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我與地壇》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我與地壇》讀後感
《我與地壇》讀後感1

我是一名園神。

我是慷慨的園神。我靜默地圍觀人世間的色彩,人們不論好壞而的回憶全駐足在這方地壇,我毫不在意他們在我這裏抒發喜怒哀樂,因此我是大方的。

我是自私的園神。我耐心地等待鼓勵一位少年成長,一草一木燃起生的慾望。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了,我也輕鬆地掐滅生靈最後垂死掙扎的火苗。

打那以後有一個老婦人陪伴殘疾的他,幾年後卻消失了,隨之消散的是少年原本的喜怒無常。我目睹他絕望、彷徨、迷茫,陷在生與死的交界線,最後他拔出泥濘的雙腿,看淡世間。我悄然問他,你忘了嗎?但他只是對我道,有些事情更適合埋藏。

當地壇再換去幾批人,我跨過歲月長河,再去勾勒起他寓意不明的話語。古老的歲月跳過一切,徑直擁向光陰的盡頭,它們那般恩愛親暱卻忽略他人瀕死的悲傷。有人心易變,三頭五年就面目全非;也有人心如止水,十萬八千里走過初心不改,不過相同的他們都活着,都詮釋生存與死亡之間急遽的過程。

少年回首與地壇對話,我聽到他問生命的意義何在。可我是也只是地壇,我只會用草木的窸窣向他報以一笑,他望着園內荒蕪的我,反而悟了。他看穿了死且明白上帝的義務限在創造人類,頑皮的上帝留下“生”,接着隨意地把“死”擲給世人。我用樹蔭下走遍幾十年的夫妻爲他舉例,有人在“生”的夾縫中相依相愛,有人至死尚未了解“生”是爲何。苦難無疑是淚水摻雜的物質,只是它對每個人所展現的形式不同,譬如對於地壇言,苦難將是枯黃的草葉。當淚水同慾望並肩消亡,怎樣埋葬如同生命一般沉重的自由呢?

我踱着步降臨人間,拾起秋天安詳的秋葉。生如夏花,死如秋葉。少年曆經漫長黑暗、終於觸碰到光亮。燦爛的星空同和煦的陽景迸發呈現,他帶來過分淡靜的哲思,秋葉經過春夏肆意的絢爛,最終悄然無息地爲自己的“死”拉上帷幕。你只須知道,我們終會死亡。所以你不必沉淪在無窮無盡的壓抑中,僅僅專心做一件事去——讓你的生爲結局鋪墊色彩。

光陰驟地抖動殘留的餘暉,地壇迎接新的一羣生物。我悠悠地鳥瞰人間,猜測他們將怎樣度過晨光、日落與寂寥的晚暮。

《我與地壇》讀後感2

這個暑假,我讀了《我與地壇》這本書,作者是史鐵生。

史鐵生,北京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思想家。這本書主要講了作者與地壇的故事和作者與母親的故事兩大部分,而文章顯得兩塊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彷彿在母親去世後,地壇就成了作者最親近的地方,地壇就是作者的母親。除此之外,此書還寫了作者關於生,死的理解。作者二十一歲那年雙腿截肢,剛開始有死的衝動,但慢慢的,作者想通了生死的意義,並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當中去了。

在本書中,令我印象較深的片段有二個。第一個是本書一開始時,寫作者搖着輪椅進入地壇,在地壇裏呆上一天,觀察,寫作。從搖着輪椅看出作者是一個殘疾人,雙腿截肢了(後文有交代),但是正值壯年的作者沒有放棄,堅持在地壇中寫作,並獲了獎。在生活中難免會有挫折,面對挫折,有些人選擇放棄,徹底在挫折面前倒下了,有的甚至還付出了生命,而有一些人,面對挫折不放棄,敢於與挫折作鬥爭,最終會獲得勝利的。與我們的學習一樣,在面對難題時,如果輕易放棄,在考試中一定不會有好的成績,如果堅持不懈,也許就想出來了。第二個是作者二十一歲那年,三進三出醫院。從三進三出看出作者的病十分嚴重,兩次是被擡進醫院的。作者的病出在了雙腿上,是農作時落下的病根。當時作者的家境並不是很好,作者經常爲沒錢住院而擔憂,作者甚至還在想要麼好,要麼死,一定不再這樣走出來這種想法。但最後作者在病牀上想通了,決定堅強地活下去。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所表達的意思,一個人不會在回首往事時而後悔;就像雷鋒說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一個人只有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有意義,才能活得充實,豐富。

