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精選34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精選34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

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僅吸引無數觀衆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觀後感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爲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着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說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爲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衆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爲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能夠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就應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能夠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就應深思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

美味珍饈不僅出現在高檔飯店,也擺在每一箇中國人家中的飯桌上。在本週五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四集中就爲大家講述了家常菜的魅力,惹得許多網友都十分懷念媽媽的味道,這也正好和將要到來的母親節相呼應。除了關注美食之外,美女也是網友們關心的重點。據悉,本集導演是一位靚麗的妹子。作爲《舌尖2》年紀最小的導演,胡博(胡蘿蔔)可謂女漢子與萌妹子的完美結合。拍片時,她是阿童木,勇往直前、銳不可當;生活裏,又是小丸子,活潑可愛、笑料頻出。

家常菜,在每日的煎炒烹煮中,蘊藏着中國人最平實質樸的生活期許與處世之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4集《家常》,將走進一戶戶平凡人家,與他們一同品味日常生活中的人間百味。其實,真正的美食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舌尖上的中國》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不論是《時節》中的新疆“瑪仁糖”、手抓飯還是吳江七都醃桂花無不都是我們平常百姓的家庭食物。《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展示了製作各地美食的技藝以及製作過程,還有老百姓們的生活,在觀衆心中引起了美妙的共鳴,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陳曉卿說:“正如紀錄片文案中寫的那樣,‘當今的中國,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飲食習慣,能成爲區別於其他地方的標籤。’城市變得極爲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樓宇森林之間烹飪的食物和空氣中食物的香氣。”食物不只是食物,食物是故鄉的密碼,食物的味道、食物製作的程序,和方言、地理性格、禮儀一樣,是我們隨身攜帶的、小規模的故鄉。就像作家林東林說的:“八大菜系中的每一種,都是對我們飢餓感的一種深層滿足,在吃飽的基本屬性之外,還有味道的滿足、地理的滿足、空間的滿足、心理的滿足和文化的滿足。地道的‘八大菜系’,不但食材、水和作料要取自當地,就連生火的柴火也要是當地的,廚師也要是當地的,唯此才能結合當地的地氣和人氣,彌補多重層次的飢餓。”

第一季中,麪食那一集,伴隨着陝北老農近乎無爭生活的,是窯洞窗前的陽光裏,一聲慵懶的貓叫;豆類那一集,米豆腐作坊的姐妹,在鏡頭前相擁而笑。到了第二季,養蜂人千萬裏遷徙,爲的竟是這種生活“比較自由”。從廣州流水線上,爲了收玉米和修繕房屋,返回貴州老家的苗族婦女,重新換上苗裝,一絲不苟地用繁瑣程序製作飯食。而在這一集結束的時候,他們深深凝視鏡頭,或微笑,或肅穆,像是北野武電影裏出現過的場面:人們凝視鏡頭,似乎要把一生交託出去。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3

舌尖上的中國,我認爲最吸引人的,不是他告訴了你什麼好吃,而是告訴你,怎麼吃,和誰吃,在哪裏吃,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吃。我不希望我是爲數不多的,看舌尖上的中國看哭的人,不是爲了吃不到的美味,而是爲了他的那一句家鄉味。

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一直很棒,你難以想象的動人,頑固,竟然都可以成爲味道的形容詞,我們這纔不止一次的覺得,原來,味覺也是情的來源。加上背景永遠“勾人”的男聲,畫面的質感和清晰度是一如第一季,給人身臨其境和心曠神怡的曼妙感受。所謂生活,除了柴米油鹽,全都是人情世故。所以當看到爲生計奔波,遠走他鄉的國人的時候,誰沒有那麼一刻把自己帶入了進去,誰沒有設身處地的想想,然後鼻尖一酸?

舌尖的成功遠遠不止是吃那麼簡單。這部超脫了紀錄片意義的紀錄片實在是給人了大於更實際的現實的震撼。雖然你知道這是擺拍,但是你能感受到每一張淳樸的臉上的每一絲感情,都是不摻假的真實。偶爾的背景音還是在不斷的提醒着我們,中國的現狀,雖然傷感,可是越是這樣,傳遞出的人文關懷也就越加的濃烈,不同於那些新聞裏的,法制頻道里的唸白,人們在這種打開心靈和感官,專注於感受的時候,傳遞出的這樣的情懷,這樣的信息,才更加被人接受,更加讓人印象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們的惻隱之心。

“爸爸,你太厲害了。”

“當爸爸的很能幹的。”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着記憶深處的故鄉。”

“這是鉅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給了我異樣的感動,不管腳步有多遠,心永遠都朝着故鄉的方向,不管生活有多難,都要記得一種永恆的感動,家,是最最溫馨的港灣。

我不是個合格的吃貨,不然就不會美食當前還有時間拿着手帕紙流淚。但是我是個有感情的文藝的吃貨,所以,舌尖就是這樣的,在每一個抑揚頓挫的聲調之間,把不僅僅是如何吃,更加是對於中國的熱愛,對於社會的關愛嗎,對於家鄉的思念,全部勾引出來,讓你欲罷不能,又沉醉其間。

所謂的根正苗紅,若是做到這樣,倒也真真是,不負恩澤。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4

這天老師花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也給了我們靈魂上的衝擊!最開始看是是陶醉於那誘人的食物當中,之後看下來是欽佩與勞動人民的不是當中,最後是感嘆於中華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當中!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看着那些誘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們的興趣認真的去傾聽每道食物的神奇與誘人之處。在此片當中,它都有詳細的介紹,每道食物的具體做法,它的講述也是蠢蠢欲動。讓我們邊看邊驚歎,甚至還留着口水。在觀看那些美食的同時,那些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過觀看這部片子,我瞭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着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筍的挖掘,那些有經驗的勞動人民就明白在什麼時候挖的春筍最鮮嫩可口,明白什麼地方能夠挖出春筍,挖出春筍後又該如何的保護好那些竹子的根系。明白挖出的春筍該如何保存。正是因爲有了他們的辛勤勞作,纔出現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美食。正是因爲他們勤勞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此刻我們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片中,我也感嘆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的習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吃。通過自己的手工製作,做出可口的食物。這樣的習俗一代接一代的傳下來,雖說,在當今這個機械化的社會,自己親手和麪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在那裏我也期望不要讓這種文化消失,有着更多的人能夠傳承這種習俗。繁衍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他們爲了生活,爲了讓孩子上學,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用自己的體力換取一些錢。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挖取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一種長在水裏的美食——藕。說到那裏,我們也能夠看到大自然對於我們人類的厚愛,我也期望作爲人類的我們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從他們兄弟兩上看到了他們的艱辛勞作與樸實。他們說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就感覺那些藕是通過自己的雙手挖出來的!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質樸的人,如今的我們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卻不明白這些藕的背後有着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當我們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們都要想到那些勤勞的勞動人民,感謝他們的雙手,讓我們享受如此美味的佳餚!

雖說還只看了兩集,但是這兩集卻讓我受益匪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5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給別人,誰知道那上面能長出啥好吃的。”

雖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內,但是卻直白地體現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迴。在東方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那裏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裏有令人迴腸的美味,無時不刻的觸動着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

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過程中,彈幕時不時飄過遠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學他國的學生對故鄉的思念故鄉的食物最能代表故鄉,也最寄託了遊子的思念。介紹一些菜系時,也總有“這是我家鄉菜”之類的話,盛滿了對故鄉的驕傲與自豪。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遼闊的地域也帶來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爲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爲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裏的味道。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着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廚房裏沒有祕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餚。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也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

“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着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爲深刻的社會意義。正因爲此,中國的飲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

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着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着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融入了飲食,融入了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6

不需濃墨重彩,沒有鳳爪龍肝,只是幾粒浸潤汗水的米粒,在母親的手中簡單蒸煮,卻已成爲異鄉的我們,在睡夢中勾起饞蟲的鄉愁。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飽含情意、和真摯的紀錄片。如果僅僅是介紹美食,那隻不過是天天廚房的紀錄片版。那它拍的是什麼?

就是這部能拍出此番情誼的紀錄片,它渲染着中國精彩的飲食文化,氤氳着中國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懷,浸透着中國人勤勞堅韌的高尚品質。

舌尖上的中國,顧名思義,美食只是一種媒介,重點在“中國”二字。通過食物瞭解我們自己,瞭解我們的中國。這正是紀錄片打動人的地方。

食物,在中國,不僅僅是一種果腹的吃食,更是一種生活的儀式。

通過紀錄片中的很多食材,在飯桌上可能只是簡簡單單的幾道菜,但它們飽含着採摘者和種植者辛勤的汗水,和生活的希望。比如說藕,通過紀錄片我才知道採集藕是十分辛苦的勞動,無法實現機械化,只能人工在淤泥中採集,並且爲了賣個好價錢,要保證藕的完整。這就是我們民族骨子裏的勤勞和堅韌。在艱苦的環境,我們都能去忍耐,我們都能用雙手去改變。

食物是中國家庭觀念的體現。片子中介紹了一個給村中老者祝壽的場景。人們將自己碗中最長一根麪條,挑到壽星的碗中,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僅僅幾個動作,就將中國人家庭觀念中尊敬長者的態度,表現的淋淋盡致。我們沒有西方人擁抱接吻那樣熱烈情感展示,我們只是最質樸的行動,和飽含情誼的食物,寄託出我們對於家庭的尊重和延續。

食物,吸收雨露與陽光,經過人們辛勤的勞作,變成人們腹中的美食,成爲我們天人合一的體現。恐怕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一樣,就地取材,因勢利導,即利用自然,又感恩自然。在西南地區的稻米梯田,人們在裏面養魚養鴨,鴨吃害蟲,不用大藥,其糞便可作肥料,不用施肥。樸素的智慧,應在自然之中,既順應自然,又獲得自然的回報,時時刻刻對自然有一份敬重和敬仰。

正如第五集結尾的寫到:

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這就是我們。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7

在吊足人們胃口之後,CCTV於上週五終於開始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我因爲有事沒趕上首播,今天有點閒暇就迫不及待地在騰訊視頻補看。第一集《腳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來自農村和底層老百姓,編劇爲什麼這樣選擇,一種可能因爲編劇來自農村有強烈的鄉下情節,也可能是因爲比較偏愛不經繁複處理簡單加工的的食材本初味道,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想,也許後面幾集中會有變化。故曰:名曰中國,實則故鄉!

