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爲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國小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單位換算和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對學生而言並不困難,而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新課的導入是一節課的序幕,它直接影響着學生參與的興趣。在導入的過程中要儘可能地選取一些富有時代氣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爲學生熟悉的和感興趣的、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探索的材料,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明確數學源於生活的本質,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課的導入通過我和學生比高矮這樣一個同學們感興趣的活動,幫助同學們回顧了以前學過的一些長度單位,通過讓學生說說你已經知道了哪些有關千米的知識,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學生學習的起點,有效地開展下面的活動。利用這樣的活動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

對於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着重於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強調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在形成1千米概念的活動中,我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展處加以複習強化,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儘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再說說15分鐘能從學校門口到哪兒?再出示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築物,讓學生判斷從學校門口到哪兒是1千米?整個過程,我不斷啓發、引導學生用自己身邊的事物、場景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把1千米與學生習以爲常的生活很好地聯繫了起來,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從模糊到精確的動態生成過程,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學生自己的個性以及創新一面,讓學生切實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最後我留了10分鐘時間帶着學生切實體驗1千米的長度,讓孩子們在跑道上量了50米,再體驗走了20個來回,真實地去感知1千米的長度,加強對1千米的概念建立。孩子們在實踐中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一、課前調節

今天巢老師來跟大家一起上一節數學課,你們開心嗎?在這節課上,巢老師希望你們能做到:“眼睛仔細看,耳朵仔細聽,開動小腦筋。”相信自己能做到嗎?

二、講授新課

1、圓片出角

師:我們先來活動活動手指,做個小手工吧!(出示圓片)老師這兒有個大圓片,看,老師將要幹什麼呢?

師:(圓片對摺兩次)你能像老師這樣折一折嗎?試試看。

師:請你像巢老師這樣拿着,找到這兒(頂點位置),戳戳你的掌心,你有什麼樣的感覺?請你說。爲什麼會有痛的感覺呢?

生:它是尖尖的。

師:接下來,從這個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再從這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說說這又是什麼感覺呢?請你說。

師:對的,這是直直的,

師:現在請小朋友把紙片輕輕夾到書中。

師:現在,老師要把剛纔我們摸的那部分描在黑板上,小朋友們,請看。想想,當老師把紙片移開後,留在黑板上的是什麼圖形呢?

師:他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夥伴——角。(板書課題:角)

2、圖形出角

課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鬧鐘

師:像角這種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請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鬧鐘都跑出來了,它們都說自己身上藏着角,巢老師就是找不出來,你能幫巢老師找到它們身上的角嗎?學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課件逐一顯示物體面上的角(剪刀開口處有角、三角形有三個角、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了角)

師:老師把它們身上的角畫下來了,就是這樣的。(課件出示)

3、各部分名稱

師:繼續仔細觀察,這些角都有那幾個部分組成?睜大眼睛仔細觀察。(留有時間,學生仔細觀察)那麼多想說的,同桌相互說一說。

師:小朋友,誰有發現的?請你說,還有什麼?

師:是的,每個角都有一個點,這個點,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頂點。(齊讀:頂點、角的頂點)角還有兩條直直的線,這直直的線我們把它叫做邊,(齊讀:邊)這一條直直的線我們也把它叫做邊。(同時在相應的位置板書頂點、邊、邊)我們通常用小圓弧作爲角的標記。看一看,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在哪兒呢?請你說,這是(頂點)?這是?(一條邊)這是?(另一條邊)這個角,誰來說?很好,誰來指一指黑板上這個角的頂點和邊?你來。說的真好。

4、畫角

師:想知道巢老師是怎樣畫出這些角的嗎?好的,小朋友們,要看仔細哦。先畫。(頂點)再畫?(對,兩條直直的線)這是頂點,這就是邊。你能學着老師的樣畫出一個角嗎?拿出作業紙,試試看。

畫完了嗎?畫完了就坐正。誰能將黑板上的這句話補充完整?問:角有()個頂點()條邊。(板書這句話,多指名幾位學生回答)

5、辨角

過渡:今天,還有位小夥伴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看,是誰?(小蝸牛)它也畫了一些角,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角畫的對不對?