總之,這本書中講了許多道理,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印證這些道理,讓人讀完後回味無窮,受益匪淺。這是一本非常好的中國文學,值得細細品味

《我與地壇》讀後感3

記得第一次看史鐵生的作品是很小的時候了。我爬上椅子,看到一本極舊的國中語文課本擺在桌上,便不禁翻開,一下子翻到了《秋天的懷念》。讀完後,不受控制得哭了出來。那時,我並不知什麼是史鐵生,什麼是《秋天的懷念》,什麼是生與死的思考。單覺得,一兒子失去了母親,一母親訣別了兒子,是多麼痛苦啊,那孩子真可憐,還搖輪椅生活呢。也許那時的哭就是憐憫吧,我沒體會到生命,也沒體會到死亡。

我正式讀《我與地壇》時,是兩三年前的時候了,我有了一點思想,也在思考生與死。我問媽媽爲什麼活呢?人生既苦又短有那麼多煩心事。媽媽卻告訴我,她的生命負有責任,她要照顧姥姥、姥爺,還要撫養我長大。她現在因這兩件事活着,若死了,便沒盡到責任。我不解了,一個生命活着的信念竟像馬套在車上一樣毫無自由,但卻無法反駁這看似“無道理”的理由。於是,我開始讀《我與地壇》了,讀了一段便哭了,一直哭到讀完文章。史鐵生的失魂落魄緩緩埋入我心中。他的母親出現了,兒子走後,她仍呆呆地站着,想着兒子,想他的明天,又想他的今天,擔心着在病中痛苦掙扎的兒子。她不願兒子得病,更不願看到兒子放棄生命。

作爲母親,她真的能改變什麼嗎?她仍然做着該做的所有事,沒放棄,努力着。實在等不下去了,兒子究竟怎麼樣,他到地壇了沒?情緒是否惡化?於是偌大的園子裏,不知母親走過多少焦灼的路。這就是一個平凡的母親,可母親永遠不平凡。

在一次談話中,聊到了《我與地壇》。我說:“我有一次在家哭了,是因爲我看到了史鐵生所說的’有過車轍的地方,就有母親的腳印……’我感到我在一些事上不聽母親的話,給母親帶來了麻煩……”

說着我又哭了,我真的哭了出來,好像心中什麼東西被點燃了,那火撲不滅,火苗在大腦裏一蹦一蹦的,淚水不住地涌出來。那時,我不小了,不是孩子那樣說哭就哭,也能勉強控制情緒,但是《我與地壇》總有一種讓我哭的東西,也許就是母親吧。史鐵生衝母親喊:“我可活什麼勁”是有原因的,原因不在他。而我和母親的爭吵,無一不是我的過錯,而我總喜歡蒼白地狡辯。

《我與地壇》讀後感4

在史鐵生的文章中,對往事的回首就像這羣飛鳥一般迴旋不去。史鐵生散文的一大特點就是:在細節豐滿,印象鮮明的記憶中,重新體味那份溫情與美好;在瀰漫着淡淡憂傷的語調中,不斷髮出一些令人深思的感嘆和不無偏執的追問。

