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遊(長至日席上作)原文及賞析

少年遊(長至日席上作)

少年遊(長至日席上作)原文及賞析

作者:毛滂

朝代:宋朝

原文:

遙山雪氣入疏簾。羅幕曉寒添。愛日騰波,朝霞入戶,一線過冰檐。

綠尊香嫩蒲萄暖,滿酌破冬嚴。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遠山矗立在靜穆的清晨之中,山上積雪未融,雪光反射,讓人更覺寒冷,彷彿那寒氣正透過疏疏的羅幕,直往身上鑽。太陽漸漸升起,照得空氣也逐漸變得煦暖起來,暖氣流彷彿在呼呼地向上升騰。五彩朝霞映滿半邊天,有一線霞光穿過掛滿冰凌的層檐,一直射入房內。用精緻的酒杯滿滿地斟上一杯新釀的香氣馥郁的葡萄美酒,然後一飲而盡,以取暖禦寒,迎接嚴冬的挑戰。雖然數九寒天剛剛開始,可看看院中的那株瘦骨嶙峋的早梅,向陽的枝頭已經含苞待放,春天的腳步漸漸臨近了。

賞析

這是一首節令風情詞,是作者在冬至日宴飲席上所作,表現的是冬至日的氣候特徵和當時的民俗風情。“長至日”即冬至日,爲二十四節氣之一,約在公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後,此日北半球白晝最短,氣溫較低,從此日開始“數九”。宋人較重此節,據《東京夢華錄》載,京師“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亦要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詞的上片渲染嚴冬氣氛;過片寫飲酒禦寒,迎接嚴冬的挑戰;結拍則以庭下早梅的含苞待放,預示春天即將來臨。“少年遊”調見晏殊《珠玉詞》,其名取自詞中“長似少年時”句,又名《小闌干》、《玉臘梅枝》等。雙調,48字至52字。

“遙山雪氣入疏簾,羅幕曉寒添。”雪氣:指雪後的冷氣。羅幕:絲綢做的簾幕。兩句大意是:遠山矗立在靜穆的清晨之中,山上積雪未融,雪光反射,讓人更覺寒冷,彷彿那寒氣正透過疏疏的羅幕,直往身上鑽。這兩句描寫冬至日的嚴寒,寫“入疏簾”之“雪氣”來自“遙山”,顯然是一種錯覺,但遙望山上之積雪,(古詩~百科)確能使人倍覺嚴寒,因此又是合情合理的,讓人容易理解,語言別緻,寫景如畫。“羅幕”一詞既增添了詞中的綺麗色彩,其質地又和“雪氣”形成反襯,讓人感覺不勝其寒。

“暖日騰波,朝霞入戶,一線過冰檐。”太陽漸漸升起,照得空氣也逐漸變得煦暖起來,暖氣流彷彿在呼呼地向上升騰。五彩朝霞映滿半邊天,有一線霞光穿過掛滿冰凌的`層檐,一直射入房內。這三句仍是寫冬至日的天氣,在嚴寒的背景下,畫面上又襯以“暖日”、“朝霞”,使色調變得和暖絢麗,不給人以單調乏味、冷寂肅殺之感。“暖日騰波”渲染出一派熱烈的氣氛;“一線過冰檐”句則畫面瑰奇,富有表現力。

“綠尊香嫩葡萄暖,滿酌破冬天。”綠尊:碧玉做的酒杯,是對酒杯的美稱。尊,通“樽”。葡萄:即葡萄酒。酌:飲酒。兩句大意是:用精緻的酒杯滿滿地斟上一杯新釀的香氣馥郁的葡萄美酒,然後一飲而盡,以取暖禦寒,迎接嚴冬的挑戰。這兩句寫人們飲酒消寒,色彩綺麗,氣氛香豔、濃烈,給人以濃濃的節日感受。

“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雖然數九寒天剛剛開始,可看看院中的那株瘦骨嶙峋的早梅,向陽的枝頭已經含苞待放,春天的腳步漸漸臨近了。這三句飽含詩意和哲理,表明既然嚴冬已至,春天也不會遠了,給人以無限希望。

這首節令詞寫寒而富有暖意,渲染出濃濃的節日氛圍,令人嚮往。語言清新別緻,富有詩情畫意,感染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