師:(課件出示)下列圖形是角的在()裏畫笑臉,不是角的在()畫哭臉。第一個……(重點講述第二題)

師:第二個圖形爲什麼給它哭臉?(因爲它有一條線是彎的)第二個……有人說笑臉,有人說哭臉,怎麼回事?覺得是笑臉的舉手,你的意思是它就是角了,請你說說你的理由。同意嗎?又有人覺得它不是角,說說你的理由。聽清楚了嗎?誰能把話說的清楚些?誰能再說一遍,讓大家都能明白?(反覆讓學生自己說出理由)是的,角有一個角和兩條邊,而且這條邊必須是什麼樣的?直直的第三個……第四個……爲什麼是哭臉呢?第五個……等等,它不是有兩條直直的邊嗎?怎麼不是角呢?

師:你們的速度真快,老師必須送個你們個大拇指。

總結: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注意看是不是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還要看這條邊是不是直直的。

6、數角

過渡:爲了感謝小朋友的幫忙,小蝸牛特地帶來了禮物盒要送給大家,可是,它把密碼忘了,盒子打不開了。你願意幫它找回密碼嗎?小蝸牛說啊,只要你們能數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就能找到密碼了,有信心嗎?拿出作業紙,自己完成第二題。

師:這個可不容易哦,我們要先判斷它是不是角再來數一數,做完了還要記得再檢查檢查。重點講述第一題。

師:第一個圖形有幾個角?1個,同意嗎?你上來指一指。還有嗎?還有呢,你來指一指,一共3個。有誰反對?請你說。你說的真清楚,你來指給大家看看,哪條不是直的?有幾個角?正確答案只有1個。

總結:我們在找角的`時候,也要記住了,角有尖尖的,有一個頂點,兩條邊,這兩條邊必須是直直的。

師:密碼是什麼?盒子打開了。

7、找出身邊的角

過渡:小蝸牛給大家帶來了一個五角星,你喜歡嗎?老師在這個面上找到了許多的角,你能找到嗎?彆着急,老師也找到了一個角。下面仔細聽,聽巢老師是如何介紹這個角的。我找到的是這個角,這是角的頂點,這是它的一條邊,這是另一條邊。你學會了嗎?你能像巢老師這樣介紹你所找到的角嗎?好的,你來介紹。說的真不錯。誰還找到了不同的角?你來介紹。聲音真響亮啊。

小朋友們的眼睛真厲害,能很快地找到圖形中的角,其實,我們的身邊處處存在着角,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找一找:和你的同桌找一找,我們的課桌上和教室內哪些物體的面上藏着角,並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

師:同桌互相幫忙。小朋友,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呢?請你上來指一指。(糾正學生指角方法)學生若指出課桌的面、鉛筆盒的面、黑板的面上有角就指出生活中的角和數學上的角是有區別的:爲了安全起見,我們生活中如果做出尖尖的角就可能傷害到別人,所以工人叔叔就想辦法將它磨圓了。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109的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的:

1、理解等量代換數學題的特點以及解題方法。

2、讓學生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經驗,讓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形成我要學好數學的風貌;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友好合作,營造和諧共進的氛圍。

教學重點:在解決等量代換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數學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方法口述等量代換時的想法。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天平、法碼及相應的圖片。

學具準備:水果、食物、天平、法碼及其它圖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趣設疑。

1、故事

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喜歡聽故事,今天也準備了一個,開心嗎?

2、講故事

在一個動物王國裏,動物大王和他們的'動物們都過着開開心心的生活。有一天,動物大王從市場裏買了很多東西回來,然後每隻動物發了一些東西,但是沒想到有一些動物當收到東西時卻很不高興,後來,經過棒小猴出謀獻策後又高興起來,知道棒小猴的妙方在哪裏嗎?

3、看錄像

錄像內容1:小貓把5個白菜與小猴5個蘿蔔進行對換。

錄像內容2:小白兔把0克的東西與小羊2千克的東西進行對換。

4、揭示課題

根據數量相等或重量相等來進行東西對換這叫做等量代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板書課題。

二、互動探究,獲取新知

教學例2

交換一直在熱鬧地進行着,下面我們再看看唐老鴨和米老鼠的交換情景。

唐老鴨和米老鼠做事認真,在交換水果時還用了一些稱重的工具。(出示天平和法碼)問:你知道這叫什麼嗎?(用實物介紹天平和法碼)

當天平兩邊平衡時,說明了天平兩邊的重量怎樣?

(課件出現課本例題上的第一、二幅天平圖)假設天平上的每個蘋果都一樣,你能從天平上知道一些什麼信息?

