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方法總結

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上語文課永遠都帶着無限飽滿蓬勃的激情和生命力,小編收集了語文教學方法總結,歡迎閱讀。

語文教學方法總結

  語文教學方法總結【一】

不知不覺,耕耘於三尺講臺之上,一晃已過15個年頭,回首這些年的工作感覺努力的同時也享受着成功的喜悅,雖平凡但卻充實。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努力創造一個和諧的、寬鬆的教學氛圍,我們共同感受着語文的美,生活的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我想,這也是我們國小語文教師畢生的追求吧!我把平日裏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幾個方面的做法直白於大家。

  一、創造和諧師生關係

課堂上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個學生,更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的思維模式,對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思考,師生可以一起談看法。在平和的氣氛中,師生一起學習,一起去發現、探求和創造。重建和諧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程改革把“一切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爲核心理念,就是要強調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爲了全體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均衡、和諧的發展。要善於傾聽學生的發言,關注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賞識學生不能只憑自己的預先設計進行,要關注一些小事。既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優良行爲,還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課堂活動的主體對象是學生。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討論,力爭讓更多學生有發言機會。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讓學生覺得自己在和老師平等的討論問題,師生之間是和諧相處的關係。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是自己通過思考把問題搞懂了,而不是教師強加給自己的知識。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學內容的難易之間的和諧,使課堂成爲教學思想萌發的源泉。

  二、煥發課堂生命活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爲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爲此,我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地確定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法、尋找學習夥伴和評價學習效果等。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爲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爲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衆。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爲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讓學生成爲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由於我班學生外來子弟較多,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爲了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範性,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如:“拜”字右邊該四橫而非三橫等,類似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糾正。又如,對修辭手法的判斷運用,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語文能力。

  四、精心設計語文實踐活動

採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集體授課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個人自學,都進入了課堂,要創設有利於學生參與學習、交流信息、互相啓發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這就務必要有大量的實踐活動,有充足的訓練時間。因此,每節課都要精心設計安排、研究討論,紮紮實實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爲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字詞、背誦緊抓不放;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揮,大作文緊扣課標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新,鼓勵學生放飛思想,大膽發揮……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基本的語文實踐能力。

  五、充分了解學生特點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要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教師就必須不斷地優化組織學生學習的形式,使之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充分地瞭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對本學科的瞭解、對教師的評價等。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試試:測試、觀察、談心、走訪等等。我經常喜歡在課下和學生談心,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瞭解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水平,全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彈奏出和諧之音。

  六、關注學生課堂生命狀態

學生的課堂行爲表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室課堂行爲與學生學習狀態的相互適應的情況,作爲教師只要正視課堂現實,保持課堂警覺,就能通過學生學習的反饋,洞察自己課堂行爲,進而達到有效調控,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學生課堂上出現情緒低落、啓而不發、緘口無言、反應麻木等狀況,教師可通過反思,看問題設計是否妥當,自己點撥是否到位,是否因爲超出學生的思考範圍,而導致學生無所適從,不感興趣。據此,教師可從問題設計的角度、形式、內容等方面考慮,多爲學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臺,調動學生的內部驅力,因勢利導,創設出充滿生機的學習氛圍。當學生情緒浮躁、學習浮光掠影、思考深入不下去時,可通過反思:自己呈示的內容是否因爲過於淺表或指導的策略過於籠統不得法,導致學生找不準深入思考的抓手,思維只能浮於問題的表面,回答問題則是不假思考,脫口而出,而又文不對題。據此,教師可調整內容,或示範引導,教給學生抓住關鍵因素,多爲學生創設問題的情境,指導學生學會思考。還有,當學生學習被動時,可通過反思,看自已是否擺正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是否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牽着學習的鼻子走,導致學生缺乏自主探索、個性化體驗的空間,據此教師可多給學生提供互動、合作的機會,或加強平等對話,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個性潛能……