在他的文章中,無論是蜂兒、螞蟻、繁花野草;藍天、白雲、行人都是那麼的形象生動,那麼的記憶深刻,就像我們本人也親歷其境一樣。

他對生命的感觸也是很獨特的。“死是一件不用着急的事情,是一件怎樣都不會耽擱的事情,”所以,他決定試着活下去。想到自己被截肢,整天坐在輪椅上,那感覺真的是無法想象有多麼的煎熬。因此,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好,只要想想,死是怎樣都不會耽擱的,我們可以試着活下去那不就更加好麼。反正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也可以養活你。

下面一句“太陽也不疲勞,把樹的影子縮小成一團,把疏忽大意的蚯蚓曬乾在大路上”,寫的很是精彩。用這麼細膩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猛烈的太陽暴曬下的微笑光景,很是微妙。我覺得下次提醒別人要注意防曬的話可以用得上這一句,當然也要遇上知音才行,不然就是對頭彈琴了。

意義的原因很可能是意義本身。不是人有慾望,而是人即慾望。

很多時候,我們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聽過到很多反對的聲音。他們認爲那樣那樣做是沒有意義的,不該那樣做。殊不知,我們又不是他們,怎麼他們可以以自己的立場來決定我們的方法論呢?明明世界觀就不一樣,方法論肯定不一樣啊!就像著名記者芮成鋼說過的,“如果你掌握我所掌握的一切,那麼你就會同意我所說的了”。他們之所以不認同我們,是因爲他們掌握的跟我們掌握的不一樣而已。

有人對籃球有興趣,因而他會更加註意姚明多一點,但是對於喜歡羽毛的人就不那麼關注姚明,而是關注林丹多一點了。

有時候我們做某件事情僅僅是因爲我們想去做,無需理由。(注意,這裏說的事情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合理更要合法哇)。我喜歡吃蛋,那麼我每次都點有蛋的菜,那麼我就不會在意“怎麼他每次都吃這個,難道不膩的麼”。

《我與地壇》讀後感5

《我與地壇》飽含啦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這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就在這年少輕狂之時丟失啦自己的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這本書中他說過“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還有他自己也說啦“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可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拒絕啦死亡選擇啦生活。是他的母親的愛給啦他力量,點燃啦他生的渴望,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運動員,漂亮卻智障的小姑娘……他們都給啦作者無數的感動。

許多人面對着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甚至絕望,扼殺啦自己的生命,而史鐵生他投身於寫作用殘缺的身體,說出啦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看到啦史鐵生,我便想到啦許多身殘志堅的人。約翰庫緹斯,他天生的殘疾,但他卻熱愛生命,用他那清晰的頭腦,很好的幽默感告訴啦世界生命的堅強,告訴啦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識的偉人。我們不能做到他們那般的堅強,但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他們不懼怕病魔,我們便不畏懼辛苦。我們沒有他們那般的覺悟,但我們需要做我們可以卻偷懶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話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不禁讓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親爲啦給兒子買橘子,雖然只是短短几個字卻寫出啦父母對兒女的疼惜。這又讓我想到啦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媽媽雖然沒有過其他父母捨身救兒女的經歷,但我看得出,每天夜裏爸爸就從睡夢中醒來爲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媽媽不是什麼家庭主婦,她不能爲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經常爲我找些老師,輔導我學習,她的一通又一通電話,接受長時間的輻射都是爲啦我。史鐵生天天在輪椅上過着,他的母親爲啦他不再受到傷害,便讓“跳”“跑”等字眼在嘴裏消失啦。這一點小小的細節,正常人注意不到,這一種默默的偉大的母愛。更讓人感動。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啦感恩,學會啦堅強,學會啦正視。也讓我們進行啦一次對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啦理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6

或許是對這位正值壯年,本應大展宏圖,卻突遭雙腿癱瘓打擊,但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痛苦、迷茫甚至絕望的作家的好奇與同情,我一直樂於讀他———史鐵生的文章。