(課件出現第三幅天平圖)下面我們再多看一個天平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幾個蘋果與一個西瓜同樣重?這個問題提得太好了!我知道肯定有很多同學能解決的,不過老師有個要求:要以小組爲單位,各小組的同學利用圖片把你解決問題的想法邊擺邊說出來。要發揚團結合作,人人動腦、動手、動口的!表現佳的小組將會得到老師的積分,憑積分可換取老師送出的精美禮物。積分越多,禮物越多,對自己組有信心嗎?開始!

彙報小組合作結果。

老師在電腦上做課件演示實驗。

在友好的合作下,動物們終於換到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或食物,非常高興。接着又來到了蹺蹺板樂園。請看:

(課件出現蹺蹺板圖)

問:兩隻牛和幾隻羊同樣重?你是怎樣想的?

玩到這裏,有些動物激動地說:原來我們在分東西吃和在玩時存在着這麼多的數學等量代換題,學好數學可真有用啊!想學好數學嗎?

三、練習題

1、兩個桔子的重量等於一個蘋果的重量,8個蘋果的重量等於一個菠蘿的重量,什麼最重,什麼最輕?

2、教科書第111頁第4題

3、2個大蘿蔔可以換4根大白菜,1個南瓜可以換2根大白菜,4個大蘿蔔可以換多少個南瓜?

4、6個冰紅茶蓋可以換2張閃卡,10張閃卡可以換1個布娃娃。我集齊了28個冰紅茶蓋,能換到一個布娃娃嗎?

5、積分有禮:

每積滿20分可換取一份小禮物,8份小禮物可換取4份大禮物。算一算你們小組所拿到的總積分能換到什麼禮物?

四、課堂

哪個同學願意和一下你今天上這節課的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課本第63頁例2;練一練;《作業本》第28頁。

教學目標:進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鞏固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並能應用按比例分配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在連比中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徵與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連比(三部分比)的意義與分數應用題的關係

教學關鍵:理解連比(三部分比)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你可以想到什麼?

(1)某班男、女生人數比是5∶4;

(2)柳樹、楊樹棵數比是1∶6;

(3)科技書和故事書比是5∶4。

2、練習:

(1)學校有故事書80本,故事書和科技書的本數之比是2∶3,科技書有多少本?

(2)改編1題中的故事書80本爲科技書有80本。

分析:每題有多種不同的解法,想想你能列出幾種不同的`解法?

二、新授

1、出示例2:一種混凝土,由水泥、沙子和石子按2∶3∶5拌制而成。要配製這種混凝土6000千克,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1)想:2∶3∶5叫做水泥、沙子和石子這三種量的連比。意思是這種混凝土裏水泥佔2份,沙子佔3份,石子佔5份。

(2)學生嘗試解答。

(3)反饋、講評。

2、試一試:一種青銅,內含銅88份,錫10份,鋅2份。要煉製這種青銅400噸,需要銅、錫、鋅各多少噸?

3、補充: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24釐米,長、寬、高的比是3∶2∶1,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三、練一練。P64。

四、課堂小結。

這堂課與上堂課有什麼不同嗎?你學會了什麼?

五、《作業本》第28頁。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商不變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是練習課,就是讓學生通過分層次的練習,理解並會應用商不變的性質。在本節課中,要體現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合,體會數學每個知識點都有其實際應用價值。

學情分析:

在上這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商不變的規律,而且具備合作意識和能力,爲本節練習課奠定了基礎。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直觀感知仍佔很大部分。許多同學能說出商不變性質的內容,但實際應用卻有些困難。

教學目標預設:

1)能夠理解商不變的性質。

2)能靈活應用商不變的性質,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目標預設1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老師請你們看兩張動物的圖片,請看這是什麼?這是獵豹。這個是誰?這是羚羊。我這有一個數學問題,聽一聽好嗎?兇猛的獵豹2小時奔跑160千米,美麗的羚羊4小時奔跑320千米,誰的速度快?

說說你的列式:

生:160÷2=80千米/小時

320÷4=80千米/小時

80千米/小時=80千米/小時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個除法算式,它們的什麼是一樣的?什麼是不一樣的?這兩個算式裏面蘊含着一個什麼規律?

生:(商一樣,被除數和除數不一樣,蘊含着商不變的性質這個規律)

師:說一說什麼是商不變的`性質?[在除法裏,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商不變]

再請其他人來說一說。

2、說明這節課的目標:板書課題:練習(商不變性質的理解)

二、基本練習:

師:要想準確快速的做題,首先你必須理解商不變的性

質,對嗎?那麼你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這個性質呢,來做幾道題檢查一下,好嗎?