舌尖上的中國這麼受觀衆歡迎,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因爲其中的美食美景,更多是因爲那些美食是人們記憶中的故鄉的味道,以及伴隨故鄉味道的親情故事,惹起人們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該片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撩撥着遠離故土的觀衆的離情,撫慰着他們的別緒,讓人慾罷不能。甚至有人誇張地說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故曰:名曰舌尖,實至心頭!

不管怎樣,這一集電視片中還是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爲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爲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爲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關民生!

第一集中印象比較深的另一個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說:“養蜂的樂趣就在於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除了少數生活中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捨和選擇了。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說:我們正經歷太多的歡樂與痛苦,但中國人能苦中作樂,把喜悅通過美食呈現。我們在關注生存的同時,更注重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中國有句古諺:民以食爲天。當人們衣食無憂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對自己意識和自由選擇的追求。“無自由,毋寧死”的聲音曾經震耳發聵,生存和自由,同樣重要,不過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漸進關係,正處於這個轉變過程中的中國現在可以說是亂象環生,不過人們珍視自由、追求夢想的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8

昨天終於看了期盼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邊看邊和妹妹聊天,但是看到麪食,職業割麥人那裏,不知爲什麼心裏酸酸的,看到熟悉的割麥場景想起了以前我家也有這樣的割麥人來的,他們大多從河南來,我們叫他們小河南,因爲小的時候家裏沒有那麼多人幹活,除了爸媽就我和姐姐能幫忙,那時最討厭過麥秋和大秋,因爲我也要下地割麥子,那時56月份,天氣熱,而且麥穗癢人,之後是捆麥、打麥這些會把我的假期全部用光,對於這些至今記憶猶新。割麥真的是個體力活,看到那些割麥人,再看到那些現在的收割機,我只能說社會進步終將把古老的東西湮沒在歷史之中,看到他們的臉我只看了無奈和哀傷,他們真的是最後的割麥人了,在現在除了可能偏遠的山區,基本上平原地帶的麥子從種到收全部是機械化了,他們真的是要被歷史遺忘了,我只能說,現在人基本沒見過和經歷過以上我說的那些所以他們不知道失去的是什麼。

看到小花菇那裏,我感嘆時間成就的美味,也只有那些最貼近他們的人才能品嚐和體會,但是老人獨自一人的晚餐,讓我鼻子發酸,現在的人都太急躁,喜歡快速的生活,什麼都要快速,連生病了都要立刻藥到病除,其實根本不可能,時間真的是藝術家啊,他雕刻了不同的人生,但是又有誰能真正的瞭解他呢。

感覺這一集的編導不是在拍美食,而是在拍生活,獨居老人、割麥人、留守兒童,社會底層的老百姓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看到留守兒童那裏,我真的很有感觸,我上大學時去過支教,那些偏遠山區的孩子真的是需要有人照顧,他們的父母去千里之外打工,他們需要翻幾座山去上學,早上5點鐘起牀去上學,下午3點鐘就下課,因爲他們有好長的山路要走,回到家還要自己洗衣做飯寫功課,他們的父母一年可能只能回家一次,其餘時間也只是在電話裏叮嚀安慰了。這些社會問題沒接觸的人只會覺得這與我無關,別人的事我管不了,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感覺和心態,有時真的也是愛莫能助,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連一點自省都沒有,那麼這個國家會怎樣呢,在這裏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編導的用心,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曾經有過璀璨的歷史文化,但是現在現代化的進程已經快要將這個國家席捲一空了,食物是個好的媒介,它承載着歷史、傳承、人情、文化、還有就是情感媒介,每個人看到食物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家鄉味,希望我們的家鄉味能夠留下來繼續傳承下去,不要讓她真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以食物的力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9

今天老師上了兩節課,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給了我們視覺衝擊,也給了我們靈魂衝擊!一開始我陶醉在誘人的美食中,後來我低頭看着對勞動人民的敬仰,最後我感嘆中國五千年的飲食文化!

看第一集的時候,看着誘人的美食,要引起我們的興趣,要仔細聆聽每一種美食的魔力和誘惑力。本片中有詳細的介紹,每種食物的具體做法也急於講述。讓我們一起看,一起驚歎,哪怕是用口水。一邊看美食,一邊被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深深打動!

通過看這部電影,我瞭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着汗水。就像挖竹筍一樣,有經驗的勞動人民知道什麼時候竹筍最新鮮好吃,在哪裏挖竹筍,挖完竹筍後如何保護好竹根。知道如何保存竹筍。正是因爲他們的努力,世界上出現了各種美味的食物。正是因爲他們勤勞的智慧,每一種食物都能完美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真心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電影中,我也感嘆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習俗一樣,除夕夜,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親手做好吃的。這個習俗代代相傳。雖然在當今機械化社會,自己動手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也希望這種文化不要在這裏消失,更多的人可以傳承這種習俗。再現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

在影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爲了生活,爲了讓孩子上學,他們不得不離鄉背井,用體力換來一些錢。就像電影裏的挖藕兄弟一樣,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省嘉魚縣,挖一種長在水裏的美味藕——。說到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對我們人類的愛,我也希望我們作爲人類,不要目光短淺,不要被肆意虐待!從他們兄弟身上可以看出他們的努力和單純。他們說在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覺得那些藕是自己親手挖出來的!這說明他們有多簡單。現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但我們不知道這些藕的背後有多少故事,有多少汗水從勞動人民身上流下來。當我們享受桌上的每一道美味時,我們應該想到那些勤勞的人們,感謝他們的雙手,這樣我們才能享受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雖然只看了兩集,但這兩集讓我受益匪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0

《舌尖上的中國》被譽爲是中國深夜發吃節目的開山之作。跟新中國很多事物一樣,這片可謂是起步晚起點高,一出手立馬把《深夜食堂》這樣的海外發吃片給比了下去。正當都市小清新們爲東京醬油炒拉麪感慨不已的時候,驀然發現天朝纔是神一般的存在,小日本那些玩意簡直就是渣渣,這片真給咱中國發吃黨長臉。

《舌尖上的中國》爲什麼美?簡單來說就是接地氣。工業化讓人也變的越來越工業,離生存的本質越來越遠。爲什麼那些廉價工業化高熱量垃圾食品可以賣那麼貴?因爲它的顧客並不把它當作真正的食物,而只是一種商品,一個商品只需要具有和它的價格相當的包裝,就一定會有人買。《舌尖上的中國》與以往美食節目的不同,在與它不是一個關於商品的故事,而是一個真正關於食物的故事。它的鏡頭沒有對準各大所謂美食城市的商業街,而是對準了我們經常忽視的人和物。包括黑龍江上的老魚把頭,香格里拉菜松茸的單珍卓瑪,浙江菜東筍的包師傅,這些勤勞的人運用經驗和智慧,提供了我們所吃的一切,也決定了我們要吃什麼,怎麼吃。包括做山西花饃的大嬸們,寧波做米糕的顧阿公顧阿婆,蘭州拉麪的馬師傅,他們的技巧決定了各地的風味甚至習俗。也包括你早已忘卻的家鄉菜,媽媽做的悶面,春節的團圓飯,無論承認與否認,它們都絕定了你一生的口味喜好。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關於食物的記憶,其實也是我們整個文明的記憶,甚至是我們自己認知的根源。古人通過“茹毛飲血”區分自己和蠻族,後來“南稻北麥”的分野,仔細一想竟然都是關於食物的。

我在加入深夜發吃黨以後學到了什麼?這個問題我想了許久,發現的回答就是:活的更明白了。爲什麼呢?要做飯自然就要買食材,就要辨別食材,就要懂油鹽醬醋茶的用度,知道入口的五味口感是怎麼回事。人活着就要吃飯,把吃飯這事整的更明白,可謂是活的更明白了。這有許多好處,活的不明白的人就往往容易被表象和虛假所迷惑。我們有些同胞拿着國外幾塊錢一大盒的哈根達斯當奢侈品,沉醉於日本飯糰子(學名壽司,起源與日本古代長途乾糧)的簡單與純粹,着迷於波爾多紅酒的古典高雅,傾心於西式快餐店的工業氣息,並拿出夠外婆醃一年酸菜的錢買以上種種,充分說明現在沒活明白的人何其之多。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1

中國的二月,洋溢着傳統節日的安祥喜樂。表達和抒發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吃是大衆最爲喜聞樂見的慶祝方式之一吧。那一年的春節,央視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國》,今年春節,我讀了《舌尖上的中國》。

一語天然萬古新,今時今日,越來越多的人厭倦了各種調料品和繁複的程序共同作用後的食物,喜歡享受天然食物。最令人難忘的食物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比如江南餐桌上常見的筍,尤其可以和肥膩的肉類脂肪形成的美妙的平衡。從小到大,每逢初春,爸爸就會做上海家庭飯桌上最常見的醃篤鮮,幾片冬筍,幾塊排骨與鹹肉和幾個閒雅的百葉結,總也會讓我食指大動,一種天然好滋味。

如果人生可以分段,大約分三段吧。在小時候,我還真是爲了美食企盼着過年。因爲只有過年,忙碌的父母纔會有時間去爲我們精心準備着可以與飯店媲美的美食。大約離過年前一兩週的時間,我們根據通知去生活大院的各種地方幫父母排隊領各種年貨,一邊感受着父母們之間愈來愈濃的過年氣氛,一邊和小朋友們盡情嬉戲。漸漸地從我家的廚房裏會飄出各種美食的香味,我跟着我家的春節首席大廚爸爸做個試菜員,那些味道,那種快樂無法忘記,也不可能忘記。隨着長大,我的需求也不再是停留在馬斯洛的初級階段,在心中傳統的節日已不似兒時那般重要,但也許錯失了人生一些重要的美景。而後時間還在繼續,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依舊盼望着過年,雖然已不是爲了美食,但心情是一樣的。快樂容易在家裏互相傳染吧,盼着過年,盼着看春晚,甚至讓我有一個念頭”好好學燒菜,早日自己爲一家老小燒一桌年夜飯”,就像當年同樣也是婚前廚藝小白的父母,爲了讓一家人有個美食春節,盡力去學做菜,在實踐中慢慢提高廚藝。因爲孩子,重溫了兒時過節的快樂,體會時間的味道,傳承家庭文化。

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每個與美食有關的故事,是人類與自然,人類與時間,人類感情的故事等等。在我們這個民以食爲天的國度裏,這些故事構建了食物的歷史,也構建了每個人每一天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珍惜食物,珍惜生活。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2

