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數學教案合集九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國小數學教案合集九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都是1的幾個分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討論揭題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小強和小麗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課件演示)你願意幫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生交流:“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請拍手錶示!”學生拍手錶示,教師板書“2”(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瓶?”學生拍手錶示,教師板書“1”(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學生無法拍手錶示半個)“你會用一個數來表示這半個嗎?”

A:(學生中沒有用1/2表示)談話:你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這個蛋糕的一半,說明你們都很有辦法,不過,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簡便而且科學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時,可以用1/2來表示。(課件演示)

B:(學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談話:“1/2是什麼意思?”(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認識、強化平均分)“你在那裏見過二分之一?”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家族的新朋友——分數。

二、認識分數、操作深化

1、(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談話:這一半蛋糕是這個蛋糕的1/2,那麼,另一半蛋糕又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指名板書1/2)爲什麼也用1/2來表示?(學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樣嗎?(課件演示)

小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談話: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課件演示,學生讀)

3、談話:“分數該怎樣寫呢?”(如果是B種情況,讓學生講,師補充;如果是A種情況,師講解並示範)“寫這個數的時候,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2就寫在橫線的下面,這半個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寫在橫線的上面,這就是分數1/2的寫法。”“你們想試一試嗎?”

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1/2,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寫的,檢查一下誰寫得更標準、更漂亮。

4、談話:我們已經會讀、會寫1/2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1/2呢?

活動要求:拿出老師發的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塗上顏色,然後在小組裏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塗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學生的作品貼在1/2下面。

“還有誰與他的折法不一樣的?”

提問:他是這樣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的,塗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嗎?還有不一樣的嗎?(選擇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貼在1/2下面)

5、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談話: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它的分數嗎?

(1)(課件出示第1題)學生讀題目。

指導完成第1幅圖。“這幅圖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這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請在括號裏表示出來。”“你是怎樣寫的?爲什麼用1/3來表示?”

其餘幾幅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後集體反饋。“怎樣表示?爲什麼?”

(2)(課件出示第2題)學生讀題目。

交流:你選第幾幅圖?爲什麼?其他三幅圖有什麼問題?

強調:只有把一個圖形或者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纔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1、教師板書:1/2、1/4、1/8,讓學生讀出各數。

談話:“看到這三個分數,你能說出它們誰大誰小嗎?”(學生猜測,交流)“究竟誰說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動手來驗證一下,請從老師爲你們提供的學具裏選擇合適的學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後在小組裏交流你的發現。”

組織學生彙報、交流,教師小結。

2、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1)、(課件出示第3題)談話:三張紙條的長度怎樣?(一樣長)

第一張紙條全部塗色,該怎樣表示?

第二張、第三張紙條的塗色部分會表示嗎?(生答,師演示)

你能根據三張紙條塗色部分的大小,比較出這三個數的大小嗎?

(2)、(課件出示第5題)指名讀題目,並說出題目的要求。

學生獨力完成,集體反饋。

四、延伸拓展、總結評價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圖。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數,也有分數。

2、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穫?今天學習的分數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麼樣的分數?讓我們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數,好嗎?

【課後反思:】

這節課作爲區課改實驗觀摩課,經過多次修改拿出來後,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作爲本節課的實踐者,我感覺有兩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1、情景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索中。在設計本節課時曾設想,怎樣才能讓新課的引入成爲學生自身的需要呢?經多次“磨課”後,選擇了讓學生拍手錶示物體平均分後的數量。這樣一來,表示“半個”就不可能再用一個手指來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辦法。課堂上學生的出色表現是令人驚歎的,他們在短暫的思考後,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彎着出示,有的用另一隻手擋住或握住另一隻手的`半根手指,還有的乾脆說:沒法表示,就寫兩個字——半個。這時老師提出:“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學生提出用分數表示,還有的說用二分之一來表示,老師都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黑板上用數表示出來。然後老師有選擇的告訴學生:“0.5可以表示半個,這是小數,以後會學到,而像這個數(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數,也可以表示半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結合課件老師向學生介紹了分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探究數學,學好數學的熱情。

