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者》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者》讀後感

《讀者》讀後感1

看《讀者》,是我的一種習慣,每次晚飯後隨手翻閱、細讀,總會有無數個靈光一現的瞬間。於是,對於親情、對於人生、對於生活,在那一個個瞬間,都會有種種新的理解。它沒有說教,只有體驗。它像長者,指引年輕人走好人生的旅途;它像哲學家,在侃侃而談中給人以啓示,讓人從中得到人生感悟。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它像一弘清泉,淨化着人們的心靈,它讓你引發對大自然、對社會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讓你懂得去關注親情,享受愛情,珍惜友情。那一篇篇睿智的文章,給你鼓勵,看一些漫畫或幽默故事,讓你開心,啓迪你的心靈,給人愛心、正義、睿智、純真的引導和薰陶,使我們充滿了一顆感恩的心。

記得有一篇文章叫《信任》。文章記敘了想爲爺爺買助聽器而少帶400元的我正爲難時,店主主動提出:下次給吧,就當我借你的!我知道原因是不想掃了興沖沖的老人家的興致。老人家臉上洋溢着的快樂讓人感動,店主想幫他把快樂延長。“他將信任給了我,並帶給了一個不相識的老人一份快樂,多麼善良的人啊!”當作者做出如此感嘆之時,我的心中也產生同樣的共鳴。作者很快把所欠的錢還了,而在作者和我心底激起的,卻是做個善良誠信的人的漣漪。其實,世間最美好的情感莫過於信任帶來的愉悅了。如果人人都生活在充滿誠信的社會裏,沒有擔心受騙的惶恐,沒有被騙的氣憤,人與人之間沒有戒備,那該多好啊!

另一篇讓我深有感觸的是《我有103個孩子》,這篇文章寫了一名山區教師在山裏教書教了13年,即使他連糧食也沒有,即使他和妻子吵架吵得要離婚,即使他每天要揹着50斤泉水上山,即使他沒有工資,他也不曾改變過他的想法——教孩子們唸書。多麼偉大的一名教師,最終他獲得了“貴州十大傑出青年”的榮譽稱號。

就這樣,在無數個與《讀者》相識的日子裏,每一瞬間,那真,那善,那美,在我的心底裏昇華成了一輪明月、一盞香茗。《讀者》它有一種神奇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只有與《讀者》交往久了、深了,纔會發現:它會讓你懂得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道理。《讀者》是一本感人至深的雜誌,也是一本能給人深刻教訓的雜誌,我喜歡它!

《讀者》讀後感2

每當閒着隨手翻閱,細讀,總會無數個靈光一現的瞬間。於是,對於親情,對於人生,對於生活,在那一個個一瞬間,都會有種種新的理解。它像長者,指引年輕人走好人生的旅途;它像哲學家,在侃侃而談中給人以啓迪,讓人從中得到些許人生感悟。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它像一股清泉,淨化着人們的心靈,它讓你引發對大自然、對社會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讓你懂得去關注親情、珍惜友情。那一篇篇睿智的文章,給你鼓勵,看那一些漫畫或幽默故事,讓你開心,啓迪心靈,給人以愛心、正義、睿智、純真的引導和薰陶,使我們充滿了一顆感恩的心。

在《讀者》中,我讀了畢淑敏《錢的極點》上面說我們現在是站在錢的極點上,但我們很快就會離開它,人們在新一輪物質需要滿足之後回過頭來仍然需要皈依精神,精神是人類最大的財富,在沒有金錢之前,人類就有了精神求索,也許有一天人們會不在追求金錢,但是,人類的精神將永存。

《你的需要其實很簡單》虛懷謙仔細想一想,其實我們需要的真的很少很少,自由的閱讀、思考、寫作,把文明的繁瑣盡數剝去,如果一個人信心十足地朝着他的夢想走去,並且努力照着他想象中的方式過活,便能達成他的目標,他的內心和周圍會建立起新的,更具普遍性、更不受限制的法則,或者舊的法則會增益開闊,使他置身於生命的更高的秩序裏。他的生活愈簡單化,宇宙的定律就變得愈,孤獨不再是孤獨,困境不再是困境,柔弱不再是柔弱。財富大多隻是身外之物,是對自由之身的一種拖累與妨礙,預保自由之身,就應該最大限度地遠離物質誘惑,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廣廈萬間,夜眠不過三尺。欲壑難平,把慾望轉移到精神性的東西上去,靜靜看一會書。

