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彷徨的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彷徨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彷徨的讀後感

關於彷徨的讀後感1

《彷徨》透過舊社會的人,物,事編織出11個短篇小說,蘊涵着中國的傳統文化及其陋習,是一本由字組成的20年代的相集,細閱下能從字裏行間找出作者愁緒的蹤跡,愁如書名,正是彷徨。人都有彷徨的時候,孤獨無依,進退失據,謂之彷徨。無論故事情節有多精彩,文筆有多流暢,也掩飾不了其中心總是圍繞着彷徨一詞,在不同的情景中體現出這種與猶豫不決或後悔聯繫在一起的心情。

魯迅先生的這11篇小說中每篇均能尋到彷徨的軌跡。

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個曾有希望最後又幻滅的婦人,失去丈夫兒子,亦沒有夢想和目標,就這樣碌碌無爲地面對着冰冷的生活無止境地彷徨下去,直至死神的憐憫。

《在酒樓上》寫的是"我"的舊同事呂緯甫,嘆說人匆匆一生,生死只是一個圈的起點跟終點,掙扎無效,擺脫不了,對人存於世的意義感到彷徨。

在《肥皂》中,肥皂本是一種洗掉污跡的東西,但社會上的病態又如何洗掉了,社會的陋習想求變卻無力,爲國家的前景感到彷徨。

《長明燈》中的瘋子想把長明燈打滅,最後卻被他的叔伯長輩鎖在廟裏的廂房之中,想說的只是想打破人們傳統又不切實際的迷信,但在根深蒂固的基礎下該如何連根拔起植入新苗呢,這也是對社會的前景感到彷徨。

在《示衆》中,主角不是被示衆的人,而是圍觀的人,不問被看者爲什麼示衆,也不問自己爲什麼要看。只是要看,便看了,這種不正也是中國人長命百歲的惡習嗎,彷徨的也是如果改變這個患病的社會。

在《高老夫子》中,以爲借高爾基的頭銜便高大起來,往日的朋友不能與自己相提並論,實際上還是那胸無點墨高夫子,無論把一隻貓打扮得怎像獅子,它還是一隻貓,本質上並不會改變。

在《孤獨者》中,魏連殳跟呂緯甫有所相似,只不過魏連殳最終以死去訴說人生道路上的彷徨而已,有起有跌的生活讓人有所覺悟,可明明這一刻已覺悟,可一轉彎又陷入彷徨中,反反覆覆何時才完,生始死終,借死逃避彷徨或者也不失一個好方法。

在《弟兄》中,對於弟弟的病,爲兄所受的煎熬不單是爲弟弟的病而愁,更有從最後看出是否可以把弟弟拋出街外以免傳染自己傳染性的內心矛盾,兩種思想的激烈搏鬥便是想透示對人性的彷徨,猶豫不決不是兄沒有情,而是爲情死的覺悟並不是人皆有之,敢獻出的固然是偉大,不敢的亦屬人之常情,何來對與錯。

在《離婚》中,一個鄉下婦女以潑辣震懾衆人,但在有勢的官一聲下變得驚慌失措,強烈的對比全因中國的制度上,兩千年來中國均是封建統治制度,這種專制性壓得人們不能暢所欲言,爲國憂心。

彷徨二字足以總結全書,每一個人都一樣,是生爲起點,繞了一個小圈子,然後回到名爲死的終點。不同的只是所繞的圈子的大小,這路上便是沿着彷徨去前進。

關於彷徨的讀後感2

輕輕地,走進那個多災多難的季節,擠一滴生命的翠綠,塗滿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就是魯迅,黑夜中孤獨的探索者,爲與黑暗的抗爭耗盡了他滿腔的熱血,讓我們這些後來人帶着幾縷彷徨走近他吧!

魯迅先生生活在一個新舊交替、異常黑暗的年代。雖然,辛亥革命的爆發是令人振奮的,但畢竟它沒能成功,中國還是陷入了混沌狀態。魯迅,他懷着一顆無私的愛國心,徘徊於黑暗中,苦苦追求民族的希望與光明。

《彷徨》中的每一篇文章,無不體現魯迅此時“彷徨”的心情。呂韋甫將生活的種種辛酸與坎坷從酒樓上帶進讀者的心間,分明看到兩個字:無奈。這種“無奈”充斥着他的生活,使他“飛進了一個小圈子,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這不就是魯迅自己的遭遇嗎?生活象一潭死水透年出一點生機,所有的一切都“織在蜜雪的純白而不定的羅網裏。”找到出口,正是魯迅的信念,然而此時他卻只有“不以深冬爲意”的氣概,只可惜理想與現實隔着遙遠的距離。但魯迅是不會止步的。他的一生,就是不停地改造自己,實踐自己的一生,也是不停地追求光明與真理的一生。黑暗的社會對人來講是無所謂希望的,即使有幾位肯掙扎一下的都被滾滾的洪流衝散、淹沒。只有魯迅深信前方一定是有希望的,無論這希望是多麼遙遠,多麼渺茫。

他緊緊握着戰鬥的筆桿,冒着彈雨毒硫,堅強地、英勇地、不屈地戰鬥着。當然,魯迅的這種“希望”與他當時的思想有很大關係。因爲他是一個進步者,認爲社會總能向前發展。我們暫且將這種思想放在一邊,不去評價它的對錯。然而單是有這樣一種精神,一種希望就是很可貴的。

人的一生,挫折是常會有的事情。當你經歷痛苦的時候,能將一粒希望的`火種埋在心間,那麼夢想的烈焰會爲你照亮前行的路途。我們需要這種“樂觀”精神,這是治癒一切心靈創傷的靈丹妙藥。魯迅先生含着這顆靈丹耕耘在一個黑色的年代裏,在最困頓的時刻它執着地發揮着效力。許多人心中也懷有希望的種子,但他們不具有魯迅先生的“韌的精神”。當挫折來臨時,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就被熄滅了。可見,這種精神不是每個有“火種”的人都擁有的,只是魯迅纔有的獨一無二的品質。

“一切是死一般的寧靜,死的人和活的人”。死的人長眠於地下也當安息了,因爲活下來的人點燃了希望的燈火指引更多的人踏上生的路途,因爲更多的垂死的人被救起,活在希望的世界裏。這就是魯迅先生的思想本質。

此時,我想靠近彷徨着的魯迅,與他一同守望着閃亮的希望,在漆黑的長夜中戰鬥,迎接新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