2、在教學中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會“做數學”。在進行“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這一環節時,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猜想1/2、1/4和1/8哪個大,哪個小,然後爲他們提供試驗材料,鼓勵他們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折、塗、比和交流中明確了對於同一個物體(或同樣大小的幾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數就越小,所以1/2﹥1/4﹥1/8。這樣一來,學生對分數的意義以及大小的比較的理解會更深刻,對探究數學的興趣會更大更濃。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發展的眼光來看代學生設計教學,纔會真正落實課標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並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2、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用猜測、列表、假設或方程解等方法。

3、體會到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2、難點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學習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國古代流傳着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閱讀書本P112雞兔同籠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話表述一下題目的意思嗎?

二、探索新知

1、閱讀P113例1,根據書本提示,會用列表法求出雞、兔各幾隻嗎?

(完成課本表格。)

2、假設籠子裏都是雞或者都是兔,腳數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能列式解決嗎?

(會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自己動筆,嘗試用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只數的問題?

(有困難的可參考書本P114)

4、用假設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決P112“雞兔同籠”問題

(1)方程解:(2)算術解:

解:設雞有x只,那麼兔就有(35-x)只。解:假設都是雞。

根據雞兔共有94只腳來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種解法,哪一種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以採用假設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閱讀P114閱讀資料,瞭解下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三、知識應用:獨立完成P115“做一做”,組長檢查覈對,提出質疑。

四、層級訓練:1.鞏固訓練:完成P116練習二十六第1--5題。

2.拓展提高:練習二十六第6、7題。及P117“思考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穫?

學習心得XXXXXXXXXX(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穫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把你個性化的解答或創新思路寫出來吧!)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知道幾個和第幾個的不同含義,會區別幾個

和第幾個。

2、 掌握5以內的順序,會按數的`順序從小到大,從大到小

填數。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景圖,揭示意義:

1、師:昨天是星期天,紅紅要乘車到奶奶家去。

2、師;紅紅來到了車站,你們看車站上共有幾個人?

(共有5人)

板書:幾個

師:我們一起數一下,怎樣數的?(從左到右數)

師:好!你們數得真好!現在再來看看老奶奶排在第幾個?(第4個)我們一起來數數看。

板書:第幾個

師:老奶奶年紀的了,走路也有困難,你們猜叔叔、阿姨會怎麼做呢?(讓老奶奶先上車)對!我們也應該像叔叔、阿姨那樣講文明、守秩序,還要尊敬長輩。

師:現在看一看,老奶奶排在第幾個?(第1個)

師:紅紅排在第幾個?(第5個)

3、小結:從排隊乘車的隊伍中,我們知道幾個就是指共有幾個,第幾個是隻按順序數到那個位置上的一個。

(揭示課題:幾個和第幾個)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初步學會從簡單的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並根據數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並應用乘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並能列出乘法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

一、溝通加法、乘法的聯繫

第一組練習:

3+3+3+3=□×□ 5+5=□×□

6+6+6=□×□ 4+4+4+4+4=□×□

完成算式,並說說等號左右兩邊算式表示的意義。

你發現了什麼(形式不同,意義相同)

小結:乘法是由加法而來,是比加法更簡便的形式,它們表示的意義都相同,都表示“幾個幾相加”

第二組練習

3個5相加7個2相加2個4相加

(1)寫出乘法算式,並計算出結果。

(2)追問:你是怎樣算出結果的?爲什麼可以通過加法來計算?

一、練習

1、出示第6題

第(1)小題,

(1)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

(2)完成圖右邊的填空;

(3)完成算式:2×3=6(個)或3×2=6(個);

(4)提問2、3、6分別表示什麼?2×3或3×2表示什麼?

(5)6是怎麼得來的呢,除了看圖還有別的方法嗎

第(2)小題,步驟同上,同桌交流,說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來的。

2、出示第7題

(1)用簡練的語言表述圖意

(2)追問:也就是“幾個幾相加”呢

(3)獨立列式:2×4=8(個)或4×2=8(個)。

(4)分析乘法算式

3、出示第8題

(1)獨立完成算式

(2)彙報交流

4、出示第10題

(1)小組討論:找出“幾個幾”並完成在書上。

(2)彙報交流:板書2個64個2

(3)猜一猜:幾個幾分別表示圖上的什麼?

