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一日復一夕)原文及賞析

詠懷(一日復一夕)

詠懷(一日復一夕)原文及賞析

作者:阮籍

朝代:魏晉

【詠懷】

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

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

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

萬事無窮極,知謀苦不饒。

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飄。

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

  譯文

阮籍在這首詩裏,表現了一種很複雜的感情:既爲自己的衰老而悲哀,又爲友人的逝去而痛苦,最後以鄙棄現實作爲解脫的道路。

詩的前四句說:由於時間的推移,他已失去了以前的容顏和膚色,精神也衰退了。這四句起得似乎很平淡,但下面接着的兩句——“臨觴多哀楚,思我故時人”——卻把感情突然強化了。這裏一方面顯示出詩人不但已經衰老,而且還很寂寞,朋友都逝世了;另一方面更意味着從朋友的紛紛去世,詩人意識到自己也已在向死亡迫近。在讀過這兩句以後,讀者也就會感覺到在開頭的四句中其實隱伏着深刻的恐懼感——爲生命的即將消失而恐懼。由此,在讀下面的“對酒不能言,悽愴懷酸辛”時,讀者自然會懂得:詩人的這種強烈的痛苦,並不只是爲了朋友,同時也爲了自己。

再按下去的“願耕東皋陽,誰與守其真”兩句,雖似接得十分自然,其實經過慘淡經營。它一面承續上文懷念朋友的思路:朋友已經沒有了,誰與我一起去實現我的願望——到田野(“東皋”)上去耕種以“守其真”。另一面也就把自己所尋求的解脫途徑顯示了出來。他在《大人先生傳》中說:“陵天地而與浮明遨遊無始終,自然之至真也。”所謂“守其真”,就是保持這樣的生活態度。能做到這一點,也就不會再受衰老與死亡的威脅。

最後的四句,則是對這種生活態度的進一步申述。“愁苦在一時”,是說人的`愁苦都不過爲一種短暫的東西而發,實在是不值得的。《大人先生傳》說:“豈希情乎世,繫累於一時?”“愁苦在一時”與“繫累於一時”,含意相近。“高行傷微身”是說高潔的行爲會傷害自己。他否定這一切,是因爲“曲”與“直”本來就沒有一定的界限(“曲直何所爲”即“何所爲曲直”),今天是曲的,明天就成了直,一切都不是永恆的,那就不必爲了這種一時的事情而愁苦甚至傷害自己。所以,最後的結論是:“龍蛇爲我鄰”。這是用的《左傳》“深山大澤,實生龍蛇”的典故。“龍蛇”,喻非常之人。有人以爲,這裏是用《漢書·楊雄傳》“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的典故,並說“龍蛇者,一曲一直,一伸一屈”。但是,如把“曲直”理解爲龍蛇的動作,那麼,“何所爲曲直”就難以解釋得通。因而這裏的“曲直”只能作“是非曲直”的“曲直”解;從而與“不得時則龍蛇”之意也就不能貫聯。

還需要指出的是:此詩的上一首爲:“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萬事無窮極,知謀苦不饒,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飄。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第三十三首《詠懷·一日復一夕》)“胸中”句指熱中。前六句是說,由於熱中,招致顏色、精神的變化,以致日漸衰老。下面四句說:那些人應付無窮的萬事,生恐知謀不足,但我卻怕他們很快就會死掉。結尾說:這些人終日戰戰兢兢,他們哪裏知道我所焦心的是什麼呢?所以,在阮籍看來,熱中於世事本來就是可悲可笑的,他跟這些人是道不同不相爲謀;因此,“君子得時則大行”之類的思想,與他本若水火之不相容;何況在《達莊論》裏,他還把“君子”罵得狗血噴頭。因此,此詩的末一句顯喻自己將如大澤龍蛇之自由自在。

總之,在這首詩裏,阮籍是在追求一種解脫的途徑。而這種解脫的途徑是跟哲學的思考聯繫在一起的:一切都是短暫的,是非曲直也都沒有差別。這是一種虛無的哲學,這種哲學既是對人生的悲哀的解脫,但在其根柢裏卻又滲透着人生的悲哀。