  七、散發有魅力的人格力量

語文是有魅力的。語文教學的'魅力除了來自語文以外,還來自於教師。教師的個人情緒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和諧程度。有些教師沒有耐心,脾氣暴躁,心情悲觀,把糟糕的情緒帶到課堂上來,可以因個別學生違犯課堂紀律就怒不可遏;在工作中既缺乏熱情又沒有激情,使教學課堂氣氛沉悶……試想這樣的教師,學生怎能喜歡?這些都能夠造成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不和諧,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爲一名教師,其自身所具有的人格力量纔是構建和諧課堂的根本條件。經常聽到一些激情四射的公開課,不禁捫心自問:自己做到了嗎?能不能保證在每堂課上都能給孩子們看到一張微笑的臉?上公開課的老師們呢?是不是也能做到呢?不斷地去告訴自己吧。當你充滿自信面帶微笑走上講臺時,“同學們好。”“老師好。”這樣的互致問候就顯得是那樣真誠,才能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認真聽講,教師一個示意性的眼神,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句幽默的話語都在和諧的氣氛下悄然進行。

春華秋實,天道酬勤。辛勤的付出,迎來的是收穫。那收穫,是學生們一張張童真的笑臉,一天天健康的成長;那收穫,是那場畢業典禮上,師生離別時留下的真誠留戀的淚水……展望明天,任重道遠。

  語文教學方法總結【二】

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上語文課永遠都帶着無限飽滿蓬勃的激情和生命力,讓語文這種力量抵達人的心靈。這就是我做一個語文教師在現實教學中踐行的目標。語文教學,讓我迷茫又讓我愛不釋手。爲了上好課,不知道,有多少次,深夜不寐。只爲思考如何做,才能上的愉快,上出語文的魅力。因爲我不想只依靠激情,我不想做個教書匠,更因爲我愛語文。

都說教無定法,其實,教也有法。特別是語文,更是個性與共性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碰觸。拿到一篇課文,一個老師有一個老師的個性,也有學科內涵與方法的共性。本人回味下自己的方法,是從這樣簡單幾點做起

  第一步:介紹作者。

第一節課裏,我們應該在課前佈置這樣一個作業:蒐集作者的有關資料,不能光是隻言片語的簡介,隨便什麼都可以,趣聞逸事都可以,越八卦越好。要了解作者從生到死,甚至有關他們的祖宗八代都要搞清楚。這樣,到了課堂上,我們就可以讓學生交流他們的所得了。他們中有人會說作者的生日,有人會說作者的籍貫,有人會說作者的愛好,作者的生涯,作者的三姑六婆,作者的八卦舊聞。這樣一來,學生對作者的瞭解就立體全面的多了。他們會認識到即將要學習到的課文是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寫出來的,他們喜歡上這樣一個作者,就會喜歡即將要學習的課文。而且想搞清楚爲什麼作者會寫出這樣一篇文章。想想看,這樣的課堂無法不精彩,無法不讓學生喜歡。

  第二步:介紹時代背景或者教材相關的常識

現行的語文教材裏,多數都是文豪大家的經典名作。而文豪大家的生活年代往往都是距離現今比較遠的,所以他們的文章也是在特定的時代中寫下來的。學習特定時代下寫下的文章,一定要先清楚的瞭解作者寫文章的時代背景。有的課文也不需要介紹時代背景,比如寫景狀物的文章或者是說明文一類,那麼在這節課上,我們就可以要學生交流關於這類文章的一些常識。

  第三步:讀課文,看電影

在一二節課裏我們認識了作者和時代背景以後,這節課我們就開始讀課文和看電影。

首先老師要有朗誦的良好素養,再培養學生。每次我朗讀,學生都喜歡,抱以掌聲,下面,就可以讓學生來讀,人都是天生有表現欲的,讓學生反覆的感情朗讀,會讓他們不僅提高了朗讀水平,而且也使他們在多次朗讀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不是有句話叫做“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嗎?