根據黑板上的'“幾個幾”分別列出乘法算式。

(4)全班交流:結合圖意說說每個乘法算式的意義。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課前思考1:

第6題可以先讓學生看圖在括號裏填一填,然後按順序用完整的話說出圖意,並根據這三句話直接列出乘法算式。

第7、8兩題都是結合實際解決問題,因此要給學生機會說清題目的條件和問題,還要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互相說說自己的怎麼想的。

第10題是一個開放題,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發現土中的乘法,並樂於交流、合作。

 課前思考2:

第9題可以讓學生獨立改寫,再說說爲什麼可以這樣改寫。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與乘法的聯繫以及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簡便。

第10題是一個開放題,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發現土中的乘法,並樂於交流、合作。

課前思考3:

到本課的練習,學生應該能根據情景圖,正確寫出一道加法和兩道乘法算式。同時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能說出乘法和加法的關係,能正確說出兩個乘數所表示的意義,如一個表示相同的加數,而另一個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教學中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討論,讓孩子在做和說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知識。

 課後反思1:

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需要引導學生從圖中獲取已知條件及所求問題並相互進行說說,再獨立列出加法算式及乘法算式,在說與做中進一步體會加法與乘法的聯繫。

開放題在理解乘法的基礎上學生比較積極參與討論並能完整地敘述,例:圖中樹有2組,每組有6棵,有2個6,所以可以列2×6=12或6×2=12;人有4組,每組有2人,有4個2,所以可以列4×2=8或2×4=8等等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並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於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已經學習了數的組成,數的讀寫和數的 順序,老師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1)、6是( )位數,100是( )位數,82是( )位數。

(2)、28的8在( )位上,表示( )個( );2在( )位上,表示( )個( )。

(3)、36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 );99裏有( )個十和( )個一,它後面是( )。

(4)、按照數據的順序填數:

34、35、( )、37 69、70、( )、72

2、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再來看看這兩道題。

(1)、在○裏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這些數中,最小的是( ),的是( )。

生回答後,問:“你怎麼能這麼快就知道哪個數最小,哪個數?”引導學生說出一位數比兩位數小,兩位數比三位數小,最終得出:位數多的數較大。

3、即時練習。

4、如果都是兩位數,我們能不能也這麼快的比出大小呢?這節課我們接着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我們來做一個遊戲,老師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兩位數,我們請兩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抽取卡片,看看哪組抽取的卡片上的數更大。

開始遊戲。

在遊戲中使學生明白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結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比較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更大;如果都是兩位數,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個位。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再指名學生說說是怎麼比的。

2、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四、拓展題。

1、連線。(課件)

2、填上合適的數。

26<2□ 47="">□7 100>3□ 58<5□ 78<□2

3、你知道我是誰嗎?(課件)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利用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學習5、4、6、2加幾的遷移能力.

3.滲透統計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認真負責的品質.

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悟出5、4、3、2加幾的最好的計算方法就是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開火車口算:

2.揭示課題

師:剛纔我們所做的口算第一個加數都是幾?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題目同學們已經會算了,那麼5、4、3、2加幾的題目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

師:小明的媽媽買了5個蘋果,8個梨,你能幫小明算一算媽媽一共買了多少個水果嗎?

問:怎樣列式?爲什麼用加法? (板書: )

問:得數是多少?你是怎麼算的?

學生交流,老師板書,總結算法.

(1)

(2)

想:

所以:

問:還有別的方法嗎?

師:(1)是用什麼方法計算的?(湊十法)

(2)是怎麼想的?(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板書:

師:請你試着算一算這道題.

學生試做以後進行交流.

問:誰來說一說自己是怎麼算的?誰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計算5加幾的題目,那麼4加幾、3加幾的題目怎麼做呢?

2.教學例2.

板書:

師:請你試着做一做.

全班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自己是怎麼算的?

板書:

(1)

(2)

想:

所以:

3.比較算法.

讓學生分組討論:做上述進位加法的題目,哪種方法比較簡單?

