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數學教案大綱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二年級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二年級數學教案大綱

  國小二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分析:

教材首先讓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爲什麼他們說的數不同?”這一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體會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接着,教材指出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釐米”作單位,並通過看、量、畫等學習活動形成釐米的長度表象。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一的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表象,初步學會量線段的長度。

3、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發展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裏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掌握1釐米的實際長度及學會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建立1釐米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感悟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1、量一量我們的課桌面有多長。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彙報。

4、質疑:爲什麼大家得到的結果不一樣?有什麼辦法可以使我們的測量結果相同呢?(用同一種測量工具)看來,只有在測量時使用同一種測量工具,才能得到相同的測量結果。你知道生活中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是什麼嗎?(課件出示:尺子)對了,尺子就是生活中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二、嘗試感悟,探索新知。

1、認識尺子。

請你拿出自己的尺子,仔細觀察,尺子有些什麼?

小結:尺子上都有長短不同的線(刻度線),都有一些不同的數字,0刻度,還有cm兩個英文字母。其實cm就表示釐米。釐米是一個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釐米”做單位。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釐米。板書課題:認識釐米。

2、認識1釐米。

(1)尺上指

1釐米有多長呢?誰來猜一猜。(點擊課件,出示“1釐米”)生:從0到1。

師:對了,這就是1釐米。(課件出示)除了這一段,你還能找到哪段也是1釐米嗎?

師:(小結)我們把每相鄰兩個數之間的距離叫做一大格,(板書:1大格)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釐米。(板書:1釐米)也可以寫作1㎝(板書:1㎝)。

其實,每一小格的長度也可以用一種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這個我們以後來認識。

(2)用手比

請小朋友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釐米,指給同桌看。

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劃出1釐米的長度。比劃得正確嗎?用尺子去檢驗一下。

輕輕地把尺子移開,手指不要動,觀察比好的1釐米,你感覺怎麼樣?閉上眼睛,想一想,1釐米有多長?把它記在腦子裏了嗎?

(3)生活中找

睜開你的眼睛,找一找我們生活中有大約1釐米長的物體嗎?

師:現在,老師用1釐米來說一句話:注意聽清楚,這個圖釘的長大約是1釐米。我們的食指寬度大約是1釐米。你也能用1釐米說一句話嗎?學生說一句獎勵一個貼畫。(田字格的邊長,橡皮的厚度,數學書的厚度,文具盒的厚度--)

3、認識幾釐米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自己的尺子,你能找出從哪兒到哪兒是2釐米嗎?3釐米呢?4釐米?

學生在尺子上找出2釐米、3釐米、4釐米的長度,教師巡視指導。歸納出: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幾釐米。(板書)

4、學習用釐米量。

(1)先讓學生嘗試自己量一量一根小棒有多長。讓學生說出答案。

師:究竟誰量得對呢?請同學們來看看老師量的。

(2)教師邊示範邊講解:“量時,先把小棒放平,使尺的0刻度對準小棒的左端,再看小棒的右端對着尺上的刻度幾,這根小棒就是幾釐米。現在這根小棒的右端對着5,那麼它就是5釐米長。”

(3)學生再用正確的方法測量一次。

(4)判斷。

課件同步,出示幾種不同的測量方法,包括正確的和錯誤的測量方法,讓學生判斷那種測量方法對。

(5)小結:量一個物體時,要把尺子“0”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着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釐米.(板書)

  三、練習

  四、總結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

五、板書

  認識釐米

從0刻度到1刻度的長度是1釐米。

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幾釐米。

量一個物體時,要把尺子“0”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着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釐米。

  國小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瞭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導入。

老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裏,昆蟲們歡快的飛舞着,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

老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麼?(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老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現了什麼?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老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現。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彙報自己的發現: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剪一剪,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範,先將一張紙對摺,再畫一畫,最後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老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後觀察這件上衣有什麼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秀作品貼黑板)

老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摺痕。

老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摺痕,這條摺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摺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摺痕在數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後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纔我們發現圖片裏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摺,打開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摺,又發現了什麼?(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現了什麼?(同桌互相說一說)