每一瞬間,那真、善、美,在我的心底裏昇華成了一輪明月,一盞香茗。《讀者》它就有一種神奇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在與《讀者》交往久了的過程中,我發現:是它讓我體會到“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精神力量;同時,它也像一位熱心的鄰居,爲我端來暖暖的紅茶,鼓勵我:“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同時也會打開一扇窗。”打開《讀者》,我真的有一種遠離了浮躁和喧囂世界的感覺,到了陶翁筆下的世外桃源,這裏有的是一片淨土、陽光和乾淨的空氣,它成了我舒展心境時的去處,僅小小一篇文章就足夠美好和使我快樂。

《讀者》是本感人至深的雜誌,也是給人深刻教訓的雜誌。

《讀者》讀後感3

有一天,我象往常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有一隻小鳥從天而降,落在了我的頭上。我嚇了一大跳,仔細一看,小鳥的翅膀受傷了。我本來不想管這隻小鳥的,可是小鳥卻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我,彷彿在說:“救救我,救救我。”這也是一條生命啊!我怎能見死不就?我小心翼翼地拾起小鳥,希望一切還來得及。

回到家,我從房間裏拿出紅藥水和紗布,把小鳥的傷口包好,然後拿出一個紙盒子,用剪刀剪了一些小洞透氣,剪了一個大洞做門,然後塗上了漂亮的顏色。我把小鳥放進了新家,一有空,我就把小鳥翅膀上的紗布打開,看一看小鳥的傷口好了沒有;每天,我都從花園裏找一些東西給小鳥吃;有時,我還把小鳥放出來讓它練習飛行。

我和小鳥的感情越來越深,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小鳥的翅膀完全好了,我雖然捨不得讓小鳥離開,但是大自然纔是它的家,小鳥在那裏生活才最快樂。何況小鳥好久沒有回家,鳥媽媽一定焦急萬分。我依依不捨地把小鳥放走了,小鳥在我的頭頂盤旋着,發出“喳、喳、喳”的叫聲,好象在說:“謝謝你,謝謝你!”

望着小鳥飛走的身影,我想起了一位作家的一段話:“我小時曾爲一頭折足的蟋蟀流淚,爲一隻受傷的黃雀嗚咽;我小時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小時未曾做過不仁愛的事情,但如今卻墮落了……”

她也曾象我一樣在小時候救過小鳥,可是她長大以後卻因一次無心的過錯,讓自家的小狗將一隻初次出來覓食的小鼠給吃了。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她仍覺憂愧,總想着那隻小鼠的母親,含着傷心之淚,夜夜出來找它,要帶它回家。靈魂隱隱作痛,直到把整個事情毫無保留地寫了出來,接受小朋友的嚴正裁判。

或許在別人的眼中這只是針尖大的事情,可是在作家冰心的眼裏,她覺得自己已經開始墮落了。

我認爲冰心沒有墮落,勇於承認錯誤的人是不會墮落的,珍愛每一條生命的人也不會墮落,能終身與小孩子做朋友的人更不會墮落。

通過品味一篇篇充滿情感的文章,讓我感受到了冰心的童貞,冰心的勇敢,冰心的博愛。愛一個人很容易,愛大家卻很困難,而冰心小時就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正是因爲冰心有一顆仁愛的心,才能寫出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的詩歌和文章,纔會將愛的種子播撒在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的心中。

《讀者》讀後感4

我想先問問大家:你讀過作家冰心的《寄小讀者》嗎?書中那句句溫情的話語,至今仍讓我回味猶新。這次,秦文君阿姨出了一本新書——《你好小讀者》。它和《寄小讀者》一樣,字裏行間充滿了濃濃的親情,散發着溫暖的光芒。

