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會課教學點滴心得範文

如何上好社會課呢?下面本人就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心得談一談。

政治社會課教學點滴心得範文

一、 別出心裁,一炮打響。

第五冊社會教材第一頁,設置了十二位不同地方的小主人公。開學的第一節課,就和同學們一起認識這些小主人公,並與之進行手拉手活動。全班分12個小組,每組扮演一個角色。如:買買提、孟芳、巴圖、虎森、水生、卓瑪、寶娃……每小組在書上查找所扮角色的家鄉、穿著打扮、風俗習慣等。然後,每小組推出一人自我介紹。

這樣,學生從有趣的交友活動中走進社會課,對不同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多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同時激起學生對社會課的興趣。

二、 生活如歌,歌聲中體會民族風情。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也可以說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歌。歌聲最容易讓人感受一個地方的特色,一個民族的精神,一個時代的節奏。也最令人回味遐想。第五冊“黃土高原”一課配以高亢悠揚的《黃土高坡》,“青藏高原”配以音逼藍天的《青藏高原》,“新疆的沙漠和綠洲”配以富有特色的《咱們新疆好地方》……學生在優美的歌聲中如癡如醉,彷彿身臨其境。

三、 揚學生之長,避教師之短,課堂裏“侃大山”。

侃知識,侃見聞,侃猜想,這不只是成人茶餘酒後之事。把“侃”搬到課堂上,讓學生侃侃而談。課堂上,我有意識留下一段時間,讓學生找好朋友互相聊天。教師“串門”參與聊天、傾聽。如:教第五冊“我國的.旅遊勝地”這一單元時,每一課時我都採取聊天的形式結束課。學生們聊長城、故宮,兵馬俑、敦煌石窟,泰山,黃山,三峽、桂林……滔滔不絕,興致盎然。許多地方比老師講得更繪聲繪色。因爲作爲教師的我,許多名勝風景區還沒去過。怎比得上許多學生已身臨其境呢!

四、 大“社會”添點小知識

自從教社會這門課,《十萬個爲什麼》《中華百科全書》等綜合性的知識書常伴隨着我。課堂上,總要向學生傳授一點新鮮有趣的小知識,讓他們記錄下來。如世界之最,中國之最,湖南之最……學生饒有興趣。

五、 社會課走向社會

社會教學大綱要求:從小培養學生正確觀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生活的初步能力。

現實社會是比較複雜的。許多現象、事情與學校教育不能完全印證。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思想、品德、習慣基礎進行判斷。如教第三冊“待人接物、互幫互愛”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係”大家談的一堂課。

首先,請學生表演“謝謝、再見”學生表演得非常自然,因爲這是生活中的常用語。

接着,表演“對不起、沒關係”。

甲同學不小心將乙同學的文具盒碰掉在地上,甲說:“對不起!”乙說:“沒關係!”

甲故意把乙的書丟在地上,說:“對不起!”乙還是說:“沒關係!”

學生輕而易舉完成任務。

這時,我對學生說:“一個人不小心丟了一個菸頭,引起森林大火,他說對不起,我們怎麼說呢?”

這一次,學生沒輕易說“沒關係”。

我接着說:“日本侵略中國時,在南京屠殺三十多萬中國人,後來,許多日本人說對不起,我們怎麼說呢?”

“美國爲首的北約,用導彈襲擊我駐南聯盟大使館,造成許多人員傷亡,克林頓說了聲對不起,我們怎麼辦呢?”

學生有些不知所措了。

原來,一句“沒關係”含有多重的份量,一句“沒關係”將承受多大的損失,承擔多大的責任!

這樣目的就達到了,社會課就和現實社會接上軌。

當然,要國小生從法律、道義上理解這些問題是比較難的。於是我讓同學們展開討論。最後討論的結果是:小小的事可以說沒關係,大的事不能說。

學生是從家庭、學校初步認識社會的,他們對社會的認識無處不打上家庭、學校的烙印。也即常被人稱之爲“小家意識”“書生意氣”的社會見識。怎樣讓這種“意識”“意氣”和現實社會接軌?其間,社會課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課是一個窗口,從這裏可以管窺繽紛的社會。社會課也是學生走向社會的培訓基地,能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初步能力。社會課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是大有可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