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數學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國小數學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P47,例6,練一練,第1~4題。

教材分析:小數除法經常會出現除不盡或者商的小數位數較多的情況。但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並不總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數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本節課讓學生掌握,在一般情況下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但也有特殊的情況,要根據實際情況保留位數。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43.9095保留整數是( )

43.9095精確到十分位是( )

43.9095保留兩位小數是( )

43.9095精確到千分位是( )

提問:用“四捨五入”法怎樣保留位數的?你是怎樣想的?

爲什麼要用約等於號?

2.引入新課:求商的近似值。

二、新授:

1.自學例6:五年級一班有42名學生,在一次救災活動中共捐款384元。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①學生試做例題,發現除不盡,然後交流怎麼辦?

②商爲什麼要保留兩位小數?(根據實際情況回答)

③商要保留兩位小數,只要除到小數部分第幾位?用什麼方法保留位數?

④說說餘數的意義,表示幾個幾分之一?

2.小結: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按照“四捨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求商的近似值,保留兩位小數。(做完之後,讓生說說怎麼想的)

3.6÷1.7 19÷7

2.小結:判斷說明。

如果要保留兩位小數,那麼只除到小數部分第二位,能不能判斷出千分位上滿不滿五?

(如果除到要保留的商的位數以後,也可以看餘數滿不滿除數的一半來取商的近似值…)

1. 練一練,第2題。

求商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數。方法不限。

45.5÷38 0.2÷0.64

4.練習十二,第2題,填表。

想一想,每到除法算式,先除到商的哪一位上 ,再分別取近似值比較方便?

5.根據實際情況去近似值:

①有一種油桶,最多能裝油2.6千克,要裝40千克油,需要這種油桶多少個?

②一件襯衫要釘6粒鈕釦,現有100粒鈕釦,能釘多少件襯衫?

做完之後肯定有不同意見,可以讓學生自己商量、討論解決。

老師可以介紹一下兩種保留位數的方法:進一法和去尾法。並交流一般在什麼情況下要用到。

四、全課總結:略。

五、課堂作業:第1、4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十七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並能熟練的'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理解分數的意義

1、一塊布做衣服用去5/8。

2、一代麪粉吃了3/10

3、一批貨物已經運走了4/7。

4、挖一條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長的1/20,第二天挖了全長的2/35。

填空題:把()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份,()佔其中的()份。

二、口算。

三、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四、文字題

1、1減去1/3的差,再減去1/2,等於多少?

2、3/10與3/5的和,再加上3/4,等於多少?

五、應用題

1、地球表面積約7/10是海洋,其餘是陸地,陸地約佔地球表面積的幾分之幾?

2、一件工程,甲隊單獨做需要20天,乙隊單獨做需要15天,丙隊單獨做需要18天,三隊合作一天可完成這件工程的幾分之幾?

六、佈置作業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一、課時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度。

二、課前預習導學:

1、舉例說明什麼是負數?怎麼讀?怎麼寫?

2、舉例說明什麼是正數?怎麼讀?怎麼寫?

3、在日常生活中,在哪裏用上了負數?

三、課堂學習研討:

A、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纔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麼?(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B、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着剛纔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①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元。

③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④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着寫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纔,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裏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後,交流、檢查。

3.聯繫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摺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教學例2。)

(2)聯繫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並用正、負數來表示。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乘數是整百數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乘數是整百數的乘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主動探求新知,熱愛數學的積極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乘數是整百數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乘數是整百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的口算乘數是整百數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口算下面各題.說出每個算式表示什麼?你是怎樣進行口算的?

1004 20xx 3006 320 640 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麼?用圖可以怎樣表示?

每行有100個方格,需要多少行?

觀察這副方格圖,你還可以怎樣列式?(4100)

這個算式表示什麼?(100個4是多少?)

2、比較1004與4100這兩個算式,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

(這兩個算式中的數都是一樣的,只是數的位置不同;它們表示的意義不同;它們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圖;它們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

歸納:1004與4100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

3、獨立試算: 10012= 19100=

12100= 10019=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你有什麼發現?

(100乘幾,就可以算成幾乘100,他們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試算:720= 7200= 7300= 7400=

說出你的想法.(7和2個十相乘,得14個十,是140)

根據上面的方法,計算下面的題目:

12300= 8500= 24600= 21500=

5.討論交流:通過上面的計算,你有什麼發現?