全班交流.(多數同學都會選擇第二種方法,因爲較小數湊成10沒有較大數湊成10容易,因此要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4.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問:你是怎麼算的?(這時,同學們基本上都會選擇第二種算法.)

三、鞏固練習.

1.

學生敘述圖意,然後獨立列式解答.

訂正:你是怎麼算的?

2.

學生分組完成.同桌一組,一人做大數加小數的題目,另一人做小數加大數的題目,做完以後,互相說悄悄話.(自己是怎麼算的)

3.

學生獨立完成,做完以後說一說自己有什麼想法.(每一組的兩道題加數相同,只是位置交換了,只要用湊10法把大數加小數的題目算出來,和它相對應的小數加大數的題目就可以直接寫出得數了.)

4.先說得數,再寫算式.

小組合作完成,每人每圖說一道,寫一道.比一比,哪組做得又對又快.(4人一組)

5.

原有 又買來

一共有

7個

6個

( )個

5個

8個

( )個

9根

8根

( )根

先指導學生看圖:第一欄,一班有皮球7個,二班有皮球6個,一共有幾個,算好以後填在( )裏.第二欄、第三欄,由學生敘述.

6.填未知加數.

老師分別出示卡片,學生用手勢表示結果.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用什麼方法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比較簡便?

五、遊戲:找朋友.

學生每人手拿一張口算卡片(20以內進位加法)在音樂聲中找朋友(得數相同爲朋友).

板書設計

5、4、3、2加幾

(1)

(2)

想:

所以:

(1)

(2)

想:

所以:

教案示例二

課題:5,4,3,2加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運用交換加數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

2.通過綜合練習提高學生概括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具、學具

口算卡片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板演:板演後指名學生說一說想的過程.

8+6= 7+6=

6+8= 6+7=

9+6= 8+7=

6+9= 7+8=

2.口算:

6+5= 7+4= 7+6=

7+5= 8+4= 8+6=

8+5= 9+4= 9+6=

9+5= 9+3= 9+8=

8+3= 9+2= 9+7=

二、學習新課.

啓發談話:我們已經學會了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要用學過的.知識來學習5,4,3,2加幾(板書課題)這次的計算,不看圖、不擺實物你們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數?(能)好!看老師出題,比一比誰算得最快.

1.教學例1:5+6=□ 5+8=□【演示課件“5、4、3、2加幾”】

(1)老師板書:5+6=□

師問:請你們說一說這道題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

指名說:(學生可能會說出兩種方法)

① 用湊十法.

② 用交換加數的方法.

想:6加5等於11,

5加6也等於11.

(2)師說:你們想出的兩種方法都可以.下面我們再看:5+8怎樣想?

板書:5+8=□

學生仍會說出兩種方法.

① 用湊十法.

② 用交換加數的方法.

想:8加5等於13,

5加8也等於13.

(3)兩種方法進行比較.

師說:剛纔我們用兩種方法計算了5加幾的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用哪種方法計算更快、更簡便.

學生回答:第二種方法更快、更簡便.

師說:好!你們都喜歡第二種方法,這第二種方法就是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下面再請同學們想一想4加幾、3加幾應怎樣算?

2.教學例2:4+7=□ 3+9=□【演示課件“5、4、3、2加幾”】

(1)板書:4+7=□

師問:這道題,你怎樣想?

想:7加4等於11,4加7也等於11.

師說:同學們算得真快,下面老師再出一道題,看誰算得快.

(2)板書:3+9=□

指名說: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想大數加小數,9加3等於12,3加9也等於12.

(3)小結.

剛纔我們計算的這四道題,都是幾加幾的題?(是5,4,3加幾)前面的加數比後面的加數怎麼樣?(前面的加數比後面的加數小.)這就是小數加大數.看到這樣的題,我們應該怎樣想?(想大數加小數)對!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來計算.這樣算得又對又快.

3.師問:除了這幾道題,還有沒有5,4,3,2加幾的題?請同學們想一想.

(1)學生出題,老師板書:

5+7= 4+8= 3+8=

5+9= 4+9= 2+9=

師說:你們想得很好,這6道題是5,4,3,2加幾的題,也是小數加大數的題,你們能用今天學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數嗎?誰來試一試?