他的文章中有不少是寫他的母親。自然而然的閱讀,有意無意的在他的文章中尋找契合點。一個身體走入絕境的人,在冥想和回憶中,寫盡了生之曲折。

最先接觸到的是他的《我與地壇》。名字雖看似與地壇有關,但更多得是寫他的母親。在他失去雙腿的那段時間,他鬱悶、逃避、心灰意冷,終日獨自一人推着輪椅到地壇去,在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牆邊默坐、呆想。然而這卻給母親出了一個難題。她知道他心裏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他出去走走,但她又擔心他。有時,史鐵生在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會來找他。對於他的出行,母親無時無刻不在驚恐擔憂,正如作者所說

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明白,母親這是在自我安慰,自我禱告。是給我的暗示,是懇求與囑咐。只是在她猝然長逝以後,我纔有餘暇設想,當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長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安,兼着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

對於史鐵生的母親來說,她有一個長到二十幾歲忽然癱瘓的兒子。她情願把痛苦加註在她自己身上。她小心翼翼的顧忌着史鐵生悲痛的心,即使那時的她正身患肝病,卻更加擔憂孩子的未來和他的心結。

然而就在史鐵生快要撞出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匆匆離去時只有四十九歲。直至母親猝然長逝,史鐵生纔開始清醒。對於母親,自己所表現出來的倔只留下了悔恨,沒有絲毫驕傲。那時的史鐵生還太年輕,他被命運衝昏了頭腦,一心以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人,殊不知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裏時要加倍的。而母親在臨終前,仍唸叨着她那有病的兒子和還未成年的女兒。連最後一面也沒有見着,只留給作者無盡的傷痛和懷念。

母親的去世,也許是史鐵生最大的遺憾。在她去世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讓人動容。作者所刻畫的

母親形象深入人心,就像世上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我也會從中讀懂史鐵生的懺悔與悔恨,在生活中不留遺憾。

《我與地壇》讀後感7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來搖着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果。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這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樸實的文字間洋溢着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之作。

史鐵生在二十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也沒有站起來,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這慘痛的災難降臨到了他頭上,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簡直如雷轟頂。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在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之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他決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

母親已在這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希望的種子,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運動員,漂亮卻智障的小姑娘……無數次給作者鼓勵和感動的人無心地創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這些豐富的感情足以昇華人的心靈,拉近人的距離,溫暖社會關係。這些都是生命的意義,都是讓人堅強的理由。人生是如此複雜而又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逐漸變得穩重,深情。於是作者堅強地走了過來。

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於僅有的一次,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誠然,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成爲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呢?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正是有了這些磨練,才使我們體味到人生的樂趣。我們應該懂得熱愛生命,重視生活的磨練,體會友愛,學會負責,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古人尚知“留須蓄髮”謂之“父母所賜”,我們當代青年又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最起碼的責任,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對他的母親以及對大自然的敬重。文中充滿了對生命之意義的思索,對生命目標的探尋,鼓勵人們善待生命,善待生活。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堅強,學會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探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8

在網上看了史鐵生寫的文章《我與地壇》,禁不住淚如雨下。

一個雙腿殘廢、身患尿毒症的人能 寫出如此 深沉、凝重而又不 失人情味的文章,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究竟是什麼信念在支撐着他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他的意志是否在一次次的錘鍊中得到磨礪?從他的文章中,更多看到的是他對生活的讚美和留戀,很少有埋怨和責備,面對困境,他選擇的是理性對待,而不是盲目逃避,二十歲,是人生最美好、燦爛的年齡 時候雙腿殘廢,從此坐上了輪椅,輪椅伴隨他走過了漫長的歲月,誰能體會他所承受的諸多痛苦?風乾的歲月,似水的年華,沒有人可以想象,一個原本風華正茂的青年,在一座荒蕪蒼涼的園子裏孤獨行走十五年是種怎樣的生命煎熬?

