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律教學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運算律教學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運算律教學總結

運算律教學總結1

本單元的內容有:加法運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乘法運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反思教學效果:學生對於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掌握較好,可運用這兩個定律對一步加法和乘法進行驗算。基本能夠靈活運用。然而對於加法、乘法結合律則運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則更爲糟糕。細想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學生現在只是能夠認識,弄明白這三個運算定律,還不明白這幾個運算定律的作用和意義。(除了少部分思維敏捷的學生之外)第二,學生能正確的分析算式,並正確的運用運算定律,對學生的已有基礎提出了不少的考驗,如42X25,運用運算定律計算這個算式,很多學生是把25分爲20和5,這樣即使運用了乘法分配律,但較之把42分成40和2相比,有很大的出入。這主要是因爲學生還沒有完全形成25X4得100這個重要的因素造成的。這裏簡單的描述爲數學“數感”吧,還有125和8得1000一樣。第三,有的學生甚至運用運算定律折騰了一番又回到了原來的算式。

綜上所述,解決辦法只能是多練,不斷的培養學生的數感,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體會應該如何運用運算定律。

運算律教學總結2

1、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本節課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冬季鍛鍊項目跳繩、踢毽子爲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需要,爲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創設了良好的氛圍。通過學生自己理解題意,自己解決問題,對兩個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在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中,爲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經歷加法運算律產生、形成的過程,同時也使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

在學習加法運算律之前,學生對四則運算已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爲新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學中,我能注意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促使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更新、深化、超越。我還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爲了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於生活,學習致用。如:在設計練習時,我設計了既符合實際又讓學生直觀感知計算方法的巧妙運用的題目,使計算既快又對,學生覺得很有成功感,進而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爲即將學習簡便運算奠定了基礎;

3、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數學

教學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在做數學中感悟數學,實現了運算律的抽象--內化--運用的認識飛躍,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不足之處:

1、整節課上下來,時間較緊,練習無法保證,此外在用符號表示加法交換律時學生想出的類型很少。

2、在總結、交流加法的結合律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應適當地進行指導和幫助。

3、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只注意了算式之間的比較,而忽略了兩個運算定律之間的比較。

運算律教學總結3

1、確實複習課是很難上的一種課型,很容易給人單調、乏味的感覺,學生厭煩,老師沒勁。這次的數學課是一節運算律的複習課。班上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運算律的運用。提問時,學生很快回答出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的字母公式。在學生練習中也證明了學生對基本運算律的運用掌握的不錯,只是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掌握的不太好,因此我在複習中增加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幫助學生記憶,事後證明學生掌握的不錯。

2、這節課我以學生爲主,讓學生自己回憶規律、公式,並且對學生自己做得題目也讓他們自己分析、講解、評價。學生參與積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學生說的多了,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就相對減少了,這節課只是把書上的練習剛好做完,沒有時間補充新的題目。今後要想辦法儘量彌補這個不足,充分利用時間給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的機會。

運算律教學總結4

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一課是四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在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從國小低年級開始就接觸過加法的驗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識,對此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基礎。教材安排這兩個運算律都是從學生解決熟悉的德育教育的情景引入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初步感受運算的規律。然後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觀察比較,發現規律。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地認識由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經歷有效地探索過程”。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激勵學生動眼、動口、動腦積極探究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觀察比較——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學習全過程。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等於拿到了打開知識寶庫地金鑰匙。

在教學加法,乘法交換律時,主要是滲透“觀察比較——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學習方法,這其中要注意方法的科學性,因爲學生往往只通過一個例子就輕率的得出規律,這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本着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只有通過一些的舉例,和練習來驗證,得出規律,體驗不完全歸納的數學方法。

到了加法結合律就要讓學生嘗試運用這種方法自己去探索規律了。由於加法結合律是本課教學難點。教學中安排了三個層次,首先學生在觀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徵的基礎上模仿寫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徵。第二層次在觀察比較中概括特徵,通過“由此你想到了些什麼”引發學生由三個例子的共同特徵聯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從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個數相加都具有這樣的特徵,再通過學生大量的舉例,驗證猜想,得出規律。

本課圍繞“觀察比較——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方法展開,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通過本課的學習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數學方法,所以到課尾出現了學生由加法運算律引深到加法的結合律知識,顯示學生掌握數學方法後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和熱情。這正是老師努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從循序漸進觀察比較,因勢利導舉例驗證,到自然而然結論推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充分引導學生自行歸納,實現了運算律的抽象內化運用的自我和認識飛躍,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功情感。不能說是這節課的完美之處。