先自己小聲說一說:怎樣想.

(2)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4,3,2加幾的計算.計算這樣的題和前面學過的9,8,7,6加幾不一樣.前面的題是大數加小數,用湊十法計算.5,4,3,2加幾是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來計算.今天,同學們表現很好,能用學過的知識自己學會5,4,3,2加幾的計算.

三、鞏固反饋.

1.對照練習:

8+3= 6+5= 8+4=

3+8= 5+6= 4+8=

9+2= 7+5= 7+6=

2+9= 5+7= 6+7=

7+4= 9+3= 8+5=

4+7= 3+9= 5+8=

2.聽算:

4+8= 3+8= 6+7=

2+9= 5+7= 8+9=

4+7= 4+9= 5+6=

3.學生舉數字卡片回答:

5+( )=13 3+( )=12

4+( )=12 4+( )=13

5+( )=14 5+( )=12

2+( )=11 6+( )=14

4.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7= 10-7= 4+8=

13-3= 5+9= 10-9=

2+9= 3+8= 4+7=

4+9= 3+9= 5+8=

5.看圖列式計算:

6.先說得數,再寫算式.

板書設計

典型例題

☆例1.3+8=9+2=( )+( )

分析:得數是11的加法算式還有7+4、6+5、10+1……

解:答案不唯一.

如:3+8=9+2=(5)+(6)

例2.( )裏最大能填幾?

分析:此題是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會逆向思維.如 ,先想 ,因爲 ,要保證 ,( )裏的數只能填比5小的數,在比5小的數當中,4最大,所以( )裏最大能填4.

答案:

例3.同學們排成一列做操,小明從前往後數排第4,從後往前數排第9,這一列共有多少名同學?

分析:解答這道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根據題中給的兩個已知條件可知,小明前面有3人,小明後面有8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小明前面的3人和小明後面的8人以及小明這三部分合並起來,用加法計算,即 .

還可以把這列同學看成是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從前數到小明處的4名同學,另一部分是小明後面的8名同學,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這兩部分合並起來,用加法計算,即: .

同理也可以把這列同學看成是3和9兩部分組成的,即 .

還可以用題中的兩個條件相加,因爲4裏面已經包括小明瞭,9裏面也包括小明,如果用 ,等於小明多加了一次,因此還要減去1.即: .

答案: 或

選題角度:本例題主要考查9加幾的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例4.在○裏填上3、4、5、6、7,使每條線的三個數相加都得12.

分析:左邊一條線和下邊一條線的第一個數是2,第二個數應選較大的,否則右邊一條線三個數的和將大於12.因此,左邊一條線的第二個○裏可填7或6(不可填5,否則數字將重複選用),下邊的第二個○裏則填6或7,這樣再選第三個數,使三個數相加得12.再將最後剩下的5填入右邊一條線的第二個○裏,這條線的三個數相加也得12.如:

探究活動

遊戲:共同澆開智慧花

遊戲目的

複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

遊戲準備

由5個花瓣組成的智慧花,每個花瓣上都有一個算式(20以內進位加法,主要是5、4、3、2加幾的題目).如圖:

遊戲過程

1.教師把組成每朵花的5個花瓣分別發給5人小組,每人做一道題,做完之後陸續到前面貼花瓣.

2.哪組貼得又對又快,哪組獲勝.

3.出現錯題的小組表示沒有澆開智慧花.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會看鐘表上的半時。

2. 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整時與半時的區別,半時的兩種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錶模型、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1. 出示明明起牀、吃飯、讀書、運動的圖片。

2. 提出問題。

A.同學們,勤勞的明明要寫一篇日記,他還沒有學過鐘錶的表示法,你能幫幫它嗎?你能正確的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明明早晨6點就起來了。

B.他在什麼時刻吃早飯呢?這個時刻以前我們沒有學過,你知道嗎?

生:7時半。

C.那麼明明是在什麼時刻開始讀書的呢?

生:他在8時半讀書。

D.下午明明他們有一節體育課,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麼時刻嗎?

