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讀後感

《新鄉土中國:轉型期鄉村社會調查筆記》作爲一本社會學著作,它的意義已經超出本學科之外。

社會調查讀後感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和此書爲何裏面的內容貌似已經陳舊,卻仍爲世人所讀呢?筆者覺得作者的學術追求已超出內容之外,總是啓人深思。社會雖已變化,但所揭露的問題仍然換着面孔重複出現。所謂新問題,也不過是“傳統的發明”罷了。

單就此書來說,作者講到了前些年的收提留款和查賬過程中的問題,其中的衝突讓人觸目驚心,看《中國農民調查》就可知道。現在雖不收提留款,還給農民農業補貼了,但是總是感覺有點不對勁。鄉鎮負債累累,一取消皇糧國稅,這些債務都怎麼樣了?仍然揹着還是轉嫁到別的地方或者有沒有從農業補貼裏面變相扣除?這些只有做過調查的纔會知道,所以我也只是猜測。收提留款時期緊張的幹羣關係,到現在有了緩和。村民似乎和幹部們少了更多的接觸,也就無所謂矛盾了。領農業補貼也就是隔着銀行的玻璃和業務員驗卡收錢就行了,沒事誰去找幹部啊!其實不然,矛盾由普遍矛盾變成了個別矛盾而已。如經過多年的宣傳和強制,超生多生現象已經大大減少,但是還是有的。這時候計生辦的作戰對象就不是整個鄉村婦女,而是個別婦女。筆者的家鄉打工的婦女定期要去計生辦交孕檢證明,這給她們帶來相當的不便卻無可奈何。

賀雪峯將荊門農村歸結爲“缺乏分層與缺失記憶”的村莊,認爲因爲缺乏分層與缺失記憶,導致缺少村莊精英,村莊社會關聯較低等(賀雪峯,2003,22頁)一個村莊是怎樣的.分層狀態又有着什麼樣的記憶?相關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村莊精英的產生可能有宗族因素、個人性格原因及其關係網絡、經濟因素、村民的實際需要等原因;村莊社會關聯性的相關因素有:個人與村莊的緊密度、生存方式、地理區位、生活預期、宗族文化、個人安全感、民俗傳統、村落規模、官民互動、政策(如拆遷、移民)、村民自治等有關係。所以農村問題研究需要細化,這樣才能發現本質性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作者繼續就缺乏記憶問題進行思考。他認爲村落共同體由三種邊界構成:一是自然邊界,二是社會邊界,三是文化邊界(賀雪峯,2003,30頁)。國家的行政設置對自然邊界的劃分是比較清晰的,社會邊界就是農業戶口,文化邊界就是村民對村莊的心理認同,對農民身份的認同問題。村莊一般會有前兩種種邊界,但文化邊界卻不容樂觀。當前中國在大學生中搞“農轉非”,就被人認爲是變相侵吞土地。據新華網報道,在義烏,如果本人戶口在農村,可以在舊村改造中分到108平方米的宅基地,還能蓋起四層半的樓房,因此出現大批公務員將戶口遷入農村的現象。村民在擁有第一種和第三種邊界時,對於第二種社會邊界的認同終究還是和自己的利益掛鉤的,但國家政策時常不明朗,所以只有在脫離農村後的現狀比現在更好的時候,他們纔會離開農村。只有前兩種邊界,而缺乏文化邊界的村莊,就是作者說的“原子化”村莊,村民離心離德,在此情況下,前兩種邊界也就無意義了。他們就如無根的人,至於轉入城市以後如何建立新的文化邊界,這又是一個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