我很喜歡看有關美食的電視節目,自從《舌尖上的中國》開播後,我總是會抽出時間來觀看,看各種美味在人們的舌尖上盡情跳躍,因爲它們是最原始、最淳樸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國》帶領我們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品嚐了各地的拿手好菜,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這些美味不是出自哪位烹飪大師,也不一定是多麼珍貴的菜餚,但這些美味卻是最貼近我們的生活,最原始、最樸實的美味。他們的'那些烹飪方法都非常巧妙的保留了食物最初的味道和鮮美,他們用的食材也是最新鮮、最原始的。

《舌尖上的中國》還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本領。大山裏的人們會把春筍、野菜和各種菌類烹飪成一道道美味,豐富了他們的飯桌。海邊的人們會去捉最不起眼的沙蟹,經過清洗、磨碎、調味、發酵後,做成美味的沙蟹醬。人們總是能夠把握住他們當地的天然食材,當然在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我們也要去保護生怸的平衡,讓這些美味更久遠一些。

影片裏還穿插了一些真實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令我很感動。有一個新疆小夥子,他的弟弟就要離開家鄉去上大學了,他做爲哥哥想給弟弟準備一個禮物,他來到已經看了很長時間卻沒有去摘的蜜蜂窩底下。因爲這個蜂窩長在一棵很高的樹上,這個蜂窩特別大,要摘下來非常危險,一不小心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弟弟要離開家鄉去上學了,他想摘下來讓弟弟品嚐蜂蜜的甜美。他用一根藤條綁住自己,再把藤條拴在樹上,他一步一步小心地爬着,他爬了3個小時終於來到了樹冠,因爲蜂窩上有很多蜜蜂,他早有了準備,點燃手中拿的樹葉放在蜂窩上,把蜜蜂燒死後摘下了蜂窩。回到家後,他們一起吃着辛辛苦苦換來的美味,兄弟倆很高興。哥哥對弟弟說:“在學校一定要認真、刻苦的學習”。我相信弟弟也一定懂得了每份甘甜都來之不易,他一定會努力學習的。

看了這個節目,讓我也好想去每個地方旅行,去品嚐天下的美食。最後也感謝這個節目組的所有人員,是他們的辛苦和付出,讓這個節目帶我們去感受了這舌尖上的美味。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3

先前,《舌尖上中國2》在央視熱播。其中美味佳餚和濃濃的中國情、中國味道聯繫起來。有時聽着解說員磁性的聲音並欣賞着樸實又絢麗的紀錄片畫面,我被它感動的幾近落淚。

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中國文化及中國民風民俗的一種體現。《舌尖》引發了人們對於中國味道的熱情。我也禁不住想寫點什麼,但是本人也不是什麼大家,故而寫這麼廣大的中國味道,未免力不從心。但是說談談在吃方面上我的味道,還是可以的。

我願意體會山珍海味的滋味,雖然在高速發展的今日,這並非是什麼奢求,但是對於我這樣的平凡百姓來說還不是什麼家常便飯。

小的時候偶爾便會同家裏人蔘加農家的喜宴。那時的喜宴遠不是現在一樣,如今親戚朋友都被拉到了飯店裏。無論是誰家娶親,安排的菜色始終是那一套,雖然比原來是豐富了,而久久品嚐一套菜,未免格式化大家的味蕾了。再早些時候,僅僅我生活的村子裏來說,但逢婚嫁,主人便會請來十里八鄉的名廚共同來完成喜宴。雖然那時候的菜沒有現在如此多的花樣,但是同一食材卻呈現出了不同的風味。

我非常回味小的時候那種濃濃的鄉情菜的味道。大家都坐在在院子裏,熱鬧非常。期間,菜一道接着一道,且不知道下一道是什麼神祕,滿懷期待,滿懷盼望。到如今,已很長時間我再沒有品嚐過那種味道了。可是,畢竟赴宴吃席的機會是少的,多數還是在家裏的。

我看到電視裏的家常便飯是四菜一湯,我羨慕之餘還是覺得如此多也是吃不了的,若是隻做出來也費工夫。平常日子裏,我家裏每頓飯單炒一個菜。父母都外出工作後,家裏便是奶奶主廚,可她是一個最不會做飯的。

但是我還是願意吃奶奶燒的菜。她的爆炒土豆絲,絲條發軟,估計是用火太過;菜色很深,估計是醬油過多;品嚐之下,又有略過的酸味,當然醋是放多了。這一盤酸辣土豆絲,我一口氣利用它消滅了三個饅頭。我的味道大概是與衆不同的。

有時奶奶對燒菜很是厭煩。此時她會以兩種方法來對付。

她會將油、鹽、蔥花、辣椒、花椒等放入碗中,有時也加一些水。將這些放入鍋中,然後將豇豆、土豆或者青椒切好洗淨,也放入鍋中。待到燒火鍋開後,再將她的調料倒入蒸好的菜裏攪拌,這就“燒”成了一道菜。

而第二種方法是異曲同工的。她也是將那些菜弄好放入鍋中,只是這次是伴着一些白麪和水一起入鍋蒸的。她不要她的那種調料了,轉而搗蒜,然後在蒜泥中加入醬油或者醋,再加些水,少許的鹽,於是又成就了一種調料。待到菜蒸好以後,再拌之,於是又一種風味出現了。

這兩種方法在我家使用極廣,其中後者可以蒸較老的豇豆,鮮嫩的榆錢和槐花,出芽展葉不久的紅薯葉子,等等。我對於這些花樣,欣然歡喜,狼吞虎嚥。

如果幾天內吃慣了這些時令下的花樣,我的味道也會不滿。此時奶奶便會棄燒菜去炒饅頭和烙餅。這兩樣可是奶奶比較擅長的。

這炒饅頭極其簡單,蔥花饅頭入鍋,武火快炒,文火收工。奶奶炒的時候會家一些蔬菜,有時直接在饅頭裏打上一個雞蛋。奶奶此時用火用鹽恰到好處,出鍋後,噴香無比。

談到烙餅,這是奶奶最拿手的。加水和麪,蔥花入面,連續摔打,慢擀成餅,層油貼鍋,餅張入鍋,先文後武,適時翻面灑油。待到餅呈現金黃時,馬上出鍋。奶奶如此烙的餅說起來簡單,可是唯有她親手烙的餅纔有那種面香有嚼勁的味道。此地沒有出煎餅的風俗,而在餅上抹上風味醬,再捲進普通的大蔥,我感覺,較之於煎餅卷大蔥不在話下。

我將這兩樣麪食奉若珍寶,每次回家這是必點的兩樣。

奶奶做的食物已經伴隨我十幾年了,就如《舌尖2》中所說,每個人的味道就如同一個定位器,無論身處何方,它總在指引着你家的方向。

所以,我的味道其實就是家的味道,其實就是家對我濃濃的愛。再如《舌尖2》中所說,“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家裏的味道是屬於我自己的口味,我愛家裏一日三餐的人情味,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奶奶。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4

《舌尖上的中國》有一段時間很火,當時我也從別人那裏或者網上知道了這個名字,但我並沒有去看,因爲我想,不就是一部美食片嗎?還不如電視劇好看呢!

然而,當老師放出來的時候,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美食片。《舌尖上的中國》與其他美食片的不同在於它不僅僅是介紹了美食,還講了人與人、人與美食之間的故事。

老師先給我們放的是第一季中的一集,這裏着重講述了美食的製作過程還有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及人們坐在一起笑意濃濃的吃飯。讓人在大咽口水的同時,也不禁感到溫馨。想必在外的中國人看到這部片子也會懷念起家鄉,懷念家鄉的美食吧!

看完那一集,我就覺得這部紀錄片拍的真美。畫面的構圖,動作的細節,都將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勾勒了出來。老師說,那一幀幀畫面、一個個鏡頭都是從千挑萬選出來的,很多場景拍了上百個鏡頭,導演還有攝影者將最棒的鏡頭呈現在觀衆面前,我聽到這兒是十分震驚的,先不說時間問題,關鍵是勞心勞力,消耗的精力不是能一筆帶過的。

老師第二次是讓我們看了一點第二季的第一集,之後又放了關於陳曉卿導演的採訪。個人覺得陳曉卿導演十分隨和,可能工作上稍微有些追求完美,但是他做人還是十分好的。在採訪過程中,陳曉卿導演講了他對外界的評論與質疑並不是很關注,豁達的心態讓我深受震撼。也許是人生閱歷,讓陳曉卿導演看上去充滿了大智慧,雖然他自己說自己嘴挺笨的,不怎麼會說話,但是我覺得他說的都是充滿智慧的、正確的話。

第二季是人們採集食材的故事,對於美食的製作過程有所忽略,但是這也是美食製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呈現了中國某些地方的風俗習慣、扭曲的觀點、社會矛盾,雖然陳曉卿導演認爲他只是在講故事,並沒有刻意的去暗示什麼、去表現什麼,但是在這個紀錄片形成以後,社會上對它的評價、對它的深思、對它附加上去的價值觀念會讓它提升自己在中國紀錄片歷史中的地位。

有人認爲,從某種意義上看,《舌尖上的中國》猶如一場文化儀式,讓我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儀式洗禮。通過日常美食的儀式鏡像,我們看到的是蘊藏在中國文化深處的遺傳密碼和文化圖景,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信仰、審美情趣最生動的展現。片中凸顯的對普通人的人生價值和生活信仰的禮讚,既是對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氣質及生存智慧的謳歌,也讓人體認到美食背後強大的人文力量和對共同體價值的一種深深認同。

也有人認爲這部片子讓人看了氣憤,從一對江南母女走兩百多公里的山路只爲了採集松茸,然而只賣了5000多元。然而大城市裏,飯店中的一盤松茸就要很多錢,社會的貧富差距讓人感到十分難過。

我想起以往的很多看過的作品,有很多作品,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並沒有那麼多的含義,那麼多的深思熟慮,然而當他出現在世人面前,世人總會將它深入挖掘,咬文嚼字,又那麼點意思就要往上套,來顯示出這個作品有多好,好在哪裏,賦予它更高的地位。也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個人情況的影響,也會給創作的人帶來一定的影響。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5

我喜歡看紀錄片,看過不少國內外優秀的紀錄片。我認爲《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美食類紀錄片,是我看過的最出色的美食紀錄片。