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歸納:(1)一個因數與整百數相乘,可以用這個因數與乘數百位上的數相乘,然後在積的後面添上2個0.(2)用這個因數與幾個百相乘,得多少個百.

6.同桌之間能互相出幾道這樣的題目,練一練嗎?

三、鞏固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006 4002 30012 8700 15400

6100 2400 12300 20600 33700

2.列式計算:

(1)30個15是多少?

(2)25的200倍是多少?

(3)6乘400是多少?

(4)

3.四年級3班有學生50人,開學初每人交書本費及各種雜費共200元,四年級3班的老師共收多少錢?

4.一袋洗衣粉5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

四、質疑小結

1.這節課學習的是什麼內容?

2.怎樣口算一個因數與整百數相乘?如果是一個因數與整千、整萬的數相乘又該怎樣計算呢(補充板書)?請你舉例說明.

3.還有什麼問題?學生質疑並解疑.

五、課後作業

1.口算下面各題.

10017 20xx 60011 12400

17100 8200 11600 14200

2.口算下面各題.

6100 5060 13300

4220 12200 20400

6300 13100 34200

3.(1)20個17是多少?

(2)25的100倍是多少?

(3)40乘300得多少?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面積單位的換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面積、面積單位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結合教學重、難點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主要採用猜想、設計實驗驗證、遷移類推、實踐應用等形式進行教學。

1.激趣導入,讓學生體會合作的妙處。

上課伊始,以遊戲的形式導入,讓學生輕鬆愉快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合作的妙處,從而提示學生可以利用合作的形式探究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2.複習與思考。

複習題的設計是爲了讓學生在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新舊知識間的聯繫,爲學生猜想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作鋪墊。同時設計貼近生活的實際問題,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體現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理念。

3.自主探究新知。

學生首先猜想、討論“1平方分米與1平方釐米有什麼關係”,然後通過操作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最後利用遷移類推明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學生在猜想、操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取了新知識,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紙片 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片 面積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片

學生準備 直尺 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片 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問題導入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遊戲吧。(出示課件)

1.搶答比賽1。

1米=( )分米 1分米=( )釐米

1釐米=( )毫米 1米=( )釐米

師:同學們,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學生思考後回答)

2.搶答比賽2。

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1平方釐米大約有多大?1平方分米大約有多大?1平方米呢?

(學生討論後彙報)

師:看來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麼相鄰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究。(板書課題:面積單位的換算)

設計意圖:用遊戲的方式複習已經學過的知識,爲學習新知識作鋪墊,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了初步的感知,並能夠正確區分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

⊙探究新知,實驗驗證

1.教學教材56頁上面例題。(課件出示)

(1)這張正方形紙片的面積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正方形紙片。(拿一個同學的學具與老師手中的正方形紙片比較一下,確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師把這張正方形紙片貼在黑板上)

(2)先用直尺量一量這張正方形紙片的邊長,再計算它的面積。(有的同學以分米爲單位,量出這張正方形紙片的邊長是1分米,所以這張正方形紙片的面積就是1平方分米;有的同學以釐米爲單位,量出這張正方形紙片的邊長是10釐米,所以這張正方形紙片的面積就是100平方釐米)

(3)提問:想一想,計算的是同一張正方形紙片的面積,爲什麼會出現兩個答案,並且這兩個答案都是正確的呢?(用的單位不同)

(4)猜想、討論:平方分米與平方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爲什麼?

(學生討論後彙報結果)

預設

生1: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因爲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釐米都是這張正方形紙片的面積,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生2: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又因爲1分米=10釐米,邊長是10釐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10=100(平方釐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一、關注貼近兒童生活的內容

教育要回歸生活,要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其中特別關注的是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生活。這是課程標準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生活化,即以學生爲中心,基於他們的生活基礎,展示給學生真實的社會生活場面和圖景,爲他們提供客觀而鮮活的品德培養和價值追求的源泉。我們教師應力求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爲學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橋樑,使它們得以溝通。教師立足教材,靈活處理,或裁剪,或整合,或改換。

當今世界的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裏,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於目標的有效達成。如《讓世界充滿愛》一課,就可以利用國際紅十字會對我國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約轟炸南聯盟引起世界各國的公憤等材料。這比材料中的朝鮮戰場上羅盛教的事蹟和抗日戰爭時期白求恩的故事內容更貼近學生。選取學生聽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學生不會產生一種“虛幻”的感覺,有利於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真實性”。

