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活動日記模板集合4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社會實踐活動日記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實踐活動日記模板集合4篇

社會實踐活動日記 篇1

1月22日,我們一行由植物保護學院、動物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食品學院、經管學院組成的5名學生懷揣着放假的激動心情,攜着西農的第二場雪,踏上了回訪母校的旅程。

我們走在那熟悉的西高路上,看到已經修建完成的大操場,即便我們已經畢業,也仍爲西安高級中學這半年來的變化而感到興奮:大西高我們回來啦!

就在距離校門還有20多米的地方,我就看見那寒風中依舊熟悉的身影,還沒有走近他,段老師一眼就發現拖着行李箱的我們,他驚喜地問道:你們一放假就回學校來啊?我們連說,老師好,新年快樂!我們就是想回來看看你們!走到段老師身邊,我們看到了他兩鬢突增的白髮,簡短寒暄後大家突然加快了拜訪老師,表達感恩之情的步伐。

我們一行五人,來自西高的4個班級,又來自西農的5個院系,在西農學子訪校這個機會中,我們一起拜訪了我們的高中老師,給他們送去我們的小小心意,感恩與祝福;向他們分享我們在大學的成長;傾聽他們的現況很多老師都爲我們的歸來感到驚喜,雖然有些老師我們並沒有見到,但是我們也託其他老師爲他們帶去我們的祝福。在拜訪老師中,我們發現不少老師都新增了些許白髮,還有許多老師仍舊堅守高三陣地回憶起在這個校園裏我們之間的點點滴滴,我們都意識到,高中三年成就我們奔向更廣闊天地的老師,卻都在短短半年間變得蒼老。默默付出,毫無怨言的他們的確是值得我們尊敬和感恩的親人,與他們保持聯繫,每年都回母校看看,取得自己所在領域的發展與突破,將是我們回報他們最好的方式。

社會實踐活動日記 篇2

今天是實踐的`第一天,我們按照計劃前往臨安市風景旅遊局做訪談。可是事情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找不到地址。由於經驗不足和網上提供地址有誤,我們邊走邊問好不容易纔找到傳說中的風景旅遊局,而且在傳說中的五樓。由於第一次做訪談,我們不免都有些緊張,利用休息調整的時間我們又將所要問的問題做了一次梳理,找到自己最好的狀態。可是,問題又來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找不到合適的訪談對象。由於沒有考慮到提前預約,我們的突然來訪遭遇了“科長不在”的打擊……哎,真是計劃不周,待索要了科長的聯繫電話之後,我們果斷前往臨安旅遊信息,希望在那裏能得到一些收穫。

可能因爲我們的誠懇態度吧,的服務人員最終同意與坐下來跟我們進行相關問題的溝通。雖然我們無法從宏觀上獲取臨安旅遊業概況和發展方向等官方信息,但是在這裏我們還是有不小的收穫。熱情的接待人員爲我們耐心講解了臨安的特色景點相關信息,幫助我們更方便的聯繫景區負責人;同時我們知道了世博會給臨安旅遊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並瞭解到上海“臨安旅遊直通車”的開通和“臨安旅遊上海天線點”的掛牌等等宣傳推廣舉措。

第一天的經歷很曲折,不過也使我們感受到自身很多方面的不足,這些經驗教訓會指導接下來的實踐活動……

總結起來:

1、提前預約很重要

2、計劃趕不上變化,遇事淡定少不了

3、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實踐所必需的

4、遇到挫折不能放棄,我們總有一天會去採訪傳說中的“蘇科長”的……呵呵,加油!

社會實踐活動日記 篇3

今天早上8:00我就去了大連理工大學西門的406車站,在那裏與隊員盧永林和宋雪集合一同前往大連市火車站。在火車站見到了張磊還有雷雯、楊文傑。後來一同乘坐K7373次列車前往撫順。在火車上完全沒有感受到春運的壓力,看到車上的座位完全沒有沒有坐滿,有聯想起來2月1日來大連時乘坐的K370次列車那個人滿爲患的場景,不禁感嘆漢口到大連這趟車真是一條運輸長龍,竟然能夠裝下天下熙熙往往的各地的人。大家都是爲了自己的生活纔在正月初十的時候踏上這條離鄉的路,連正月十五都不能夠和自己的家人團聚。

在火車上我們六個人玩起了撲克,這畢竟是消磨時間的好方式,而且確實也很奏效,六個半小時的旅程我們很容易就消磨了三個半小時。在火車上大家玩鬥牛的遊戲,看着大家連說假話都不帶臉紅的情景,不禁感覺到自己入世未深,連基本的說些假話都不會,做人不能太實誠。雖然這只是遊戲,說些假話也不算什麼,但還是覺得自己以後還是應該要學會一項技能,就是說假話臉不紅,心跳正常。

下午五點十五分,火車到達了撫順北站。下車之後走出車站,與張楠會合,並未感受到撫順當時零下十幾度的低溫,反而看到了火車站外絢麗的彩燈,裝點出了過年的氣氛,感覺非常好。後來乘車到了鄭晰月的家裏,看到了鄭晰月的家是一套別墅,還是在小區的第一家,位置如此好,肯定值不少錢。後來鄭晰月的父親有意成功人士的口吻教育我們,讓我們勤奮,好好學習,心想這只不過是他在炫富,而且類似的話早已聽過不計其數。所以心裏有些反感。心裏又反過來一想,他畢竟爲我們提供了那麼多東西,心裏就只是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沒記住什麼東西。

後來乘坐了鄭晰月家裏的車到了我們的住處,一路上花費了大約半小時,看着一路上的等漸漸稀少、變暗,感覺到了我們的車正從市區走向城鄉結合部,最後走到了村裏。走到了住處,大家幫忙收拾了一會東西。後來女生又寫了十張大字報,看着她們寫,我又想起來自己該練練字了。我又去研究了一下鎖,鎖很久沒用了,用的比較費勁,最後把鎖給弄明白了。從此我就變成了門神,女生們開不開鎖我就去幫忙。就這樣收拾東西,開個短會,講一下明天該幹什麼,睡覺了。

社會實踐活動日記 篇4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愛糧節糧”主題教育活動,從中我盟白了許多,當我看到那些垃圾桶裏倒滿了人們沒有吃完的米飯,餃子等食物時,心中感到五味雜陳,那浩浩蕩蕩的廢食場面真令人慘不忍睹,就這樣,我來到了一家大型的生活服務餐廳,氣勢磅礴的餐廳旁徵博引,找來了不少吃飯的遊客,當其中一桌有十幾個人坐下的時候,便開始談笑風生,點的菜式是應有盡有,琳琅滿目,他們興高采烈的談了很長時間,許多菜還沒有怎麼動筷子,他們便都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餐廳的服務員,推着一個堆積如山的大垃圾桶,毫不猶豫的將一大堆飯菜用餐桌布包在一起,塞入垃圾桶中。

在餐廳的另一旁,有許多小孩子在旁邊拿着一碗米飯,不知怎的,一個孩子突然暴跳如雷,以順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米飯揉成團,就向另一個小孩子扔去,這一舉動弄得沸沸揚揚,它們便揮舞着手中的食物打鬧起來,從他們扔掉的食物中我發現,他們用來打鬧的糧食足夠一個人一天的口糧,我不由得想要是每天都有100個人都這樣來打鬧的話,其不會有100個貧苦人民餓死在荒野之中。

回到家中我明白在平常吃飯的時候就應該把自己碗中的米飯刮乾淨,做到一塵不染,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到不到飯,吃多少拿多少,這纔是參加此次活動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