看完兩集的《舌尖上的中國》我們不難發現它獨一無二的優點,《舌尖上的中國》代表着一種文化的符號、國人特有的家的溫暖。

《舌尖上的中國》一種文化的符號,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書籍、語言、服裝等替代不了的重要作用。在《舌尖上的中國》我們看到不少我國八大菜系中的好菜,也看到每種材料、每種食物中各不相同的傳奇歷史。民以食爲天,食物和我們老百姓走的最近,人們可以很自然地把文化傳到食物裏面。如果有誰能夠把所有的特色美食背後的歷史、傳奇都寫出來,我們必當看到和史記一樣偉大的書籍。國人追求“色香味形俱全”是在用舌頭吃飯同時追求更好的體驗,這是吃飯的最高境界,不僅追求美味還要追求良好的審美享受。

《舌尖上的中國》代表國人特有的家的溫暖,它是一部有溫度有血有肉的紀錄片。養蜂夫婦雖然常年在在外漂泊,但有一頓頓有着家鄉味道的熱飯,生活雖苦但也樂在其中。海上的夫婦貪早抹黑在捕魚,爲了微薄的收入、爲了營造一個美好的家,丈夫煮的那碗簡簡單單的飯那刻卻是世間最好的美味。哥哥爲了弟弟用着簡陋的藤條冒險爬到0多米的樹上採集蜂蜜,那時間分分秒秒觸動人心,蜂蜜雖甜也不及兄弟情深的萬分之一……。太多的故事來不及一件件來講,即使講完了那鏡頭外時時刻刻發生的故事呢。在這部紀錄片中我看到濃濃家的溫暖,這愛觸動着每顆敏感的心……

有中國人聚集吃飯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延續,就有家的溫暖。這是我看《舌尖上的中國》後最大的感觸……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6

《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播出便引起巨大反響,對於吃貨的中國人,那更是垂涎欲滴。那只是一部紀錄片,而一部美食的紀錄片能讓我們的味覺好像有了觸感,那些碗裏盤子裏盛放的美食,不僅僅是供人飯食的菜餚,更是生活和物質文化的記錄,那些小時候的菜餚放在鏡頭裏,好像突然就能把人從鋼筋水泥森林裏,帶進那個桂花開荷花香,滿眼麥浪的田園生活,而在那個田園生活裏,這些簡單樸素的食物也能放出它的光輝。

同樣是麪食,你可以煮它,你可以包着菜包着肉煮它,可以煎它,可以炸它,可以蒸它,可以烤它,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味覺,不同的吃法,帶給人對同一種麪食的口感是迥然不同的。而《舌尖上的中國》做了這樣的記錄。不僅僅是在幫人回憶那些小時候的觸覺,更像是在找那個年代的生活風味。

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早起送孩子去上學,路邊隨便買個豆漿油條或包子稀飯,自己上班吃飯,外賣也成了隨便打發的午餐,但我們仍舊對那個吃不飽飯菜的年代,有那麼一份衷情,那些媽媽親手燒製的飯菜,可能我們再也吃不到了,經常吃的就是街邊的外賣。而這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我們開始懷念,懷念那個年代,那些個人,那些再也吃不到的味道。就這些,就這些味覺讓我們懷念小時候的自己。

《舌尖上的中國》帶我們重溫那些記憶中的味道,它背景的音樂讓我想到五穀豐登,想到收穫的喜悅,想到辛勤勞動人們臉上的汗水,想到現在的食物是中華民族的變遷史。想到從古至今的人們,在食物飽含着的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7

第一季比第二季優雅點,由於不同導演,煽情程度不同,大部分還是能接受的。具有爭議的第四集小提琴手也認同。

179—186這段時間,每每到香樟食堂吃頓好,都需要撐起iPad找視頻看。並不是所有影視都能下飯,英文劇集你要看字幕和畫面,要不停低頭吃飯,太難受了。至於針對洗衣婦女的肥皂劇,實在沒興趣。

目前找到合適的:

《舌尖上的中國》《小森林》都是以毒攻毒,以吃配吃。

真實懷念那段歲月,悠哉悠哉看着舌尖吃東西,尤其是麻辣燙。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8

正月初還沒過完,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就帶着四年舌尖兒粉們的期待和口水迴歸了電視銀幕上。本以爲這四年,厚積薄發可以打造出一部更加優秀的舌尖兒作品。卻沒想到,拿到了優秀的IP,呈現出來的確實讓所有電視觀衆都深感尷尬和費解的一部紀錄片。可以說2018年的春節唯一的銀幕槽點,恐怕當屬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了!

看了幾集下來,我已經深感心累和疲憊不堪。帶着這樣兒的心態和狀態,我再次回顧了一次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我就在想,如果央視選擇在今年春節再次重播一遍舌尖兒二,有多少看完舌尖兒三的觀衆會支持呢?應該不少,畢竟舌尖兒二在廣度和深度上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優秀的作品。雖然被人詬病故事成分太多,有點兒感動中國的嫌疑,但是對於美食的襯托,沒有特別含糊。雖然沒有一那麼的誘人,但是總體上也可以勾起人們對中國美食的敬畏。

時至今日,帶我再次回顧舌尖兒二,我感覺四年前那種剛看時候兒的破碎感和分割感沒有了。看來俗話說的沒錯,經典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當然了也可以通過下一代的襯托)。春節裏來懷舊,無疑是消除看完舌尖兒三後留下來的心累和疲憊最好的慰藉了。如果懷舊真的是一種美,我希望我能夠一直懷舊永葆青春!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9

看着美食和普通百姓滿足的笑容,不知爲何,眼眶就紅了,是爲了美食,還是對美食背後勞動人民的敬愛和感動,或許是由此再次引發的思鄉濫情。對於我們這裏的主食,當然是米飯,但是對我來說,它不過是必須食品,卻不見得是我的主食,若沒吃會難受,但擺在面前,我的眼裏卻只有魚肉。

本集着重描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貌的有關主食的故事,展現人們對主食的樣貌、口感的追求,處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國人對主食的深厚情感。

刀切饅頭、三色開花饅頭、椒鹽蔥花捲、幹炒牛河、臘汁肉夾饃、羊肉泡饃、蘭州牛肉麪、岐山臊子面、糉子、梭子蟹炒年糕、豆角燜面、芹菜豬肉餃子、印花清明糰子……

本集最後,由主食切入春節的話題,看着一桌桌不知爲何的食物,我的眼裏只有那一張張笑臉。每逢佳節,吃什麼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久別重逢的家人們終於又可以“名正言順”地聚在一起,只談些最美好的話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0

舌尖上的秋天

秋天是大自然回饋我們的拼盤,有許多美食可供咀嚼。

農家的房前屋後往往種植幾棵柑桔。寒露剛過,桔子就由青轉黃,如繁星般閃亮在蒼翠的枝葉間。成熟的柑桔被剪刀輕輕剪下,堆放在籮筐裏。除了擇個頭較大、品相較好的拿到集上去賣,大多數留下來食用。拿一隻柑桔,剝開鬆軟的外皮,果皮中的汁液飛濺出來,散發出濃濃的桔香。掰一瓣果肉塞進嘴裏,輕咀慢嚼,甜中帶着酸,越嚼越有味。

柑桔還沒有摘完,柿子便迫不及待地亮相。一場薄霜染過,柿子由青變黃再變紅,門前的柿子樹掛上了一盞盞紅燈籠,看着十分喜慶。拿一根端頭剖開的長竹篙,對準枝椏輕輕一扭,沉甸甸的柿子就卡在竹篙岔口裏。摘下的柿子紅彤彤、軟乎乎的,輕輕剝開,爽滑甘潤,從嘴裏一直甜到心裏。

山上的野板栗也趕在秋天裏炸開口子,露出褐色的慄果。提着小竹籮,剪下佈滿尖刺的慄球,用腳踩住,再用剪刀輕輕一夾,一扭,褐色慄果便滾落出來。剛剝出的板栗白嫩,吃在嘴裏“咯嘣”一聲脆響,甜絲絲的味道便在舌尖縈繞。將摘下的野板栗炒熟,捻起一顆,沿慄殼爆裂的縫隙剝開,便露出嫩嫩的果肉,放進嘴裏,又面又甜,還帶着秋天山野的味道呢。

地裏的花生、地瓜、玉米,也趕在秋天裏登場。花生埋在地裏,用鋤頭刨出來,連殼扯下,洗淨曬乾後,可以連殼用鹽水滷,再用清水煮,做一盤水煮花生;或者剝成花生米,用香油爆炒,脆香可口,都是一盤下酒的好菜。

紅薯埋在土裏,趕在霜降前刨出來,儲藏在地窖裏。紅薯的吃法較多,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既可以切片曬乾,也可以碾碎過濾後製成澱粉。秋季裏最受青睞的吃法,當數燒烤了。將生紅薯放進竈膛裏,或者埋在農家山地邊火堆裏,利用未熄的草灰餘火,將紅薯烤熟。熟透的紅薯吹去灰燼,剝去焦皮,露出淺黃色瓜瓤,散發出香噴噴的熱氣,吃在嘴裏,軟滑甘甜,沁人心脾。

玉米就更不用說了,掰下玉米棒,扯去包裹的外皮,放在鍋裏煮熟。撈出來的玉米棒香味撲鼻,雙手捏住,松鼠咬松果似地放進嘴裏,一排排地啃,越嚼越有味。

秋天裏可供咀嚼的美食還有很多,只要走進原野,總能品嚐到大自然饋贈的美味拼盤。

冬日暖情

趴在靠近窗戶的牀上翻書。這正值嚴冬之際的屋外空氣,是極其冷冽的。牀邊小桌子上泡了桂圓葡萄乾和核桃的茶具,縷縷熱氣上揚,隨意打轉,騰昇,四散,消失。靜靜看着,偶爾撇一眼窗外,頓覺溫馨。

跳下牀,媽媽在客廳吃蘋果,走過去時媽媽塞給我一口。嚼着蘋果,看着媽媽微微笑,心裏暖暖的,這暖,也是種溫馨。

媽媽說晨練回來的路上看見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各拉着小孩子的一隻手。下過雪的路面有些滑,用大理石鋪過的那塊地面更不好走,他們走得很慢很慢,可是夾在兩個大人中間的頭戴一頂小紅帽的孩子還是不止一次地摔跤。就在孩子即將要滑倒的那一瞬,爸爸媽媽總會有默契地把她提在半空。小孩子發覺在爸爸媽媽的庇護下自己根本摔不倒,於是恣意地一蹦一跳,一溜一滑,玩得不亦樂乎。