《寄小讀者》主要寫了一些同學中生活、學習的事,《你好,小讀者》也異曲同工,在這本書裏,秦阿姨與小讀者互通信件,講述了一個個親切如蜜的故事。在小讀者眼裏千頭萬緒的煩惱,讓秦阿姨一一細心指點,就“鬼斧神工”地給解開了。秦阿姨和小讀者交流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友誼、學業、親情、競爭……各種紛繁錯亂的事,都在秦阿姨與小讀者的筆下娓娓道來。

翻開書頁,秦阿姨啊,你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親情與真理:“連接兩代人的,除了血緣,還有愛”;“人的一生,最終就是在抗拒孤獨”;“在友誼的問題上,性格也是一個關鍵”……。無數句“心靈雞湯”般的話語,撫慰着我的心靈,彷彿給我注入了一股股心靈的力量。

特別是讀了我們這些學生關注的話題——友誼,讓我對友誼有了更多的認識。友誼是最平等的,沒有血緣牽連,沒有法律保證的關係;是最普遍,卻又是最難維持的情誼。友誼讓我和同學們一起從幼苗變成參天大樹,讓我們在互助中成長。要想得到友誼,要付出真心,要與品格良好的人交往、要寬容大度、還要保持我們十足的熱情。我明白了友誼的點點滴滴,也衷心地佩服秦阿姨的智慧和文采。

讀了友誼的對話,我不禁感嘆:如今有多少少男少女,生活中缺少友誼這個重要的支柱呀!聽阿姨講,有很多小讀者,都給她寫了標着“SOS”字樣的友誼求助信件。的確,生活中有一些“虛僞”的友誼,譬如,一大堆人在熱烈的談論,好似知心好友,可深入探究,卻是泛泛之交;而有的人還有今天還假裝親暱地和你噓寒問暖,明天就一百八十度大變臉……但是,生活中,也不乏真摯的友誼,就像我和同學房睿,就是一對親密的好朋友,在學習、生活上經常互相幫助,有了煩惱的時候,也都真心的開導、幫助對方。希望我們生活中多一些純真的友誼,少一些虛情假意。

朋友們,都來閱讀這本書吧!讓它帶給你智慧和哲理,還有那暖人肺腑的真摯感情!

《讀者》讀後感5

記得暑假的一天,我在家裏覺得太無聊了,便要去姥姥家玩幾天,出發前的一天晚上,媽媽千叮萬囑:“到了那兒先打個電話過來,千萬別在馬路上亂跑,不要去山上玩,更不要喝生水。”我不在意的聽着聽着,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臨行時,媽媽追到門外,又把昨晚的話重複了一遍,我邊聽邊說:“嗯。”到了姥姥家,我便進入了“快樂自由天堂”。要玩就玩,要吃就吃,要是渴了就對着水龍頭一頓“猛飲”,早把媽媽的話拋之腦後,真爽!一到晚上,我的肚子疼了起來,擡頭看看姥姥已經睡熟了,哎,忍吧!可不爭氣的肚子越來越疼,好像一把刀子在我的肚子亂捅,痛得我幾乎叫出了聲。這時,我想起了媽媽,要是她在身邊多好啊!又想起了媽媽的叮囑,對我來說是多麼重要啊,母愛是多麼珍貴啊!

現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把自己當作中心,不管母親的感受。同學們,我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試想一下,如果有個孤兒流浪在社會,有誰會對他問寒問暖,又有誰會關心他呢?

地球也是我們的“母親”,我們在它的懷抱中生活,它爲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和食物,可人們卻不珍惜眼前的一切,不珍惜“母親”對我們的愛。爲了自己的利益,破壞大自然,使以前的樹林變成了高樓大廈;以前的綠洲變成了大片沙漠;以前清澈見底的小河變成了臭氣熏天的“黑河”;以前空氣中的花香變成了刺鼻有害的氣體;以前的聲聲鳥語變成了嗓音。使我們的“母親”身上遍體鱗傷。我們應該珍惜地球母親對我們的愛,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祖國更是我們的“母親”,想當年,外國人想侵佔我們的土地,多少熱血兒女爲保衛祖國,不惜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最終不使祖國被人侵佔。而今,仍有許多海外“遊子”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香港、澳門已陸續與“母親”重逢,但寶島至今流浪在外。有一句話說:“老之後,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祖國母親已張開懷抱,迎接“遊子”的歸來!

