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教案設計

導語:阿爾豐斯·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寫的是普法戰爭後法國戰敗,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普魯士佔領後禁教法語,改教德語,愛國的法國師生上了最後一堂法語課,表現法蘭西人的愛國情懷。小編在此整理了《最後一課》的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學習哦

最後一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記重點字詞。

2.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情節結構。

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說的語言,揣摩人物心理。

4.領會小說的思想內涵。體會文章主人公的愛國情感,激發學生對母語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品味語言,揣摩人物心理,領會小說的思想內涵。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由於其主題表現的深刻與藝術手法的生動,被許多國家選進課本,作爲中國小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瞭解法國文學的教材。教學中,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情節結構;細讀文章,品味語言,分析人物形象,領會思想內涵;學生領會文章思想內涵後,談學習感受,從而激發他們對母語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預習

  1.蒐集作者情況和寫作背景資料。

2.熟讀文章,處理字詞。

3.試劃分情節結構,找出人物描寫的語句。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後一課》是法國19世紀現實主義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僅三千字左右,但在文學史上一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給予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們的喜愛,原因在哪裏呢?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最後一課》,來消除心中的疑問。

二、檢查預習

(一)字詞(課件展示)

哽 賺 踱 捂 懲罰 祈禱 詫異 宛轉 郝叟 懊悔 鑰匙

生齊讀後,合作聽記,並用“詫異”“懊悔”“懲罰”三個詞連詞成段。

(二)簡介作者(生根據自己蒐集資料簡介,師適當補充,課件展示)

(三) 簡介背景(生根據自己蒐集資料簡介,師適當補充,課件展示)

三、整體感知(課件出示問題)

(一) 生速讀課文後,根據課件展示圖片複述課文,師給予評價。

(二)指生說課文結構,師生達成共識。

第一部分,從“那天早晨上學”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裏”。這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作者以簡潔的筆觸,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徵,同時爲情節的發展作了巧妙的鋪墊。

第二部分從“平常日子”到“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是小說的中心部分,主要寫小弗郎士和韓麥爾老師在“最後一課”中表現的愛國熱情。

最後一部分,從“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到小說結尾。寫韓麥爾老師在“最後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三)生用一句話概括小說的主要內容。(只要情節概括準確,語言簡潔無誤,教師就給予鼓勵。)

(四)生用“這是……的最後一課”句式談自己讀文後的感受。(師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適當給予鼓勵和表揚。)

四、合作探究(課件出示問題)

(一)師:最後一課的情形和平日上課大不相同,請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有哪些地方不同?這些不同說明了什麼?

生讀文後詳細回答,師生達成共識:氣氛不同、學生不同、老師不同。

(二)師:德國侵略者強行剝奪阿爾薩斯、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權利和自由,激起了韓麥爾老師、小弗郎士、全體學生和村裏老人們的悲憤及愛國熱情。他們把法語和祖國視爲同義語,愛法語就是熱愛法蘭西祖國。因此,他們對統治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都凝聚在這“最後一課”中。

在“最後一課”中小弗郎士的思想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請根據文章內容舉例說一說這些變化是什麼?

生思考後回答,師生達成共識: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並敬愛老師;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三)師:在“最後一課”這特殊的氛圍中,小弗郎士開始醒悟了,他感到“萬分難過”。他動情了,他心中愛國的火種被點燃了,他覺得老師從來沒有這麼“高大”。從怕老師到愛老師,從貪玩無知到恨敵人,從沒有民族意識到心中植下愛國的根,小說正是通過對韓麥爾先生的人物描寫從側面細緻地表現小弗郎士的覺醒過程,表現了悲壯的愛國的主題。在塑造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時,作者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請細讀文章,舉例回答。

生四人結組討論後回答,師生達成共識:小說是從小弗郎士的.視角來觀察、描寫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的。作者沒直接將筆觸深入到韓麥爾先生的內心,只是藉助肖像、語言、動作描寫來表現他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徵。例如:

1.……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着皺邊的領結,戴着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

(韓麥爾先生今天爲什麼要這樣穿戴?)

2.我每次擡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裏帶走似的。

(猜想一下,韓麥爾先生此刻在想什麼?)

3.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爲什麼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號聲臉色慘白起來?爲什麼小弗郎士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