運算律教學總結5

本節課主要內容是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並且孩子們在國小階段已經學過假髮的結合律何交換律。所以本節課我以2個問題複習導入。第一個問題:有理數加法法則什麼?第二個以四道題導入15+28+5=?13+14+6+7=???50+18+10=?12+7+8+3=,回顧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簡便計算。在新授內容出示兩組對比題,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猜想、驗證。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觀察比較,發現規律從而得出結論。課已經上完了,現通過反思,找出不足,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1、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本節課以學生身邊熟悉的知識點切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需要,爲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創設了良好的氛圍。通過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對兩個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在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中,爲學生提國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經理加法運算率產生的形成的過程,同時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習加法運算律之前,學生對加法的運算已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爲新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學中注意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促使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更新、深化、超越。

3、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數學。教學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在做數學中感悟數學,實現了運算律的抽象內化運用的認識飛躍,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不足之處:

1、在探索加法結合律的過程中應該再放開一些,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律。

2、安排這兩個運算律教學時採用的都是不完全歸納推理,因此在教學加法結合律時也應該讓學生多舉些列子,讓學生去評價舉的列子好不好,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結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數放在一起,而不是隨意的亂編。然後進一步分析、比較,發現規律,並先後用符號字母表示出發現的規律。

運算律教學總結6

乘法分配律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及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習這幾個定律中的難點。對於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沒有把重點放在數學語言的表達上,而是把重點放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計算去完整地感知,對所列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並舉例進行驗證。

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爲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提出的問題:學校要組織“六一”活動,我們班要出一個節目,現在要買服裝,這些服裝共要多少錢?通過兩種方法和算式的比較,使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讓學生觀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討論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並作出一種猜測:是不是所有符合這種形式的兩個算式都是相等的?繼續爲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研究機會:“請你再寫出一些這樣的等式”,繼續讓學生觀察、思考、猜想,然後交流、分析、探討,感悟到等式的特點,驗證其內在的規律,從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猜想能力,而且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發現知識的能力以及驗證猜想的能力。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去發現、猜想、質疑、感悟、調整、驗證、完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爲培養學生數學模型思想,我又讓學生試着用字母來表示這個規律,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於這個規律,不是僅僅滿足於學生理解、掌握乘法結合律,同時注重了對乘法結合律的運用,使學生明白學習規律能給我們帶來計算上的方便,感受計算方法的靈活多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進行解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課堂上我還十分注重合作與交流,多向互動。倡導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在數學學習中,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智力、活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課堂上雖然成功引導學生髮現了定律,但教完之後,在練習過程中還有部分學生掌握不好, 在下節課練習設計上,我力求有針對性,同時也注意知識的延伸。針對平時學生練習中的錯誤,在判斷題中我安排了(25×9)×4=25×4+9×4,讓學生通過爭論明白當(25×9)×4時用乘法結合律簡算;當(25+9)×4時用乘法分配律簡算。在連線題目中,我設計了乘法分配律的擴展型101×58;61×2-31×2;35×16+35×83+35。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兩個數的差,也可以是三個數的和,使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內容得到進一步完整,也爲後面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打下伏筆。

運算律教學總結7

學生從二年級就開始接觸乘法計算,對乘法積累了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基礎。對於乘法定律的教學,不應僅僅滿足於學生理解、掌握乘法定律和運用乘法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學習的過程,在學習中受到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啓蒙教育,這纔是教學的重點及難點。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猜想、進行驗證、總結應用的思路進行的。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1、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探索整數乘法運算律推廣到小數的過程中,我爲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2、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在學習整數乘法運算律推廣到小數之前,學生對整數乘法運算律已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爲新知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學中讓學生處於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促使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3、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數學。

教學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在做數學中感悟數學,實現了運算律的抽象內化與外化運用的認知飛躍,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在教學工作中,並對照開學初的計劃,我從以下方面加強改進日常教學:

1、注重從學生已有認知基礎入手。如:緊密聯繫整數乘、除法的意義、計算方法、四則混合運算,使學生把整數運算知識遷移到小數運算中來。

2、注意教給學生運用多種計算方法,以培養學生的靈活計算能力。如在簡便運算中,讓學生分別用豎式計算和用運算律計算,通過比較,讓學生認識到這些規律具有的普遍意義,又能對這些知識得到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

3、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審題能力,能解決小數乘、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4、注重後進生雙基的補習,讓培優轉差落到實處,以提高整體水平。

雖然班級的基礎偏差,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但只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日常加強題組訓練,突破難點,培養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爲進一步的學習打下更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