生與死是作者思考最多的內容,對生命的思考也一直貫穿全文。對生活的無所適從讓他在煎熬中不斷蛻變,由一個性格暴躁、意志消沉的人蛻變爲一個熱愛寫作、珍惜生命、理性探討生活、信仰、愛情的作家,由一個弱者成長爲強者,需要經歷怎樣刻骨銘心的轉變?用筆走出來的人生,是何其艱辛和酸澀,而他在輪椅上思索人生,從生命的絕境中突圍的心路歷程又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和史鐵生相比,我所遭遇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挫折,但它確確實實存在過,也曾讓我深切體會到了什麼是痛苦和折磨。兩年前的意外導致我的右腳踝粉碎性骨折,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我一蹶不振,以前的我興趣廣泛,爬山、打球、攝影都是我的最愛。可惜我的生活發生了徹底改變,那個生龍活虎的我不復存在,一切熟悉的人和事都漸漸淡出我的視線,生活中只剩下無休無止的傷痛的折磨和無數次的功能訓練,我爲此彷徨、迷失、消沉,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彷彿世界末日來臨,我的人生從此一片灰暗。經過漫長的治療和艱苦的訓練,我已經在一次次的打擊中學會了堅強和忍耐,意志更加堅定,從容走出人生的低谷。

人只有經歷過困境的考驗,才能更加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梅花香自苦來的日子不遠了,現在迎接我的將是幸福的生活,希望就在腳下!

《我與地壇》讀後感9

會考後的暑假,時間彷彿一下子就閒置了下來。 獨自一人在家的那些夜晚,寂靜的彷彿令人心神不寧的時刻,習慣一遍又一遍反覆的讀《我與地壇》,不知疲倦。那樣的感覺彷彿是在看海。回首那些悠閒的平靜遙遠的歲月,在霓虹映照的點點星光下,在夏蟬耀武揚威的鼓譟聲裏,在臺燈漸漸微弱下去的光線中,我總是一手撐着深不可測的夜,一手記下那些足以感動我的話。

在那些渾濁的白天后的黑夜,和那些不眠的黑夜後的白天,我將史鐵生文字中的妙筆警句工工整整的抄寫下來,守望那段看海般的闃靜的青春徹底流失。

彼時我開始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地壇。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集,也是流傳最廣遠的一部作品。。“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作者習慣於在地壇中琢磨生命的本質,在整篇散文中,這沉思大致是歷經了前後兩個階段。在最初的那個階段中,史鐵生觀察與反省個人的遭遇,漸漸地看清了個體生命中必然的事相:“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這樣的結論便引出了無法反抗的命運的觀念: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於由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餘地。 接下來,史鐵生將視界稍稍越出自身的範圍,寫到來這園子裏的其他人,去看看別人都有什麼樣的命運和活法。最後寫到他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裏是加了倍的。命運對待史鐵生其實是很不公平的,讓他在“最狂妄的年紀忽的失去了雙腿”,然而作者本人卻在根本上認可了苦難的命運和不幸的角色,這並不是看輕生命自身的殘酷和傷痛,而是把這生命的殘酷和傷痛從自我中抽離出來,去融入到一個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 作者說“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作者似乎已經看透了生命的本質,看透了包容任何孤獨的個體生命在內的更大的生命本相。所以說,對於史鐵生的人生,我能夠說的永遠不可能是同情。我對他,近乎是一種崇拜的心態。

《我與地壇》讀後感10

讀完這篇震撼人心的文章的第二天,心中難以平復的感情督促着我去書店尋找這本《我與地壇》。然而未及我出門,便從當日的報紙頭條上得知了一個令我驚愕不已的消息——20xx年12月31日,史鐵生先生因腦溢血去世。一位偉大而樸實的作者,就這樣在我剛準備伸手觸及他用文字構築起的世界的時候悄然隕落了,留我繼續在這奔騰不息的生命長河中探尋、思索。如英國詩人濟慈所言,“餘下的只是靜默,深摯於涕淚與嘆息的靜默”,我不知該怎樣言明,只覺世界忽然靜寂。那天我還是去了書店,但卻空手而歸。在書店裏我看到史鐵生先生的作品被單獨展示出來,並張貼者各種紀念他的海報,展示櫃前人頭攢動,這幅場面在我看來無論如何都與那些躺在書櫃裏的書格格不入,而我也沒有了擠進去買書的衝動。又過了半年,一個晴朗的午後,我再次踏進了那家書店,與上次不同,那些書已經回到原位,安靜的躺在書架上。我一眼便看見了那本《我與地壇》——封面簡簡單單寫着書名,既無作者簡介也無多餘介紹,顯得清新素雅,一如史鐵生先生的文風,清新素雅卻絕不堆砌累贅。書的背面更是簡樸,唯一印的一句話顯得動人心魄——“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這一次,彷彿遇着一位故人,我會心一笑,堅定的把它買下。