生:3時半他在踢球。

揭示課題:明明是個很守時的孩子,他每天6時起牀,7時半吃飯,8時半讀書,3時半踢球。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半時。(板書)

[運用多媒體動畫課件創設情景,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爲學習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課件出示3時半鐘面。

A.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時刻嗎?請用你的學具鐘錶,依照圖上鐘面撥一撥。

B.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自主彙報:時針指向3和4中間,分針指向6,就表示3時半。

3. 依次出現4時半、10時半、7時半

請小朋友們觀察,並動手撥一撥,說一說。

A.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我們發現4時半、10時半、7時半它們的分針都指向6。

B.半時和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麼不同?

生:整時它的分針都指向12,半時它的分針都指向6。

總結得出: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的中間。

4. 引導學生觀察半時的寫法。(討論)

整時有幾種表示法?想一想半時的電子錶表示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生歸納:電子錶的半時用30表示。點左邊是幾,點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

[通過動手撥一撥,觀察、互相交流,找到半時分針與時針指的位置的特徵,使學生充分了解時針、分針在半時時候的指向。]

三.實踐應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麼,加深對半時的認識。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遊戲活動

A. 教師說出幾個時間,讓學生用鐘錶學具撥一撥。

B. 同桌合作,一個說時刻,另一個撥出來,相互交換。

3.讓學生任意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並說一說這個時刻你在幹什麼?(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後,鼓勵同學們上臺講一講自己最喜歡在那一時刻幹什麼?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中的樂趣。有學好鐘錶的慾望。]

四、全課小結

今天大家都學會了新本領。我們可以一起來幫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記了。

同學們,我們認識了鐘錶,知道了時間是很寶貴的,希望小朋友們像明明一樣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五.拓展創新

爲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六。

[讓學生通過設計星期六的活動,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認識半時是認識鐘錶的第二節課,學生已經在前一天認識了鐘面也知道了整時的表示法。這節課是上一節課的'延伸。我的設計上主要是要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去主動的獲取知識。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本節課初通過讓學生幫明明寫日記的要求,讓學生產生幫助別人的意識,有了一定的目標性,因而很快地進入了狀態。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積極的。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這節課很多知識的總結都是由學生通過自主的討論,操作自己得出來的。學生通過觀察,以及動手撥一撥、認一認,自己找出半時的時候分針、時針所指位置的特點。在反覆操作中強化學生對半時的印象,但又不覺得枯燥。因爲即使在練習的設計上,我也力求多變和有趣,通過遊戲的形式去鞏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三.實踐應用,拓展創新

用實踐應用活動鞏固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在課末佈置的作業中讓孩子爲自己設計一個愉快的週末,使所學知識能夠真正派上用場,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理自主能力。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本課題教時數:本教時爲第2教時備課日期9月9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整數除法分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註

一、複習舊知

二、教學新課

一、 鞏固練習

四、小結。

五、作業

1、口算

3/431/542/766/112

分數除以整數通常是怎樣計算的?

2、複習第(1)題

學生口答算式與結果。

這一題已知什麼數量,要求什麼數量?按怎樣的數量關係求?

出示數量關係式:速度=路程時間

3、口答填空

3/10小時是()個1/10小時。

1小時是()個1/10小時。

4、引入新課

1、教學例2

這一題已知什麼數量?要求什麼數量/根據數量關係式怎樣列式?

(183/10)

畫出一條線段,並提問:如果把這條線段看做1小時行的千米數,怎樣來表示3/10小時行的千米數?

根據學生的回答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用顏色線畫出。

師邊述說邊畫線段。

問:從圖傷看,3/10小時行駛18千米,就是幾個1/10小時行18千米?求1小時行多少千米。就是求幾個1/10小時行多少千米?

要求10個1/10小時行多少千米。先要求出什麼?圖上哪一段表示1/10小時行的路程?

根據回答把線段圖補充完整。

討論:按這樣來想,你認爲第一步求什麼?怎樣求?

(1)1/10小時行的千米數是:183

爲什麼要用183?183能不能轉化成用乘法來計算?

討論:1/10小時行的千米數已經用式子表示出來了,你覺得第二步可以求什麼?怎樣求?