課文讀完,可以開始放課件或是看電影片段了。

這個過程目的是讓學生對講授內容先有個直觀的瞭解。而且避免了師生的一問一答的枯燥過程,讓學生自由自在的看電影,不用再動腦筋去考慮問題,這個過程學生一定會很享受。這堂課也一定是很成功的。

  第四步:分析課文

在這節課裏,我們的任務是:弄清文章的條理,列出文章的提綱。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與另外作者的同類作品來比較。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品味文章的好字好詞好句。

首先我們要學生給課文列出一個大致的提綱,這個過程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對文章的結構有個全面的瞭解。知道作者是怎麼樣來寫這篇文章的。

接着我們就要開始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各個作家的語言風格都是不同的,比如金庸的語言風格是雍容穩重,平鋪直敘中見出廣博的學識,而古龍的語言風格則是簡短幹練,峭拔跳躍中見出鬼才的思維。

需要提出的是,現行的教學模式提倡教學語言要過渡自然,我覺得在有些環節上不需要,甚至是需要抵制這種過渡自然,我們就是要一條條的來品味,來學習。列完提綱就來體會語言風格,這之後再來學習寫作技巧。一步步來,不要被課文所左右,被它牽着鼻子轉,這樣會始終陷於課文的泥潭中出不來,這樣一來,就會出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問題。

  第五步:模仿寫作

在上節課裏,我們學習了怎麼樣列提綱,並且學習了語言風格和寫作技巧,那麼這節課裏,我們就要來模仿課文來寫一篇文章。首先我們也要列個提綱,然後根據提綱來一步步寫。在寫作的時候要有意識的模仿作者,要跟他學遣詞用句,構段成篇。

特別是對於一些特殊文體的課文,比如古詩,新詩,寓言,戲劇什麼的,我們一定要利用一節課來模仿寫作。

  第六步:評講模仿寫作

老師收起學生的模仿寫作,批改後利用最後一節課來評講,先讓學生自己說說寫作意圖,如何構思的,然後點學生讀他的作品,接着全班討論,最後老師總結,評講完幾個典型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起來,學習纔會有效果。

  第七步:課外閱讀牽引,價值觀積極導向

一篇課文的學習只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更大的天地其實在書外的更大天地,這天地是由書延伸向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喜歡在品味完課文後,爲了真正的把握課文的精神和生活的內涵,我會除了挑選精神價值觀或者內容相聯繫的電影、課文美文、小說等等讓學生看。

親自複印美文,讓學生由課內到課下讀,早上讀,積累優美的字詞句,寫讀後感。寫思想評論,根據文章的特點和性質和學生的特點,安排不同的閱讀和寫作的任務。真正的由一個字到一句話,再到一篇課文到一種人生,真正的被文字及深藏背後的精神之美吸引,沉醉。

  第八步:以題熟稔,舉一反三

不得不說,語文老師很苦,因爲你自我感覺良好,但是成績有時真的讓你很難以言說。 那再當下的應試教育環境下,除了不扭曲語文的本質,但是不得不說,現行高中語文教育的目標就是把學生培養成做題的機器,你我,不得不充當幫兇,如此,我情願做個有深度的幫兇。

於是在學習後,我也要做題,訓練下。目的很功利,就是讓學生會做題。

讓學生真正的體悟到,語文的學習,不只是培養做題的機器,而更重要的是一份精神的滋養,一種學習的精神品質,一種爲人的氣質風格。

其實這裏很多環節每個老師都習以爲常,但是至於各個環節的處理情況,個人知識內涵深重情況,具體不同,效果截然不同。看似起來,花樣並不多,但是這裏老師首先要熱愛文字熱愛語文,那種熱愛可以讓自己陶醉,如果自己陶醉了,學生即使不陶醉,也會被感染,有一天,細細品味,,某一個場景,即使學習的知識會忘,那種感情和情景多年也不會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