(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麼發現?(不管怎樣對摺,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摺,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老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2345678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國小二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鉛筆有多長》(分米、毫米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釐米和米的基礎上,認識分米和毫米。教科書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藉助長度單位之間的關係,引入對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並關注了對長度單位之間關係的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掌握米、分米、釐米和毫米之間的關係,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驗,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具體情境恰當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展估測意識,並激發學生對測量學習的好奇心和參與測量活動的主動性。

3、通過尋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強對分米和毫米實際意義的體會,並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際測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長,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難點:通過實際測量體會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關係。同時,通過“估一估”、

“量一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

學具:米尺,卡片,吸管,鉛筆,剪刀,測量單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溫故引新。

1、觀看數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

師:請看數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看看在這個數學故事中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數學思考?你有什麼好辦法?

2、回憶在測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師:你覺得在測量時要注意些什麼呢?周老師帶來了現場留下的腳印,誰來測量?

生:測量並彙報,這個腳印的長度是10釐米。

3、揭示“分米”。

師:10釐米還可以用另一個長度來表示,它就是——1分米,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米的認識。

師: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麼表示嗎?

二、認識分米。(11:00之前必須結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釐米的關係。

師:現在請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並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PPT活動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並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生彙報

師小結:藉助直尺,同學們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長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釐米用一個符號來連接,你會選擇哪個符號呢?

師:很好!1分米=10釐米。

2、自主學習,進一步認識分米。

師:現在,我們對1分米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請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這根吸管的長度比1分米長,還是短?

師:現在我們就利用這根吸管來繼續研究1分米。請看活動要求!

PPT活動二:

估估一估1分米的長度。

量用直尺量一量,進行調整後剪下1分米長的吸管。

找用1分米長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長約1分米或幾分米的物品。

生彙報

師小結:在今後的估計中,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別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課桌的高)的長度都可以作爲我們估計的標準和依據。

3、發現米和分米之間的關係。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分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上學期我們還認識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請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試着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藉助吸管來研究。

PPT活動三:

小探究

1米?分米

生彙報

師小結:真棒!我們通過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來比劃1分米,還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學們對分米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感受!

三、認識毫米。

1、通過“量一量”,揭示毫米。

師:請用直尺在測量單上“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生彙報

師:不是6釐米嗎?鉛筆的長度比6釐米長,但是又不到7釐米,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它就是剛剛——毫米,用字母來表示。

2、通過自學,發現毫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

師:剛纔我們一起對分米進行了研究,接下來請同桌之間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開對毫米的獨立學習吧!

PPT活動四:

找一找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

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或幾毫米。

想一想1釐米=?毫米。

生彙報。

師小結:看來同學的收穫可真多,通過自學,我們知道了1釐米=10毫米。

3、通過摞卡片,感受毫米、釐米和分米之間的關係。

師:剛剛我們說一張卡片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現在請你將3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現在把5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兩個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這時候大約是——10毫米,也就是1釐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長度吧。

師:現在請看,周老師吧20張卡片摞在一起,這就是?30張卡片呢?90張卡片呢?再添10張卡片就是?

師:10釐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來1分米就是10釐米,也是100毫米!看來1毫米實在是太短了!不細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測量時一定要認真仔細!

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並且在老朋友米和釐米的幫助下,發現了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接下來就請你帶着這些滿滿的收穫,趕快幫黑貓警長找到偷吃紅土的小象吧!

四、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1、測量腳印

師:你覺得案發現場的這個腳印是哪隻小象留下的?

生獨自測量

師:看來確實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紅土,可是,你知道小象爲什麼要偷吃紅土嗎?

師:紅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補充的礦物質銅和鹽,但是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不勞而獲是不對的。

2、修改日記。

師:小馬虎最近也學習了長度單位,他已經迫不及待的寫了一篇數學日記,一起讀一讀吧!

今天早晨,我從2米長的牀上爬起來,拿起1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後,洗了洗臉,

用70米長的毛巾把臉擦乾,吃過早飯去上學。來到學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

拿出7釐米厚的語文書準備開始語文課。

3、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師:這兩個算式請同學們今天回家後想一想,並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爸爸媽媽聽!

