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師:同學們,大家請看 一個實驗(實驗器材:一個生雞蛋,一杯400ml清水和一杯400ml飽和鹽水):生雞蛋放進清水中,雞蛋怎麼樣了?

關於《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生(合):雞蛋下沉。

師:生雞蛋放進鹽水中,大家觀察雞蛋又怎麼樣了?

生(合):上浮。

師:爲什麼同一個雞蛋放進不同的兩杯水中會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呢?(學生沉思一會兒)這是因爲:清水的浮力小於雞蛋的重力,所以雞蛋下沉;鹽水的密度增大(比清水大),使得浮力大於雞蛋的重力,所以雞蛋上浮。因此,要獲取新知識、新理論,必須通過實驗得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就是主要論述實驗精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板書課題: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師:首先,大家一起來了解作者——丁肇中(出示幻燈片,學生邊看教師邊介紹)。

師:課前大 家已經做好了充分的預習,現在老師檢查一下預習情況:

丁肇( )中 彷徨( )

生1:丁肇( zhào )中

生2:彷徨( páng huáng )

師:解釋下列詞語:“彷徨”、“齊家”、“袖手旁觀”、“不知所措”。

生3: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何處去。

生4 :齊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

生5: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不加過問或協助。

生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師:好。接着,請大家一起來理解課題:哪位同學來說說,“在《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麼?”

生:從探察物體而得到 知識。

師:“格物”和“致知”分 別是什麼意思?

生: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獲得知識。

師 :在《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跟今天丁教授所說的目的和含義會不會一樣?

生:不會。

師:那麼,作者所說的真正“格物致知”的意義又是什麼?請大家勾畫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

生:通過 實驗獲取知識。

師:課文中揭示“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麼?

生: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師:大家一起把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中兩個意義朗讀一遍。

生(合):(齊讀)

師:這就是作者告訴我們的真正“格物致知”的意義。請問這篇文章的文體是什麼?

生(合):議論文。

師:對,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板書:議論文)我們必須掌握議論文哪三要素?

生(合):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來源:]

師:一般的議論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生(合):總——分——總。首先提出問題,接着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 題(得出結論)。

師:快速閱讀課文,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證結構,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理清論證思路。(提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標好段序,並板書: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生: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12)、第三部分(13)。

師:有沒有其他劃分方法?

生: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12)、第三部分(13)

師:這兩種劃分方法都可以。我們一起來看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什麼問題?

生(合):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教師板書)

師:作者認爲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是什麼?

生(合):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師板書)

師:作者的觀點在文中第二自然段出現,因此我們可以把第一、二自然段合爲一個部分。作者認爲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是必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大家觀察這是課文的什 麼?

生(合):題目(課題)。

師:因此,題目即是作者的觀點,也是文章的論點。(板書:論點)請問:作者圍繞“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這個問題進行幾個方面的分析?舉了哪些事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生:進行三個方面的分析。

師:具體哪三個方面?

生:首先提出對實驗的態度:不能把探察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

師:這是誰的例子?

生(合):王某明。

師:作者舉這個例子說明什麼?

生:中國傳統教育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

師:這裏作者指出中國傳統教 育存在的弊端,以王某明“格”院子裏的竹子爲例子。那麼,我們中國傳統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文章哪個段落告訴我們?

生(合):第三自然段。

師:大家一起朗讀第三自然段。

生(合):(齊讀)

師:中國傳統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平天下,是適應 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不是尋求新知識。換一句話說,針對自然科學而言,中國傳統教育研究的是哪個方面?

生(合):社會科學。

師:它們注重的是什麼?

生(合):理論。

師:因此王某明最終宣告失敗,其實他沒有真正做到“格物”,他是怎樣做?

生:格己。

師:我們已經回答了第一方面,接着呢?

生:分析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師:作者舉了什麼事例?

生:探究竹子的性質。

師:這兩個方面都運用了事實論據,因此用了什麼論證方法?生(合):舉例論證。

師:同時有沒有作道理的分析?