由於思想品德課教材選的例子都是些“常識性”的例子,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因此我們不妨舉一些身邊的例子。如《神州鉅變》可以用家鄉農村生活的改善、鄉鎮企業的騰飛、學校面貌變化,讓學習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體會神州鉅變,這毫無疑問的比課文中數據要更有說服力。

信息時代的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開放社會裏的各種社會現象,如腐敗問題,拜金主義,分配不公等問題盡收眼底。學生希望老師給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師講大話、空話、套話。如《做一個誠實的人》教學,在學生的頭腦中已存在“老實人吃虧”“說謊佔便宜”思想。我就抓住學生考試作弊的事件展開討論,暴露真實的思想,在辯駁分析中提高道德認識。

二、創造積極的課堂氣氛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師生之間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課堂上不僅有知識技能方面的交流,還有情感一直方面的信息交流。國小生創新精神生長的土壤就是以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爲基礎的課堂教學環境,只有當學生把你當成他的朋友,他纔敢說敢議,纔敢於把自己的見解感受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

首先,教師的思想應開放,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充分信任學生,用心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的開放式師生關係。在課堂上,要儘量從學生的角度,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如朋友談心一樣,真誠地學生進行交流。在平時的交談中,我常常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提出問題,敢於爭辯,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在這樣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和學生一起同困惑同歡樂,這樣學生的心理沒有壓抑感,從而無所顧慮地充分發表自己的創見,讓思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其次,在“解放”學生上動腦筋,把課桌排成“U”字型進行表演、練習;或者排成“T”字型進行正反辯論;還可以排成小組型便於小組討論交流。

除允許學生不舉手就發言,發言時站着,坐着均可外,還允許學生自主組合學習小組,鼓勵學生與老師進行“角色轉換”,培養他們敢於與同學甚至老師辯論的.學習習慣。我們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讓精神上處於一種自由、放鬆的狀態,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笑聲和爭議,學生樂於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探究性學習是未來社會最爲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最爲有效的載體,同時它還是人本教育最爲本質的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思品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大任務。教師要改變原來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1、注重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點,是學生民主和明智的選擇,是提高主體學習效率、增強學習密度、拓寬學生情感交流渠道、激活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形式。思品教學中合作活動的主體應當是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不是老師和個別學生的交流。因此,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去,小組合作學習的生生互動把學生由傳統班級教學中單純的旁觀者,轉變爲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表演、討論、實踐。

如教學《節儉光榮》課上,學生互相交流,課前各自調查自己家庭一個月的主要消費情況,與父母討論各種消費的合理性,再分組調查同學零用錢的使用情況。最終得出結論:滿足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必需的消費是合理消費。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在合作探究中深化了道德認識。

教學十一冊《做個小小發明家》時,我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生活中的不方便”的問題討論,從個人→小組→自由組合(幾個人)→再回到小組,討論出生活、學習、交通、通訊等諸方面的種種方法,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學習的慾望格外高漲,深刻領悟到“愛科學”的內涵。學生們主體積極參與,萌發了高度的熱情。他們有的提議要成立“小小發明家”協會,有的提出“讓我們每天都有一個“新發現”的要求……雖然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們的“異想天開”,使整個課堂成爲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這樣的自主學習,這樣的小組合作,使學生的積極性及靈感得到充分的發揮,迸射出創造性的火花。

小組合作形式,使學生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學生在有了更爲真切的情感體驗,有利於道德認識內化爲學生的自覺行爲,同時也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鼓勵質疑問難

思源於疑,有疑纔有思,有思纔有創造。教師要在面向全體,重視每一個學生道德素質發展的同時,給學生以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思維自由,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發現問題,大膽思考,提問不同的見解。

如教完第八冊《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一課後,我讓學生針對本課學習質疑問難。有的同學提出:“我們不知道那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怎麼辦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學生都爲他出謀劃策了:“可以先查查資料,瞭解一下那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可以請一個導遊,讓他告訴你”;“不知者,不足爲怪也!”……學生衆說紛紜,滔滔不絕,既深化了對本課的認識,又開啓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切創造性活動的基礎,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應儘量多的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獨立探索獲取知識的機會。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包辦代替。同時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爲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還應給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與適當的點撥。

四、着眼激勵發展性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信息,促進兒童發展。“因此,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爲主的發展性評價。”(《課標》)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對每一位學生都應傾注愛心,既要容納學生對的,又要包容學生錯的,這樣可誘發學生的積極性。根據思品課的學習評價,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具體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在考覈時,要把《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考覈與思想品德學習考覈結合起來。把對學生的認知能力考覈與行爲能力的考覈相結合;重在平時性考覈,形式可採用教師評、自評、小組互評與家長、社會參與評價等方式相結合,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整體素質爲目的。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彙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麼。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彙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麼樣?(沒有統一的標準,太亂了。)

5、爲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製的。現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並注意標上“北”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製“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二)教學例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麼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麼?