1、慧眼識真假:先判斷對錯,再說說爲什麼?

①100÷20=(100÷10)÷(20×10)

②在除法裏,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任意的數(零除外),商不變.

③150÷50=(150+3)÷(50+3)

師插問:那這要是減號呢?

④480÷20=(480×0)÷(20×0)

⑤60×50=(60÷3) × (50÷3)

⑥兩個數的商是150,如果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4,商仍是150.

師:通過這幾道題,你能不能總結一下商不變性質中哪些詞語是關鍵詞?誰來說說?

(強調: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

生:我來補充,還應該強調是在除法中,乘法就不行了。

2、快樂選擇ABC

① 兩個數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數和除數都乘8,那麼商是( )

A、 160 B 、 20 C、16 D、200

② 被除數縮小5倍,要使商仍是80,除數應是( )

A、 縮小5倍 B 、乘5 C、增加5 D、減少5

③ a÷c=( )

A、 ( a÷b ) ÷(c÷d)

B 、( a×b ) ÷(c÷b)

C、 ( a×b ) ÷(c×b)(b≠0)

④ 被除數除以除數,商是9餘數是10,如果被除數、除數同時乘5,商是幾,餘數是幾? ( )

A、 45,50 B 、9,10 C、45,10 D、9,50

⑤ 18÷3=6,如果被除數乘2,除數不變,商是( )

A、 6 B 、12 C、3 D、24

⑥ 18÷3=6 ,如果除數乘2,被除數不變,商是( )

A、 6 B 、12 C、3 D、24

師:哪組願意跟大家說說選哪幾題,你們選的是什麼?爲什麼這麼選?

3、商不變性質的應用

1) 師:這幾道題做完以後,我發現你們已經真正理解了商不變的性質,很好,那理解是理解了,我們學的這個商不變的性質有什麼用啊?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可以做什麼呢?(口算、豎式、簡算)

2)師:說一說你是如何利用商不變的性質進行口算的?

舉例:如320÷40,320和40同時除以10,劃去320和40末尾各一個0,變成32÷4,等於8

6600÷600,6600和600同時除以100,劃去6600和600末尾各兩個0,變成66÷6等於11

師:10÷3=3……1

100÷30

1000÷300

你能根據第一個算式來說一說後面兩題的答案呢?

(強調商不變,但餘數中的0不能去掉。)

3)課本P95頁第6題。說一說這兩題各出錯在什麼地方?

師: 如果被除數和除數末尾各有兩個0,請問同時消去幾個0?

如果被除數和除數末尾一個有兩個0,另外一個有一個0,請問同時消去幾個0?

如果被除數和除數末尾一個有兩個0,另外一個沒有0,請問同時消去幾個0?

三、綜合練習:

1、趣味比賽

師:我們學知識應該活學活用,對嗎?那麼下面啊,老師這有個趣味比賽,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比一比,看誰寫的連等式多?老師給了一個例子,誰能解釋一下我是如何利用商不變的性質的?我寫這個是不是連等式?

師:你們也來試一試,準備好了嗎?開始。

師:誰願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寫的?你來說一說你是如何利用商不變的性質寫的?

(2400÷300=240÷30=24÷3=8÷1=4800÷600=9600÷1200=960÷120=96÷12=……

師: 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我們可以寫出無數個連等式,商不變的性質是多麼神奇啊!

2、能力拓展

1)甲乙兩數相除,商是42,如果把甲、乙兩數都擴大2倍,商是( )

2)甲乙兩數相除,商是30,如果被除數擴大10倍,除數不變,商是( )

3)甲乙兩數相除,商是87,如果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4倍,商是( )。

4)一個數除以5,如果除數變成15,要使商不變,被除數應( )

5)兩個數相除的商是80,如果這兩個數都除以4,商是( )。

6)兩個數相除的商是36,如果補除數乘以2,除數不變,商是( );如果被除數不變,除數( ),商就變成了18。

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

四、學習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更加理解了商不變的性質、知道了商不變的性質能應用在口算中,豎式計算中。

師:這節課同學們不但進一步鞏固了商不變的性質,還能夠學以致用,其實我們數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它的實際應用價值,我們要善於發現,善於總結,善於應用。

五、課後延伸:

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表達你對商不變性質的理解,製成數學小報。(小組評比)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並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後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發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性的特點。這節課學生在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觀察、探索,根據自己的實踐體驗、感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不同,並且用語言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發展空間觀念。

這節課由4個實踐活動組成。

1.訓練注意力。

2.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3.通過提問來判斷並搭出立體圖形。

4.根據指令用長方體、正方體、球搭立體圖形。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的學生來自城市。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學習了從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的物體;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生又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的物體。學生在一、二年級所觀察的都是具體的事物,如汽車、房子等,在此基礎上,這節課學生學習從三個方向觀察立方體,不再是具體的實物,而是抽象的立體圖形,而且還要求學生用具體語言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學生已經有了生活經驗、實踐活動經驗,再通過動手操作、實物觀察、想像、描述等活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發展。

四、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訓練注意力

同學們,我們先來做一個小遊戲。請大家根據老師的口令行動起來,老師請兩位同學在講臺上表演。

請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請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請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後面,指左面……

(二)活動二: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1.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的後操場工地上有許多叔叔總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們在幹什麼嗎?

說得好,他們正在爲我們蓋新的教學樓。半年以後,我們就可以搬進寬敞明亮的新教學樓了。同學們,你知道在蓋大樓之前要先做什麼嗎?對,要由設計師精心設計好大樓的圖紙,比如一共有幾層,每個房間有多大面積、幾個窗戶等等,然後才由建築工人按照圖紙去蓋,那麼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來當設計師和建築工人,一起來搭房子,好嗎?

2.唐老師設計了一棟大樓,想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立方體搭一搭,比比哪個同學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來。我請兩個同學上臺來搭,其他同學在下面搭。

橫着放3個方塊,在中間方塊的上面放一個,把右面的方塊拿去。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時反饋,發現問題立刻糾正。)

同學們,你們搭的和唐老師設計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這個設計師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築工人。

3.大家想想,老師剛纔給你們發了幾條指令?最優秀的設計師要儘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揮建築師,我們看看哪些同學能夠做到這一點。下面我請一名同學做設計師,在講臺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請一名同學在講臺下面設計,注意不讓其他同學看到他的設計情況。)

李想設計師,請你說說你的大樓是怎樣設計的,其他同學作爲建築工人,咱們看看誰最聰明,能夠很快明白設計師的意圖。

4.同學們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做設計師,先自己搭出一棟大樓,注意用書擋住不要讓建築工人看到,然後設計者用盡可能少的指令讓建築工人搭出你設計的大樓。做完後同桌互換角色,練一練。

(教師注意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並要注意發現典型的設計方案。)

哪位設計師上講臺來,把自己的設計告訴全班同學?

(三)活動三:通過提問來判斷並搭出立體圖形

1.同學們,唐老師還有一個很棒的本領呢!我不看你們搭好的大樓,而且也不用同學們給我指令,只要我動腦筋想一些問題問你們,根據你們的回答,我就會搭出和你們想的相同的大樓,我們試試看吧!高原,請你回答老師的問題:

你用了幾個立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上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側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你看,老師搭的和你想的一樣嗎?(教師邊問邊搭)

2.請大家想想,老師問了幾個問題?哪幾個問題?同學們,高原用了4個立方體,爲什麼從上面、正面、側面看的結果會不同呢?現在就請大家搭出和高原同學想的相同的房子,你從上面、側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說的那樣。

3.下面我再請一名同學做設計師,在講臺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我們請建築工人一邊提問題,一邊搭一搭。

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做設計師,先自己搭出一棟房子,然後建築工人用盡量少的指令提問設計師,根據他的回答搭出房子來。同桌互換角色練習。(教師注意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4.誰想知道別人的大樓是怎樣搭的?請你上講臺,提問你想知道的同學,我們大家一起搭,看是否能夠搭出和他設計的一樣的房子。

(四)活動四:根據指令用長方體、正方體、球搭立體圖形

1.同學們,我們不僅帶來了4個正方體,還帶來了一些長方體和球,我們可以用這些物體來搭一搭。下面聽老師說,大家搭:

先放三個正方體,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球,長方體放在三個正方體的上面。

2.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這個活動。

總結:你今天學到了什麼?假如你是老師,你還想和大家說些什麼?