母愛猶如濤濤大海,母愛猶如一片天空,母愛猶如一個“避風港”,母愛猶如一窪溫泉,讓我們向冰心奶奶學習,珍惜母愛,回報母愛,讚美母愛!

《讀者》讀後感6

我曾經在《讀者》中看到這樣一篇文章,說的是一棟樓失火了。防員來救人,因爲路面太窄,雲梯進不去,只好用人力來救人。他們拿來一塊大墊子,讓人們跳到墊子上。一位婦女站在第一個,但她不願意跳,只好讓別人先跳。別人都跳完了只剩那位婦女了。火越來越大,婦女猶豫了一會跳了下來。可是她卻是反面落地,不像其他人那樣是正面落地。這樣的危險很大,可是她還是這樣着地了。當消防員問她時,她卻只說了一句話,讓在場的人們震驚不已。"因爲只有這樣才能保住我肚子裏的孩子。"

看了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相信不只是我,你也被感動了吧。是啊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在這生命緊要關頭,那位婦女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孩子還沒有出生,不應該就這樣無辜地死去。可是婦女也不該死,爲什麼她放棄了自己,選擇了孩子?因爲,母愛。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是媽媽的寶貝。母愛是多麼偉大啊!相信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是如此的。

想到這裏我臉紅了,因爲我也很淘氣,也頂撞過媽媽。但媽媽都原諒了我。我爲自己的不懂而羞愧不已。那是暑假的一個傍晚,我沒和媽媽說一聲就偷跑出去玩了。玩到夜深還沒有回家,把爸爸媽媽急壞了,它們晚飯沒吃就到處去找我。媽媽急得快哭出來的時候我現身了,非但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還和媽媽頂嘴:"你真繁,出去玩會都不行。整天管這管那的,我又不是你的犯人!"媽媽聽了先是驚訝,隨即被氣得發抖,狠很地抽了我一個大嘴巴。"我恨死你了!"我捂着嘴巴衝進房間,把房門用力一甩"嘭-",媽媽被關在了門外。回想起來我當時只想到了自己,完全忽略了媽媽。我想肯定比我哭得還傷心。

第二天早上起牀後,看到媽媽已經親自下廚爲我準備了營養的早餐-荷包蛋,大米粥。我正在生氣故意不吃,媽媽慈愛地遞過來一張卡片。上面寫着清秀的字跡:孩子對不起。,媽媽不該打你,可是媽媽是多麼愛你啊。頓時,我的眼淚奪框而出。不,媽媽。是女兒不孝,不該惹您生氣。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媽媽,我愛您。願天下所有的媽媽幸福,快樂!

《讀者》讀後感7

星期六晚上,我一如既往地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朗讀者》,本期節目的主題詞是堅持。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姚明。

他的理想之火,是在十七歲那年盛夏被點燃————要做一個出色的運動員。自此,他告誡自己,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持不懈。姚明在堅持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從中國男籃最優秀的球員到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的超級球星;從上海大鯊魚俱樂部老闆到中國籃協主席。在籃球的世界裏,他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20xx年奧運會時,姚明左腳骨裂,有幾套治療方案徵求他的意見。姚明說:“任何治療方案,都要將奧運放在第一位。”他堅持要參加奧運,決不放棄。

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然後在挫折面前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往往一念之差。是放棄還是堅持,對一個人的成長尤爲重要。姚明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選定了目標,只有堅持才能到達彼岸。

記得上六年級時,我的數學常不及格,我一度心灰意冷,埋怨自己怎麼這麼笨,直到有一天老師找我談話,說:“丁麗潔,數學該加把勁啦,不然上國中時會很吃力的。你要知道,努力終有回報,你再堅持堅持,說不定數學就上來了。”老師的談話對我觸動很大,現在放棄不學就等於宣佈讀書的路已到盡頭,我越想越害怕。事實上學習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選擇放棄,就好似遊戲闖關一樣,一旦放棄就會滯步不前,硬着頭皮堅持一下,或許能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堅持有時候是一瞬間的閃念,有時候是一輩子的執念。它是一筆財富,擁有了堅持不懈的精神,就擁有了改變命運的力量。海倫凱勒一個聾啞人,正因爲她不懈努力,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最終成爲一個舉世聞名的作家。再比如剛逝世不久的偉大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小時候醫生診斷他活不到三十歲,但他不向命運屈服,一心搞科研,正因爲他的堅持,爲我們後人留下了一筆筆的財富。

只瞄準,不射擊,不是好獵手;只吶喊,不衝鋒,不是好士兵!所以,不要爲失敗而彷徨,更不要畏縮不前,只要我們堅持行動付出努力,就一定會穿過暴風雨,到達成功的彼岸!