1()-9()=1()1()-99()=1()

4、全課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收穫了很多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其實長度單位不只是我們現在認識的這四個,還有比米更長的單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單位,這些長度單位都等着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去探索、去發現!

五、板書。

分米、毫米的認識

1米=10分米分米d

1分米=10釐米釐米cm

1釐米=10毫米毫米mm

  國小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製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兩根硬紙條、圓形的手工紙、一根毛線

  主要教學理念及選用的教學方法

操作與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維是關鍵。在本節課中通過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動,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在活動時教師大膽放手,採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在探究知識的同時,既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又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生通過有趣的探究活動,品嚐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成功和喜悅,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隨之增強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故事導入

談話:在數學王國裏住着一羣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可開心啦!其中就數角娃娃最調皮了,這不,在圖形娃娃們玩捉迷藏遊戲的時候,角娃娃躲到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物體上來了,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找角娃娃,並與角交朋友,好嗎?

[教學設想:這一環節創設了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同時幫助學生找到生活與新知的鏈結點,即圖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時間感知,自主建構

  1、抽象角,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從實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體畫面)調皮的角娃娃就藏在這些物體中,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比比,誰的眼睛最亮。

誰來說說,你從哪裏找到了角?引導學生在物體表面找到角並指一指。

(2)抽象角

老師也從這些物體上找到了一些角,並把它們畫了下來。指出:象這樣的圖形都是角。

[教學設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實物上找角,在學生直觀認識的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1)請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麼感覺?(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兩條線,有什麼感覺?(直直的)

(2)那你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線叫什麼嗎?它們就藏在數學書的第68頁裏面,趕快去找一找吧。

(3)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教學設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觀察實物到抽象出角、認識角的各部分,這個環節從直觀形象到抽象,幫助學生在厚實的感性經驗的支撐下深刻的建立起角的表象,切合兒童思維特點,同時蘊含了數學從生活中來的大數學觀。]

(4)你能指出這幾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3、判斷比較,深化表象

談話:聽說我們在認識角,課堂上來了一些小客人,都爭着說自己是角,誰能來判斷一下。

(1)你能指出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嗎?

(2)角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找一找,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有角?

[教學設想:在抽象出角的圖形後引導學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過程中豐富對角的表象的積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製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嘗試操作,實踐體驗

談話: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想不想親手做個角呢?趕快動手試一試吧!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兩根小棒、兩根硬紙條、一段毛線、一張圓形的紙),請你們根據自己的需要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或者身邊的物體創造一個角,比一比哪一組想出的方法的多。(小組合作,教師巡視)(2)成果展示以小組爲單位,誰來介紹一下你做的角?(將所做的角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

(3)感知角有大小

師:小朋友們都有一雙巧巧手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角,老師也做了一個角,老師的這個角還會變呢?你能使這個角變大些或者變小些嗎?(同桌用自己做的角互相演示一下)怎樣使角變大些?變小些?

(4)從這裏我們可以發現,要使角變大些,只要怎樣?要使角變小些,只要怎樣?因此,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教學設想:聽過了,便忘記了,看過了,便記住了,做過了,真正掌握了,通過親自操作,學生獲得了自己去探索數學的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以小組爲單位做角、展示角,讓學生參與了合作與交流的活動,在交流中學生認識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初步體驗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5、比較角的大小

問:現在你能比較角的大小了嗎?

(1)直接比較,引導觀察

這裏有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2)自主探究,誘發思考

問:剩下的這兩個角誰大呢?你能想辦法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討論。

(4)你知道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比較出角的大小嗎?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麼多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設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合作,互相取長補短。學生上臺交流自己的辦法,不僅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教師和同學的肯定,使自身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綜合應用,鞏固深化

師:角娃娃真調皮,現在它有躲到小朋友的課本里去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1、想想做做3題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引導思考,根據你看到的圖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根據自己的發現推想出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2、想想做做2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3、出示智多星,你知道這顆星星上有幾個角嗎?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看到小朋友這麼聰明,角朋友非常高興,要送給大家一把金剪子,請你回家試着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掉一個角,看還剩幾個角,比一比,誰的剪法多,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