(2)1小時行的千米數是:181/310

(3)爲什麼要用181/3的積再乘10?根據乘法結合律,181/310還可以怎樣乘?

問:183/10求出的`是1小時行的千米數,1810/3也表示1小時行的千米數,那麼183/10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從上面的推想過程看出,183/10轉化成什麼樣的計算了?

比較這個等式裏的算式,在等式兩邊,什麼沒有變?什麼變了?是怎樣變的?

2、小結。

1、練一練1

2、練一練2整數除以分數是怎樣計算的?

3、練習八2整數除以分數和整數乘分數在計算時有什麼不同?

4、練習八3

分組練習

做完後問:每一組的兩道題有什麼不同地方?計算時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說一說在整數除以分數時,要乘哪個數的倒數,在分數除以整數時,要乘哪個數的倒數。

練習八、1、4、5

181/310

=18(1/310)

=1810/3

課後感受

此節課的教法與前一節類似,更多的在於在學生昨天學會分析方法的前提下更多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規律、尋求解題方法。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創設和諧氛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展開思考與交流。

課堂需要民主、平等的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於發言,樂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在理解題意後,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說一說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有利於學生在數學活動中互相學習,積累經驗。對學生個性化的思考方法和解題策略應加以鼓勵。

2.結合排除法,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活動強調“步驟完整,理由充足”。考慮到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對於排除推理的方法,可引導學生採取表述、書寫、圖示、畫流程圖等多種方式加以描述,只要能表達清楚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及結論即可。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在特定的時間裏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看這樣一組鐘面(課件出示四個鐘面,四個鐘面上的時間分別是7:30

8:35 10:05 12:30)。請大家讀出這些鐘面上的時間。

師:這些時間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生: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的。

師:在這4個連續的時間裏大家平時會做些什麼事情呢?

(學生自由交流並彙報)

師:通過同學們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做事情都很有時間觀念,都很會安排時間。你還能舉例說一說你是怎樣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的嗎?

生:早上我先起牀後上學;下午我先做作業後看電視……

師:還會做些什麼呢?(讓學生補充第3件事情或更多事情,建議不超過4個)

生:早上,我先起牀,再吃飯,然後上學。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嘗試用“先……再……然後……最後……”這樣的句式表述,體現通過語言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

設計意圖: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離不開情境的`支撐,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由鞏固舊知入手,再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通過選取時間說一說和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兩個層次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爲教師深入瞭解學生的思路和生活經驗作鋪墊,爲新知的學習做準備。

⊙呈現主題圖,嘗試解決問題

師:明明和他的好朋友芳芳在星期天也有他們的時間安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課件出示例3的情境圖)觀察圖片,你們獲取了什麼信息?

預設

生1:星期天的早上明明和芳芳一起鍛鍊身體,明明今天要做3件事:做作業、踢球、看木偶劇。

生2:要從7:45、9:15、10:50這3個時間中圈出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時間。(注意:對鐘面上顯示時間的正確認讀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

師:這裏的“可能”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能夠去踢球的時間。

師:你們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生:明明7:15在鍛鍊身體,9:00完成作業,10:30要和芳芳一起去看木偶劇。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呀!下面哪位同學能將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生:明明7:15在鍛鍊身體,9:00做完作業後要去踢球,10:30還要去看木偶劇,要求圈出鐘面上可能去踢球的時間。

師:根據這些信息,我們怎樣確定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時間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並試着解決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並解決問題)

師:說一說你的答案和理由。

預設

生1:先排出3件事的時間先後順序。踢球在做作業之後,看木偶劇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時間應在9:00之後,10:30之前,答案中只有9:15符合要求,所以第二個時間9:15可能是明明去踢球的時間。

生2:明明9:00做完作業,10:30要去看木偶劇,做完作業才能去踢球,7:45在做作業之前,不可能去踢球,10:50在看木偶劇之後,也不可能去踢球。所以可以確定9:15是明明去踢球的時間。

師:請大家驗證一下你的答案是否正確。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驗證的?有什麼不一樣的方法嗎?

預設

生:我是將時間和他所做的事對應起來,再回到情境圖中看看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