記住:堅持就是勝利!

《讀者》讀後感8

每天下班回宿舍,閒來無事都會捧着一本《讀者》細細品味。

每次,當我買回一本《讀者》,我都會認真看“卷首語”,我覺得,一本書的“卷首語”是很重要的,《讀者》的每一篇“卷首語”都會告訴人們一個深深的道理,讓人印象深刻。

深夜,靜靜的躺在牀上,手捧着一本《讀者》,當我讀完幾篇故事時,心中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其中有一則寓言給我印象深刻故事是這樣的: 光滑的牆壁上,一隻螞蟻在艱難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滾落下來,這是它的第七次失敗。然而過了一會兒,它又沿着牆角,一步步往上爬了……

第一個人注視着這隻螞蟻,禁不住說:“一隻小小的螞蟻,這樣執着頑強,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現在遭到一點挫折,能氣餒退縮嗎?”他覺得自己應該振奮起來,來勇敢地面對他在生活中的那些困難。

第二個人注視着這隻螞蟻,也禁不住說:“可憐的螞蟻,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螞蟻!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地失利,我該學得聰明一點,不能再蠻幹一氣了——我是個人,是個有頭腦的人。”果然,他變得理智了,他果斷地放棄了原先錯誤的決定,走上了新的道路 ……

當我看完這一篇故事後,我陷入沉思,想想,一隻小小的螞蟻的體積與我們一個人來相比是一個多大的天壤之別啊!但現在的我們與螞蟻也有一種天壤之別的地方,那就是——精神。

一隻小小的螞蟻途徑了7次失敗都還不放棄,而現在的我們呢?也許1次小小的挫折有可能會讓我們放棄了以及整個人生,也許你會笑我說,一隻螞蟻怎能和一個人相提並論呢?但是的確是這樣的,就比如一些感情失敗的人!他有可能會因爲人生中的這一次挫折而放棄了整個人生,也許會天天呆在家裏上網啊,玩礙…跟甚者連自己的生命都要放棄,一點也不想想家人,讓我覺得這種人真是白活了這麼多年啊!

我覺得這種事沒什麼不可能的,因爲我堅信挫折能鍛鍊一個人的心,也能就此毀了一個人,也許因爲這樣,很多人都想遠離挫折,甚至逃避挫折,當是人人心理都應該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螞蟻的這種精神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應該像螞蟻那樣不要輕易被挫折而打敗,即使命運將自己避進死角,只要心中有盞不滅的燈,生活就會展開新的出路和生機。

《讀者》讀後感9

放了寒假,班主任讓我們讀一本冰心的書。但對於她的文章,我不是很熟悉。我決定要買一本好好看看。

寄小讀者這本名書是冰心老人在美國留學時以散文形式寫的二十九封給小讀者的信。內容主要都是冰心老人她的所見所聞,真實的每一件事情的描寫。

我看着看着,眼睛忽然溼潤了,一種莫名的感動涌上我的心頭。有誰能扯斷這母子情呢?是母親給我們,又把我們養育大。給予我們愛,這種愛是溫和的,是美麗的。這正使這種愛時刻圍繞我們,但同時又是太小了。使許多人並不珍惜,有時發怒還感到十分厭煩,那時我們希望得到像火山一樣摯熱,像瀑布一樣壯觀的愛。

再現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他們當成自己親愛的寶貝。但這樣關愛我們,我們有時還是不滿意,如果,你想一想一個孤兒被拋棄在社會中流浪,那是多麼多麼可憐,有誰會對他問寒問暖,又有誰會關心他,把他當成親愛的寶貝呢?