聽着媽媽的講述,那一家三口大手拉小手,慢慢走在雪地上的畫面,漸漸浮現眼前。在這個冷冷的冬日裏,是那麼的和諧,溫馨。

我小時候,也戴小紅帽,穿紅衣服,走路喜歡蹦一下跳一下的。只不過我的童年一直生活在山村裏,到處都是土,少有水泥,至於大理石這樣的材料,聽也沒聽過。

山裏的冬日,只要北風一狂吼,樹上的弱小枝椏就嚇得紛紛掉地,北風見勢偷着一樂,翻個身,裹挾起牆角和陰面處的積雪,轉幾道彎,遇到中意的目標,再把雪屑打落下去。逢到這樣的天氣,即便大人不說,小孩子的我也不敢出門,於是乖乖地呆在家裏。

這時候,媽媽總是把炕填得熱乎乎的。我坐在炕上翻漫畫書,畫房子,玩撲克,臉蛋貼在窗玻璃上看遺落在院子角落裏的潰風,玩累了,倒頭便睡。媽媽放下手裏的針線活,輕輕托起我的小腦袋墊上枕頭,又輕輕地拍着我的脊背。睡眼朦朧處,媽媽在微微笑。半迷糊的意識裏,媽媽還在輕輕地拍着,那愛撫舒服極了,我在夢裏都輕輕笑了。現在憶來,當時的舒服即是一種溫馨。

那樣的冷風天裏,屋子裏的爐火總是燒得極旺。

爸爸坐在椅子上看書,媽媽在炕上納鞋底,我在一邊瞎玩,沒有人說話,都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互不干擾。放在爐火上面的水壺發出“滋滋”的響聲,綿長,持久,聽着心裏暖暖的。這暖,亦是種溫馨。

都說冬日是一個慵懶的季節,其實冬日也是一個讓人倍感溫馨的季節。

小時候,冬日裏的溫馨,是火爐上水壺的滋滋作響,是暖炕上的熱乎:是爸爸翻書的聲音,媽媽做針線的身影:是電視機裏的歡歌笑語,是鍋裏粥的翻滾。

現在,冬日裏的溫馨,是媽媽慈愛的一笑,是一杯清茶的熱氣騰騰,是隨處可見的真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1

嗨,陌生的朋友,你好!

你是不是對美食很有研究?你能不能確定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吃貨”?你有沒有想過要吃到全國各地的美味佳餚?那正好,我這裏有這樣一本《舌尖上的中國》,正好可以滿足大家很多的期待和要求。

這裏面記載了許多的美食佳餚,但更多的是對食物的感情和追思、希冀和傳承。這本書告訴我們,中國人憑藉着對自然的敬畏與理解,從山林、湖泊、深海和平原獲得各種各樣的豐富食材,又從一粒米、一顆豆中,看到了香噴噴的白玉米飯,一根根精緻細滑的大燙乾絲。人們用純熟的技藝與豐富的想象力,通過煎、炒、烹、炸、煮等方式加工食材,從中獲得了許多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等,而這些也是解決溫飽的基礎物質。人們又從親手烹調的美食中獲得了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精神慰藉,由此可見,食物對人類是無比的重要,真的需要珍惜。

可能大家還會有這樣一個疑問:許多美味看着讓人饞涎欲滴,可是怎麼把食材轉變成美味佳餚,到底如何製作,有何技巧呢?在這本書裏也能找到答案,它提供了不少美食的製作方法,而且在每一章節的後面還會有一些關於食物的文章,菜品的製作方法以及它們的美食溯源。

好了,這就是我要推薦的精彩的《舌尖上的中國》,大家有興趣都去看看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2

優點:首先,把我看餓了;其次,食物的製作過程讓我對粵菜的技法和真諦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再次,珠三角和粵東西北都涉及到;尤其,鮮、偏、時、精、造這幾個特點對於廣東菜(非粵菜)的特點總結得相當到位了;最後,講述食物時不失人情味兒。此外,配樂蠻不錯。作爲老廣,這些節目取材讓我產生粵文化故土認同感。

缺點:僅僅做到了地域分類介紹,但沒有把它們進一步體系化,分類的層次還比較淺,如果在鮮、偏、時、精、造這幾個特點下進一步把美食的介紹層次化分類化,會更加深觀衆對廣東菜的印象,比如可以討論一下粵菜、東江菜、潮汕菜的各種特點和互相對比、相互的歷史淵源和現代交融等,古法和創新,力求做成一檔優秀的寓教於樂的紀錄片作品。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3

跟風《舌尖上的中國》,特別是解說詞,不過攝影條件差了些。看完我發現我對廣東菜確實喜歡不起來。

第一集·鮮:鰻魚,荔枝菌,重殼青蟹,清遠雞,冬筍,酸筍,廣式臘肉,新年盆菜。

第二集·偏:沙蟲,禾蟲,竹鼠,桂花蟬,龍蝨,田鼠,紅菌豆腐,竹蟲(太tm重口了)。

第三集·時:遲菜心,木棉花,菠蘿,龍舟丁,豉油雞,薄殼米,廣式臘腸,蛇。

第四集·精:蠔,叉燒包,蝦餃,荷葉,幹鮑,蟹,乾魚鰾,羊腩煲。

第五集·造:粿,糉,老鼠粄,筍粄,木薯,鴨鬆羹,水牛奶,雙皮奶,姜撞奶,魚丸,墨魚卵粿,水耕種植蔬菜。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4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來之際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兒的中國風記錄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體”,以美食爲承載,以新年作爲一個符號,去講述中國人年節時下的美食、文化、風土人情以及對生活的完美期盼。

影片用溫暖的鏡頭記錄着繁複的製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遊子們漫漫回鄉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着完美的象徵,那些對團圓的期盼、對家人的思念、對新年的期望和願景……都在這部娓娓道來的《舌尖上的新年》裏。

以前的“舌尖”講美食,經過鏡頭的記錄,帶着你去體味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間小吃、街頭蜜餞,美食中又蘊含着華夏兒女爲人處世的事故哲學。而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則是用美食品嚐日日沖淡的年味兒。許多兒時對於新年的完美嚮往都隨着鏡頭的遠近搖移慢慢浮現出來。當大都市裏日漸被洋節日侵佔的時候,鄉野民間卻還保存着年節時祭天祭地送竈王爺的習俗。

你是否還記得,那首小時候一向傳唱的年俗兒歌,“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每當細細讀起來這首趣味的民謠,心裏都是對過年的懷念和回憶。小時候的我們,過年就是最大的歡樂。能夠買到過年的新衣,走親訪友,吃不完的瓜子、糖果,還有很多長輩們給的“嘎嘣響”的嶄新的壓歲錢。那時候的年味兒之於我們,就是過年整的棗花糕、大花捲、餃子就着臘八蒜,還有一根根的吊在屋檐子前的風乾臘腸。或許,那些90年代的記憶已經永遠的成爲了過去,可是《舌尖上的新年》還是那麼恰巧的戳中了淚點。那些父輩的人們,就彷彿被時光停駐了一般,他們依然堅守着流傳幾千年的年俗,心中便充滿了無限的感慨~

或許,有這樣感慨的人不在少數。生活在都市的我們被一個個精心包裝的洋節日迷得團團轉的時候,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春節,卻在年年的“越來越沒年味兒”中漸漸失去了歡樂。以前,老輩兒的人講,過完了大正月,這個年纔算完。可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就連個正月十五都過不到就要緊鑼密鼓的回來上班,如何還有“鬧花燈”的閒暇和心境呢有時候想,對於春節最大的保護,應當是以政府爲主導的尊重,讓我們有閒暇也有心境去扮靚我們民族的節日。

當然,感慨是個人的。影片本身還是很歡樂的。看完電影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討論《舌尖上的新年》是適合吃飽了看,還是餓着肚子去看有人說,得吃飽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餓不行,怕根本堅持不住;也有人說,還是餓着看吧,不然吃飽了看完還得吃,太長肉了。反正我是餓肚子去看的,一個字,饞啊~人還在電影院,心早已飛在了春節奔馳的火車上,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大團圓和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5

一雙筷子,一個碗,成就了我們人類的食物,塑造了我們老祖先所傳承的東西,廚師不是將多少種調料加入食物中去攪拌,而是發揮食物本身的味道,讓我們品嚐它那最真實的味道。

這回觀賞的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三餐,對於我們來說,三餐是極爲重要的部分,人每天忙綠的奔波就是爲了可以吃飽,完之後再爲下一頓而努力着,講述了青海玉樹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爲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裏做着酥油茶和糌粑,雖然都是比較簡單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極爲的鮮美,他們需要進食許多高脂肪的食物來保持自己體內的溫度,提供充飢禦寒的能量,還有許多美味的食物。

中國人吃早餐的習慣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此後華夏大部分地區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進食方式,看着這上面所講的美食,我都有一種想要馬上飛過去,來品嚐那裏的美食,我邊看邊擦着我不爭氣的嘴,也不知怎麼了,就感覺吃了酸梅一樣,一直的往下流東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爭氣了,但我覺得還是裏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讓我欲罷不能。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可以給我們提供本身原有的味道,讓我們可以在想念家鄉的是後就可以體會的回到家裏的感覺,每次我從外面回來,媽媽給我做的就是餃子,在我的印象裏,吃到餃子也就表示着回到了家裏,不管自己的家是好是壞,那是都是你成長的地方,也是你一輩子要守護好的地方。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國。無論南北,美食都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餐菜餚名稱也別具特色,蘊含着中國傳統文化,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6

《舌尖上的中國》是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一部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美食類紀錄片,由中國各色美食鋪陳開來,把空間和時間,將地理、歷史、人文等內容融爲一體,用味覺享受與視覺審美展現東方價值觀與地理文化,既具濃厚的科普色彩,又有較強的可看性,並在渾然天成的講述中展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

《舌尖上的中國》的每一集都是以一個家庭的故事來進行展開的,要表現的就是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身爲江南水鄉養育的南方人,我爲自家的美食而自豪;當看到陌生卻充滿誘惑的北方美食,我也忍不住吞吞口水浮想聯翩。同時,各地不同的日常生活場景也使我驚歎連連,大開眼界。不得不說,這部美食片不僅是我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縮影,也是對我國廣闊疆土各異的地理人文的掠影。它將差異的地域和多樣的美食協調地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不同食材在採集與加工中的獨特的魅力,也讓人們領略到了不同地理環境造就的不同文化。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實地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俗。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寫,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把它引伸到文化傳承的意義上來。