生(合):有。

師:有道理的闡述,在議論文中我們說它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生(合):道理論證。

師:作者接着又怎麼分析?

生:分析了中國學生的實際情況。

師:什麼實際情況?能把它讀出來嗎?

生: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

師:作者在這裏運用了什麼事例論證?

生1:中國學生輕視實驗,缺乏動手的事例。

生2:自己的親身經歷。

師:能概括一下作者有過怎樣的經歷嗎?

生:埋頭苦讀,但用這種方法到美國留學,卻吃了不少苦頭。

師:分析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中國學生的現狀,自己本人的經歷就是最好 的證明。爲什麼?因爲作者也是受 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學生 。作者這樣寫,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什麼?也說明了什麼?

生3:揭露 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

生4:說明了格物致知(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師:作者分析到這裏,把前面提出的問題解決了沒有?

生: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問題也解決了。

師:既然問題得以解決,作者得出什麼結論?

生:我們必須重視格物致知精神。(教師板書)

師:課文 最後又對我們提出了什麼?

生: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這個文化的 一部分。(學生齊讀)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學習這種格物致知精神?同桌相互交流討論 ,推薦一位來回答。

生1:要多觀察、多動手,得到一些實踐知識。

生2:要通過實踐得到結論,運用實踐檢驗書本知識。

生3:還要有計劃,敢於探究問題,大膽發揮想象力。

生4:還要有判斷力,有探究精神。

生5:……

師:這幾位同學的回答都很精彩,希望大家能把同學的建議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麼,在科學領域,有些科學家的理論也不完全是正確的。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證明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空氣中自由降落時,它的重量與下降速度無關,駁倒亞里士多德 認爲的下跌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觀點。(多媒體演示:伽利略——自由落體實驗)因此,科學領域要獲取新的知識、新的理論,都必須通過實地實驗。那麼,你還能從生活中舉一些“通過實驗來獲取新知識”的例子嗎?大家思考一下,然後來舉一舉。

生1:毛筆往空中一放,會自動向下降落,說明地球有引力。

生2(物理科代表):力的相互作用……

生3(化學科代表):100ml的水和100ml的糖水混合在一起,不會等於200ml的水,因爲兩種 水的密度不同,所以獲得新知識必須通過實驗。

師:除了書本中的,還能舉我們生活中的例子來證明嗎?

生4:我們要了解葉子的性質,必須拿到顯微鏡去觀察,通過實驗,得到我們要觀察的葉子的性質。

生5:在煮沸的水中加進軟水,軟水會變成硬水。

生6:……

師:我們生活中應該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通過實驗來獲取新知識” 。打個比方,爲了研究四驅車的原理,我們會拆開來觀察,從中獲得一些知識……

師:(課堂小結)文章針對中國學生的現狀,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義,希望我們這 一代人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文章用擺事實、講道理論證了中心論點。(板書:從三個方面分析)文章在論證的過程中,除了運用了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合起來叫做擺事實,講道理)外,還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哪些地方看出來?

生(合):對比論證。(教師板書:對比論證)

生:王某明“格”竹子的態度和通過科學實驗瞭解竹子的性質的事例形成對比。

師:好的。現在,一起來完成課堂練習:閱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完成下列問題3道練習題(出示幻燈片)。

生:(自主完成練習題)

師:(巡視後校對)

師:(佈置作業)怎樣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學習課文的寫法,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讀後感。(教師邊說邊出示幻燈片)最後,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實踐出真知”。(下課)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設計

汕頭市達濠第三中學 邱傳東

教學目標:

1、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

2、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3、引導學生感受科學實驗精神的重要性,樹立格物致知精神及樂於動手實驗的科學品質。

教學重點:

1、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

2、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及效果。

教學難點:

理解樹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現實意義。

教學方法

激趣導入法、分析 歸納法、討論交流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驗導入的器材(生雞蛋、燒杯、清水、鹽水)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激發情趣

二、簡介作者,檢查預習

三、揭示課題

四、整體感知, 理清思路

快速閱讀課文,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理清論證思路。

五、研讀課文,探尋方法

1、明確論點,分析結構

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分析問題,探尋方法

提問:作者圍繞問題進行幾個方面的分析?舉了哪些事例?用了

什麼論證方法?