說起冰心奶奶的文章,我從沒有讀過,但這次讀寄小讀者讓我一步一步走進了冰心奶奶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中,貼近了冰心奶奶的心。

冰心奶奶的文章文筆細膩,她觀察很仔細,舉個例子,在通訊三中,奶奶寫到在讀《國語文學史》時,看到弟弟冰季在書的的空白處寫着“別忘了小小”着幾個字,“我的心忽然一酸,連忙拋了書,走到對面的椅子上坐下。”這短短的一行字讓我感覺到冰心奶奶離家遠行時的那份憂愁。

在旅途停靠的車站上,那些“黃衣灰衣的兵丁,皮靴拖沓、刀槍相觸。”讓冰心奶奶會去憧憬梁山泊好漢的那種激越豪放、大刀闊斧的胸襟。冰心奶奶是多麼憂國憂民啊。

讀《寄小讀者》裏面的風景描寫讓我眼前浮現出了那海上夕陽的美景,那江南水鄉的幽靜,那風雨綿綿的季節……時不時讓我讚歎不已。在冰心奶奶筆下把在我眼裏很平凡的景色描寫的栩栩如生,我彷彿就站在她的邊上和她一同欣賞這美景

冰心奶奶的那個時代我已經無法回到,但我還能從《寄小讀者》裏找到她那個時代的足跡。其實讀每一本書,都能讓我領略不同的時代和美景,讓讀書伴隨我成長,讓我的心靈去貼近每一位作者,每一個故事。

《讀者》讀後感10

見面那日,我們擁抱歡呼;分別那天,我們擁抱不捨。五天的交流,第一天覺得長,第五天覺得短。依依惜別之時,回想這次學校組織的德國遊學之旅,心得似乎也不少。

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國的風土人情。前往辛德芬根小鎮的十幾個小時的長途跋涉讓我疲憊不堪。但當德國夥伴Diana先認出我,跟我擁抱,給我介紹德國,介紹她家,她的爸媽熱情地給我沏茶,讓我吃這吃那的時候,感覺心裏暖暖的,就像回到家裏一樣。Diana把她的房間讓給我,自己去和妹妹擠着睡。當得知同行的許多同學都是和小夥伴一個屋子,甚至睡沙發時,我很是感動,感動Diana竟把我們之間的友誼看得如此重要!Diana的朋友們都很照顧我,陪我逛街,幫我挑香水,拉着我繞着冰場一圈圈地滑冰,那份耐心,讓我的心裏總是充滿着溫暖,德國夥伴的熱情感動着我,而德國社會的文明也觸動着我。比如,德國的垃圾分類,四個不同的垃圾箱擺在街道旁,每個人都是規規矩矩地把要扔的垃圾歸好類,扔進不同的垃圾桶裏。德國的塑料瓶背後都有回收標誌,每個瓶子可以回收0.5歐元。這些錢對於德國如此高的工資,算不了什麼,他們就算把瓶子扔了也無妨。只是德國人似乎不會因爲事情背後的利益而去做這件事情,他們爲的是這件事本身的意義纔去做的。我們到了德國也開始垃圾分類,說是入鄉隨俗,實際是到了那個環境中,我們不得不去這樣做,否則會遭到周圍人們的鄙視。又比如,坐地鐵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自覺地站在右側,把左側空出來應急用。德國社會的文明,德國人的高素質,讓我深受震動。我心中充盈着一種責任感——我要把這些優秀的社會文明學習過來。

Diana的爸媽都不太會英文,所以我們交流起來有些困難,更多時候需要Diana幫我們翻譯。但她的爸媽一直在努力捕捉我想要表達的意思,更多的時候是以微笑面對我。惜別之時,她的媽媽抱着我哭了,囑咐我一定要再回去看她,家裏的大門永遠向我敞開着。用詞也從“You will(你要來呀)”,變成了“You have to(你一定要來呀)”。在過了機場安檢之後,眼淚終於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那份留戀,那份不捨,是我願意再次經歷十幾個小時的疲倦,重返德國的動力。我始終記得我的那句承諾“I will and I have to(我會的,一定會的)”!

雖然只短短五天,但我覺得我感受到了異國文化,關鍵是結識到了如此情趣相投的朋友。很感激學校給我們這次難得的德國遊學機會,我會充滿動力地向未來努力!