一番水土養一番人,東辣西酸,南甜北鹹。舌尖上的中國爲我們帶來視覺的美味享受,讓我們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氣息,更展現人們利用不同自然條件,創造出各種美食所展現的智慧,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地理學科的神祕與人文自然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7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在央視播出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它是我所看過的中文紀錄片中最好的一部。它打敗了同時段的熱播劇,幾乎創造了一箇中國紀錄片的奇蹟。中國人的思想觀念,自然而深邃,素來講究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以食文化爲窗口,滲透了濃濃的人文關懷,處處在展現着中國的文化與哲學,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五味調和,剛柔相濟,重視親情、重視家庭、勤勞能幹、刻苦忍耐、追求極致的中國博大精深的文明精髓之中。

《舌尖上的中國》用那細膩的畫質,優美而樸素的解說,給我們展現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種美食的背後都有一個深入人心的故事,都承載着一份傳承千年的文明。我們從那些精緻、複雜的工藝中,看出普通家庭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在食品安全讓人們恐慌的時代,《舌尖上的中國》大膽以美食爲名,在一位位平凡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片段中,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表達出了對普通人生活狀態的關注和尊重。

這部紀錄片,從天寒地凍的東北查幹湖,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島,可謂是走遍中國的江南塞北,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敘述,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當觀衆在熒屏上看見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自然倍感親切,進而激發內心深深的鄉愁。

也許我們在近代史上,曾不止一次的嘲笑農耕民族的軟弱與保守,讚賞西方海洋文明的進取與開放。但又有哪個民族能夠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蒼的景仰,如此密切地繫於一心。他們勤勞樸實,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擡頭看一看天。

在工業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不斷追求利益與效率,細膩而繁瑣的美食,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流傳了千年的飲食文化與特色,在工業文明面前脆弱不堪;爲了生活,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只有老人與孩子,祖祖輩輩流傳的手藝,再難尋覓繼承者......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我也獻上我的真誠,用含淚的微笑,來表達我對陳曉卿和他的《舌尖上的中國》最高的敬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8

彷彿一夜之間,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轟動了。

本來,近幾年的經驗使我對中國的影視行業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兒都持續一種謹慎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可鑑於這次的導演是央視著名紀錄片導演、吃貨、有色人種、網絡名人陳曉卿老師,倒使我實在鬧不清楚這部片子的紅火究竟包內含多少誠意,又有多少營銷的成分在內,於是毅然決定,還是先看一看再說。

平心而論,片子拍得並不沉悶,甚至用“引人入勝”的考語來形容也不算謬讚,但幾集看過,隱約總覺得什麼地方差着點兒意思。於是扭頭問一同觀看的妻,有什麼想法。她倒是毫不猶豫的說了句:主題很散。是嘛,主題很散。一共七集,雖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題,但有很多資料總覺得似乎是強扭到一起,關係並非那麼緊密和理所當然,而有些資料又是重疊的,重複的,有些東西明明就是累贅,看着冗長又剩餘,這些東西,給熟悉中國的我們看起來,似乎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因爲講述的都是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有很多時候,還會因爲各種鄉愁引爆淚腺,但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到達同樣的效果。常年在國外,我們也都喜歡看各種紀錄片節目,所以看到類似的節目,總是免不了會設想一下,假如同樣的題目,discovery會怎樣拍,BBC會怎樣拍。比較之下,其間確實還是有高下的分別,不論是地理類,人文類還是歷史類節目,哪怕分支劇情再複雜,並行線索再繁瑣,BBC的紀錄片總是會給人一個很清晰的線索,相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們國小時候應付差事的作文,各種含混不清,各種眉毛鬍子一把,各種泥沙俱下,各種一鍋亂燉,但是不要緊,最後總會喊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用來總結了賬,統一主題。

全集看下來,還讓我發現,拋開那些令人感動的選題優點之外,這部片子的的確確是央視嫡傳,有着最純正的新中國紀錄片科班印記,又帶着明顯的舊中國血統淵源。確切的說,就是高高在上,假裝親民;宏大敘事,空洞造作;裝神弄鬼,語焉不詳。片子彷彿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實卻又是遊離的,其遊離的神色,恰與魯迅在一開始調侃的“船上文豪”感慨農家之樂時的姿態相似彷彿;而解說詞中,類似“這不僅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這類莫名其妙的屁話更是俯拾皆是;至於裝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這部片子裏,“神奇”“神祕”這類用詞究竟出現過多少次,心裏也就會有數了。在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按說發酵過程的生化原理本該是這部紀錄片的一個重頭戲,但在這部分當中,科學的理性成分被“中國人最早利用發酵菌”“發酵菌歡樂的歌聲”“中國人能從黃酒中品出剛柔兩重境界”這類煽情、似是而非、感性瀰漫、民粹主義的解說詞徹底湮滅了,從而使一部本能夠很精彩很理性很純粹的紀錄片,變成了一部夾帶超多民族強心劑和興奮成分的宣傳片。尤其令我難以承受的,是幾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現的那些刻苦勞動的普通人,應導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張張笑臉,那些笑臉是滿含誠意的,是發自內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題外之意卻讓我不忍卒讀......

在看片過程中,另有一個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圍的人,看過之後的反應是很餓,似乎只有我感觸的是中國民生的多艱。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現的央視員工一家,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那麼容易,離鄉背井,承受着極繁重枯燥的勞動,45歲仍要重裝潛水,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後的全家團聚,而收入比較與他們所做的付出,是那麼微不足道。比較BBC所做的一些人文類節目中,那些保留傳統技藝的西方古老手工業者的生活狀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只能說是在生存的邊緣掙扎,由他們手裏生髮出來的財富,絕大部分被流通環節攫取,極端的狀況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無緣享用從自己手中流出後,被擡到了天價的那些美食。而他們對着電視所說的套話,竟是對這種狀況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個正常的人,應對這種狀況很難感到自豪,但他們的那些話說出來,聽上去卻是那麼的誠懇,我想,正如這部片子的整個基調一樣,這真是一種有央視特色的誠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9

就在不久之前,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彷彿幾天之內,所有的人都成了“吃貨”,議論紛紛,話題不絕。這顯然不僅僅是一個單純關於美食的節目,歷史地理、人文環境、民風習俗、故土鄉情、民族傳承、人類自然等等都在其中一一展現。有人懷疑在食品安全問題氾濫成災的當下,這部紀錄片的出現可能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或者對急功近利的商業製作的有力抨擊。我卻覺得這更像是一部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有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愛國主義教育片。

一: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傳統的流逝和傳承的呼籲

這是一種文化,能夠有無限地延伸和旁支研究。文化,歷史,地理,風情,習俗。對待食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那樣深入,細緻,不折不撓。一個民族幾千年的沉澱在這個紀錄片中可窺見那透露的一小角。《舌尖》將最日常的食物,最被津津樂道卻不曾細緻思考過的食物與民族的精神傳承結合在一起,加上文案對傳統流逝的刻意提醒和鏡頭畫面有意的煽情,電腦電視屏幕前的你我無法不被吸引,不被震動!

總導演陳曉卿也說,《舌尖》與以往的美食紀錄片不一樣之處在於,它是經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感受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質;不僅僅令人見識到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並且也能使觀衆瞭解到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前段時間接待一位瑞典的外賓,我很自豪地給他推薦了《AbiteofChina》,並將視頻給他看了一小段。顯然,他也被中國的美食吸引住了,連口誇讚。記得不久前看過一個視頻,有個香港的學生拍了個訪談片子,他們問了在中國旅遊或生活的來自各個不一樣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第一印象,令人感嘆的是,九成以上的人都在第一時間想到了中國的美食,並讚不絕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以美食作爲窗口,讓海內外觀衆領略中華飲食之美,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進而領略中國人對於生活的熱愛,這無疑是中華文化傳統輸出和浸潤的最佳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的文案:例如“豆腐的這種氣質……”,“酵母菌喜歡這種綿長而又不劇烈的冷……”,“彷彿傳來了發酵菌們歡快的歌聲……”,“醬缸的帽子……”等等這種溫馨活潑的描述隨處可見,配合渾厚瓷實的配音旁白,真的很萌。而網絡上因爲《舌尖》而衍生出來的各種段子和食譜更是雨後春筍般紛紛涌現,舉個例子,一個網友看了之後的感慨,他寫道:“風在吼,馬在叫,吃貨在咆哮!吃貨在咆哮!麪點米飯堆山高,滷菜臘味都擺齊了,萬山叢中,野味菌子真不少!江湖海里,魚蝦蟹膏味正好!端起了大碗小碗,揮動着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東海!保衛中沙!保衛全中國!”煞是可愛!