3、少年宮怎麼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

體育館怎麼走?去醫院怎麼走?去商店怎麼走?去電影院怎麼走?

三、鞏固練習

1、認一認地圖上的方向:(課件)

2、做一做

從圖上獲知“北”,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練習指一指。

四、綜合練習

1、觀察第2頁廣場圖,請根據示意圖指出東西南北。

2、你能說說這幅廣場圖中哪個建築物分別在哪邊嗎?

3、第6頁第3題、第7頁第4題: 觀察中國地圖,先找出“五嶽”。現在告訴你中嶽是嵩山,你能根據這個說說其他的山分別是什麼“嶽”嗎?比一比,誰說得對!講評。

4、引導學生閱讀:你知道嗎?

五、總結。

六、佈置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麼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板書設計:

繪製平面圖 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找到位置

學看路線圖 說出路線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課題:

1.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係,並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材分析:

說明教材版本、選取的教學章節、以及教師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闡明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準備。

本教案選取的是青島版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繁忙的工地》,第一課時《角的認識》。

本課時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係,並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掛圖(或課件),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學生準備:

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學方法:

本課時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在活動中探索角的有關知識,但對於比較難理解或容易產生錯誤概念的.知識教師仍然加以引導和講解。如周角和平角,學生僅從形狀上就普遍認爲周角是一個圓圈,平角就是一個半圓圈,而不去理解它作爲角的實質,但這種實質的探索僅僅讓學生利用活動角或同桌交流是難以實現的,因此爲了讓學生準確理解什麼是平角,什麼是周角,教師在利用活動角示範的基礎上進行了講解,這樣既讓學生真正理解了什麼是平角、什麼是周角,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

說明如何導入該課程,主要教學點的設計,知識拓展等。 第一節 教學要點: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係,並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找一段挖掘機工作視頻,放給學生看。

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剷鬥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什麼樣的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角的認識)挖掘機工作示意: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平角、周角

1.學生做各種活動角。

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然後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小組同學說一說,你折的是什麼角。(小組交流): 哪組的同學願意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折的角?

2.小組彙報交流

展示你們折的角,並告訴同學們它的名稱。

3. 分類。

這麼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小組活動): 把你們小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組同學在臺上分)你們是怎麼分的?爲什麼?(學生上臺展示)

4.認識平角。

手拿一個活動角,從兩邊重合開始,一邊不動,另一條邊怎樣轉動,當兩條邊成一條直線時問:這是角嗎?爲什麼?

我非常欣賞這位同學,他能自覺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決今天的問題。還有不同意見嗎? (演示平角的形成過程)同學們請看,這個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平角。(板書)(畫平角): 跟着老師畫平角。(示範平角的畫法)。

5.認識周角。

我們輕鬆一下,一起來做個遊戲

⑴老師先說出一種角,你們利用活動角轉出這種角:開始!銳角!直角!鈍角!

⑵老師轉動活動角,你們說出它的名稱。開始! (老師轉動一週,兩條射線重合),這是角嗎?爲什麼?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這是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一週組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叫周角。(板書)(畫周角): 跟着老師畫周角。(示範周角的畫法)。

(二)角的表示方法

我們認識了這麼多角,角應該怎樣表示呢?誰有好方法? (兩生上臺板演) 角可以這樣表示: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通常用符號“∠”表示。記作“∠1”(或“∠2”等)。讀作“角一”

(三)探索三種角的關係

直角、平角、周角這三種角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請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組彙報): 哪個小組來彙報一下:你們發現了什麼結論?

三、迴歸生活

1. 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看剷鬥臂在工作時都形成了哪種角?

2. 找出身邊的各各種角 同學們,你在生活中見過這些角嗎?(生舉例) 看到生活中這麼多的角,你想說什麼?

