一起接受了女兒真正的死亡,那時候他的心才真正安定。

我們人類對死亡有着不同的看法,其實不只是死亡,對任何事,小到飲食,大到人生哲理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在面對質疑的時候,是什麼支撐我們走下去?旁人的鼓勵?大衆的原則?這些都會消失,而自己的內心纔是那個強大的泵,引導我們行動。你會說,人心經常會變啊,是啊,我們要接受變化,之前即使遵從的有錯那有怎樣,我們總會找到心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