二:舌尖上的故鄉--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種味道,一抹鄉情。故土,遠方的眷戀和思念的情愫。《舌尖》中集中介紹了各種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國各地不一樣食物不一樣風格,代表着不一樣地區的不一樣性格甚至是風骨。有人評論說這是“舌尖上的故鄉”,而每個人舌尖上的故鄉加起來就是舌尖上的中國,譬如菌子的雲南,臘肉和豌豆尖的四川,乾絲的南京,肉餅的香河,龍井蝦仁的杭州……據說有在異國他鄉的留學生看到這個節目瞬間泣不成聲的。他們無法理解那些在微博上喊着因爲減肥不能吃這個不能吃那個的行爲和邏輯。

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爲他們製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嘮着家常,其樂融融。然而,短暫的團聚之後,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裏又剩下這對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對老夫妻日復一日地在種着芋頭,而他們的子女早已離開那裏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而我也注意到了在每一集中都提到了江浙地區的代表性食物,每次提及,都覺得特別熟悉和親切。糉子,年糕,冬筍……以前不曾在意的食物原先是這般珍貴和完美!同樣,片中還描繪了一羣香港老人,他們總是聚在一起,做着他們最拿手的飯菜,聊着他們年輕時的故事。他們彼此攙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溫馨和苦痛。美食在那裏,顯然已經成爲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樑。在雲南買了三十年的豆腐的樸素夫妻,姚貴文和王翠華圍繞着豆腐是生活清淡辛苦。妻子調皮說着丈夫又懶又笨,丈夫就吃吃笑笑地答一句:她全部都是優點。這樣的人生,讓人羨慕。

中國人愛這樣的美食,其實就是愛自己的文化,愛自己的血脈,愛自己的土地。無論是米麪還是豆製品,雖然南北風格迥異,差異巨大,可是卻連貫着一樣的傳統,一樣的根。無論是農民,漁民,牧民還是山民,都是一樣原始,淳樸,勤勞,智慧,不怕繁瑣,靜心細緻打磨。每一次收穫中都飽含着日積月累的經驗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蘊含着魅力無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樣成品中都承載着單純質樸的滿足和喜悅,還有那讓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勞作和無怨付出。

三:人類和自然-永恆的課題

人類和自然的平衡纔是最原始的和諧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觀點即爲美食理應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饋贈,而不是現代社會貪婪無度地索取和破壞。人類理應對這樣完美的饋贈心懷感恩,對大自然心懷敬畏,還有爲自己對大自然的破壞感到愧疚和心酸。

所以在拍攝人們採集原始食材時,文案總不忘刻意提一句採集人如何尊崇自然的規律保護根系、菌絲、土壤和幼魚。渣幹湖漁民的“獵殺不絕”原則就是對自然的愛護,讓人十分敬佩。緊之後是一位廣西林姓的船長帶着一批夥計在海上奮戰了幾天幾夜,結果差點一無所獲,原因是以往的過度捕撈造成了此刻的資源枯竭。也許這樣刻意的比較也是另一種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現中國美食多樣性、地域差異性和農業多樣性的樣貌同時,也特意講述了很多中國人爲了食物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可是,商業利益驅使下的現代人最容易缺乏環保意識,急功近利自以爲是的人們往往在無意識中以傷害自然爲代價來獲取短期利益,自然很快就會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誡我們這樣的行爲是多麼愚蠢,是需要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的!《舌尖》推崇的是生態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宣揚的是餐桌迴歸大地,美食迴歸自然。

四:拍攝背後的故事--我以我血薦軒轅

看豆瓣,發現《舌尖》其實還有第8集,講的是鏡頭背後的故事。拍出一部如此充滿人情味兒充滿原始風格的好紀錄片,自然離不開幕後的那些英雄們:導演,製片,策劃,還有那扛攝像機,跋山涉水的人們。我不懂攝影的技術和原理,但我能從片中一些拍攝的角度和手法感受到那份用心和創意。從繁華的大都市到邊遠的深山村落,他們記錄的不僅僅是一道道美味佳餚,更是細心地捕捉了一個個動人心絃的人間故事。

我沒有特意去追蹤拍攝幕後的花絮和內幕,但我還是無意間發現了在第二集主食篇最終部分的過年家庭場景,就是白波的家,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的那個大家庭,看片頭介紹時我發現白波本人就是《舌尖》的攝影師。顯然,2011年的除夕春節,白波家庭不僅僅是在分享中國傳統節日上的主食、過年的習俗以及家庭團圓的故事,不難分析其實他那一刻還是處在《舌尖》這個作品的拍攝過程中的。所以,更不要提那些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走街串巷,隨船出海,半夜出動,寒冰拍攝等等過程的艱辛和付出。正因了這些人的真誠努力,我們有了--《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30

央視推出的這一個系列的關於中華民族美食介紹的紀錄片,這個系列的紀錄片引起了了社會上及其強烈的反響。

之於這個紀錄片,我們都知道它並不是在最黃金的時間最大的平臺播出的,然而引起的反響卻是其他的紀錄片不可比的,很明顯真正的藝術首先是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紀錄片以吃爲主,卻給我們另外不同的體會。

首先關於吃的歷史,片中不但介紹了美食的製作過程更是介紹了它的由來,不誇張的講及其的提高了民族自豪感,一個民族的歷史不單單是指她的歷史事件,更多的是文化,而我們不能否定的是美食一樣是一種文化,它有力的彰顯了一個民族的悠久的文明。也不單單是給予我們一個關於吃的方法和認識,更是在現今社會的高速發展下的快餐文化以及有毒食物的現狀下,給了現代人響亮的一記耳光,不少人在欣賞美食的同時會反省到自己,一部紀錄片的昇華點能做到如此,不怪他有如此的受衆。

其次,紀錄片沒有高投入,沒有高科技,沒有大場面,有的只是最樸素的場景,最真實的現場,拋去奢華,一份真實的畫面,猶如把我們送到那個曾今都是美好的年代。無疑在這樣一個快速的時代,給予人安靜平和的東西,往往會讓人們樂於接受和喜歡。我想這也是人們必要反思的一點吧。

最後,一個好的紀錄片一定的離不開一個好的導演組。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剛開始播出的時候我是一點沒看的,直到聽說了這個紀錄片,看了第一集就忍不住把他看完了。我個人是不怎麼喜歡美食的,然而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紀錄片,往往能抓住你心中所期待的東西。當然這也和自己本身的想法和如今爛片氾濫不無關係。可是舌尖上的中國所給人帶來的震撼是不可忽略的,即使在所有我認爲的有意義的紀錄片中,它也一定佔有一席之地。不怪我對它的評價如此之高,能把一個人們不騙不太感興趣的話題,拍出不一樣的內容,不但需要機遇,技巧,感情,更需要的是勇氣。而紀錄片的導演組,顯然具有這些能力和足夠的感情以及勇氣。作爲觀衆我是幸福的,我相信他們也會因爲這個紀錄片的受衆之多,評價之高而感到激動和欣慰。

我想當觀衆看到片中介紹自己的家鄉菜的時候,那一份自豪還有另一份的鄉愁恐怕纔是更能抓住的情感,用一道菜承載着每個人的情感,是一件多麼難做到的事情啊。鄉愁自古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種族情緒,所謂重土難離,多少文學作品傳達的那種情緒,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特別是在這個高速的大背景下,多少人背井離鄉,而此時有那麼一檔紀錄片播放着故鄉熟悉的氣息,是多麼令人想念啊,看着圖片,我們就可以體會到曾經的味道,種種的感情夾雜在一起,感動難免,而其他的呢?

然而不會一切都是美好的,我們也看到很多美食的製作過程是有着很多辛苦的人們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他們或許都吃不到出自自己手中的菜餚,他們也在爲生活掙扎着。也有些被禁了的美食,是建立在肆虐自然和殺掠動物之上的,當然影片中並沒有拍出這些食物,但是我想每個人應該都能感覺到。因此我們在享受影片給我們帶來的豐富情緒之外,也應該考慮到不一樣的東西。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聽說舌尖上的中國,應經有了第二季,實在說我是不願意看的,怕第二季會使第一季的成就變低,對於我來說,舌尖上的中國只有一季。同樣的東西,並不是能有同樣的收穫,即使是同一個主題,同一個導演組,同樣的觀衆。

無論如何,這樣的一個紀錄片在突出主題的同時,帶給人思念,給予人一種自豪,傳承一種文化,使人反思。像一首詩,像一首歌。我們不難從中感受到它傳遞的東西。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挑動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國人內心深處那一根心絃。在快節奏、高速度的現代都市生活中,這根充滿着情感的心絃已然佈滿灰塵,而社會和心理也被外來的壓力不斷地擠壓變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國》所傳遞的溫情、平和、從容,悄然撥動了這根幾乎被遺忘的心絃,那從心底涌起的,洶涌澎湃的感情,將美好於記憶和夢想中迸發出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31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氣將七集全部看完,還意猶味盡。這檔節目確實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實,充滿了人情味,讓觀衆看到了久違的人們對大自然饋贈的珍惜和情感,攝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國》在呈現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是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所謂“天人合一”,在這裏也能完美體現。誠意麪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祕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裏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

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纔是美食。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美食專欄作家。1965年生於安徽靈璧,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主修攝影,同年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爲攝影美學,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術,絕對來自民間”,做紀錄片的理念:“擺事實,不講道理”。看完了陳曉卿的資料,對於此片在攝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 只有具備極高美學修養和熱愛生活的導演才能做出如此專業的片子。

陳曉卿說一部好看的片子決定於題材、預算和創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題材關於“吃”,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必然會受到關注。一個好的製作團隊更是這部片子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然也。這樣想來,《舌尖上的中國》能出自這樣的團隊之手也是理所應當的。 “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們詮釋了一個精彩的美食世界。(心得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還有許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廣的傳統題材展現在觀衆面前,諸如:歷史、自然地理、旅遊、文化、宗教禮儀、文房書畫、收藏等等,希冀中國未來能涌現出更多優秀的導演和專業的團隊,帶給國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棄商業利益,更多地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不僅可以愉悅我們的眼球,更能淨化和感染我們的精神和心靈,讓我們感恩於祖先並且熱愛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相信只有這樣的節目才純淨、質樸、感動,才更有生命力,爲觀衆所喜愛。

最近,絡上火爆流傳着一部介紹中國各個民族地區的美食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趁着今天心思不定,就打開了絡,好好欣賞一下。的確,通過這部記錄片,我還是全面的瞭解了中國各個地方的美食,很多看了都說好想吃遍中國。不僅僅從美食上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也從人文上給予自己內心不少的震撼。從開始大自然的饋贈到我們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後都代表着一種深層的含義,都代表着一種文化,一個習俗,甚至是一種信仰。美食,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千錘百煉之後留給我們偉大的財富,比如家傳祕方。美食除了滿足我們的溫飽之外,還讓我們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

整個記錄片,我們可以看到拍攝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鄉村,尤其是在雲南的香格里拉,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鋼精水泥包圍的大城市人羣,漸漸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質,我們一味地追求所謂的事業或者理想,絕大部分是爲了賺錢,賺錢的高低成爲了衡量我們成敗的標準。看着影片裏鄉村人們單純的生後,相比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與勾心鬥角,很讓人開始懷念家鄉。離開家鄉久了,總有種味道讓人嘴饞,這種味道讓背井離鄉的人在外總是流連忘返,也許這就是家鄉的味道。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親和力,生活的平淡卻趣味十足。可是現實中,我們的生活已經遠離了大自然,大城市的過度擴張與環境的污染,我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生活環境越來越差。當我們走進鄉村的時候,大自然會賦予我們一種安靜舒適的親和力,能安撫我們浮躁凌亂乃至受傷的心。當你走進寬闊的田野中,生活的許多煩惱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平時難以跨越的心理障礙一下子都變得舒坦。