此時的我已邁過大學聯考,所有的重壓彷彿隨着夏日的到來一起煙消雲散,心境亦有不同,本該歡喜,可是生活忽然沒了追求,沒了目標,心裏時時失落。未來真的到來了,我卻慌亂而手足無措,惴惴不安的想象着未來。

買回《我與地壇》後,我迫不及待的將它通讀了一遍,感慨許多。最令我敬佩的是史鐵生先生以堅定的信仰支撐起的樂觀、豁達與淡泊。接受殘缺、接受苦難,卻仍願以更昂揚的姿態活下去。面對這喧嚷的世界,他輕輕嘆息“我們走了很遠,卻忘了爲何出發”。地壇有它的悠遠,有它的渾厚,有它的深邃,它不曾喧譁亦不曾回答,它就在那裏,那就是最好的回答。在千百年如一日的地壇中,沒有喧囂,沒有招搖,他在這裏找到了信仰,找到了生命的歸屬。西方一位哲人曾說過:“別走的太快,等等靈魂。”沒有信仰的前行正如沒有靈魂的軀體,而對於我要開始一段新的旅程,要帶上的是不是迷茫與慌亂,而是信仰與靈魂。

《我與地壇》讀後感11

我與地壇——原先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

扶輪問路,那麼好手好腳的人,你們可曾向前方邁出過腳步?

不是想說他對生有多麼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說他對死有多麼透徹的眺望,更不是想說他對命運有多麼不屈不撓的掙扎,那些語句太泛、太虛,對每一個曾被上帝無情擺弄的人都適用。我只是從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實的起伏,心靈的生生死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每一次復甦,都是對“生命零度”的叩問,叩問之後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裏,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終彌足珍貴的一隅,那是他越來越樂觀、越來越向上的源頭。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輪椅,也要站起。因着愛,因着情,甚至因着對下一世的“白日夢”,雖然這“白日夢”是我等健康人種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說,“期望”又有什麼用呢?“期望是不是在證明必可到達的前提下才成立呢”?“期望”只是“白日夢”的冠冕之詞,其實兩者一樣可笑可憫,但給人安慰,給人愉悅,無須消耗,實是人生之最大精神鴉片。

我並不認爲他是多麼堅不可摧的“鋼鐵人物”,你以爲誰都是保爾柯察金?現實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總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結疤了,又復痛,複流血,復結疤,只要這血還是溫的,還能流動,那麼便不必在意它會痛,會流出,這樣孤勇,直至最終平靜理解它的冰冷與枯竭。

正是由於這“寫”,這比言語更爲私密,更爲透徹,更爲生生不息的本事,才使得他的這生,在死的對立面上,永遠存在。永遠無力,但永遠堅韌。

人老了,多靠回憶活着。可是還是一種情景,像他這樣的情景,因着回憶隨時有無可延續的悲哀,才需要這樣提前透支回憶,透支情感,透支熱情,若無足夠幸運,幸運得不被親友遺棄、淡忘,那麼必將是春水東流的萬劫不復。

其實這幸運,未嘗不是取決於自我。這生,值得死來敬畏。這生,真實得讓每一個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問自我:健康的自我,是否向前方也邁出過腳步?

那前方,便是路遠山高,人亡馬遙的“零度”。

他的勇氣,是不畏懼這“回”,是迎向這“回”,擁抱這“回”。

原先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