五、教學反思

記得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們拿到教科書就急忙通讀了一遍,然後再一起談感想。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單元,都認爲這節課學生理解掌握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大家都說,他們會搭出來嗎?但是通過實踐發現,我們太小看學生了,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能很順利地完成搭立體圖形的任務。不過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能夠搭出圖形只是初步的要求,要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還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以後的教學中慢慢培養。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各種積極因素,創設出了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了強烈的參與欲,學得積極主動。整個教學過程體現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也獲得了實施新課標的一次成功體驗。

穩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國小生的特點。我們要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節課,學生學習情趣高,個個搶着發言,搶着上臺來演示,甚至有的同學一邊舉手一邊都想下位子,看來比較亂,但是他們都是爲了學習,這樣的“亂”是學生參與學習的表現。新課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思考,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六、案例點評

這節課教師圍繞空間觀念的培養,組織了四個數學活動,一是左右等方位的摸一摸活動,然後是教科書上提供的兩個活動,最後是一個提高的活動。這四個活動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對於本節課的重點二、三兩個活動,教師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先是由教師演示,再讓個別學生演示,然後讓大家總結經驗,最後讓同學們合作操作。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掌握這節課的知識。

整節課中,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思考、探索等多種實踐活動,學會了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並初步學會了用上、下、左、右、前、後等方位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掌握三位數不退位和不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在運用三位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具準備】

人民幣、情景圖、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屏幕出示:星期天媽媽帶了340元,(出示人民幣圖)帶雯雯來到商場,哇!商場的東西可真多,(出示圖片)普通計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請幫雯雯算一算:買1臺計算器後,還剩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學生自主嘗試計算。

2.展示交流。

教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1:我從300元裏拿掉100元,再從40元裏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元。(上臺操作或屏幕演示這個過程)

學生2:我覺得這種方法其實就是用3個百減1個百還剩2個百,4個十減2個十還剩2個十,2個百與2個十合起來是220。

學生3:可在計數器上撥珠。(上臺演示)

教師:你們的方法都非常清楚,還有別的方法嗎?

學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後用豎式寫出來,像這樣:340-120220把對齊的數相減,0-0=0,4-2=2,3-1=2,最後就等於220元。

教師:對,將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你能夠將兩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用到三位數減法中,你很會學習。

教師:大家用各種方法算出買這種計算器後還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一下這個結果是不是合理嗎?

學生1:因爲把120看作100,300多減去100就剩下200多。

教師:如果媽媽買“文曲星”,買後剩下多少元呢?

學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爲把235看作200,300多減去200,還剩下100多。

學生2:也可以這樣想,235元再加上100元就是335元,340元去掉235元,還剩下100多元了。

學生3:我是這樣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計算器貴100多元,剛纔剩下200多元了,再花100多元,剩下的就只有100多元了。

教師: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學生:40比35多5元,300比200多100元,最後剩下105元。

教師:大家都用豎式算一算吧。(學生嘗試計算)

教師:有什麼問題嗎?在計算時,這道題與上一道題有什麼區別?

學生1:我發現個位上是0-5,不夠減,怎麼辦呢?

學生2:可以用兩位數減法的方法來做,不夠減就從4退1作10。340-23510510-5=5,4退1剩3,3-3=0,3-2=1,最後還剩105元。

教師:這樣看來,做三位數減法與做兩位數減法有很多相似之處,那誰來說說做三位數減法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學生1:相同數位要對齊。

學生2: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

學生3:哪一位退了1後要記住少1。教師:對呀,怎樣記住從十位上已經退了“1”呢?

學生:我把它記在心裏。

學生:我在退了“1”的頭上記個小點“·”就不會忘記了。

學生:我在退了“1”的4的'頭上記個小“√”,也不會忘了。……

(3)教師:如果媽媽還想買“商務通”520元,(出示圖片)夠嗎?還差多少元呢?(學生嘗試計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夠減,又怎麼辦?

彙報並強化: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

三、鞏固深化

(出示例2)教師:看看錶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學生1:知道了女生人數是448人,還有總人數是876人。

學生2:要求男生有多少人。

教師:大家先估一估吧。

教師:大家都計算出來了,怎麼知道我們算對了呢?

學生1:和估算結果對照,估算是400多,算出的結果也是400多,說明計算是正確的。

學生2:估算不夠精確,我們可以通過再算一遍的方法來驗算。

學生3:我們還可以用男生人數加上女生人數,看得數與總數是否相符。

教師: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們都用加法驗算一下,看自己算對了沒有。

四、綜合練習

1.59頁“試一試”

2.第59頁課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