3、質疑問難,合作 交流

同桌交流討論: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這種格 物致知精神?

六、拓展延伸,體驗反思

老師利用多媒體演示“伽利略——自由落體實驗”後,提問:你還能舉一些“通過實驗來獲取新知識”的例子嗎?

七、課堂小結,練習檢測

八、佈置作業

怎樣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學習課文的寫法,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讀後感。

板書設計:

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議論文)

丁肇中

一、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論證結構:

提出問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

分析問題:(從三個方面分析)

解決問題:必須重視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

三、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

有人說,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第一種佳境:“人在課中,課在人中。”第二種佳境:“人 如其課,課如其人。”第三種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細細回味此次教學基本功比賽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勉強也只能算是第一種境界。

《應有格物 致知精神》節選自丁肇中的一份報告,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文章的結構層次是常見的議論文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路清晰,邏輯縝密。因此,我緊緊圍繞本文的論證思路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本課之路雖已走過,但我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留下的腳印,得以教學反思如下:[來源:學*科*網Z*X*X*K]

一、豐富認識,集思廣益

我反覆研讀教材,深入理解教輔資料。因爲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備”不但要教材、備重點難點、備教學方法,更應該備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我們準備得越充分,在課堂中應對意料之外問題的把握就越大。不斷豐富自己,是語文教師將課上得輕鬆自如的必要階段。

此外,一節成功的課,無疑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備課過程中,我時時徵求同行的意見,尤其是在試講的時候,林志雄主任高屋建瓴,從宏觀上把握,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語文組的老師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許多改進的地方,從細節上耐心指導,每個環節都認真推敲,使本課生色不少。所以一 節好的課一定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來源:學&科&網Z&X&X&K]

二、精心設計,突出重點

作者開門見山提出了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全文就是圍繞着這個論題進行論述的。作者在文章第二自然段闡明自己的觀點,學習自然科學應該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即實驗),因此如何“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在安排教學環節時設計了“揭示題意(釋題)”,旨在讓學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義。因爲我認爲儒家所說的“格物致知”是虛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適用於社會科學研究,因爲萬物可給 人以啓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賦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義,它是實的,主要是指科學實驗,指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從而讓學生初步明確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

文章運用事實論據,言之有據,剖之有理,有力的論證了文章論點,而且靈活地運用各種論證方法。因此在研讀課文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作者圍繞問題進行幾個方面的分析?舉了哪些事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這裏是文章“分析問題”的主陣地,也是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的最好途徑。這個問題既涵蓋了對文中三個事實論據的`分析,也讓學生掌握了各種論證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經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自主回答、概括歸納,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凸現亮點,學科滲透

時間的長短並不是課上得好壞的關鍵,關鍵是在確定的時間裏你怎樣展示了你的課堂。因此,我大膽利用物理實驗(生雞蛋在等量的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反應)來導入新課, 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同時,在拓展延伸環節利用多媒體演示“伽利略——自由落體實驗”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促動學生對學習和生活例子的發掘,不但能讓課堂多出一些亮麗的瞬間,也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同時也注重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滲透。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對於學生而言,閱讀首先得鑽進去,但文本的字數有限,從文本中折射出來的內涵、價值纔是無限的。

四、樂中思定,不足之處

一是對課堂環節掌握還不夠熟練。在開課前由於自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備課及課件上,但卻沒有系統的把整節課的內容和幻燈片的連接在腦海裏多次回顧,熟記。導致在上課時有些環節的連接顯得很生疏,不夠自然;過渡也顯得生硬,銜接不夠緊湊

二是課堂語言還不夠精練。教師的課堂語言要走向精練,需要經過不斷地打磨。因爲廢話只會降低語文教師的教學水準,只會告訴他人你內心世界的貧乏。本人的教學語言還有待繼續錘鍊,使之言簡意賅。

