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勻速圓周運動物理教案及反思範文

教學目標

高中勻速圓周運動物理教案及反思範文

知識目標

1、認識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

2、理解線速度、角速度和週期的概念,掌握這幾個物理量之間的關係並會進行計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建立模型的能力及分析綜合能力.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確要研究圓周運動中的最簡單的情況,勻速圓周運動,接着從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快慢的角度引入線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及週期、頻率、轉速等概念,最後推導出線速度、角速度、週期間的關係,中間有一個思考與討論做爲鋪墊.

教法建議

關於線速度、角速度、週期等概念的教學建議是:通過生活實例(齒輪轉動或皮帶傳動裝置)或多媒體資料,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有運動快慢與轉動快慢及週期之別,有必要引入相關的物理量加以描述.學習線速度的概念,可以根據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結合課件)引導學生認識弧長 與時間 比值保持不變的特點,進而引出線速度的大小與方向.同時應向學生指出線速度就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瞬時速度.學習角速度和週期的概念時,應向學生說明這兩個概念是根據勻速圓周運動的特點和描述運動的需要而引入的.即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每通過一段弧長都與轉過一定的圓心角相對應,因而物體沿圓周轉動的`快慢也可以用轉過的圓心角 與時間t比值來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又根據勻速圓周運動具有周期性的特點,物體沿圓周轉動的快慢還可以用轉動一圈所用時間的長短來描述,爲此引入了週期的概念.講述角速度的概念時,不要求向學生強調角速度的矢量性.在講述概念的同時,要讓學生體會到勻速圓周運動的特點:線速度的大小、角速度、週期和頻率保持不變的圓周運動.

關於“線速度、角速度和週期間的關係”的教學建議是:結合課件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幾個物理量在對圓周運動的描述上雖有所不同,但它們之間是有聯繫的,並引導學生從如下思路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線速度、角速度、週期的概念

教學難點 :各量之間的關係及其應用

主要設計:

一、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有關物理量.

(一)讓學生舉一些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實例.

(二)展示課件1、齒輪傳動裝置

課件2、皮帶傳動裝置

爲引入概念提供感性認識,引起思考和討論

(三)展示課件3:質點做勻速圓周運動

可暫停.可讀出運行的時間 ,對應的弧長 ,轉過的圓心角 ,進而給出線速度、角速度、週期、頻率、轉速等概念.

二、線速度、角速度、週期間的關係:

(一)重新展示課件

1、齒輪傳動裝置.讓學生體會到有些不同的點線速度大小相同,但角速度、週期不同,有些不同的點角速度、週期相同,但線速度大小不同;進而此導同學去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

圓周運動是一種特殊的曲線運動,也是牛頓定律在曲線運動中的綜合應用。描述圓周運動的物理量多,且許多物理量(力、加速度、線速度)在時刻變化,因此,本單元是必修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學困點。教師如何根據自己的學生把握教材的難易,設計好教案,對順利完成好本單元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

1、向心力:一本參考資料給向心力下了如下定義: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到指向圓心的合外力,叫向心力。我認爲這個定義是不確切的,其一是容易給學生產生誤導,認爲做圓周運動的物體要受到一個向心力的作用,其二、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某一個力、或幾個力的合力、還可以是某種力的分力。魯科版在本知識點教材處理比較好,先通過細繩栓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做圓周運動的演示實驗,分析其受力,得出:做圓周運動的物體一定要受到一個始終指向圓心等效力的作用,這個力叫做向心力。這個定義也比較科學,學生容易接受,且給等效力留了拓展空間,教師在後面的教學中,再通過圓周運動的實例引導學生逐漸認知向心力。在新課教學中,對有些複雜問題應循序漸進,不可一步到位。人教版教材是先學習向心加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這個加速度一定是由於它受到了指向圓心的合力,這個合力叫向心力。這樣給出向心力顯得有點抽象,學生不容易接受。

2、向心加速度:人教版教材是通過質點做勻速圓周運動,找出△t時間內的速度變化量△v,△v△t求出平均加速度,當△t趨近零時,△v垂直於速度v,且指向圓心,既爲質點在該位置的加速度,稱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然後給出加速度的公式。按此教學方案,邏輯性強,學生能知道向心加速度的來龍去脈,但由於用到了速度的失量差和極限概念,大部分學生感到學習困難,從課堂效果上看並不好,因此本教學方案適宜優秀學生。魯科版教教材是通過圓周運動物體的受力分析,總結出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向心力的作用,那麼它必然存在一個由向心力產生的加速度,這個加速度叫向心加速,方向與向心力方向一致,始終指向圓心,然後直接給出向心加速度的數學表達式,省去了複雜的數學推導,使教學難度大大降低,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學生感覺容易接受,師生互動較爲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