賞析

阮籍在這首詩裏,表現了一種很複雜的感情:既爲自己的衰老而悲哀,又爲友人的逝去而痛苦,最後以鄙棄現實作爲解脫的道路。

詩的前四句說:由於時間的推移,他已失去了以前的容顏和膚色,精神也衰退了。這四句起得似乎很平淡,但下面接着的兩句——“臨觴多哀楚,思我故時人”——卻把感情突然強化了。這裏一方面顯示出詩人不但已經衰老,而且還很寂寞,朋友都逝世了;另一方面更意味着從朋友的紛紛去世,詩人意識到自己也已在向死亡迫近。在讀過這兩句以後,讀者也就會感覺到在開頭的四句中其實隱伏着深刻的恐懼感——爲生命的即將消失而恐懼。由此,在讀下面的“對酒不能言,悽愴懷酸辛”時,讀者自然會懂得:詩人的這種強烈的痛苦,並不只是爲了朋友,同時也爲了自己。

再按下去的“願耕東皋陽,誰與守其真”兩句,雖似接得十分自然,其實經過慘淡經營。它一面承續上文懷念朋友的思路:朋友已經沒有了,誰與我一起去實現我的願望——到田野(“東皋”)上去耕種以“守其真”。另一面也就把自己所尋求的解脫途徑顯示了出來。他在《大人先生傳》中說:“陵天地而與浮明遨遊無始終,自然之至真也。”所謂“守其真”,就是保持這樣的生活態度。能做到這一點,也就不會再受衰老與死亡的威脅。

最後的四句,則是對這種生活態度的進一步申述。“愁苦在一時”,是說人的愁苦都不過爲一種短暫的東西而發,實在是不值得的。《大人先生傳》說:“豈希情乎世,繫累於一時?”“愁苦在一時”與“繫累於一時”,含意相近。“高行傷微身”是說高潔的行爲會傷害自己。他否定這一切,是因爲“曲”與“直”本來就沒有一定的界限(“曲直何所爲”即“何所爲曲直”),今天是曲的,明天就成了直,一切都不是永恆的,那就不必爲了這種一時的事情而愁苦甚至傷害自己。所以,最後的結論是:“龍蛇爲我鄰”。這是用的《左傳》“深山大澤,實生龍蛇”的典故。“龍蛇”,喻非常之人。有人以爲,這裏是用《漢書·楊雄傳》“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的典故,並說“龍蛇者,一曲一直,一伸一屈”。但是,如把“曲直”理解爲龍蛇的動作,那麼,“何所爲曲直”就難以解釋得通。因而這裏的“曲直”只能作“是非曲直”的“曲直”解;從而與“不得時則龍蛇”之意也就不能貫聯。

還需要指出的是:此詩的上一首爲:“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萬事無窮極,知謀苦不饒,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飄。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第三十三首《詠懷·一日復一夕》)“胸中”句指熱中。前六句是說,由於熱中,招致顏色、精神的變化,以致日漸衰老。下面四句說:那些人應付無窮的萬事,生恐知謀不足,但我卻怕他們很快就會死掉。結尾說:這些人終日戰戰兢兢,他們哪裏知道我所焦心的是什麼呢?所以,在阮籍看來,熱中於世事本來就是可悲可笑的,他跟這些人是道不同不相爲謀;因此,“君子得時則大行”之類的思想,與他本若水火之不相容;何況在《達莊論》裏,他還把“君子”罵得狗血噴頭。因此,此詩的末一句顯喻自己將如大澤龍蛇之自由自在。

總之,在這首詩裏,阮籍是在追求一種解脫的途徑。而這種解脫的途徑是跟哲學的思考聯繫在一起的:一切都是短暫的,是非曲直也都沒有差別。這是一種虛無的哲學,這種哲學既是對人生的悲哀的解脫,但在其根柢裏卻又滲透着人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