三是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當碰到學生在課堂上不想回答問題或回答問題聲音很小時,如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課堂走向活躍與和諧,還需認真的思索,不斷完善課堂上的各個細節。

語文課堂,一個永遠呼喚教師課堂魅力的舞臺。它最能展示一名教師的知識素養和精神風采了。語文教師應當身配利劍,以深刻獨到的思想爲質,以精彩暢達的語言爲鋒, 舞出世間最美的劍花。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

有人說,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第一種佳境:“人在課中,課在人中。”第二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第三種佳境 :“人即是課,課即是人。”細細回味此次教學基本功比賽課——《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勉強也只能算是第一種境界。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節選自丁肇中的一份報告,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文章的結構層次是常見的議論文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路清晰,邏輯縝密。因此,我緊緊圍繞本 文的論證思路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本課之路雖已走過,但我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留下的腳印,得以教學反思如下:

一、豐富認識,集思廣益

我反覆研讀教材,深入理解教輔資料。因爲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備”不但要教材、備重點難點、備 教學方法,更應該備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我們準備得越充分,在課堂中應對意料之外問題的把握就越大。不斷豐富自己,是語文教師將課上得輕鬆自如的必要階段。

此外,一節成功的課,無疑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備課過程中,我時時徵求同行的意見,尤其是在試講的時候,林志雄主任高屋建瓴,從宏觀上把握,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語文組的老師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許多改進的地方,從細節上耐心指導,每 個環節都認真推敲,使本課生色不少。所以一節好的課一定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二、精心設計,突出重點

作者開門見山提出了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全文就是圍繞着這個論題進行論述的。作者在文章第二自然段闡明自己的觀點,學習自然科學應該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即實驗),因此如何“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 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在安排教學環節時設計了“揭示題意(釋題)”,旨在讓學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義。因爲我認爲儒家所說的“格物致知”是虛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適用於社會科學研究,因爲萬物可給人以啓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賦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義,它是實的,主要是指科學實驗,指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從而讓學生初步明確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

文章運用事實論據 ,言之有據,剖之有理,有力的論證了文章論點,而且靈活地運用各種論證方法。因此在研讀課文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作者圍繞問題進行幾個方面的分析?舉了哪些事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這裏是文章“分析問題”的主陣地,也是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的最好途徑。這個問題既涵蓋了對文中三個事實論據的分析,也讓學生掌握了各種論證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經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自主回答、概括歸納,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凸現亮點,學科滲透

時間的長短並不是課上得好壞的關鍵,關鍵是在確定的時間裏你怎樣展示了你的課堂。因此,我大膽利用物理實驗(生雞蛋在等量的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反應)來導入新課,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同時,在拓展延伸環節利用多媒體演示“伽利略—— 自由落體實驗”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促動學生對學習和生活例子的發掘,不但能讓課堂多出一些亮麗的瞬間,也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同時也注重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滲透。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對於學生而言,閱讀首先得鑽進去,但文本的字數有限,從文本中折射出來的內涵、價值纔是無限的。

四、樂中思定,不足之處

一是對課堂環節掌握還不夠熟練。在開課前由 於自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備課及課件上,但卻沒有系統的把整節課的內容和幻燈 片的連接在腦海裏多次回顧,熟記。導致在上課時有些環節的連接顯得很生疏,不夠自然;過渡也顯得生硬,銜接不夠緊湊。。

二是課堂語言還不夠精練。教師的課堂語言要走向精練,需要經過不斷地打磨。因爲廢話只會降低語文教師的教學水準,只會告訴他 人你內心世界的貧乏。本人的教學語言還有待繼續錘鍊,使之言簡意賅。

三是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當碰到學生在課堂上不想回答問題或回答問題聲音很小時,如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課堂走向活躍與和諧,還需認真的思索,不斷完善課堂上的各個細節。

語文課堂,一個永遠呼喚教師課堂魅力的舞臺。它最能展示一名教師的知識素養和精神風采了。語文教師應當身配利劍,以深刻獨到的思想爲質,以精彩暢達的語言爲鋒,舞出世間最美的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