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教學設計及其反思

教學內容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及其反思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115~118頁。

目標預設

知識技能在嘗試畫圓的過程中領悟畫圓的方法,會正確使用圓規畫圓,能結合自學、交流、探索等活動,準確理解“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

數學思考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深刻把握圓的特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數學交流能力。

問題解決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認識世界、解釋生活,逐步形成“數學地思維”的習慣。

情感態度使學生初步體會圓的神奇及其所包蘊的美學價值。

教學過程

一、現象激趣,引入探究

1.交流:生活中,你在哪兒見到過圓?通過交流,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圓無所不在。

2.結合波紋、向日葵等事物,進一步帶領學生領略圓的神奇,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二、分層探究,體悟特徵

1.畫圓剪圓──首次感知。

(1)學生嘗試畫圓。通過交流,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圓規畫圓的方法,並將“畫指定半徑的圓”這一要求巧妙地孕伏其中。

(2)剪圓。既幫助學生感知圓的特徵,又爲下面的探究活動準備素材。

2.認識概念──初嘗成功。

結合學生的原有經驗和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自學、交流、操作等活動。自主建構起對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的理解。爲探究活動做好認知層面的鋪墊。

1.開放探究──體驗特徵。

先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初步明確探究方向。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結合手中的圓片和教師提供的相關支持性材料,共同研究圓的特徵,並將研究過程中的發現記錄下來。教師以合作者、組織者的身份介入學生的研究活動。對有困難的研究小組提供支持。並收集學生中有價值的發現,以備交流。

2.交流展示──共享發現。

將學生探索過程中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發現彙集成“我們的發現”,並引導全班學生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深化理解,直至建構起對於圓的完整、系統的認識。

二、實踐拓展,文化滲透

1.基本練習。

(1)判斷:圖中的哪一條線段是圓的半徑或直徑?(圖略)

(2)口答:根據半徑求出直徑。根據直徑求出半徑。(題略)

(說明:本項練習沒有單獨設置。而是結合上面的“交流展示”環節,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自然穿插。)

2.史料鏈接。

介紹我國數學史上關於圓的研究記載,比如“圓,一中同長也”(《墨經》)、“圓出於方,方出於矩”(《周髀算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周髀算經》),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此外,教師結合相應史料的介紹,比如“圓出於方,方出於矩”,將一些聯想題、開放題自然穿插其中,既滲透了數學歷史、文化,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像能力。

3.解釋應用。

引導學生運用圓的特徵解釋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比如“水紋爲什麼是圓形的”,“盛開的向日葵爲什麼是圓形的”等,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圓的特徵的.認識。並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生活。

4.圓與人文。

藉助多媒體,直觀地爲學生展示圓在人類歷史、生活、文化、審美等各個層面的廣泛應用,比如“圓與橋樑設計”、“圓與中國剪紙”、“圓與中國結”、“圓與中外建築”、“圓與著名標誌設計”等,引導學生感受圓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體會圓的美學與人文價值。

教學反思

數學也是一種文化,《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前言中明確指出:“數學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踐行並彰顯數學的文化本性,讓文化成爲數學課堂的一種自然本色,我們着眼“過程”與“凝聚”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1.數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她的認識己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如今,與其說數學是一些結論的組合,毋寧說她更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斷經歷嘗試、反思、解釋、重構的再創造過程。因而對於圓的特徵的認識,我並沒有沿襲傳統的小步子教學,即在亦步亦趨的“師生問答”中展開,而是將諸多細小的認知活動統整在一個綜合性、探究性的數學研究活動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領學生經歷了一次“研究與發現”的完整過程。整堂課,“發現與分享”成爲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識、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創造與分享的過程中得以自然建構與生成。

2.承認“數學是一種過程”的同時,我們也應清晰地意識到,作爲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學,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後,“凝聚”並積澱下了一代代人創造和智慧的結晶,我們有理由向學生展現數學所凝聚的這一切,引領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數學的博大與精深,領略人類的智慧與文明。基於此,教學伊始,我們選擇從最常見的自然現象引人,引發學生感受圓的神奇魅力;探究結束,我們介紹了中國古代關於圓的記載,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最後,我們更是藉助“解釋自然的圓”和“欣賞人文的圓”等活動,幫助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中不斷積累感受、提升認識,努力使圓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潤於學生的心間,成爲學生數學成長的不竭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