當人類在破壞大自然的同時,本質上也就是在消滅自己。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是人類生存永久不變的話題。記錄片中震撼我內心的是講敘中國的傳統節日 春節。當我們漸漸的長大之後,發現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再難以感受過年的美好氣氛了,過年就是匆匆忙忙的擠車回到老家,看看年邁的父母吃個飯,嘮叨嘮叨幾句就又走上返回大城市的車。雖然現在的過年讓我們失去了兒時的味道,但是春節團圓的蘊意沒有絲毫變化,老一輩的人就是多麼渴望有這麼幾天能在家聚在一起吃個飯,這是不在乎物質上的多少,而在於人的參與,只要人蔘與,精神上就有一種平和的圓滿享受。

現代的生活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飯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多生活的壓力讓過春節的味道變了。還記得兒時,那是多麼渴望春節的來臨。春節以來就可以由很多的零花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又有很多美食,整天與一起長大的夥伴玩耍。但是現在,逐漸長大的我們,尤其是還在爲事業摸索中的年輕人,一想到春節就害怕,春節成爲了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喜悅。我們的心態漸漸的被扭曲,價值觀漸漸被誤導,生活作風漸漸走向浮躁。有時,當我們遠離大城市而走進深林或者高山時,我們就發現原來我們所追求的生活還需要更多的色彩。細節決定成敗,美食就是最好的表現。歷史遺留下來給我們的優良傳統與文化,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我們必須好好的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32

前段時間大家都在談論央視一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很少看電視的我晚上在家也等着看。全體網民爲一套講美食的紀錄片而興奮,這件事情在當下的中國十分罕見,值得深究。

《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播了三集,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第一集叫自然的饋贈,講原材料;第二集叫主食的故事,顧名思義講的是主食;第三集叫轉化的靈感,講的是豆腐、奶製品這一類偶然的美妙發明。在一集50分鐘的紀錄片裏,導演和攝製組帶着觀衆探訪祖國各地美食,瞭解各式各樣與美食有關的人和事,整個片子節奏緊湊、製作精良,十分好看。

吃對於中國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我們從小被教育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一點首先體現在飲食上。在世界版圖上,做飯好吃的民族爲此總是十分自豪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美食輸出可能會被認爲是一個民族對世界的頭一樁貢獻。法國的奶酪和麪包、西班牙的火腿、德國和比利時的啤酒、希臘的橄欖油、東南亞的咖喱、日本的壽司、韓國的泡菜、墨西哥的捲餅、阿根廷的牛排這就是吃貨眼中的世界地圖。這張地圖是和諧的、動人的、充滿幸福的。

中國的美食世界聞名,但往往被人誤解,因爲它太過豐富、太過複雜、甚至可以說太過微妙。十年前,在大多數外國人那裏,宮保雞丁、木樨肉、左宗棠雞這幾道菜可能就代表了中國菜(Chinese),現在,美國小鎮居民大概也知道川菜和湘菜的區別了美食的輸出和一個國家國際關注度的上升,或許不無關係吧。

看《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件情感投入很大的事。有人說,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事。在美國讀書時,發現幾乎所有留學生都練就了一手好廚藝,因爲在美國很難吃到正宗的中餐。還記得有一次犯了魚香茄子饞,專門託有車的美國朋友載我去遙遠的中國超市買材料。朋友一開始很難理解爲了一道菜天遙地遠開車幾十公里的瘋狂之舉,但做完飯後(以我初級的廚藝),他就不再疑惑了。出國的時候是籠統地想中餐,想水煮魚、想火鍋、想刀削麪、想廣式點心,回到北京,就想爸爸做的山芋粉圓子燉肉。美食事關童年記憶和身份認同,是最有效的族羣凝合劑。身爲中國人,再怎樣的世界主義,他還是會有一顆中國胃一顆見過世面的、被慣壞了的、挑剔的中國胃。《舌尖上的中國》的聰明和討巧之處就在,給中國人看,是建設和諧社會,促進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給外國人看,是軟實力建設。

美食知識普及之外,《舌尖上的中國》拍得還很有感情,因爲它十分關注人,關注自然。它的敘述是這樣開始的:卓瑪和媽媽正在尋找一種精靈般的食物它以節制而溫情的語調,講述了許多和食物有關的人和故事,講述了許許多多的人爲了尋找食材而付出的艱辛,爲了製作美食而付出的勞動。它還講述了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向自然索取時的智慧,因此也更懂得敬畏自然。這種種正面的精神和故事,是不是在向當今中國食品工業的亂象溫和地提出批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33

大學裏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看完了,到現在爲止,許多的細節已經有些模糊,很感謝有這樣的一本可以珍藏美味的書籍。

相比記錄片的活色生香,央視敢於出書還是勇氣可嘉。在拿到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在想,它會說些什麼,怎麼把紀錄片裏的精華都搬到紙質的書籍上來。如果內容僅僅只是搬至紀錄片,那這樣的一本書又沒有買的必要了,我們就看紀錄片就好了。

好在,一打開這本書就能明顯的感覺到出版者的用心良苦,首先在書的封面上一個小小的驚喜,我以爲是個腰封,就想把它給弄下來,打開才發現,另有玄機,對我這種吃貨而言,封面的背面上的菜譜簡直就是太貼心了,我看到的第一反應就是:我要把這些美食都吃到嘴裏。

接着是書的內容,雖然紀錄片確實是能夠活色生香,但是書裏蘊藏的有關美味的豐富知識,卻也毫不遜色。同時我們享受的美味,也表示着我們人生的繽紛色彩,許多的文人名士在吃這一日常生活中花下的力氣也讓人歎爲觀止,他們中有些人吃遍美味不算,還要用筆桿子寫下美味的文字,以供各路吃貨享用。能吃到嘴裏固然是好,吃不到嘴裏,卻被文字勾引到神魂顛倒,性子急的恨不得買張機票直奔目的地,或者等待機緣再大快朵頤。

相比記錄片的的節奏,我認爲看書更能帶給我深刻體會,同時也更加方便我去做總結。一本書看下來,對於中國美食就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總結下來就是美食即人生,我發現也是珍貴的食物,烹調的手法也就越是簡單,這樣才能保持食物本身的鮮美。我們現在不也提倡做減法嗎?越簡單越有味,從平凡的生活裏找到人生的真諦,從簡單的食材烹調中體驗生活哲學:至繁歸簡。

越是受到大衆喜歡的食物它的包容性也就越強,不同地域,不同人羣做的來的美味也大有不同,這點倒是和西餐有着很大的差別。因爲在我的眼裏西餐的味道都差不太多,而中餐,即使是同樣一道菜色,也可能會由於食材處理的不同,烹調時間的長短導致最後味道不一。祖國那麼遼闊,要是所有人都吃同樣的東西,同樣的味道想想也就覺得恐怖。所以食物就必須具有包容性,容的下56個民族的不同,容的下農村城市的不同,容的下貧富差距的不同。

除了各類名家之作外,書內也有許多關於美食的雜談,比如餃子,饅頭在南北民間的各種稱呼及講究,看過紀錄片的朋友應該再好好觀摩一下這本書,因爲它延伸了許多的美食知識,讓你對於祖國的各類食材從古至今的歷史都能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沒有看過記錄片的,更應該仔細閱讀這本書籍,提升下對於美食的認知,同時也深入的瞭解下再九百六十萬平方的遼闊大地上,有關祖國的味道。同時城市裏的孩子們也可以漲漲見識,各類食材都是怎麼被採集,被種植,被運輸,被烹調,最後成爲我們常見的模樣。

美食之所以被我理解成人生的一部分,除了從食物本身吸取到的一些簡樸哲理之外,更多的是美食帶給我們的美好記憶,這也是這部記錄片和這本書成功的祕訣,將美食與人文情感相結合,擊中人心裏的情感,建立與觀衆的感情樞紐。無論生活多麼不易,我們總是記得家鄉的味道和爸媽的味道,一個味道一旦和記憶裏的某個特殊時刻相結合,那麼美食就不僅僅只是美食了,它成爲心靈裏最珍貴的禮物,一輩子都難以忘懷。成長是一件美妙又痛苦的事情,當時光走過,只有味道永恆,你記憶深處最美好的滋味絕不會是哪家飯店,哪個酒店裏的味道,一定是爸爸媽媽長輩給你特意做的某道菜,每個年紀都有不同的味覺感官,小時候可能會比較喜歡油炸的滋味,年輕的時候可能偏愛麻辣重口味,半百之後可能又偏愛清淡。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會牢記心中的家常美味。

個人覺得這本書總體質量非常高,美中不足的一點是圖片的質量還可以再高些,這樣子對於吃貨來說說不定真的會口水直流哦~那個啥,吃貨必備,有機會去環遊中國的話,一定要帶上它,按圖索驥,總能把各路美食吃進肚子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34

今天中午和may,Jin一起吃飯時,may問我你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了嗎?

我很奇怪她問我這個問題,因爲她知道我哪有時間看電視啊。尤其是國產的電視劇之類的,前一陣子Jin在吃飯的時候大談什麼甄嬛傳,我很不客氣要求她立刻停止,換個話題,實在要談電視也得談《downton Abbey》。

may說這是紀錄片,拍的很好,陳曉卿拍的,據說籌備了十年。

陳曉卿啊,這麼巧呢。昨天晚上我整理照片時還看到07年夏天我組織他和Heidi帶着三個孩子一起去法國的照片。

我們從巴黎到盧瓦爾河谷,然後一直到瑞士邊境的小鎮chamonix。他給我們拍了很多照片。

一路上都是他開車,我找路。很佩服他的記憶力,他不認識法文,竟然能記住路過的餐廳的名字。當我說東他說西時,往往是他對,然後他就說:“小陳啊,你真厲害啊。”

我的安排不是非常令他滿意,我定不是三星的的酒店就是四花的城堡。他覺得我們可以在住的方面節省一點,省下的錢他需要給他當時的女友買包包,而我很不善解任意地把巴黎的購物時間縮短了,因爲我自己沒有購物的愛好。

回國以後,他請我們吃了飯,還把所有的照片沖洗了出來,最讓人感動的是他還裝裱了一堆我們的照片。

我知道他是美食家,所以有時請客不知去哪裏時,會給他發短信,他總是給出不錯的推薦。

曬幾張他拍的照片吧,很感謝他的照片,他辛苦的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