四、總結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8~89頁,例1、例2、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2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並能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倒過來推向”的策略對於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進行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例1。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這兩杯果汁的數量分別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進行操作演示。回顧操作過程,出示完整示意圖。

(2)解決實際問題。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後,兩個杯子的果汁總量有沒有變化?一共還是多少毫升?那麼現在每個杯子裏各有多少毫升果汁?知道了現在每個杯子中的果汁數量,可以怎樣求原來兩個杯子中的果汁數量?可以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小組討論。

(3)彙報方法。如果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兩個杯中的果汁數量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4)。看來“再倒回去”是個好辦法,用這個方法我們很容易就能想到原來兩個杯子裏各有多少毫升果汁。回想一下,我們剛纔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你能按照解題的過程把課本上的表格填寫完整嗎?邊填邊說每個數據各是怎樣推算出來的。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運用了哪些策略?你認爲“倒過來推想”的`策略有什麼優點?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2、教學例2。

(1)理解題意,提出問題。用什麼方法可以將題目的意思更清楚的表達出來?

(2)解決問題。

指出:可以按題意摘錄條件進行。出示示意圖。你能根據示意圖說說題目的大意嗎?你準備用什麼策略來解決?你能仿照示意圖的樣四,表示出“倒過來推想”的過程嗎?嘗試畫倒推的示意圖。展示作業。根據示意圖寫出倒推後每一步的結果。你能列式解答嗎?說說自己的想法。怎樣才能知道我們推算出的結果是否正確呢?怎樣驗算?

(3)歸納。

解決上面這個問題時,是怎樣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的?你認爲適合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來解決的問題有什麼特點?

3、完成練一練。

理解題意。嘗試將題目中的條件,展示學生作業。你是怎樣想的?你打算用什麼樣的策略角度解決這個問題?“拿出畫片的一半還多1張送給小明”是什麼意思?你能換種手法表示這樣的意思嗎?回列式解答嗎?說說推想的過程。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你能通過列表的方法題目中的信息嗎?你會列式解答嗎?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2、完成第2題。

你能畫圖題目中各個條件的示意圖嗎?學生根據示意圖列式解答。交流彙報,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課堂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和體會?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91頁,練習十六第3~8題。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問題的思路,感受所學解決問題策略的實際應用價值。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引入上節課

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在解決問題時,可以應

用什麼策略?板書課題:用“逆推法”的策略解決問題。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十六第3題。

你能把題中的條件進行嗎?可以運用什麼策略解決呢?你能在圖中標出其他幾個景點和大門的位置嗎?展示作業,說說自己的思路。

2、完成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彙報交流方法,你是怎樣解決的?應該怎樣倒過來想呢?

3、完成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彙報交流方法,說說你是怎麼想的?怎樣檢驗所填的數據是否正確?

4、完成第6題。讀題,理解題意。下午6時的氣溫是18℃,根據比中午下降了7℃,你能推算出中午12時的氣溫嗎?你是怎樣推算上午8時是多少℃的?

5、完成第7題。理解每幅圖中顯示的相等關係:5個桃子的重量=2個梨子的重量3個梨子的重量=1個菠蘿的重量1個菠蘿重600克小組中交流思路。說說是怎樣想的?

6、完成第8題。你能根據題中的條件進行嗎?根據的條件列式解答。應該怎樣倒過來推想呢?

三、課堂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麼收穫?在生活中,在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時,都可以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第9、10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所學解決問題策略的實際應用價值。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用“逆推法”的策略解決問題。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十六第9題。

理解對帳單每一欄的含義。4月份的結單餘額和上月比,是多了還是少了?你是怎麼知道的?怎樣可以算出張阿姨信用卡3月份的結單餘額是多少元?小組討論方法。彙報交流想法。

2、完成練習十六第10題。

要知道這四張牌原來是怎麼放的,可以運用什麼樣的策略?(逆推法)根據第四幅圖,你能知道第三幅圖中的牌是什麼順序嗎?(10、9、7、8)原來的牌是什麼順序呢?(7、9、10、8)分組活動:拿出四張牌,任意交換兩次位置,再翻開看結果,猜猜原來四張牌是怎樣放的。小組活動。

3、完成思考題。

理解題意及關鍵詞的意思。“遇店加1倍”,遇到店將加成壺中酒的2倍。你能根據題意畫出示意圖嗎?原有?鬥→加1倍→喝1鬥→加1倍→喝1鬥→加1倍→喝1鬥(喝完)逆推爲:0→1鬥→0.5鬥→1.5鬥→0.75鬥→1.75鬥→1.75鬥→0.875鬥

三、課堂

你覺得“逆推法”對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